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小小袁譚,拿捏!人頭警告,你們大公子首級在此,還不開城投降!
三國:臥龍姐夫,忽悠劉備搶荊州 作者:堂燕歸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荀諶和淳於瓊欣然領命。
他們自然知道,袁譚這是想抓住機會,以一場功勞重樹威望。
作為汝潁一派的人,他們自然也樂見袁譚重新贏得袁紹青睞。
沮授卻眉頭微皺,猶豫片刻後,忍不住提醒道:
“大公子,大王給我們的命令,乃是堅守許昌。”
“授以為,我們貿然率軍出戰,一者有違大王的詔令,二者也太過倉促草率。”
“授覺得,我們還是要再斟酌斟酌,慎重決定才是。”
沮授是好意提醒,但在袁譚聽來,卻有阻攔他立功的嫌疑在此。
袁譚便臉色不悅,反問道:
“你適才也說了,父王已分不出兵馬,去搶奪洛陽城。”
“我若不出手,誰還有能力阻擋關羽奪取洛陽,截斷黃河?”
“難道我明知那關羽的計策,卻什麽也不做,隻眼睜睜看著他將我河南地,還有十幾萬將士截斷在黃河以南嗎?”
“到時候父王怪罪起來,誰來擔這個責任?”
沮授語塞。
幹咳幾聲後,隻得又道:
“授並不是那個意思,我十幾萬大軍有危,我們自然不能坐視不管。”
“授的意思是,既然我們推測那蕭方也在,便萬不可掉以輕心,凡事需當萬般小心。”
“荀友若此計,我們還當好好斟酌斟酌,確保萬無一失才是。”
“否則若是中了那蕭方的詭計,隻怕後果不堪設想啊。”
沮授確實是被蕭方打怕了。
從項城一戰到現在,他是親身經曆了蕭方的種種奇謀妙計,親身體驗了謀聖之智的恐怖。
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隻要有蕭方,他就自然而然的心生恐懼,總覺著隨時有可能中蕭方的詭計。
在他看來,麵對蕭方時,唯一的選擇就是死守不出。
現下袁譚要率軍去搶奪洛陽,哪怕他知道這是為了大局,不得不被迫率軍出城,卻總覺著這其中必有危險。
沮授苦口婆心的提醒,終於令袁譚稍稍冷靜了下來。
一股寒意襲上心頭,他後背不禁打了個冷戰。
“沮授說的沒錯,那蕭方多智近妖,倘若他在關羽軍中,確實是讓人不放心。”
“我此去,確實是也有些冒險。”
“可是,我不冒這個險,洛陽就要失陷,整個河南地都要守不住。”
“到時我不光失去了重樹威望的機會,還要灰溜溜的逃回河北。”
“郭圖這些汝潁人,又將變成無根之木,還怎麽鬥得過逢紀這幫河北人?”
“我還拿什麽與袁尚爭位?”
“不行,哪怕有風險,這個險我也得去冒!”
袁譚思緒飛轉,旋即權衡出了利弊。
於是深吸一口氣,臉色變的前所未有決然,毅然道:
“此役關乎中原萬千士民的生死,關乎到我大魏江山的興衰,我身為袁家嫡長子,豈能坐視不顧?”
“為了大局,無論那蕭方是否還有詭計,這一仗我們也一定要打。”
“我相信你和荀友若,這一次你們定已識破那蕭方的計策,他畢竟是人不是神,我就不信他一次都不會失算!”
沮授默然。
身為河北一派,他自然是看得出,這位大公子這是為了與袁尚爭位,決心冒險賭上一把。
賭贏了,他就是魏國的救世之主。
威望,地位,袁紹的青睞,全都將一並拿回。
賭輸了…袁譚就壓根沒有想過會賭輸。
或者說,就連他自己,也猜測不出,袁譚賭輸了會是什麽後果。
“行了,沮公與,你就與淳於將軍安安心心給我守好許昌。”
“退一萬步進,就算吾此戰失利,至少許昌還在我手裏。”
袁譚遂不再多言,扶劍昂首踏出大殿。
沮授望著袁譚背影,心中卻始終覺著哪裏不對勁,可偏偏又想不出是不對勁在哪裏。
…
兩日後,黃昏。
許昌城東北方向,一處密林之內。
蕭方,魏延,以及張繡三人,正撥開樹枝,目光遠遠打量著許昌方向。
此間,距離許昌城不過數裏,可以說是在魏軍的眼皮子底下。
蕭方倒是閑若自如,魏延和張繡二人,卻皆是捏了把汗。
“國相,咱們就算要監視許昌敵軍動向,也不至於藏兵之處離許昌城這麽近吧?”
“如此近的距離,豈非輕易為魏軍斥侯探知?”
魏延忍不住小聲的提醒道。
張繡亦是微微點頭。
“文長,有句話你們聽說過沒有?”
“這句話,叫作最危險的地方,往往也是最安全的地方。”
蕭方目光不離許昌,卻輕描淡寫的說道。
二人一愣,彼此對視一眼,眼神茫然。
“袁譚也好,沮授也罷,自然會提防我軍是調虎離山之計,必會廣派斥侯遠出許昌數十裏,以搜索我軍蹤跡。”
“許昌以南皆為我軍控製區,必然是魏軍重點刺探區域,我們若埋伏於許昌以南,多半會被敵軍發現蹤跡無疑。”
“可咱們偏偏埋伏於許昌以北,還離許昌近在咫尺,就藏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
“你們覺得,魏軍的斥侯會來搜索這裏嗎?”
蕭方不緊不慢,道出了原由所在。
二將恍然明悟。
“原來如此,看來袁譚的心思,早被國相拿捏到一清二楚。”
“國相思慮周密,末將受教了。”
魏延嘖嘖歎服,拱手一揖。
馬蹄聲響起,許褚興衝衝策馬奔來。
“國相,我們的細作傳回消息了。”
“昨夜袁譚率一萬五千兵馬,離許昌向西而去,定然是想去襲取潁陽城。”
“城內現下隻餘五千兵馬,由淳於瓊和沮授鎮守。”
“國相,一切如你所料啊!”
許褚激動的將情報稟明。
魏延和張繡精神大振。
“國相,袁譚中計了,國相的引蛇出洞之計成了!”
“許昌城下隻餘五千兵馬,正是我們趁虛破之的天賜良機!”
魏延敬佩欣喜的目光,急是回望向蕭方。
蕭方卻神色如常,輕歎道:
“這位袁大公子,這是急於立功樹威,終究還是不長記性,決定賭上一把呀。”
話鋒一轉,蕭方眼中一道寒茫掠過,射向了許昌城: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拿下許昌,讓他竹籃打水一場空吧。”
眼見攻破許昌的大功就在此前,魏延是精神抖擻,躍躍欲戰。
張繡興奮之餘,卻又顧慮道:
“許昌城中到底還有五千兵馬,我與文長步軍合計,也就八千餘人。”
“國相,倘若淳於瓊和沮授決意死守,以我們現有兵力,想要速破許昌隻怕還是有些難度。”
蕭方目光望向許昌城,眼中卻掠過一道別有意味的冷笑。
“所以,我們要略施小計,讓敵軍無心死守。”
“至少,讓那淳於瓊無心死守!”
…
“魏軍來攻,魏軍來攻!”
許昌東門上,士卒的驚叫聲驟然大作,鳴鑼聲立時響徹。
正在用晚食的魏軍士卒,無不為之一驚,來不及吃一口熱飯,便被將官們三三兩兩的趕上了城頭。
淳於瓊和沮授兩位主將,也相繼聞訊趕到,匆匆登上了城頭。
二人舉目一望,臉色驟然驚變,不約而同的倒吸了一口涼氣。
城外原野上,八千楚軍步騎,已是橫亙列陣,形成了攻城之勢。
再往遠處,無數道塵霧正遮天而近,顯示著更多的楚軍,正源源不斷殺奔而來。
塵霧之中,士卒與旗幟的身影時隱時現,無邊無際。
如此聲勢,少說也有三萬餘兵馬來攻!
“敵軍有三萬多兵馬,這是關羽全師在此啊?”
“關羽不是率軍去攻洛陽了嗎,怎麽會突然間出現在許昌城東?”
“我斥侯為何沒有丁點示警?”
淳於瓊臉色驚愕,聲音顫栗嘶啞,已然是方寸大亂。
沮授臉色蒼白,眼中同樣湧動了驚異困惑。
突然,他渾身劇烈一抖,眼眸陡然爆睜。
“不好,我們可能中了那蕭方的引蛇出洞之計!”
“關羽攻洛陽隻是誘餌,隻為將大公子和我軍主力引誘出城,他們才好趁我許昌兵力空虛前來攻城!”
“我早提醒過大公子,不可草率出兵,可大公子就是不聽啊!”
“該死!該死!”
沮授道破了真相,拳頭狠狠擊打著城垛,臉上皆是埋怨與懊悔。
他在後悔,自己為何當初不再堅持一下,沒能勸住袁譚率軍出城。
他更是在責備自己,為什麽沒能早識破這引蛇出洞之計,為什麽明明推算出蕭方可能就在關羽軍中,卻還是中了對方的計策。
“蕭方?那個蕭方,當真在關羽軍中嗎?”
“可他們三萬兵馬,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覺,殺回了許昌?”
“我們該怎麽辦,公與,我們該怎麽辦才好?”
淳於瓊驚愕惶然,顫聲衝著沮授求問。
沮授深吸一口氣,強壓下了心緒,喝道:
“淳於瓊,你也算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了,焉能如此慌張?”
“就算我們中了蕭方之計,我們還有五千兵馬在手,堅守數日當不在話下!”
“你速速派人前往潁陽,請大公子速速回師許昌,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淳於瓊被諷刺到麵紅耳赤,卻不好埋怨,隻得匆忙按照沮授所說的傳令。
信使便飛奔出城,往潁陽方向追擊。
五千魏軍士卒,則列陣於城頭,戰戰兢兢的嚴陣以待。
沮授亦拔劍在手,做好了死戰拒敵的準備。
隻是,楚軍卻並未急於攻城。
楚軍陣內,百餘騎兵手執大盾,護送著一名文士出陣,徐徐來到了許昌城前。
“城上偽魏守軍聽著。”
“吾乃大楚國相蕭方是也!”
“你們大公子已中吾引蛇出洞之計,吾已在潁陽設伏,殲滅了你們一萬五千兵馬,袁譚為我們關將軍所斬!”
“袁譚人頭在此,爾等還不速速開城投降,更待何時!”
蕭方聲如雷霆,爾後微微一拂手。
許褚撥馬上前,高舉起一枚血淋淋的首級,展示在了城上魏軍眼前。
許昌城上,霎時間一片駭然。
淳於瓊兩腿一軟,險些直接跪倒在地。
沮授亦是驚到目瞪口呆,整個人如瞬間被抽離了魂魄,僵在了原地。
他們自然知道,袁譚這是想抓住機會,以一場功勞重樹威望。
作為汝潁一派的人,他們自然也樂見袁譚重新贏得袁紹青睞。
沮授卻眉頭微皺,猶豫片刻後,忍不住提醒道:
“大公子,大王給我們的命令,乃是堅守許昌。”
“授以為,我們貿然率軍出戰,一者有違大王的詔令,二者也太過倉促草率。”
“授覺得,我們還是要再斟酌斟酌,慎重決定才是。”
沮授是好意提醒,但在袁譚聽來,卻有阻攔他立功的嫌疑在此。
袁譚便臉色不悅,反問道:
“你適才也說了,父王已分不出兵馬,去搶奪洛陽城。”
“我若不出手,誰還有能力阻擋關羽奪取洛陽,截斷黃河?”
“難道我明知那關羽的計策,卻什麽也不做,隻眼睜睜看著他將我河南地,還有十幾萬將士截斷在黃河以南嗎?”
“到時候父王怪罪起來,誰來擔這個責任?”
沮授語塞。
幹咳幾聲後,隻得又道:
“授並不是那個意思,我十幾萬大軍有危,我們自然不能坐視不管。”
“授的意思是,既然我們推測那蕭方也在,便萬不可掉以輕心,凡事需當萬般小心。”
“荀友若此計,我們還當好好斟酌斟酌,確保萬無一失才是。”
“否則若是中了那蕭方的詭計,隻怕後果不堪設想啊。”
沮授確實是被蕭方打怕了。
從項城一戰到現在,他是親身經曆了蕭方的種種奇謀妙計,親身體驗了謀聖之智的恐怖。
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隻要有蕭方,他就自然而然的心生恐懼,總覺著隨時有可能中蕭方的詭計。
在他看來,麵對蕭方時,唯一的選擇就是死守不出。
現下袁譚要率軍去搶奪洛陽,哪怕他知道這是為了大局,不得不被迫率軍出城,卻總覺著這其中必有危險。
沮授苦口婆心的提醒,終於令袁譚稍稍冷靜了下來。
一股寒意襲上心頭,他後背不禁打了個冷戰。
“沮授說的沒錯,那蕭方多智近妖,倘若他在關羽軍中,確實是讓人不放心。”
“我此去,確實是也有些冒險。”
“可是,我不冒這個險,洛陽就要失陷,整個河南地都要守不住。”
“到時我不光失去了重樹威望的機會,還要灰溜溜的逃回河北。”
“郭圖這些汝潁人,又將變成無根之木,還怎麽鬥得過逢紀這幫河北人?”
“我還拿什麽與袁尚爭位?”
“不行,哪怕有風險,這個險我也得去冒!”
袁譚思緒飛轉,旋即權衡出了利弊。
於是深吸一口氣,臉色變的前所未有決然,毅然道:
“此役關乎中原萬千士民的生死,關乎到我大魏江山的興衰,我身為袁家嫡長子,豈能坐視不顧?”
“為了大局,無論那蕭方是否還有詭計,這一仗我們也一定要打。”
“我相信你和荀友若,這一次你們定已識破那蕭方的計策,他畢竟是人不是神,我就不信他一次都不會失算!”
沮授默然。
身為河北一派,他自然是看得出,這位大公子這是為了與袁尚爭位,決心冒險賭上一把。
賭贏了,他就是魏國的救世之主。
威望,地位,袁紹的青睞,全都將一並拿回。
賭輸了…袁譚就壓根沒有想過會賭輸。
或者說,就連他自己,也猜測不出,袁譚賭輸了會是什麽後果。
“行了,沮公與,你就與淳於將軍安安心心給我守好許昌。”
“退一萬步進,就算吾此戰失利,至少許昌還在我手裏。”
袁譚遂不再多言,扶劍昂首踏出大殿。
沮授望著袁譚背影,心中卻始終覺著哪裏不對勁,可偏偏又想不出是不對勁在哪裏。
…
兩日後,黃昏。
許昌城東北方向,一處密林之內。
蕭方,魏延,以及張繡三人,正撥開樹枝,目光遠遠打量著許昌方向。
此間,距離許昌城不過數裏,可以說是在魏軍的眼皮子底下。
蕭方倒是閑若自如,魏延和張繡二人,卻皆是捏了把汗。
“國相,咱們就算要監視許昌敵軍動向,也不至於藏兵之處離許昌城這麽近吧?”
“如此近的距離,豈非輕易為魏軍斥侯探知?”
魏延忍不住小聲的提醒道。
張繡亦是微微點頭。
“文長,有句話你們聽說過沒有?”
“這句話,叫作最危險的地方,往往也是最安全的地方。”
蕭方目光不離許昌,卻輕描淡寫的說道。
二人一愣,彼此對視一眼,眼神茫然。
“袁譚也好,沮授也罷,自然會提防我軍是調虎離山之計,必會廣派斥侯遠出許昌數十裏,以搜索我軍蹤跡。”
“許昌以南皆為我軍控製區,必然是魏軍重點刺探區域,我們若埋伏於許昌以南,多半會被敵軍發現蹤跡無疑。”
“可咱們偏偏埋伏於許昌以北,還離許昌近在咫尺,就藏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
“你們覺得,魏軍的斥侯會來搜索這裏嗎?”
蕭方不緊不慢,道出了原由所在。
二將恍然明悟。
“原來如此,看來袁譚的心思,早被國相拿捏到一清二楚。”
“國相思慮周密,末將受教了。”
魏延嘖嘖歎服,拱手一揖。
馬蹄聲響起,許褚興衝衝策馬奔來。
“國相,我們的細作傳回消息了。”
“昨夜袁譚率一萬五千兵馬,離許昌向西而去,定然是想去襲取潁陽城。”
“城內現下隻餘五千兵馬,由淳於瓊和沮授鎮守。”
“國相,一切如你所料啊!”
許褚激動的將情報稟明。
魏延和張繡精神大振。
“國相,袁譚中計了,國相的引蛇出洞之計成了!”
“許昌城下隻餘五千兵馬,正是我們趁虛破之的天賜良機!”
魏延敬佩欣喜的目光,急是回望向蕭方。
蕭方卻神色如常,輕歎道:
“這位袁大公子,這是急於立功樹威,終究還是不長記性,決定賭上一把呀。”
話鋒一轉,蕭方眼中一道寒茫掠過,射向了許昌城: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拿下許昌,讓他竹籃打水一場空吧。”
眼見攻破許昌的大功就在此前,魏延是精神抖擻,躍躍欲戰。
張繡興奮之餘,卻又顧慮道:
“許昌城中到底還有五千兵馬,我與文長步軍合計,也就八千餘人。”
“國相,倘若淳於瓊和沮授決意死守,以我們現有兵力,想要速破許昌隻怕還是有些難度。”
蕭方目光望向許昌城,眼中卻掠過一道別有意味的冷笑。
“所以,我們要略施小計,讓敵軍無心死守。”
“至少,讓那淳於瓊無心死守!”
…
“魏軍來攻,魏軍來攻!”
許昌東門上,士卒的驚叫聲驟然大作,鳴鑼聲立時響徹。
正在用晚食的魏軍士卒,無不為之一驚,來不及吃一口熱飯,便被將官們三三兩兩的趕上了城頭。
淳於瓊和沮授兩位主將,也相繼聞訊趕到,匆匆登上了城頭。
二人舉目一望,臉色驟然驚變,不約而同的倒吸了一口涼氣。
城外原野上,八千楚軍步騎,已是橫亙列陣,形成了攻城之勢。
再往遠處,無數道塵霧正遮天而近,顯示著更多的楚軍,正源源不斷殺奔而來。
塵霧之中,士卒與旗幟的身影時隱時現,無邊無際。
如此聲勢,少說也有三萬餘兵馬來攻!
“敵軍有三萬多兵馬,這是關羽全師在此啊?”
“關羽不是率軍去攻洛陽了嗎,怎麽會突然間出現在許昌城東?”
“我斥侯為何沒有丁點示警?”
淳於瓊臉色驚愕,聲音顫栗嘶啞,已然是方寸大亂。
沮授臉色蒼白,眼中同樣湧動了驚異困惑。
突然,他渾身劇烈一抖,眼眸陡然爆睜。
“不好,我們可能中了那蕭方的引蛇出洞之計!”
“關羽攻洛陽隻是誘餌,隻為將大公子和我軍主力引誘出城,他們才好趁我許昌兵力空虛前來攻城!”
“我早提醒過大公子,不可草率出兵,可大公子就是不聽啊!”
“該死!該死!”
沮授道破了真相,拳頭狠狠擊打著城垛,臉上皆是埋怨與懊悔。
他在後悔,自己為何當初不再堅持一下,沒能勸住袁譚率軍出城。
他更是在責備自己,為什麽沒能早識破這引蛇出洞之計,為什麽明明推算出蕭方可能就在關羽軍中,卻還是中了對方的計策。
“蕭方?那個蕭方,當真在關羽軍中嗎?”
“可他們三萬兵馬,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覺,殺回了許昌?”
“我們該怎麽辦,公與,我們該怎麽辦才好?”
淳於瓊驚愕惶然,顫聲衝著沮授求問。
沮授深吸一口氣,強壓下了心緒,喝道:
“淳於瓊,你也算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了,焉能如此慌張?”
“就算我們中了蕭方之計,我們還有五千兵馬在手,堅守數日當不在話下!”
“你速速派人前往潁陽,請大公子速速回師許昌,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淳於瓊被諷刺到麵紅耳赤,卻不好埋怨,隻得匆忙按照沮授所說的傳令。
信使便飛奔出城,往潁陽方向追擊。
五千魏軍士卒,則列陣於城頭,戰戰兢兢的嚴陣以待。
沮授亦拔劍在手,做好了死戰拒敵的準備。
隻是,楚軍卻並未急於攻城。
楚軍陣內,百餘騎兵手執大盾,護送著一名文士出陣,徐徐來到了許昌城前。
“城上偽魏守軍聽著。”
“吾乃大楚國相蕭方是也!”
“你們大公子已中吾引蛇出洞之計,吾已在潁陽設伏,殲滅了你們一萬五千兵馬,袁譚為我們關將軍所斬!”
“袁譚人頭在此,爾等還不速速開城投降,更待何時!”
蕭方聲如雷霆,爾後微微一拂手。
許褚撥馬上前,高舉起一枚血淋淋的首級,展示在了城上魏軍眼前。
許昌城上,霎時間一片駭然。
淳於瓊兩腿一軟,險些直接跪倒在地。
沮授亦是驚到目瞪口呆,整個人如瞬間被抽離了魂魄,僵在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