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是韓國人,但江海在韓國文學界的地位,那可謂是舉世罕見。


    縱然韓國地方不算大,但從人均gdp以及國民支柱產業來判斷,在國際社會上,其實韓國的確可以被稱之為發達國家。


    發達國家,勢必會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財富分配不均。


    少數人占據了多數人的財富,多數人生活在窮苦之中.


    正基於此!


    秉持著還以世界最初的公理,消滅苦難和貧窮。


    部分南韓民眾,開始對現有的秩序.


    發起了一次史無前例的衝擊!


    你要問這件事和和江海有什麽關係?


    “我一個中國人,他們南韓人搞事情,跟我有個毛的關係?”


    準確來說,這一次的衝擊不僅和江海有關係,並且.


    關係還很大!


    因為這些人在搞事情之時,打出的旗號,是引用自江海《熔爐》書中的一句話:


    “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被這個世界改變!”


    如果未曾見過光明,那麽誰都不會畏懼黑暗,可一旦見過那象征著希望和黎明之火.


    身處於黑暗之中的人們,便會對那一閃而逝的光亮,展開無限的幻想乃至於——


    此生都無法忘卻!


    對於韓國民眾而言,江海的《素媛》和《熔爐》,才是真正的苦難文學巔峰之作!


    這兩本書,深刻描寫了韓國社會目前的現狀!


    權貴的奢靡。


    底層的麻木。


    弱勢群體種種的無助和痛苦,都在書中描繪得淋漓盡致,令人在感到同情之際,又不禁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正是由於《熔爐》和《素媛》這兩冊書揭示了法治的不健全,權貴生活的荒淫無度,給政權的更迭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眼見時機成熟,顛覆派效仿陳勝吳廣,直接揭竿而起:


    “王侯將相,弄有種乎?”


    這一晚,注定是令人難忘的一晚。


    次日清晨。


    江海醒來,看著滿世界都在報道【南韓禁嚴】、【青瓦台大廈將傾】之類的新聞,在知曉了來龍去脈之後.


    江海並未多言,隻是在社交媒體平台上,引用了一位名為黃巢的古人,在《不第後賦菊》一詩中說出詩詞,為這些敢於為勞苦民眾發聲的猛士加油打氣: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殺!


    殺!


    殺!


    任誰能想到,江海這位作家的畫風竟然會如此之離奇?


    在日本,一本《人間失格》,直接拉高了日本青少年的抑鬱率,根據日本官方數據統計顯示,因為看過這本《人間失格》而選擇輕生並且致死的青少年讀者簡直就可以稱得上是不計其數。


    在韓國,一本《熔爐》展架《素媛》,直接掀起了一場社會的變革?


    甚至於.


    直接在首爾和光州掀起了一場真人cs大戰?


    變革,分為和平演變和暴力流血。


    很顯然,這一次的社會變格就屬於是後者。


    也就是說,江海在無意之間


    竟然又送走了一批讀者?


    “起初,我隻是想寫書。”看著國內媒體有關於昨夜韓國政變的報道,像是深有感觸一般,江海頗為感歎的從嘴裏吐出一句,“誰曾想,竟然會變成今天這樣?”


    “竟然會淪落至此”


    “罪過,罪過”


    縱觀亞洲地區,在亞洲地域最具備影響力的三個國家——


    中、日、韓。


    中國,一部《活著》直接顛覆了中國傳統文學界,在給予讀者痛苦的同時,又給到了今年的高考考生,近乎於致命的打擊.


    “作者本人都答不對的閱讀理解,你讓我們去做?”


    “作者本人都說不出來標準答案的題,你讓我們去解析?”


    中國的讀者崩潰.


    日本的讀者也沒好到哪去!


    《人間失格》的含金量還在不斷上升!


    根本日本官方部門統計顯示,僅僅北海道和大阪府兩個地區,青少年的抑鬱症發病率從一開始的5.45%一路上升到了18.65%,這就意味著你走在北海道街道上,隨便從這之中拉出來十個路人,就會有兩個人身患抑鬱症。


    抑鬱症,不可怕。


    可怕的是抑鬱症引發的自殺率.


    由於地域狹小人口眾多,日本國民本身就生活在一種極其壓抑的氛圍當中,以日本首都東京舉例,僅僅是東京這個總人口高達3800萬的城市,每平方公裏就存在6410人,如果說按照十個人當中就有兩個抑鬱症患者的概率來計算,在東京這個城市,每平方公裏.


    就有接近1300人患上中度甚至是重度抑鬱?


    重度抑鬱,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能受外界刺激,一旦病人受到外界刺激,就容易做出過激的事情。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本身就存在輕生的念頭,當一個活生生的人從他麵前離去,就譬如說跳河或者說跳樓


    那他不就更想死?


    一個帶動兩個,兩個帶動四個,四個帶動八個,八個帶動十六個,長此以往


    這還得了?


    這得有多少人接連離去?


    縱然,島國的情況已經算是嚴重,準確來講.


    可以說是相當之嚴重!


    可是!


    哪怕島國都已經這個樣子,那也好過他在島國旁邊的鄰居


    南韓!


    你日本,隻不過是多了些自殺的抑鬱症患者,我們南韓這邊


    直接就是真刀真槍的幹上了!


    直接就開啟了一場史無前例的無限製格鬥?


    也不知道為什麽,或許是看著兩國此刻的近況,被江海《活著》瘋狂折磨的中國考生


    突然就感覺釋懷了?


    “我們隻不過是《活著》折磨一下而已,你看看日本,再看看韓國?”


    “一個比一個慘,一個比一個苦,那直接就是慘的沒邊”


    高考沒考好,大不了就是明年的六月,又是一條好漢!


    大不了就是上大專!


    大不了就是複讀!


    可日韓的讀者,一個不慎.


    那可能就是二十年後的今天又是條好漢?


    很顯然,這些都是屬於比較敏感的熱點事件,江海不好在這種事情上過多發聲


    不過!


    麵對國內記者的詢問:


    “江海先生,請問您對日本抑鬱率上升以及近期韓國國內發生的事情怎麽看?”


    江海的回答,也是非常直接:


    “我沒想怎麽看。”


    “起初,我隻是想寫一本書”


    任誰能想到,一本普通的文學作品,它竟然會有這麽大的影響力?


    江海也是未曾預料過,他寫出來的這些文學讀物,竟然有一天.


    會變成死神的鐮刀?


    會變成生命收割機?


    也正是意識到事情正在朝著不可控的方向飛速發展,接受采訪之際,江海不止一次當著媒體鏡頭的麵當眾表示:


    “我希望大家珍惜生命!”


    “大家一定要好好活著!”


    “大家一定要熱愛生活,遠離危險.”


    縱然,江海這番發言,的確是出於好心。


    不過


    讀者們在看向江海的采訪視頻裏,總是會有一種非常之奇怪的感覺?


    “不是哥們兒”


    “你一個寫出了《活著》的作者,來號召我們讀者天天開心?”


    “你一個寫出了《人間失格》的作家,來呼籲我們不要放棄生命?”


    “你一個寫出了《熔爐》和《素媛》的作家兼任編劇,為什麽在私底下.”


    “竟然會笑的這麽大聲?”


    “竟然會笑的這麽開心???”


    北師大,學生活動中心。


    也不知道為什麽,看著江海這一副和顏悅色、喜笑顏開接受媒體采訪的模樣,目睹這一幕情景的學生


    竟然沒來由的感覺一陣不適?


    “我怎麽感覺,這江海老師”


    “像是在反諷????”


    像是完全就看不透江海這個人一般,北師大中文係的沈燁熠學長,看向身旁一位模樣清秀,氣質出塵的漂亮女生:


    “沈月學妹,聽說你之前和江海老師是同學?”


    “他這人一直是這樣的嗎?”


    “他這人一直是這麽樂觀的嗎?”


    “他這人”


    “一直是這麽勇的嗎???”


    該說不說,透過作品見人品,江海這樣一位苦難文學作者,他的文學創作風格向來主打的就是四個字——


    全都得死!


    其他不論,你就看《活著》的主人公福貴,那最後的結局都慘成什麽樣了,幾乎是見誰誰死,然而就是這種情況,然後就是寫出了這些如此悲苦情節的作者,他竟然在號召讀者.


    要好好生活?!?!?


    這很難讓人不覺得他是在反諷。


    麵對北師大中文係沈燁熠學長的提問,在提及江海之際,向來以安靜出名的冰山美人沈月,眼眸中竟然罕見流露出幾絲異樣情緒:


    “從未變過。”


    “他,一直如此.”


    作為澄海戲劇學院前往北師大留學的交換生,這幾年,沈月在北師大的生活可謂是古井無波。


    得益於不俗的才情以及出眾的相貌,哪怕是到了北師大,沈月依然是中文係炙手可熱的冰山美女,在學校內擁有異常之多的追求者。


    不知為何,眼見往常惜字如金,情緒一向鎮定的沈月,在提及江海這個人之際,情緒罕見變得激動,透過她漂亮的眼眸,肉眼可見她對於江海這麽一位人物的複雜情緒。


    作為沈月頭號追求者的沈燁熠,心裏頓時就有些不是滋味:


    “你和他,之前.”


    “很熟悉?”


    熟悉?


    的確是熟悉。


    隻不過可惜,落花有意,但流水無情


    正值兩人交談之際,人群之中,有人開始朝著多媒體教室的方向大聲呼喊:


    “江海老師,接受完采訪”


    “他出來了!!!”


    在北師大教授,也是中作協副主席蘇瞳的陪同之下,江海朝著門邊的方向,緩步行進。


    北師大是雜誌《十月》的發源地,這一次高考語文的閱讀理解,也是有北師大老師的參與,這一次韓國國內出了這麽大事,再加上高考閱讀理解這茬,江海在北師大接受記者的訪談,這再正常不過。


    和想象中給到人苦大仇深的印象截然相反。


    現實中,江海給到旁人的印象。


    是如此之如沐春風


    他臉帶笑容,一遍樂嗬嗬的和身邊的同學打招呼,一邊走向多媒體教室的出口:


    “你們好,你們好~”


    也就是江海揮手之際,他眼神一瞥,看到了正站在人群之中,亭亭玉立宛若一朵盛開荷花般的老同學沈月。


    四目相對,江海坦然一笑:


    “好久不見~”


    很顯然,對於江海的主動問好,沈月在驚訝之餘又有些驚喜。


    他,還記得我?


    “好,好久不見~”


    人在年輕時候,總是會犯下這樣或者那樣的錯誤,在當時看來,這些錯誤好像就是會影響自己一輩子的大事。


    就比如說


    某一次的期中考試,你作弊被老師抓住,被全校通報,你會覺得羞愧難當。


    某一次的課外活動,你翻牆去遊戲廳,被老師告訴了家長.


    縱然,這些事情,在當時那個階段會覺得非常之嚴重,你會覺得這是一件捅破了天的大事。


    但是多年之後,等你回過頭來,再去看這些所謂‘天大的事情’之時.


    其實也就會覺得不過如此?


    兩年多沒見,再見沈月,江海早已沒有了當初的厭惡。


    有的,隻是對於當初那些青蔥歲月的懷念。


    “好久不見。”簡單打了個招呼,再微笑著點頭問好。


    江海便跟隨著蘇瞳一起,頭也不回的離開了多媒體教室大廳。


    看著沈月看向江海的眼神,那種在激動中蘊含著些許失落,在失落中又隱隱有些期待的目光。


    這種眼神,沈燁熠可太熟了。


    像是情緒有些複雜,他不確定地看向身旁的沈月:


    “所以.”


    “你是喜歡他對嗎?”


    從沈月來到北師大開始,在北師大中文係可以稱得上是玉樹臨風的沈燁熠,就開始對沈月展開了猛烈的追求。


    這兩年間——


    不論他如何追求。


    不論他如何表白。


    對於他的示好,沈月永遠都是直接而又一臉平淡的拒絕:


    “對不起,我對你沒感覺。”


    “我們,不合適.”


    沈燁熠能感覺到沈月心有所屬,但對於她的過去,她喜歡的人,她經曆的事情


    他都一無所知。


    如今,看到沈月看向江海的眼神,沈燁熠一瞬間就明白了許多:


    “可是,你們不可能的啊.”


    這話,不用沈燁熠多說,沈月也能明白,她早就知曉自己和江海從來就是兩個世界的人。


    看著江海離去的背影,沈月的笑容裏寫滿了釋然:


    “我喜歡他,跟他沒有關係。”


    “當然,跟你也沒有關係.”


    作為一位立誌於要對社會做出正向貢獻的作家,江海覺得——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不能讓讀者一提到江海這兩個字,就覺得這個名字異常恐怖!


    不能讓讀者一聽聞江海這個名字,腦子裏就迅速浮現過什麽悲劇、苦難、致鬱文學,短時間自然是無所謂,長此以往


    那以後誰還看自己的書啊?


    被刀一次,那是無意。


    被刀兩次,那是忍不住。


    被刀三次四次乃至是五次.


    那就是真蠢了!


    經由這段時間的觀察,江海發現,現如今的文學市場一提到自己的名字,那一定就是和痛苦掛鉤,和苦難相連,也正基於此,有相當一部分讀者,見到江海這位作家的書,就直接繞道走.


    為了杜絕這種刻板印象,不要給讀者帶來什麽偏見。


    江海覺得,是時候——


    做出改變!


    北師大,圖書館七樓。


    江海手裏,拿著一份來自於美國《紐約客》雜誌的約稿信件。


    隻見他緊蹙著眉頭,頓時陷入了思索:


    “科幻征文,世界科幻元年?”


    “如果是寫童話故事,這玩意兒還真是我的短板?但如果是寫科幻征文,貌似”


    “我還是能為人類的想象力做一點貢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治愈係文豪?不,是致鬱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榴蓮來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榴蓮來了並收藏治愈係文豪?不,是致鬱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