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擔任魏相後,合縱派代表公孫衍在魏國政壇上被逐漸邊緣化。公孫衍心裏明白連橫隻是一時的安穩,張儀是在拿魏國給秦國當擋箭牌,要想救魏國必須堅持合縱聯盟。
魏惠王已經被張儀給忽悠了,韓、趙兩國也開始親近秦國,公孫衍隻好到齊楚燕遊說,宣揚合縱抗秦計劃,還說張儀是個攪屎棍,希望各國支持他當上魏相,趕走張儀。張儀的連橫策略確實威脅到了齊、楚、燕,於是三國紛紛表示支持公孫衍,在國際上給公孫衍應援,施壓魏國驅逐張儀。
公元前319年,魏惠王年老病逝。魏惠王在位五十一年,還算是比較積極工作的,但魏國在他手裏由盛轉衰,主要是三方麵的因素。
一是客觀上的地理劣勢。魏國處於四戰之地,周邊都是大佬,魏文侯有遠見,先搞了變法,讓魏國在戰國初期最先強大起來。後來齊、秦、楚等大國紛紛搞改革,也發展起來了,魏國就沒有多少優勢了。
二是對外策略的失敗。魏文侯時三家剛剛分晉,韓趙魏的領導人彼此之間關係還是比較好的,魏文侯也很注重團結三晉,三晉合一,就基本保持了原來晉國的超強實力。魏武侯時,開始膨脹了,覺得自己天下無敵,把旁邊幾個鄰居打了個遍,搞得沒朋友。到魏惠王時也一樣,老本漸漸被消耗殆盡。
三是人才流失嚴重。魏文侯時舉賢任能,不看出身,魏武侯之後魏國又開始重用宗室,布衣在魏國不好混。看看魏國先後流失了多少人才,吳起入楚、商鞅入秦、孫臏入齊,還有公孫衍和張儀,本來都是魏國人,後來選擇到秦國發展。
種種原因吧,在亂世裏霸業本來就不可能長久,魏國保持了百來年算是很不錯了。魏惠王死後,其子繼位,號魏襄王。
趁新王上台,公孫衍加大了合縱計劃宣傳力度,齊楚大力支持,施壓魏國驅逐張儀,楚懷王還批評張儀是個不忠不信的小人。魏襄王想從秦國手裏奪回失地,想恢複合縱,便順應齊楚,把張儀炒了魷魚。張儀被魏襄王開除後回到了秦國,雖然這兩年的臥底行動沒什麽成效,秦惠文王也不怪張儀,還是讓他繼續擔任相國。
張儀走後,一個楚國使者來到魏國給公孫衍出謀劃策,他就是陳軫。陳軫不是秦國使者嗎,怎麽又去楚國了。原來張儀和陳軫一起在秦國當官的時候,兩個人相互爭權。張儀還在秦惠文王麵前誹謗陳軫,說他是楚國的臥底,秦惠文王沒有相信。不過隨著張儀逐漸上位,陳軫果然去了楚國當官。楚懷王很看好陳軫,經常讓他開展外交活動。
公元前319年,楚懷王派陳軫出使秦國,陳軫在半道先去找了公孫衍。為什麽要去找公孫衍呢,別忘了陳軫和公孫衍有個共同的敵人,張儀,因此陳軫也投入到了合縱行動中。陳軫給公孫衍出主意,讓他先聯合趙、燕,再尋求齊、楚的支持,到時候公孫衍功成名就,就可以升任魏國相國了。
公孫衍按照陳軫的建議,積極遊說各國,魏國與楚、燕、韓、趙組成了新一輪的合縱聯盟,由楚懷王當盟主,大家一起對付秦國。公孫衍因合縱有功,被提拔為相國。合縱聯盟裏除了這五國,還有個小國,義渠國也加入到了合縱抗秦計劃裏。
義渠國在今甘肅、陝西和寧夏一帶,在秦國的北邊,趙國的西邊,是遊牧民族戎族於西周末年建立的國家。義渠國成立後,不斷兼並周圍的小部落,逐漸發展成了西方戎國裏的大哥。義渠國經常侵擾秦國邊界,到秦穆公時,義渠國被秦國狠狠地揍了一頓,老實了一段時間。之後義渠國對秦國時戰時和,讓秦國非常頭疼。
義渠國是秦國東進中原的不穩定因素,公孫衍看中了這一點,積極遊說義渠王:“秦國和東方各國打架的時候,肯定會討好你們來安定後方,一旦不打架了就會對付你們了,不如我們聯合一起夾擊秦國。”義渠王早就看秦國不順眼了,就同意公孫衍的建議。
新一輪的合縱聯盟成立,聯合國攻秦大戰即將到來。
魏惠王已經被張儀給忽悠了,韓、趙兩國也開始親近秦國,公孫衍隻好到齊楚燕遊說,宣揚合縱抗秦計劃,還說張儀是個攪屎棍,希望各國支持他當上魏相,趕走張儀。張儀的連橫策略確實威脅到了齊、楚、燕,於是三國紛紛表示支持公孫衍,在國際上給公孫衍應援,施壓魏國驅逐張儀。
公元前319年,魏惠王年老病逝。魏惠王在位五十一年,還算是比較積極工作的,但魏國在他手裏由盛轉衰,主要是三方麵的因素。
一是客觀上的地理劣勢。魏國處於四戰之地,周邊都是大佬,魏文侯有遠見,先搞了變法,讓魏國在戰國初期最先強大起來。後來齊、秦、楚等大國紛紛搞改革,也發展起來了,魏國就沒有多少優勢了。
二是對外策略的失敗。魏文侯時三家剛剛分晉,韓趙魏的領導人彼此之間關係還是比較好的,魏文侯也很注重團結三晉,三晉合一,就基本保持了原來晉國的超強實力。魏武侯時,開始膨脹了,覺得自己天下無敵,把旁邊幾個鄰居打了個遍,搞得沒朋友。到魏惠王時也一樣,老本漸漸被消耗殆盡。
三是人才流失嚴重。魏文侯時舉賢任能,不看出身,魏武侯之後魏國又開始重用宗室,布衣在魏國不好混。看看魏國先後流失了多少人才,吳起入楚、商鞅入秦、孫臏入齊,還有公孫衍和張儀,本來都是魏國人,後來選擇到秦國發展。
種種原因吧,在亂世裏霸業本來就不可能長久,魏國保持了百來年算是很不錯了。魏惠王死後,其子繼位,號魏襄王。
趁新王上台,公孫衍加大了合縱計劃宣傳力度,齊楚大力支持,施壓魏國驅逐張儀,楚懷王還批評張儀是個不忠不信的小人。魏襄王想從秦國手裏奪回失地,想恢複合縱,便順應齊楚,把張儀炒了魷魚。張儀被魏襄王開除後回到了秦國,雖然這兩年的臥底行動沒什麽成效,秦惠文王也不怪張儀,還是讓他繼續擔任相國。
張儀走後,一個楚國使者來到魏國給公孫衍出謀劃策,他就是陳軫。陳軫不是秦國使者嗎,怎麽又去楚國了。原來張儀和陳軫一起在秦國當官的時候,兩個人相互爭權。張儀還在秦惠文王麵前誹謗陳軫,說他是楚國的臥底,秦惠文王沒有相信。不過隨著張儀逐漸上位,陳軫果然去了楚國當官。楚懷王很看好陳軫,經常讓他開展外交活動。
公元前319年,楚懷王派陳軫出使秦國,陳軫在半道先去找了公孫衍。為什麽要去找公孫衍呢,別忘了陳軫和公孫衍有個共同的敵人,張儀,因此陳軫也投入到了合縱行動中。陳軫給公孫衍出主意,讓他先聯合趙、燕,再尋求齊、楚的支持,到時候公孫衍功成名就,就可以升任魏國相國了。
公孫衍按照陳軫的建議,積極遊說各國,魏國與楚、燕、韓、趙組成了新一輪的合縱聯盟,由楚懷王當盟主,大家一起對付秦國。公孫衍因合縱有功,被提拔為相國。合縱聯盟裏除了這五國,還有個小國,義渠國也加入到了合縱抗秦計劃裏。
義渠國在今甘肅、陝西和寧夏一帶,在秦國的北邊,趙國的西邊,是遊牧民族戎族於西周末年建立的國家。義渠國成立後,不斷兼並周圍的小部落,逐漸發展成了西方戎國裏的大哥。義渠國經常侵擾秦國邊界,到秦穆公時,義渠國被秦國狠狠地揍了一頓,老實了一段時間。之後義渠國對秦國時戰時和,讓秦國非常頭疼。
義渠國是秦國東進中原的不穩定因素,公孫衍看中了這一點,積極遊說義渠王:“秦國和東方各國打架的時候,肯定會討好你們來安定後方,一旦不打架了就會對付你們了,不如我們聯合一起夾擊秦國。”義渠王早就看秦國不順眼了,就同意公孫衍的建議。
新一輪的合縱聯盟成立,聯合國攻秦大戰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