七月十八,江見月重回抱素樓。
旦出時分,周遭還很安靜。
車駕在長安西市一樓門前停駐,江見月掀簾下車。
今日,她梳了個齊整簡單的雙螺髻,穿天青色薄紗深衣,外披銀邊蓮花紋半袖,腰垂一枚蓮花狀玉牌。
門口侍衛見玉牌默聲行禮,少女作揖,亦無聲息。
進門上道,直入三裏臨安道,一路碎金攜風,楊花鋪白氈。盡頭右拐江流道,兩側逶迤,百丈池裏荷葉疊青錢。再上千尺流芳道,劍蘭茂竹共地生,青鬆翠柏欲流光,方見朱樓懸“抱素”。
她譴退陸青,獨自一人在朱樓前站了會。
後因安王還沒來,在池邊□□散步,不知不覺來到後院的“虛室生白”台。
這座坐落在長安西市的四層小樓,前頭是藏書閣和講經堂,後頭亭台便是掌樓人的私宅下榻處。
虛室生白台按照蘇府規製建築,屋舍繁多,一應俱全。
江見月當年住在東首陽光最為充沛的流霜齋,蘇彥說她還在長身體,就該多曬太陽。而他自己住在毗鄰的白沙汀,兩處隔著一條幽徑,丈地荷花塘。夜間點起銅鶴燭台,可以看見彼此投在窗牖上的身影。
而居中的潮生堂至今還空著,那是掌樓人的新婦居,蘇彥雙親接連故去,直到今歲他才出孝期,至今還不曾娶妻。
“皎皎來了。”迎麵走來一女子打斷江見月的回想。
少女十七八歲的年紀,一樣的外搭銀邊蓮花紋半袖,腰垂蓮花紋玉牌。乃溫氏第九女,溫如吟,是與蘇彥平輩的小師妹。
江見月喚她一聲“小師叔”。
“如今你敢喚,我也不敢應了。”溫如吟托起欲行弟子禮的小公主,先行了君臣之禮。
“既在樓中,自按樓中規矩。”江見月受了她的禮,後兩手交疊而拜。
溫如吟扶她雙臂,退身看她,妍姿巧笑道,“一別三年,當真如你師父所言,長開了。”
兩人閑步家常。
“也不知他日,哪家女郎能入主潮生堂?”因處在潮生堂門前,溫如吟尋著話,眼睛卻盯著一處處空落落的屋舍發直。
“小師叔有此心?”
“你如今竟也會打趣人了!”溫如吟嗔道,“我是想著這般多的屋舍,若是我的便好了。”
“是故小師叔還是有此心!”小公主認真道。
溫如吟用眼刀剜她,嘀咕,“實乃覺得空著可惜,若是能賣了變作銀錢就好了。”
話語經風即散,但是江見月還是聽清了。
論及銀錢,她便了悟其意。
她知曉一些溫如吟的處境。
溫氏主母早年病故後,南陽侯繼室、妾室陸續誕下子嗣,溫如吟和胞姐溫似詠的日子遠不如一般的世家女矜貴。好在溫似詠同蘇家長子的一樁婚事尚在,又誕下蘇氏長孫,明理暗裏庇護著胞妹,溫如吟方能過得肆意些。
但溫如吟是個樂善好施的性子,一點家中姑娘月例全用來布施濟善了。甚至因為銀錢不夠,還當街販賣字畫,為此被南陽侯多次訓斥,致她常日留在抱素樓講經賺取貼補,亦得這層庇護躲開府中人事。
“我聞小師叔從冬至春,四個月裏辦了十餘場布施,可是銀錢還不夠?”
溫如吟搖頭,眉宇清揚,“去歲多了匿名好心人捐資,原有富餘的。隻是有了富餘,就想著往遠處多辦些,又想他們得了溫飽,是不是也要讀書?”
她目光如水清亮,“譬如這抱素樓中書籍浩如煙海,但是能入者寥寥無幾,十中七八都是世家子弟,又得二三雖說不計門庭可憑天資而入,但到底有限。我就想自個做學堂教授他們。不過話說回來,莫說置屋子辦學,便是手抄典籍,不提紙張奢貴,縱是竹簡也值錢的很……”
“殿下,九姑娘,安王殿下到了。”侍者過來回話,截斷溫如吟感慨。
江見月本聽得認真,忽聞這話,觀門邊銅漏,不由驚愕,竟至巳時正了。
*
抱素樓始建於蘇彥曾祖父手中。
蘇氏一族最初原是軍功起家,數代人征伐,族中子弟大多獻身沙場,到其曾祖一脈隻剩蘇彥祖父一根獨苗。曾祖不舍後輩子孫再馬革裹屍,遂棄武從文,建朱樓,納典籍,欲詩文傳家。故而抱素樓經蘇彥祖父再到其父蘇致欽手中,到達鼎盛時期。
蘇誌欽收弟子,設講經堂。除了自己膝下的二子一女,座下還有三個外姓弟子,乃大徒弟鍾離筠、四徒弟趙謹、六徒弟溫如吟,除開長女蘇恪不善此道,其餘皆出類拔萃,亦各自傳藝收徒。如此,為朝廷輸送人才。
這也是蘇氏一族能夠統領士族,成為世家首領的重要緣故:蘇門是世家中唯一文武兼備者,內掌抱素樓送文人入廟堂,外控八萬蘇家軍鎮守關隘。
隻可惜首徒鍾離筠當年離經叛道,被逐出師門;二徒弟長子蘇斐,去歲獻身於漢中戰場。而如今新朝初建,蘇彥和趙謹都在朝中任要職,忙得不可開交,來這處講經的時辰便少了些。
“是故,樓中事宜基本都由溫如吟、也就是小殿下您的師父,我代為打理。”
溫九姑娘不僅沒有怪責小徒弟遲到時久,還帶他在朱樓上下邊逛邊講解抱素樓的起源和各種人事雜文。講至最後,不由眉宇桀驁,誌得意滿,仿若樓中一切皆仰仗於她,她已然勝過建樓的先輩,傳道的賢者。
江仝改入她門下,前兩日來上過第一課。
但溫如吟並未開講,隻寫了三詞、三話與他,讓他回去誦讀即可。他貪玩沒放心上,直到這日開課,唐氏看那般少的任務還不能完成恐被江懷懋責罰,遂拉他補救,如此遲到了一個多時辰。
遲到時辰過於離譜,江仝也有些畏懼,人便老實了兩分。
不想溫如吟竟如此放鬆他,待樓中上下一圈逛完回來堂中,他便又現了頑劣不恭的本性,也不管堂中後邊還坐著得空來此抽檢的蘇彥和趙謹,隻甩靴盤腿坐於席上,冷嗤道,“有甚得意,按你所言,有出息的都去我父皇身邊忙政事了,你是最無用的,方留在這處……”
他腦海中靈光閃過,挑開竹簡,手指點道,“這第三句合該你自個好好學學。”
【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這話今早孤特意查了意思,就是說有德行的人,不誇大自己所作的事,也不會因為有了功勞就驕傲不已,飛上了天。”
“莫說孤不敬你——”男童冷笑,脫口道,“你如今屬這第二句話。”
【敬為入德之門,傲為聚惡之府。】
“合該受孤惡言。是故您還是自修其德,再授業他人。否則、否則……”小兒郎昂首轉過一圈眼珠,尤覺話到口邊又說不出來。
一時心思散去,玩心又起,眼光一直盯著案邊一個竹簍,想摸又不敢摸。
“否則如何?”溫如吟笑問。
江仝哼了一聲,收回就要碰到竹簍的手,見坐在他一旁的江見月素指落在第一句話上。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江仝一拍腦門,恍然道,“否則哪個願從你,本王便頭一個不服你,你還不如蘇先生呢。”說著轉身看向在堂後聽講的兩人。
蘇彥攏了扇子,好脾氣地拱手致意,謝他誇讚。
趙謹眼風掃過,悶頭給蘇彥續茶。
唯溫如吟麵色愈發恭謙,柔聲道,“殿下說得在理,妾為臣下受教了。而為師者,亦欣慰,為師所留不過三句言,殿下已能學以致用,實乃用心了。”
“那是自然,這兩日孤將心思全投這處了。”江仝上下打量溫如吟,道,“你還不錯,能帶孤玩樂,且快些授完散課。”
……
之後乃自由誦讀時辰,江見月垂首讀閱,江仝則將竹簡翻卷,時不時戳動那竹簍。
公主蹙眉看他。
他挑眉道,“好玩意,送你的。”
未幾,散課時辰到,小男孩雀躍而起。
江見月行完禮,本欲往蘇彥處去。
距初七後他不曾去過她府上,今日見他臉色不太好。然這廂被江仝拉著,便轉身朝他二人拱手作了個揖,想午後散課了再好好問候一番。
因一炷香後,還有下半場課,大家都沒有離開講經堂。
隻溫如吟來到蘇彥與趙謹處,飲茶休息。
“不容易啊,你這是把自個折進去,哄著那尊佛。不過,還是有點成效的!”趙謹將煮好的茶分給溫如吟,“左右,我與師兄教不來。”
“你我都掐尖而教授。但多的還是如安王這般資質平平的人,像皎皎般天資卓越者原就是鳳毛麟角。”蘇彥將視線從小姑娘身上收回,有些疲憊地揉了揉眉心。
“資質平庸沒什麽,勤能補拙,關鍵在於態度,這安王殿下……”溫如吟飲茶搖首,“其實話說回來,凡為君者,不懼天資好壞,總有忠臣良將輔弼。隻要君上不固執已見,一意孤行即可。”
樓中無外人,溫如吟說話便也少了忌諱,“等下半場課,我再試試!”
趙謹添上茶水,壓聲道,“聽聞雍王殿下五月便能喚阿母。如今八個月大,能誦詩讀文。陳婕妤處都已經開始擇少傅,說是周歲便開蒙,待三歲後就送來抱素樓了。”
“三歲入樓?”溫如吟驚道,轉向蘇彥,“三師兄,當真嗎?雍王天賦這般好?”
蘇彥精神有些不濟,合眼點了點頭。
……
“皇姐莫怕,牙都拔了!”
“別碰,它的毒牙尚在!”
兩句突兀童聲炸起,三人聞聲望去,皆怔住了。
隻見不遠處席上,安王的竹簍裏竄出一條蛇,迎麵往江見月襲去。而安王竟伸手欲扯蛇尾,正被江見月厲聲吼住。
眼見那蛇就要咬上公主脖頸,側裏一柄折扇直劈而來。奈何蘇彥有傷在身,又事出突然,失了準頭,沒有劈中七寸要害,隻從蛇身半截處過,但好歹阻了蛇的衝勢,給江見月避開的時間。
卻不料這是一條蝮蛇,占物翻身,力道轉瞬恢複,尾巴又被安王抓了把,這會轉過頭便向他遊去。
江仝整個嚇呆了,一動不敢動。
幸得千鈞一發,江見月從蛇後撲來,一手扣住蛇頭兩頰逼開三角蛇嘴,一手將早前已經撕下的袍擺絹布勒住蛇口,一推一拉間勾下嘴中毒牙。
待她觀過絹布上乃齊整的兩顆完整的蛇牙,整條灰黃色的蝮蛇已經數圈盤在她纖白的手腕上,
她鬆開蛇的腦袋,看著已經力竭的長蠕動物,伸手遞給安王,“現下安全了,你玩吧。”
小男孩看麵前白皙光潔的素手,又看那纏在腕間的長蛇,顫顫推卻,“果然皇姐是捕蛇的好手,手中無利器,還能這般厲害!且給你玩吧。”
“安王殿下,你怎能將這等毒物帶入講經堂?”溫如吟上來嗬斥,“可知方才有多危險,此乃蝮蛇,有劇毒。”
“都怪那些狗奴才,孤明明交代要拔了牙齒的。孤就是想看看皇姐捕蛇去皮的絕技罷了!”江仝避身看著被江見月送入竹簍的蛇,怒氣衝衝出去斥責了一頓給他捕蛇的侍者。
侍者跪地求饒,道是來時倉促,放錯了蛇。
如此被罰二十杖,揭過不提。
然蘇彥因拚力擲扇那一下,扯裂傷口,這會血濡衣衫,麵色虛白。
“師父如何受的傷?”江見月奔來解開他衣襟,見他左臂舊傷未退,胸口新傷裂開。
“前些日子審犯人時,大意了些。”蘇彥笑道,“我回後堂讓醫官處理下,你且繼續認真聽講。”
“聽話。”蘇彥理了理她發髻纏在一起的絲絛,勸道,“這日你救了安王,才處出些情誼,且趁熱打鐵。”
江見月點頭應是。
一點插曲過去,香盡,講經堂重新授課。
蘇彥確無大礙,止血包紮後回來,堂中還未散課。跽坐膝上的小公主見到他,終於重新露出一抹笑靨,安心聽課。
課程已過大半,這下半場講得是溫如吟留給江仝的三個詞。
【秉文兼武,文經武緯,文恬武嬉。】
顯然江仝經過方才鬧劇,對這幾個詞具體意思已經忘記大半。溫如吟遂逐一給他解釋,又結合前頭對抱素樓和蘇氏一門文武兼備的介紹,如此讓他明白詞義,引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文武不可缺一”的治國理念。
不想小兒郎這會卻全不認可她的話,道是不必這般麻煩。
“他自個沒有耐心了,便全盤否定小師妹的理念,半點不聽,也就溫九這幅好性子受得住他。”趙謹湊身笑道,“你再不來,我且去尋你了,不然我怕要犯上。”
蘇彥靠在榻上,“他不是說有簡單的法子嗎,洗耳聽一聽。”
“殿下道是縱然文武不濟,文恬武嬉,也有使國綿延的策略,不妨一言。”溫如吟尚自鼓勵。
安王有模有樣地清了清嗓子,目光轉來看過蘇彥,回首肅正道,“別以為孤成日玩樂,孤也聽人說政論事的。若是國中不臣,且聯姻;若是外邦亂,可和親。現成的例子,蘇先生當年不就是送陳婕妤與我父皇聯姻,如此延緩了前朝壽數。”
滿座無聲。
諸人目光凝在他身,不是因為他說的有多在理。實乃一句話得罪太多人,在場的沒在場的;犯了無數忌諱,過往的,現在的。
偏小兒郎不死不休還在高談,他目指身邊的手足,“皇姐,你覺得孤所言可對?來日孤繼位大寶,若朝中不平,你效力否?”
“孤效力?阿弟之意——”公主似有混沌,目中疑惑,麵上不解。
“和親啊!皇姐受天下養,不是應該的嗎?”
正午日光烈豔,逆光模糊公主麵龐,辨不清她神色。
片刻,才見她低垂的眼瞼抬起,溫柔望向同胞手中,嘴角攢出一抹無比恭順的笑,“阿弟,所言甚是。”
旦出時分,周遭還很安靜。
車駕在長安西市一樓門前停駐,江見月掀簾下車。
今日,她梳了個齊整簡單的雙螺髻,穿天青色薄紗深衣,外披銀邊蓮花紋半袖,腰垂一枚蓮花狀玉牌。
門口侍衛見玉牌默聲行禮,少女作揖,亦無聲息。
進門上道,直入三裏臨安道,一路碎金攜風,楊花鋪白氈。盡頭右拐江流道,兩側逶迤,百丈池裏荷葉疊青錢。再上千尺流芳道,劍蘭茂竹共地生,青鬆翠柏欲流光,方見朱樓懸“抱素”。
她譴退陸青,獨自一人在朱樓前站了會。
後因安王還沒來,在池邊□□散步,不知不覺來到後院的“虛室生白”台。
這座坐落在長安西市的四層小樓,前頭是藏書閣和講經堂,後頭亭台便是掌樓人的私宅下榻處。
虛室生白台按照蘇府規製建築,屋舍繁多,一應俱全。
江見月當年住在東首陽光最為充沛的流霜齋,蘇彥說她還在長身體,就該多曬太陽。而他自己住在毗鄰的白沙汀,兩處隔著一條幽徑,丈地荷花塘。夜間點起銅鶴燭台,可以看見彼此投在窗牖上的身影。
而居中的潮生堂至今還空著,那是掌樓人的新婦居,蘇彥雙親接連故去,直到今歲他才出孝期,至今還不曾娶妻。
“皎皎來了。”迎麵走來一女子打斷江見月的回想。
少女十七八歲的年紀,一樣的外搭銀邊蓮花紋半袖,腰垂蓮花紋玉牌。乃溫氏第九女,溫如吟,是與蘇彥平輩的小師妹。
江見月喚她一聲“小師叔”。
“如今你敢喚,我也不敢應了。”溫如吟托起欲行弟子禮的小公主,先行了君臣之禮。
“既在樓中,自按樓中規矩。”江見月受了她的禮,後兩手交疊而拜。
溫如吟扶她雙臂,退身看她,妍姿巧笑道,“一別三年,當真如你師父所言,長開了。”
兩人閑步家常。
“也不知他日,哪家女郎能入主潮生堂?”因處在潮生堂門前,溫如吟尋著話,眼睛卻盯著一處處空落落的屋舍發直。
“小師叔有此心?”
“你如今竟也會打趣人了!”溫如吟嗔道,“我是想著這般多的屋舍,若是我的便好了。”
“是故小師叔還是有此心!”小公主認真道。
溫如吟用眼刀剜她,嘀咕,“實乃覺得空著可惜,若是能賣了變作銀錢就好了。”
話語經風即散,但是江見月還是聽清了。
論及銀錢,她便了悟其意。
她知曉一些溫如吟的處境。
溫氏主母早年病故後,南陽侯繼室、妾室陸續誕下子嗣,溫如吟和胞姐溫似詠的日子遠不如一般的世家女矜貴。好在溫似詠同蘇家長子的一樁婚事尚在,又誕下蘇氏長孫,明理暗裏庇護著胞妹,溫如吟方能過得肆意些。
但溫如吟是個樂善好施的性子,一點家中姑娘月例全用來布施濟善了。甚至因為銀錢不夠,還當街販賣字畫,為此被南陽侯多次訓斥,致她常日留在抱素樓講經賺取貼補,亦得這層庇護躲開府中人事。
“我聞小師叔從冬至春,四個月裏辦了十餘場布施,可是銀錢還不夠?”
溫如吟搖頭,眉宇清揚,“去歲多了匿名好心人捐資,原有富餘的。隻是有了富餘,就想著往遠處多辦些,又想他們得了溫飽,是不是也要讀書?”
她目光如水清亮,“譬如這抱素樓中書籍浩如煙海,但是能入者寥寥無幾,十中七八都是世家子弟,又得二三雖說不計門庭可憑天資而入,但到底有限。我就想自個做學堂教授他們。不過話說回來,莫說置屋子辦學,便是手抄典籍,不提紙張奢貴,縱是竹簡也值錢的很……”
“殿下,九姑娘,安王殿下到了。”侍者過來回話,截斷溫如吟感慨。
江見月本聽得認真,忽聞這話,觀門邊銅漏,不由驚愕,竟至巳時正了。
*
抱素樓始建於蘇彥曾祖父手中。
蘇氏一族最初原是軍功起家,數代人征伐,族中子弟大多獻身沙場,到其曾祖一脈隻剩蘇彥祖父一根獨苗。曾祖不舍後輩子孫再馬革裹屍,遂棄武從文,建朱樓,納典籍,欲詩文傳家。故而抱素樓經蘇彥祖父再到其父蘇致欽手中,到達鼎盛時期。
蘇誌欽收弟子,設講經堂。除了自己膝下的二子一女,座下還有三個外姓弟子,乃大徒弟鍾離筠、四徒弟趙謹、六徒弟溫如吟,除開長女蘇恪不善此道,其餘皆出類拔萃,亦各自傳藝收徒。如此,為朝廷輸送人才。
這也是蘇氏一族能夠統領士族,成為世家首領的重要緣故:蘇門是世家中唯一文武兼備者,內掌抱素樓送文人入廟堂,外控八萬蘇家軍鎮守關隘。
隻可惜首徒鍾離筠當年離經叛道,被逐出師門;二徒弟長子蘇斐,去歲獻身於漢中戰場。而如今新朝初建,蘇彥和趙謹都在朝中任要職,忙得不可開交,來這處講經的時辰便少了些。
“是故,樓中事宜基本都由溫如吟、也就是小殿下您的師父,我代為打理。”
溫九姑娘不僅沒有怪責小徒弟遲到時久,還帶他在朱樓上下邊逛邊講解抱素樓的起源和各種人事雜文。講至最後,不由眉宇桀驁,誌得意滿,仿若樓中一切皆仰仗於她,她已然勝過建樓的先輩,傳道的賢者。
江仝改入她門下,前兩日來上過第一課。
但溫如吟並未開講,隻寫了三詞、三話與他,讓他回去誦讀即可。他貪玩沒放心上,直到這日開課,唐氏看那般少的任務還不能完成恐被江懷懋責罰,遂拉他補救,如此遲到了一個多時辰。
遲到時辰過於離譜,江仝也有些畏懼,人便老實了兩分。
不想溫如吟竟如此放鬆他,待樓中上下一圈逛完回來堂中,他便又現了頑劣不恭的本性,也不管堂中後邊還坐著得空來此抽檢的蘇彥和趙謹,隻甩靴盤腿坐於席上,冷嗤道,“有甚得意,按你所言,有出息的都去我父皇身邊忙政事了,你是最無用的,方留在這處……”
他腦海中靈光閃過,挑開竹簡,手指點道,“這第三句合該你自個好好學學。”
【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這話今早孤特意查了意思,就是說有德行的人,不誇大自己所作的事,也不會因為有了功勞就驕傲不已,飛上了天。”
“莫說孤不敬你——”男童冷笑,脫口道,“你如今屬這第二句話。”
【敬為入德之門,傲為聚惡之府。】
“合該受孤惡言。是故您還是自修其德,再授業他人。否則、否則……”小兒郎昂首轉過一圈眼珠,尤覺話到口邊又說不出來。
一時心思散去,玩心又起,眼光一直盯著案邊一個竹簍,想摸又不敢摸。
“否則如何?”溫如吟笑問。
江仝哼了一聲,收回就要碰到竹簍的手,見坐在他一旁的江見月素指落在第一句話上。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江仝一拍腦門,恍然道,“否則哪個願從你,本王便頭一個不服你,你還不如蘇先生呢。”說著轉身看向在堂後聽講的兩人。
蘇彥攏了扇子,好脾氣地拱手致意,謝他誇讚。
趙謹眼風掃過,悶頭給蘇彥續茶。
唯溫如吟麵色愈發恭謙,柔聲道,“殿下說得在理,妾為臣下受教了。而為師者,亦欣慰,為師所留不過三句言,殿下已能學以致用,實乃用心了。”
“那是自然,這兩日孤將心思全投這處了。”江仝上下打量溫如吟,道,“你還不錯,能帶孤玩樂,且快些授完散課。”
……
之後乃自由誦讀時辰,江見月垂首讀閱,江仝則將竹簡翻卷,時不時戳動那竹簍。
公主蹙眉看他。
他挑眉道,“好玩意,送你的。”
未幾,散課時辰到,小男孩雀躍而起。
江見月行完禮,本欲往蘇彥處去。
距初七後他不曾去過她府上,今日見他臉色不太好。然這廂被江仝拉著,便轉身朝他二人拱手作了個揖,想午後散課了再好好問候一番。
因一炷香後,還有下半場課,大家都沒有離開講經堂。
隻溫如吟來到蘇彥與趙謹處,飲茶休息。
“不容易啊,你這是把自個折進去,哄著那尊佛。不過,還是有點成效的!”趙謹將煮好的茶分給溫如吟,“左右,我與師兄教不來。”
“你我都掐尖而教授。但多的還是如安王這般資質平平的人,像皎皎般天資卓越者原就是鳳毛麟角。”蘇彥將視線從小姑娘身上收回,有些疲憊地揉了揉眉心。
“資質平庸沒什麽,勤能補拙,關鍵在於態度,這安王殿下……”溫如吟飲茶搖首,“其實話說回來,凡為君者,不懼天資好壞,總有忠臣良將輔弼。隻要君上不固執已見,一意孤行即可。”
樓中無外人,溫如吟說話便也少了忌諱,“等下半場課,我再試試!”
趙謹添上茶水,壓聲道,“聽聞雍王殿下五月便能喚阿母。如今八個月大,能誦詩讀文。陳婕妤處都已經開始擇少傅,說是周歲便開蒙,待三歲後就送來抱素樓了。”
“三歲入樓?”溫如吟驚道,轉向蘇彥,“三師兄,當真嗎?雍王天賦這般好?”
蘇彥精神有些不濟,合眼點了點頭。
……
“皇姐莫怕,牙都拔了!”
“別碰,它的毒牙尚在!”
兩句突兀童聲炸起,三人聞聲望去,皆怔住了。
隻見不遠處席上,安王的竹簍裏竄出一條蛇,迎麵往江見月襲去。而安王竟伸手欲扯蛇尾,正被江見月厲聲吼住。
眼見那蛇就要咬上公主脖頸,側裏一柄折扇直劈而來。奈何蘇彥有傷在身,又事出突然,失了準頭,沒有劈中七寸要害,隻從蛇身半截處過,但好歹阻了蛇的衝勢,給江見月避開的時間。
卻不料這是一條蝮蛇,占物翻身,力道轉瞬恢複,尾巴又被安王抓了把,這會轉過頭便向他遊去。
江仝整個嚇呆了,一動不敢動。
幸得千鈞一發,江見月從蛇後撲來,一手扣住蛇頭兩頰逼開三角蛇嘴,一手將早前已經撕下的袍擺絹布勒住蛇口,一推一拉間勾下嘴中毒牙。
待她觀過絹布上乃齊整的兩顆完整的蛇牙,整條灰黃色的蝮蛇已經數圈盤在她纖白的手腕上,
她鬆開蛇的腦袋,看著已經力竭的長蠕動物,伸手遞給安王,“現下安全了,你玩吧。”
小男孩看麵前白皙光潔的素手,又看那纏在腕間的長蛇,顫顫推卻,“果然皇姐是捕蛇的好手,手中無利器,還能這般厲害!且給你玩吧。”
“安王殿下,你怎能將這等毒物帶入講經堂?”溫如吟上來嗬斥,“可知方才有多危險,此乃蝮蛇,有劇毒。”
“都怪那些狗奴才,孤明明交代要拔了牙齒的。孤就是想看看皇姐捕蛇去皮的絕技罷了!”江仝避身看著被江見月送入竹簍的蛇,怒氣衝衝出去斥責了一頓給他捕蛇的侍者。
侍者跪地求饒,道是來時倉促,放錯了蛇。
如此被罰二十杖,揭過不提。
然蘇彥因拚力擲扇那一下,扯裂傷口,這會血濡衣衫,麵色虛白。
“師父如何受的傷?”江見月奔來解開他衣襟,見他左臂舊傷未退,胸口新傷裂開。
“前些日子審犯人時,大意了些。”蘇彥笑道,“我回後堂讓醫官處理下,你且繼續認真聽講。”
“聽話。”蘇彥理了理她發髻纏在一起的絲絛,勸道,“這日你救了安王,才處出些情誼,且趁熱打鐵。”
江見月點頭應是。
一點插曲過去,香盡,講經堂重新授課。
蘇彥確無大礙,止血包紮後回來,堂中還未散課。跽坐膝上的小公主見到他,終於重新露出一抹笑靨,安心聽課。
課程已過大半,這下半場講得是溫如吟留給江仝的三個詞。
【秉文兼武,文經武緯,文恬武嬉。】
顯然江仝經過方才鬧劇,對這幾個詞具體意思已經忘記大半。溫如吟遂逐一給他解釋,又結合前頭對抱素樓和蘇氏一門文武兼備的介紹,如此讓他明白詞義,引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文武不可缺一”的治國理念。
不想小兒郎這會卻全不認可她的話,道是不必這般麻煩。
“他自個沒有耐心了,便全盤否定小師妹的理念,半點不聽,也就溫九這幅好性子受得住他。”趙謹湊身笑道,“你再不來,我且去尋你了,不然我怕要犯上。”
蘇彥靠在榻上,“他不是說有簡單的法子嗎,洗耳聽一聽。”
“殿下道是縱然文武不濟,文恬武嬉,也有使國綿延的策略,不妨一言。”溫如吟尚自鼓勵。
安王有模有樣地清了清嗓子,目光轉來看過蘇彥,回首肅正道,“別以為孤成日玩樂,孤也聽人說政論事的。若是國中不臣,且聯姻;若是外邦亂,可和親。現成的例子,蘇先生當年不就是送陳婕妤與我父皇聯姻,如此延緩了前朝壽數。”
滿座無聲。
諸人目光凝在他身,不是因為他說的有多在理。實乃一句話得罪太多人,在場的沒在場的;犯了無數忌諱,過往的,現在的。
偏小兒郎不死不休還在高談,他目指身邊的手足,“皇姐,你覺得孤所言可對?來日孤繼位大寶,若朝中不平,你效力否?”
“孤效力?阿弟之意——”公主似有混沌,目中疑惑,麵上不解。
“和親啊!皇姐受天下養,不是應該的嗎?”
正午日光烈豔,逆光模糊公主麵龐,辨不清她神色。
片刻,才見她低垂的眼瞼抬起,溫柔望向同胞手中,嘴角攢出一抹無比恭順的笑,“阿弟,所言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