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


    現在的情形就還蠻尷尬的?


    或許是處於巧合,英國作家代表團竟然和中國作家代表團,同一時間抵達了法國。


    有句老話說得好:


    “撞衫不可怕,誰醜誰尷尬。”


    縱然現在的情況是沒有人撞衫,不過作家之間顯然在乎的也不是這種東西,作家之間在乎的都是些什麽東西?


    那自然是名氣。


    縱然以鐵寧為首的這一派作家,在國內頗具知名度,是隨便從裏麵拉出來一位都可以被載入語文教科書上的存在。


    但是


    你在中國紅,跟我法國有什麽關係?


    縱然,法國政府為了迎接中國作家代表團蒞臨法國,特意安排了專人前來接機,為了防止狂熱的書粉見到作家本人做出什麽過激的事,甚至還特意安排了一批工作人員,負責維持現場的秩序。


    可令人尷尬的是.


    中國作家代表團一處機場,除了法國外交部外派的工作人員之外,貌似.


    壓根就沒有什麽人來接機?


    你別說狂熱書粉,現場連舉牌子,湊上來向作家要簽名的書粉都沒見到來人,其冷清程度,可以說和大家出行之前,在北師大舉行的出征儀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反觀英國作家代表團蒞臨法國,當他們走出機場安全出口通道的一瞬間。


    如潮水般的法國書友,頓時朝著他們的方向瘋狂湧入過去,這裏麵有白人、有黑人、甚至還有亞裔:


    “愛德華先生,我超喜歡您的《清晨彼岸》,愛德華先生看這裏,快看這裏.”


    “伊恩·麥克尤恩先生,《贖罪》!您的《贖罪》我反複讀過五次,我有一個問題想要想要請教一下你”


    “jk羅琳,拜托請給我一個簽名,謝謝你,真的謝謝你.”


    “請問奈保爾先生有沒有來?奈保爾先生是在哪裏”


    同樣都是作家代表團。


    一個,熱鬧非凡,就差點兒沒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掛在臉上。


    另一個,又是如此之冷清。


    這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如果你要說兩國作家代表團的抵達時間節點岔開,雙方彼此都沒有見到,眼不見為淨


    那大家或許還不會有什麽想法。


    或許還不會有那麽難受?


    可偏偏.


    兩支作家代表團剛好就湊到了一起?


    這怎麽讓大家心裏不升出點兒別的情緒?


    看著被讀者拖住行程,不斷與其合影留念的英國作家代表團。


    再看看自己這麵兒


    目睹這一切的鐵寧,深有感觸的從嘴裏吐出一句:


    “這,就是作家與作家之間在國際層麵的影響力.”


    “這就是差距”


    有人會覺得奇怪,同樣都是作家,為什麽彼此之間的差距會這麽大?


    照道理說,國內這一批已經絕對屬於頂尖水平的作家,去到國外,也不應該如此籍籍無名


    也不該這麽沒牌麵才對?


    質疑,可以理解。


    但事實很殘酷,現實就是如此。


    隨便從各自代表團中抽出一位作家來舉例——


    賈平凹,中國西北文學界扛鼎級別人物,鄉土文學傳承者,國內當之無愧的文壇巨擎,這種級別的文壇巨佬.


    應該足以代表中國作家代表團的整體水平?


    賈平凹的成名之作是《秦腔》,這是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被國內評論界稱之為一部史詩般的,書寫了被現代化、城市化趨勢衝擊下的當代中國農村。更是入選了【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典藏】,是國內傳統文學界的當之無愧的文學珍品!


    這樣一部被稱之為描寫中國鄉土文學的史詩級,其最終的銷量,也不過百萬冊。


    哪怕賈平凹銷量最好,也是最具爭議的文學作品《廢都》,其最終的銷量——


    也不過堪堪突破一千萬冊!


    而這其中,亞洲地區的讀者,準確來說,是中國地區的讀者,就占據了95%以上的購買率,是暢銷書書目的主力軍。


    而剩下5%,能夠遠銷歐美地區,並且還能恰好喜歡這一種類的讀者.


    那隻能說少到出奇!


    反觀英國作家代表團,都不說以往最頂級的那一批作家,諸如毛姆,狄更斯,莎士比亞之流,單就說現存於世,同樣也跟隨英國作家代表團來到法國的知名作家——


    jk羅琳!


    jk羅琳的成名之作是《哈利波特》係列,這部文學作品的經典程度不用過多贅述,我們隻討論這本書在全球地區的銷量,在過去二十年時間,《哈利波特》係列叢書被翻譯成70餘種語言,發售二十年,這本經典暢銷書目在全球範圍的銷量——


    達到了驚人的五億冊!


    是的,後續的計量單位是用【億】來計算,而並非是【千萬】。


    作品的文學性我們先不去討論,就單單隻是討論作品的暢銷程度


    國內最頂級的作家,其名下銷量最好的文學作品,其最終購買數量也不過堪堪千萬,達到一千兩百萬冊而已。


    反觀英國這麵兒.


    直接以億來計數?


    你都別提賈平凹,單是把現場這二十來位來自全國各地,各個流派的作家都算上,哪怕再加上一個江海,要論其文學作品的影響力和暢銷程度


    應該都沒辦法和jk羅琳一人相比?


    “我聽說,日本作家代表團過來的時候,也沒有咱們這麽尷尬.”人群之中,有一位帶著金絲邊眼鏡,一看就是留洋派歸來的作者,看向身邊的劉震雲,“最少,別人那邊兒,還多少有幾個讀者過來接機.”


    其實要論起文學方麵,在世界文壇,日本文學那可是一點兒也不弱。


    傳統文學方麵,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名譽響徹於世界文壇。


    毫不誇張的說


    縱然不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但有很多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要論起名氣,那還真沒辦法和村上春樹相比?


    除卻傳統文學,論起推理偵探類,以及恐怖故事流的暢銷讀物,日本作者在世界文壇也非常之具有知名度。


    東野歸吾的《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英譯本在歐美也非常之受歡迎。


    “聽說三天前日本作家代表團蒞臨巴黎機場之時,在現場同時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中國人其實並不愛攀比,就比如說看到英國作家代表團如此之受到讀者歡迎,大家的第一反應並不是妒忌,而是站在原地默默感歎:


    “差距,這就是差距。”


    “任重道遠,咱們還得向人家學習.”


    可是,這隻是針對別國


    但凡自己麵對的人群是日本人,那種隱藏在基因裏的好戰情緒瞬間就會被激活:


    “憑什麽?”


    “咱們有哪點兒比不上小日子了?”


    縱然,大家的嘴上是不帶一點兒服氣的,不過大家心裏都清楚.


    中國文壇和日本文壇,至今仍然仍然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並且這種差距,還不是短短一兩天就能彌補。


    有句老話說的好:


    人急了,什麽都做得出來。


    但數學題不行。


    同樣的道理。


    哪怕你再急,再不服氣


    該寫的文字你不是照樣寫不出來?


    別人的傳統文學,寫的就是牛逼,就是能受到國外讀者的喜歡


    你能怎麽辦?


    別人的推理,恐怖讀物,寫的就是吊,它就是能暢銷於世界.


    你看不慣又能如何?


    “不要計較一時的長短,也不要在意一時的得失。”鐵寧深深看了一眼麵前人潮湧動的景象,隨後帶隊,徑直走向了機場外的商務大巴,“我們,先回去休息.”


    一本書,應該注重它的文學性還是通俗性?


    文學性的作品,勢必受歡迎程度不會太深,這也是當今中國文壇的主流。


    絕大多數中國作家,都在試圖通過敘述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然後透過現象看本質,來向讀者講述那些深不可測而又晦澀難懂的大道理


    道理,歸道理。


    但是還是那句話——


    大家一天上班上學都已經夠累了,誰他媽有功夫成天聽你講道理?


    一年三百六十四天都在被教育,好不容易臨近春晚想看個喜劇放鬆一下,結果喜劇也給你整個喜頭悲尾,讓你是笑不開心,也哭不出來.


    春晚是看不下去,大家尋思看本書放鬆,想樂嗬一下,結果看個書你還要教育我,看個書你還要給我講大道理?


    “正是由於國內文學說教意味太過普遍,所以傳統文學的銷量才提不起來,也就沒有達不到那麽大的影響力.”


    前往酒店的路上。


    江海分析著自己對於傳統文學的看法:


    “你看日本文學就和我們截然相反,不管是推理還是恐怖,他們都是以故事本身為主,隻要故事本身足夠精彩,甚至可以拋棄掉一定的合理性和文學性,所以他們的書才能在國外這麽受歡迎.”????江海的分析,不無道理,大家也都懂。


    但是


    你要讓這樣一群年過半百的老頭子,拋棄掉自己已經熟悉了半輩子的文風


    去和國外作者比拚腦洞?


    去和國外作者比拚想象力?


    這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適宜?


    “我不這樣認為。”專寫散文的詩人兼作家遲子建,對於江海的發言,表達出了自己的觀點,“文學,不應該取悅任何人,作為作家——”


    “我們能做好的就是寫下自己筆下的每一個文字。”


    “至於說書籍是否暢銷,文字能不能打動別人?”


    “這些,我覺得不應該在一位文讀書人的考慮範圍之內,我們不需要取悅任何人,我們隻需要取悅自己.”


    江海,屬於是新派作家,新派作家的觀點就是應該以市場為導向,寫出一個精彩的故事,為了寫出這個精彩的故事,應該摒棄掉無病呻吟的大道理,開始從【講道理】去朝著【講故事】本身延展開來。


    就比如說東野圭吾的《白夜行》。


    在比如說貴誌祐介的恐怖《第十三種人格》。


    為什麽別人的故事能夠暢銷於世界?


    其本質的內核,就是因為別人的故事足夠精彩,沒有那麽多令人反感且內容繁瑣的大道理.


    可以詩人遲子建為首的老牌作家,卻認為文學不應該取悅任何人,所謂文學——


    就應該是清高的。


    就應該是不被世人理解,孤芳自賞的。


    “我不認為繁瑣就是一件壞事。”秉持著老派文人的驕傲,遲子建也是說出了自己的道理,“你看《紅樓夢》,當初不也不被清朝的主流文壇所理解?可像現在呢?”


    “它不照樣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四大名著?”


    “酒香不怕巷子深,好作品就應該是遠超時代,就應該不被這個時代人所欣賞的,經典之所以能被稱之為經典——”


    “就是因為它需要時間的沉澱,你應該多花一點時間在它身上.”


    如何通俗且簡便的了解兩人的這番對話?


    把【書】比作是【追女生】。


    江海告訴你:


    “追女生這種東西,講究眼緣,你的去追那種一眼看上去你就覺得喜歡的女生,畢竟隻有喜歡,你才有深入了解下去的欲望。”


    “如果追女生追到一半,你發現你看不懂這個女生,發消息不回,約她出去吃飯她也愛答不理,非常之高冷。”


    “那這種時候,不要猶豫,你就應該果斷放棄,然後繼續再去找下一個女生.”


    遲子建則是告訴你:


    “追女生,你不能隻看她的外表,憑什麽長得醜的女生就不配擁有甜甜的愛情?”


    “發消息不回?那你就應該多發幾次,發到她願意搭理你,願意和你說話為止”


    “女生經常拒絕你?沒關係,你要去深入了解一下她的本性,看一下她平時喜歡吃什麽,穿什麽,玩什麽,你應該帶她去吃好吃的東西,給她買好看的包包,隻要持之以恒,一直堅持下去——”


    “你一定能看懂她,她也一定會選擇和你在一起.”


    兩人,說的都沒有毛病。


    但問題在於.


    這特麽是個快餐年代!


    在題材欠缺,先天就長得醜的情況下,你還要求別人透過你醜陋的外表了解到你內心的純潔無瑕?


    憑什麽啊?


    這根本就無人在意


    把大象塞進冰箱需要三步:


    “打開冰箱,把大象塞進去,關上冰箱。”


    追女生同樣也隻需要三步:


    “加微信,問她約不約,不約果斷下一個。”


    一本書,如果你連開頭都看不下去,讀起來雲裏霧裏,在這種情況下,你還要強忍住自己滿腦子的疑惑,從頭到尾給它通讀個遍


    那你是過來看書的?


    還是過來找虐的啊?


    兩人的說法,誰都沒辦法說服誰。


    再三爭執之下,江海隻能是無奈搖頭:


    “牛逼,你特麽是真牛逼.”


    為什麽會有這一次辯論?


    原因是,明天各國作家代表團,會在巴黎的愛麗舍宮,也就是法國總統府見證一次國旗升起,這代表著中法建交五十五周年,具有重大的曆史意義。


    在見證完國旗升起之後,中國作家代表團將跟隨著各國作家代表團,前往法國的標誌性宮殿凡爾賽宮共進午餐,在午餐吃完之後.


    國際文聯將隨即給到一個文學方麵的主題,給到各國作家,創作與交流的契機。


    正是由於得知了明天的具體行程,所以兩人才會就【文學到底應該是寫實還是寫意】這個話題,展開激烈的對峙。


    兩人,誰都無法說服誰,感覺自己像是在對牛彈琴。


    見根本就沒有辦法和杠精講道理,江海也懶得解釋,隻見他從兜裏掏出根煙叼在嘴上,索性直接開始擺爛。


    “我覺得你還太年輕,你的想法太過幼稚還需要再曆練曆練”


    “你說得對。”


    “我認為你真的太急功近利,像是在玷汙文學”


    “你說得對。”


    “你這什麽態度?能不能端正一點?我這是長輩在和你討論正經事,我感覺你這個人真的像是有一種莫名優越感”


    等到麵前這人充滿攻擊性的把想說的話給吐槽完。


    江海這才慢條斯理的向他回複道:


    “不管你說什麽,隻要你加上‘你感覺’或者‘你認為’這三個字,那你說都對,那你所說的這一切——”


    “全都成立。”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麽比一個人的主觀個體認知更重要,別人沒有必要去改變你的想法,隻要你加上‘你感覺’三個字,不管說什麽,那你說的都對。”


    說到這裏,隻見江海從嘴裏吐出一口濃濃的白色霧氣,隨後朝著眼前這人比出了一個請的手勢:


    “別愣著,請繼續你的表演。”


    這話,不說還好。


    一說,差點沒給對麵這老頭給氣暈過去。


    “你,你你你你你”


    氣血,在頃刻間翻湧,


    隻見和江海爭辯的這老頭,像是受不住這充滿了挑釁意味的發言,他頓時往後退了兩步,隨後直勾勾就栽倒了下去。


    “噗通——”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嚇到了周圍的所有人。


    身邊,眾人的驚呼聲頓時響起:


    “送醫院,快送醫院.”


    正值眾人手忙腳亂之際。


    見到這一幕情景。


    江海一樂,徑直看向身邊一臉驚愕的陳涵影:


    “你看,他急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治愈係文豪?不,是致鬱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榴蓮來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榴蓮來了並收藏治愈係文豪?不,是致鬱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