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大唐最強打手天團敬上!
大唐:李世民的頭號打手 作者:黑五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久沒玩黑坑正釣了,手被鉤子紮了一堆血眼子,真是耽誤我日萬的碼字速度了!】
確定開戰事宜後,出征將領人選就成了頭等大事,武將們如餓狼一般盯著九安和李世民,都想參與滅國之戰!
鬼精鬼精的尉遲敬德搶先開口道:“陛下,六部之中,唯獨兵部尚書之位空缺許久,臣提議由翼國公擔任!”
秦瓊聞言一愣,扭頭看向老神在在的尉遲敬德,心頭不由破口大罵:此獠居心實在陰險,居然用此下作手段肅清競爭對手?
李靖心頭一陣竊喜,兵部尚書能有滅國之功香?
尉遲敬德此舉,大善!
按照規矩來講,九安身為大元帥,麾下必將設立左右兩路大將軍之位,一共兩個空缺被這麽多人盯著,能少一個競爭對手,何樂而不為?
不是李靖自負,放眼滿堂武將,能配和自己爭奪左右二路將軍之位,除了秦瓊就隻有李孝恭和徐世勣了。
三取二的概率總比四取二要來的大吧?!
念及至此,李靖趕忙出聲附和道:“冀國公驍勇善戰,兵法出眾,乃最佳兵部尚書人選!”
徐世勣與李孝恭心頭同樣門清,當即跟著李靖一起呼喊了起來。
整個兩儀殿內聲如潮湧,盡是擁護秦瓊登臨兵部尚書位的請求聲。
按照李世民的想法,兵部尚書之位是打算留給九安的,結果這小子憑功勞直接位列鎮國王,且統領軍國事地位超然一切官位之上,完全不需再冠上兵部尚書之名。
故此,兵部尚書之位就一直空了下來!
結果現在反倒成了眾位武將‘攻諉’他人的利器,著實讓人有些發笑,什麽時候六部尚書這麽不值錢了?
秦瓊臉都綠了,胸膛劇烈起伏之下,不甘示弱道:“臣半路出家歸降陛下,論資曆、實力,臣哪比得上一直跟隨陛下左右的代國公?”
“臥槽?”李靖猛然一驚,扭頭看向得意洋洋的秦瓊,恨不得用祖傳金剛鐧錘死這貨。
一向以老實憨厚示人的徐世勣,落井下石道:“兩位謙虛了,兵部尚書、侍郎都空著呢,不如兩位受累當此重任?”
“你.....”
李靖與秦瓊同時看向徐世勣,若不是礙於朝堂禮儀,徐世勣怕是不死也要脫層皮了。
“行了,別貧了!”
九安目光掃視眾人,笑道:“蘇定方、段誌玄、張亮....你們留守長安輔佐陛下,其他人全部隨本王出征!”
此言一出,秦瓊、李靖、徐世勣、李孝恭等猛將喜不勝收,當即齊齊朝九安行禮拜謝,“末將謝過鎮國王!”
九安轉頭看向李世民,笑問道:“陛下,此舉如何?”
“早就說好了,你主對外戰事,我主內政,我管你用誰?”李世民撇了撇嘴,給予九安絕對的信任和放權,與他當初承諾言行一致。
兩人之間的感情和友誼,讓在場大臣們心頭一陣酸楚。果然,陛下的愛妃僅為鎮國王一人爾。
九安拱了拱手,臉上露出睥睨霸道之色,“此番滅國之戰尤為重要,成則為我大唐立下萬年之基!”
“諸君,攜手齊心,共勉之!”說罷,九安朝在場武將抱拳一禮。
“末將自當盡心盡力,願與殿下共勉之!”
九安唇角上揚,勾起一抹冷酷的笑意,大唐最強打手天團,敬上!
棒子們,且等著吧!【xx半島就以高句麗來代指,就不單獨列出新羅、百濟了,實在有些敏感。】
這時,李世民忽然開口說道:“方才提起兵部尚書之位,朕決定重新調整三省六部官位任命!”
此言一出,兩儀殿內立刻安靜下來。
李世民目光環視,輕聲道:“房玄齡、杜如晦、王珪、魏征任同中書門下三品!”
三省最高長官落地!
緊接著,李世民繼續郎朗宣布關於六部尚書任命,民部尚書、工部尚書不變,繼續由裴矩、段綸擔任。
長孫無忌任吏部尚書,李剛任禮部尚書,劉文靜為刑部尚書,九安為兵部尚書。
至於為何兵部尚書還是按在九安頭上,李世民自然也是經過深思熟慮,九安統領軍國之事,為武將之首,權利涵蓋兵部,若在立他人為兵部尚書,職權何如何細分?
總不能堂堂身為六部之一的兵部尚書,去給九安做秘書吧?
屆時,無論是誰做了兵部尚書心頭都不會痛快,沒必要去節外生枝,不如就直接丟給九安!
李世民言語不停,反正都是調整,幹脆連六部侍郎、禦史台等機構官員全部重新調整。
大唐朝堂運轉至今,誰行誰不行李世民心中早就有譜了,此番調整不僅是為了讓朝堂運轉更加順遂,也是為了想辦法填補官員人才不夠的問題。
總而言之,有能力的往前上甚至身兼數職,沒能力的往後退,隨便安排個不是很重要部門處理雜事。
經過李世民的調整,朝堂權利架構變得精簡且涇渭分明,以李世民無與倫比的識人之能,處理此等之事手到擒來。
對百官而言,有人歡喜有人憂。被提拔者麵露激動之色摩拳擦掌想要大展拳腳,被下放者麵色惶惶,無地自容。
九安目光環視,心頭不禁有些感慨,朝堂之事著實凶險。前一秒封侯拜將揮斥方遒,下一秒一無所有,甚至吵架滅族。
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李世民端著茶盞狂飲,一連著說這麽多話,實在有些口幹舌燥。
就在此時,恰巧餘光瞥見坐在兩儀殿靠門處且神色失落的三人,當即伸手拍了拍腦門,怎的就將這三人忘了呢?
“咳咳....”李世民清了清嗓子,目光看向九安,“你小子一向獨來獨往,身邊連個偏將和幕僚都沒有,朕這當哥哥的為你介紹三個人才!”
九安目露狐疑之色,李世民突然來這麽一手,讓他感覺有點像是沒地方安排人了,特意塞到我這裏來。
要知道這可是李世民親口提舉,到底何人能有這麽大的麵子?
甚至,九安都懷疑是不是遇到了什麽絕世關係戶,不然李世民怎麽可能會親自往自己這塞人?
李世民臉上笑意一閃而逝,舉目看向兩儀殿門處的三名男子,笑道:“你們三兄弟,不跟鎮國王打個招呼?”
確定開戰事宜後,出征將領人選就成了頭等大事,武將們如餓狼一般盯著九安和李世民,都想參與滅國之戰!
鬼精鬼精的尉遲敬德搶先開口道:“陛下,六部之中,唯獨兵部尚書之位空缺許久,臣提議由翼國公擔任!”
秦瓊聞言一愣,扭頭看向老神在在的尉遲敬德,心頭不由破口大罵:此獠居心實在陰險,居然用此下作手段肅清競爭對手?
李靖心頭一陣竊喜,兵部尚書能有滅國之功香?
尉遲敬德此舉,大善!
按照規矩來講,九安身為大元帥,麾下必將設立左右兩路大將軍之位,一共兩個空缺被這麽多人盯著,能少一個競爭對手,何樂而不為?
不是李靖自負,放眼滿堂武將,能配和自己爭奪左右二路將軍之位,除了秦瓊就隻有李孝恭和徐世勣了。
三取二的概率總比四取二要來的大吧?!
念及至此,李靖趕忙出聲附和道:“冀國公驍勇善戰,兵法出眾,乃最佳兵部尚書人選!”
徐世勣與李孝恭心頭同樣門清,當即跟著李靖一起呼喊了起來。
整個兩儀殿內聲如潮湧,盡是擁護秦瓊登臨兵部尚書位的請求聲。
按照李世民的想法,兵部尚書之位是打算留給九安的,結果這小子憑功勞直接位列鎮國王,且統領軍國事地位超然一切官位之上,完全不需再冠上兵部尚書之名。
故此,兵部尚書之位就一直空了下來!
結果現在反倒成了眾位武將‘攻諉’他人的利器,著實讓人有些發笑,什麽時候六部尚書這麽不值錢了?
秦瓊臉都綠了,胸膛劇烈起伏之下,不甘示弱道:“臣半路出家歸降陛下,論資曆、實力,臣哪比得上一直跟隨陛下左右的代國公?”
“臥槽?”李靖猛然一驚,扭頭看向得意洋洋的秦瓊,恨不得用祖傳金剛鐧錘死這貨。
一向以老實憨厚示人的徐世勣,落井下石道:“兩位謙虛了,兵部尚書、侍郎都空著呢,不如兩位受累當此重任?”
“你.....”
李靖與秦瓊同時看向徐世勣,若不是礙於朝堂禮儀,徐世勣怕是不死也要脫層皮了。
“行了,別貧了!”
九安目光掃視眾人,笑道:“蘇定方、段誌玄、張亮....你們留守長安輔佐陛下,其他人全部隨本王出征!”
此言一出,秦瓊、李靖、徐世勣、李孝恭等猛將喜不勝收,當即齊齊朝九安行禮拜謝,“末將謝過鎮國王!”
九安轉頭看向李世民,笑問道:“陛下,此舉如何?”
“早就說好了,你主對外戰事,我主內政,我管你用誰?”李世民撇了撇嘴,給予九安絕對的信任和放權,與他當初承諾言行一致。
兩人之間的感情和友誼,讓在場大臣們心頭一陣酸楚。果然,陛下的愛妃僅為鎮國王一人爾。
九安拱了拱手,臉上露出睥睨霸道之色,“此番滅國之戰尤為重要,成則為我大唐立下萬年之基!”
“諸君,攜手齊心,共勉之!”說罷,九安朝在場武將抱拳一禮。
“末將自當盡心盡力,願與殿下共勉之!”
九安唇角上揚,勾起一抹冷酷的笑意,大唐最強打手天團,敬上!
棒子們,且等著吧!【xx半島就以高句麗來代指,就不單獨列出新羅、百濟了,實在有些敏感。】
這時,李世民忽然開口說道:“方才提起兵部尚書之位,朕決定重新調整三省六部官位任命!”
此言一出,兩儀殿內立刻安靜下來。
李世民目光環視,輕聲道:“房玄齡、杜如晦、王珪、魏征任同中書門下三品!”
三省最高長官落地!
緊接著,李世民繼續郎朗宣布關於六部尚書任命,民部尚書、工部尚書不變,繼續由裴矩、段綸擔任。
長孫無忌任吏部尚書,李剛任禮部尚書,劉文靜為刑部尚書,九安為兵部尚書。
至於為何兵部尚書還是按在九安頭上,李世民自然也是經過深思熟慮,九安統領軍國之事,為武將之首,權利涵蓋兵部,若在立他人為兵部尚書,職權何如何細分?
總不能堂堂身為六部之一的兵部尚書,去給九安做秘書吧?
屆時,無論是誰做了兵部尚書心頭都不會痛快,沒必要去節外生枝,不如就直接丟給九安!
李世民言語不停,反正都是調整,幹脆連六部侍郎、禦史台等機構官員全部重新調整。
大唐朝堂運轉至今,誰行誰不行李世民心中早就有譜了,此番調整不僅是為了讓朝堂運轉更加順遂,也是為了想辦法填補官員人才不夠的問題。
總而言之,有能力的往前上甚至身兼數職,沒能力的往後退,隨便安排個不是很重要部門處理雜事。
經過李世民的調整,朝堂權利架構變得精簡且涇渭分明,以李世民無與倫比的識人之能,處理此等之事手到擒來。
對百官而言,有人歡喜有人憂。被提拔者麵露激動之色摩拳擦掌想要大展拳腳,被下放者麵色惶惶,無地自容。
九安目光環視,心頭不禁有些感慨,朝堂之事著實凶險。前一秒封侯拜將揮斥方遒,下一秒一無所有,甚至吵架滅族。
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李世民端著茶盞狂飲,一連著說這麽多話,實在有些口幹舌燥。
就在此時,恰巧餘光瞥見坐在兩儀殿靠門處且神色失落的三人,當即伸手拍了拍腦門,怎的就將這三人忘了呢?
“咳咳....”李世民清了清嗓子,目光看向九安,“你小子一向獨來獨往,身邊連個偏將和幕僚都沒有,朕這當哥哥的為你介紹三個人才!”
九安目露狐疑之色,李世民突然來這麽一手,讓他感覺有點像是沒地方安排人了,特意塞到我這裏來。
要知道這可是李世民親口提舉,到底何人能有這麽大的麵子?
甚至,九安都懷疑是不是遇到了什麽絕世關係戶,不然李世民怎麽可能會親自往自己這塞人?
李世民臉上笑意一閃而逝,舉目看向兩儀殿門處的三名男子,笑道:“你們三兄弟,不跟鎮國王打個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