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是衛國公室的後代,本來叫公孫鞅,後來到了秦國才因為封地改姓氏的。公孫鞅的家族沒什麽權勢,到了公孫鞅這代時已經很落魄了,公孫鞅聽說魏國的人才引進製度很好,就跑到了魏國,向魏國相國公叔痤投了簡曆。公孫鞅順利通過麵試,就職於公叔痤的自家公司,給公叔座當家臣。


    公孫鞅受李悝、吳起變法的影響,對法家思想興趣濃厚,到了魏國以後,潛心鑽研法學思想,大有所成,法家裏的刑名學派就是以公孫鞅、申不害等人為代表的。


    公叔痤看人眼光不錯,但他氣量小。公叔座知道公孫鞅是個人才,如果向魏惠王推薦的話必然得到重用,但到時怕是會影響自己相國的地位,因此一直沒有舉薦公孫鞅。當年吳起離開魏國,就是公叔痤從中作梗。


    等到公叔痤老了,快病死了,他想著給自己留個舉賢的好名聲,就叫來了魏惠王,和他說:“老大,我快要不行了,死前給您推薦個人才,他叫公孫鞅,是我的家臣,可有本事啦,我死了您讓他做相國吧。”魏惠王心想公叔痤是病糊塗了在瞎說,一個家臣怎麽配做相國,沒太在意他的話。


    公叔痤看魏惠王沒有回應,又說:“如果您不用公孫鞅的話,一定要把他殺了,別讓他投奔其他國家效力。”魏惠王應付了幾句就走了,他心想想一個家臣能掀起什麽大波浪。


    魏惠王走後,公叔痤又把公孫鞅叫來了,對他說:“為了魏國,剛才我勸老大殺了你,現在出於私情,我勸你早點跑路吧。”公孫鞅說:“我謝謝您嘞。”但公孫鞅沒跑,他知道魏惠王不會在意他這種小角色。公叔痤死後,魏惠王果然沒拿公孫鞅怎麽樣。公孫鞅在魏國沒混出什麽名堂,有點小失望,有次公孫鞅聽到了秦國的招聘信息,準備去試試。


    秦國在戰國初期發展得不是很順利,後來內部動亂,國勢漸衰。到秦獻公回國即位後,撥亂反正,在國內開展改革,推廣縣製。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秦國又站起來了。在秦獻公執政後期,秦國先是打敗了攻打周王室的韓魏聯軍,後來發兵進攻魏國河西,大敗魏軍,收複了河西部分土地。公元前362年,秦國又在少梁(今陝西韓城西南)之戰大敗魏國,還把公叔痤和魏國太子給抓來了,後來是給放回去了。


    在秦獻公的努力下,秦國逐漸強大起來,拉開秦國崛起的序幕,但此時秦國的整體實力仍然比不上魏國、楚國、齊國等強國。秦獻公死後,其子渠梁繼位,號秦孝公。秦孝公接過父親的意願,繼續發展國家實力。


    為了廣納人才,秦孝公發布了著名的《求賢令》,寫了隻要能出主意讓秦國富強的,給大官做,還送封地。這次秦國的宣傳力度很大,在魏國的公孫鞅聽到這條招聘信息後,就來到秦國參加麵試。公孫鞅在麵試的時候和秦孝公大談帝王之道的學說,秦孝公明顯不感興趣,還罵公孫鞅是個狂妄之徒。


    後來公孫鞅又以霸道之術遊說秦孝公,秦孝公覺得還可以但是也沒采納。公孫鞅明白了,帝王之道、霸道之術這些對於秦孝公來說都是遙遠的理想,秦孝公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是快速發展。於是公孫鞅再次找秦孝公,暢談變法富強的法家思想,這下秦孝公來了興致,雙方深入交流了好幾天。


    變法這個事,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涉及到太多舊勢力的利益。秦國貴族大多反對變法,覺得是壞了老祖宗的規矩,公孫鞅則說他們是食古不化,要發展就得靠改革。


    公孫鞅醞釀好想法後,製作了變法的前期預案,《墾草令》。《墾草令》主要內容是促進農業發展,削弱貴族和官員的特權,讓他們也加入到農業生產裏。公元前359年,秦孝公正式頒布了《墾草令》,揭開了全麵變法的序幕。


    《墾草令》實施三年後,秦孝公任命公孫鞅主持變法工作。公孫鞅首先以李悝的《法經》為樣本,製作了秦國版的律法,秦國版律法刑罰更重,還增加了連坐機製。公元前356年,萬事具備,公孫鞅主導,開始第一次變法。


    第一變法主要有四項內容。第一條,廢除貴族的世襲,規定按照軍功賞賜爵位;第二條,以農業為本,重農抑商;第三條,焚燒儒家經典,禁止本國士人到國外去當官;第四條,推行個體小家庭製度,如果一戶裏麵有兩個兒子到達法定年齡還不分戶的,就加倍收稅,為啥要分戶呢?因為當時征兵的話是按戶分配指標的,戶數多了,兵源就多了。


    第一次變法秦國上下都比較抵觸,連太子都犯法了,公孫鞅本來是要處罰太子的,但想想太子惹不起,就罰了教導太子的公子虔和公孫賈。後來公子虔又觸犯法令,被處以劓刑(割鼻子),公子虔因此對公孫鞅懷恨在心。法令執行如此嚴格,民眾不敢妄議,秦國在第一次變法之後快速發展了起來。


    公元前349年,秦孝公讓公孫鞅開始第二次變法。第二次變法更加徹底。首先是廢除了貴族的井田製,允許土地私下流轉。政治上廣泛推行縣製,設置縣一級的官僚機構,廢除分封製。接著公孫鞅又統一了度量衡,推出了標準尺子,促進經濟有序發展。繼續推進小家庭製度,同時編製全國戶籍,給居民們上戶口。


    公孫鞅吸收了李悝、吳起變法的精髓,結合秦國實際,主導的變法取得極大成效,讓秦國實力突飛猛進,為今後秦國一統天下奠定了堅實基礎。不過公孫鞅在刑罰方麵定的太重了,輕視了教育的作用,純法家思維,這也是當時變法的局限性。


    和公孫鞅差不多同個時期,刑名學派的另一名領軍人物申不害也在變法,在韓國主導了大改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古苒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遠止浮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遠止浮遊並收藏千古苒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