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昨晚城裏東、北兩個方向都殺得震天響,你聽沒聽見動靜?”院子裏,丙兒仰頭望著自家公子問。
李昧公子站在院中那棵石榴樹下,抬頭看著上麵帶棱的尖刺。
“你們都聽見了?”
“丙兒睡不著,就跟青伶爬起來了。”丙兒笑嘻嘻地說,“青伶還爬上房頂去看了呢。我們本想叫你一起看的,可那時沒聽你屋裏有動靜,就沒敢打攪。”
“我聽見了。”李昧公子繼續看著樹上的尖刺說。
“公子覺得戰況如何?”
“如果獲勝的是另一方,這會兒大概就不會如此寧靜了。”
“也是啊,賊兵入城,可能會搶東西。”
“你覺得會嗎?”
“難道不會?”丙兒反問。
“我不知道。不過,至少酆城百姓大概會認為不會。”
“為什麽?”
“因為,他們並不認為那些叛軍會傷害自己。”
“他們為何會這麽想?”
“我猜的。”
“公子……”
“你覺不覺得,自打開始鬧黃毛,酆城人似乎根本就沒把它當回事?”說到這裏,李昧的目光總算從那些尖刺上移開,“而且你不覺得,這幾天酆城太過平靜?”他低下頭問。
“邱大善人不是說,他現在相信官府能搞定叛匪,所以不擔心了。我想,他這種想法,是不是也能代表大多數酆城人的想法。他們有信心。”
“就算再怎麽相信官府,遇上匪兵圍城這種事,老百姓也會恐慌,也會想方設法出城避難。可你看見有一個人往外逃嗎?”
“那還不是因為酆城早就控製出入了。四門嚴查,準進不準出。怕是他們也想出去避避,隻是走不了吧。”
“不,你沒見過戰亂。不知道人在那樣的災難麵前多麽無助,多麽惶恐。在恐懼和焦慮下,會多麽不顧一切想要逃離。”
“公子,其實我見過,也經曆過那種事。”丙兒忽然一臉嚴肅,“你忘了?”
“噢,對對,是我說錯了。請原諒。”李昧一下想起來,感覺有點不好意思,“我以為你那時候小,會不記得呢。”
“那場景,丙兒曆曆在目,隻是不願回憶,不願提及罷了。”
“嗯,不要去回憶。丙兒是個堅強的孩子。”李昧連忙安慰這可憐的小家夥。
“沒事,丙兒心裏有數。”丙兒忽然又咧嘴笑了,就像什麽事也沒有過似的,“公子,那你說酆城百姓為啥在這次劫難中能表現得如此淡定,不慌不忙?”
“呃,我想,一定是另有原因。”李昧若有所思地說。
說著,他又開始抬頭去看石榴樹上的尖刺了。
“我每次出門,都在注意觀察這座城裏的人,”他一邊觀察那些尖刺一邊說,“我注意到,他們的眼裏沒有一絲恐懼,也沒有災難即將來臨的焦慮。”
“那這到底是為什麽呢?”
“這說明,酆城百姓不怕天……他們現在管自己叫什麽天軍來著?”
“霹天軍。”
“對,霹天軍。看起來,酆城人對這支軍隊並不感到害怕。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這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人心向背,也意味著冷眼旁觀。”
“這個,丙兒不是很明白。”
“以前,李授本來還算是一位賢明之士。但自打稱帝,五年來大興土木,徭役不斷,老百姓日子一天比一天苦。如今又欲北結胡趙,窮兵黷武。你說,這樣的君主,老百姓豈能沒有怨言?”
“噢,公子是說,酆城百姓不怕匪軍,是因為對官府失去了好感?”
“另外,還有那位大師的影響,恐怕也遠超咱們所知。”
“對,我們才剛來這地方,對情況還不了解。”
李昧仰頭笑了笑,道:“對,我們既不了解那雷成大師,也沒認真去了解那位徐三公子。”
“對了,我明白了。”丙兒忽然一下像是開了竅,“還有那位徐三公子。徐家是不是在這一帶挺有名望?老百姓擁戴那位徐三公子?”
“沒錯。”李昧低下頭,微笑著對丙兒說,“徐家世代都是東、霸兩郡宗主,這邊百姓,許多都是忠於徐家的氐人後裔。他們打出徐三公子的旗號,這招很管用。”
“公子認為,其實根本沒有徐三公子,對嗎?”
“不知道。對這個,我還真得好好去了解了解。”李昧說。
說到這裏,他好像這才注意到今天還沒曾見到青伶那丫頭,“這一大清早,怎麽不見青伶?她在幹嘛?”他問。
“她在守著給你燉湯呐,燉雞湯。寸步不離。”
“大清早,喝雞湯?”
“她,她關心你嘛。她說你總是休息不好,都有眼袋了。”
“有了嗎?”
“好像是有點。”
“噢,那可能是沒睡好。”
又過了一會兒,青伶總算燉好了雞湯,並端了來給李昧喝。
李昧感覺有點盛情難卻,喝了一碗,故意又讓添了一碗,還連說“不錯不錯”,然後一本正經地聲稱出去有事,就牽了馬出門,騎著匆匆去了。
跟往常一樣,城內仍是秩序井然,完全不像剛剛經曆了一場血戰的樣子。
街上除了人少,竟別無異常。
李昧騎至西市,到了榕樹廣場老白茶莊門口,下馬將韁繩拴在樹上。
茶莊開著門,掌櫃也在堂上。除了兩名小廝在封裝包茶,店裏沒有一個客人。
李昧不想耽擱,跟白掌櫃對視一眼,便跟著他直接上了二樓雅間。
在老位置坐好,李昧一邊欣賞著白掌櫃動手泡茶,一邊問:“我要的人,弄到了嗎?”
白掌櫃提起茶壺,往茶碗裏衝出一道漂亮的水線,“弄到了。”他平靜地說,“人就在樓下暗室。就看師叔還有沒有別的事需要他講。”
李昧端起茶,嘬了一口,“他開口了嗎?”
“開口了。”白掌櫃淡淡笑了笑說,“在青峰舒服散的藥力下,沒人能守得住嘴。”
“是他嗎?”
“據此人說,是。他說,徐三公子此前隱姓埋名,一直在三真觀修行,還做了住持。而且,這徐三公子手上有傲月劍,料是不假。”
“辛苦你了。”
“師叔,有句話,不知當問不當問。”
“問。”
“你向來不過問教務,更不插手官府之事,這次是?”
“這次為何破例,是嗎?”
白掌櫃尷尬地笑了笑,“是。”
“難為你了嗎?”
“不,不不。”白掌櫃連連搖手,“這點事算得了什麽。掌教禁令師叔,也是出於愛護。這我還是能看得出的。”
“嗯。謝了。”李昧皺了皺眉頭,“辦這件事,過程順利嗎?有沒有損失?”
“順利。”白掌櫃說,“很順利。隻有一位兄弟受了點小傷,是在對付下麵那家夥的時候。他橫著呢。用斧子傷了我那兄弟的胳膊。不過沒事,幾天就好了。”
“沒被官兵發現?”
“沒。其實主要還是那家夥機靈。他躲過了官兵抓捕,沒躲過我們。”
“是個頭目?”
“開始不知道。隻覺得能逃出來的,應該不會差。而且看他臉上戴那麵具做得也精致,不像是個小嘍囉。所以就抓了他。”
“他戴了麵具?”
“是一副手工不錯的鐵麵,打磨很光滑,做工很精細。比著臉做的。”
“這人,你以前認識嗎?”
“認識。不過,抓他的時候並不知道是誰。戴著麵具呢。嗨,看到他的真麵目那一刻,我還有些不敢相信。不遠的西市街有家鐵匠鋪,叫‘朱氏鐵器’。他是那裏的老板,叫朱繼。”
“這麽說,他也認得你咯?”
“兩家離得不遠,偶爾照過麵。不過我跟他直說了,我是青峰山的人。這樣講,是想讓他打消不切實際的念頭。畢竟青峰山跟朝廷是一家。”
“也許吧。”
“什麽?”
“沒什麽。”李昧繞開這個話題,“你覺得他們這一仗打得如何?”他問。
“很英勇。”白掌櫃歎了口氣,“隻是可惜了,早在人家算計之下,難有作為。”
“實不相瞞,我認為這次朝廷花了大價錢,要對付的根本不是雷成義軍,或什麽徐三公子。”
“那能是誰?”
“我猜,是無明殿,影子人。”
“朝廷要對付無明殿?為什麽?”
“他們可能掌握了無明殿勾結晉國的證據。”
“那雷成大師那邊?”
“雷成大師,不過是一顆棋子,一顆攪局的棋子。隻是,墨石長老也不傻。估計他已經意識到處境不妙,所以接下來應該會傾力一擊。”
“這麽說,還會有大戰?”
“一場巔峰對決。”李昧想起了那位樂公子的說法,不覺笑了笑,“盛軍中有高人,此番更是下了血本,布局周密,策劃良久,無明殿怕是在劫難逃。”
“東有無明殿,西有青峰山。”白掌櫃語氣有些暗淡,“這對我們可不是好消息。”
“沒錯。”李昧苦澀一笑,“朝中好戰勢力蓄謀已久,已是箭在弦上。矛頭所指,正是能與朝廷較勁的宗派勢力。他們的意圖很清楚,一切礙事的目標都會被清除。”
“到底為什麽?”
“皇帝,當然不希望被掣肘。權臣,當然希望能一家獨大。各有所需嘛。”
“這麽說,是宮裏的意思?”
“也未必。若真是,直接找個由頭好了。我看,更可能是派係之爭。皇帝不過樂見其成,所以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所以我們該怎麽做?”
“暫時不要有什麽動作。以不變應萬變。這事,待我徹底查清楚之後,再向教首稟報,最終如何應對,由他定奪。”
“老白聽從師叔安排。”
“接下來,你再幫我做一件事。”
“師叔但請吩咐。”
“把你抓來那人好好調養,盡快送出城。我們得早些把消息送出去,帶給徐三公子,讓他們知難而退,盡量保留實力。”
“跟,跟義軍?”
“你怎如此糊塗。剛說了,我青峰山恐怕也已被列為目標,形勢危急。這種情況下,外麵多幾個搗亂的,多少可以延緩一下危機,好多有準備。”
“嗐,是我糊塗。”白掌櫃使勁拍了自己額頭一巴掌。
但他轉頭卻問:“可如今四門圍得鐵通似的,我如何能將人送得出去?”
“有條道,雖有些危險,但值得一試。否則,他遲早會被搜到,還連累了你。”
“我沒事,我……是條什麽道?”
“就在你腳下。”
“桂溪?”
“對。”
“桂溪入口經北城牆下穿過,有鐵閘封死,隻能過水,連鴨子都過不了。出口更不可能,劍山下暗渠過去長達數裏,就算途中沒有阻隔,那人也會活活憋死。”
“如果本就已是死人呢?”
“死人?”
“對,不出氣的人。”
“師叔是說,讓他閉氣假死,然後順流而下,衝進棘江裏?這,這也是九死一生啊。”
“我知道一個人,不久前就是通過那條水道才逃得一命。隻是他被人算計,落水時,喉嚨被棗核堵住,憋氣太久,傷了記憶。”
“師叔,你這……他既傷了記憶,你如何得知其事經由?”
“如今他既不知自己是誰,亦不知如何遇難,常為此苦悶。為幫他尋得身世,求解如何落水遇難之謎,我對他施以奪魄之術,方得知事件經過。”
“原來如此。”
“我想,如果他能出去而不死,我若再施以小術,同樣可保朱繼無虞。隻是,這一趟順水漂流他卻沒有知覺,能不能活著到岸,就要看造化了。”
“那也比被抓住砍頭強。”
“是啊。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不如一搏。”
“那就聽憑師叔安排。”
李昧旋即從兜裏掏出一張靈符,一粒丹藥,朝白掌櫃遞了過去,“如何施符,卻不用我教你。然後再把這丹藥給他服下,就能閉氣假死三個時辰。這時間足夠他出城。你可以先問問他意見,再問問他水性如何。若識得水性,十有八九能成。”
“那這,萬一途中被人發現,可該如何是好?”
“前日我已去桂溪沿岸走了一趟。從這裏往後,兩岸居民甚少。況且這一夜死傷無數,河裏不過多具屍體而已。”
“對對對,近日河裏常見浮屍,確是無人在乎。”白掌櫃道。
說罷,他慎重地接過靈符和丹藥,小心揣入懷裏。“師叔施恩,他當銘記。”
“你也不必告訴他,是誰救他。就說你受人之托,抓他,不過是了解情況。讓他回去之後,多多提醒那徐三公子,朝廷早已布下羅網,還是暫且退去山林為好。”
“我會如實轉告。”
“算好時間,出發前才給他施法,服藥。”
“明白了。放心吧,師叔。”
李昧見事情交代完畢,遂起身與白掌櫃告辭。
白掌櫃考慮周到,馬上遞給李昧一包新茶。
李昧接過茶包,拎著出了茶莊。
他去樹下解下韁繩,翻身上馬,回南荼巷去了。
李昧公子站在院中那棵石榴樹下,抬頭看著上麵帶棱的尖刺。
“你們都聽見了?”
“丙兒睡不著,就跟青伶爬起來了。”丙兒笑嘻嘻地說,“青伶還爬上房頂去看了呢。我們本想叫你一起看的,可那時沒聽你屋裏有動靜,就沒敢打攪。”
“我聽見了。”李昧公子繼續看著樹上的尖刺說。
“公子覺得戰況如何?”
“如果獲勝的是另一方,這會兒大概就不會如此寧靜了。”
“也是啊,賊兵入城,可能會搶東西。”
“你覺得會嗎?”
“難道不會?”丙兒反問。
“我不知道。不過,至少酆城百姓大概會認為不會。”
“為什麽?”
“因為,他們並不認為那些叛軍會傷害自己。”
“他們為何會這麽想?”
“我猜的。”
“公子……”
“你覺不覺得,自打開始鬧黃毛,酆城人似乎根本就沒把它當回事?”說到這裏,李昧的目光總算從那些尖刺上移開,“而且你不覺得,這幾天酆城太過平靜?”他低下頭問。
“邱大善人不是說,他現在相信官府能搞定叛匪,所以不擔心了。我想,他這種想法,是不是也能代表大多數酆城人的想法。他們有信心。”
“就算再怎麽相信官府,遇上匪兵圍城這種事,老百姓也會恐慌,也會想方設法出城避難。可你看見有一個人往外逃嗎?”
“那還不是因為酆城早就控製出入了。四門嚴查,準進不準出。怕是他們也想出去避避,隻是走不了吧。”
“不,你沒見過戰亂。不知道人在那樣的災難麵前多麽無助,多麽惶恐。在恐懼和焦慮下,會多麽不顧一切想要逃離。”
“公子,其實我見過,也經曆過那種事。”丙兒忽然一臉嚴肅,“你忘了?”
“噢,對對,是我說錯了。請原諒。”李昧一下想起來,感覺有點不好意思,“我以為你那時候小,會不記得呢。”
“那場景,丙兒曆曆在目,隻是不願回憶,不願提及罷了。”
“嗯,不要去回憶。丙兒是個堅強的孩子。”李昧連忙安慰這可憐的小家夥。
“沒事,丙兒心裏有數。”丙兒忽然又咧嘴笑了,就像什麽事也沒有過似的,“公子,那你說酆城百姓為啥在這次劫難中能表現得如此淡定,不慌不忙?”
“呃,我想,一定是另有原因。”李昧若有所思地說。
說著,他又開始抬頭去看石榴樹上的尖刺了。
“我每次出門,都在注意觀察這座城裏的人,”他一邊觀察那些尖刺一邊說,“我注意到,他們的眼裏沒有一絲恐懼,也沒有災難即將來臨的焦慮。”
“那這到底是為什麽呢?”
“這說明,酆城百姓不怕天……他們現在管自己叫什麽天軍來著?”
“霹天軍。”
“對,霹天軍。看起來,酆城人對這支軍隊並不感到害怕。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這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人心向背,也意味著冷眼旁觀。”
“這個,丙兒不是很明白。”
“以前,李授本來還算是一位賢明之士。但自打稱帝,五年來大興土木,徭役不斷,老百姓日子一天比一天苦。如今又欲北結胡趙,窮兵黷武。你說,這樣的君主,老百姓豈能沒有怨言?”
“噢,公子是說,酆城百姓不怕匪軍,是因為對官府失去了好感?”
“另外,還有那位大師的影響,恐怕也遠超咱們所知。”
“對,我們才剛來這地方,對情況還不了解。”
李昧仰頭笑了笑,道:“對,我們既不了解那雷成大師,也沒認真去了解那位徐三公子。”
“對了,我明白了。”丙兒忽然一下像是開了竅,“還有那位徐三公子。徐家是不是在這一帶挺有名望?老百姓擁戴那位徐三公子?”
“沒錯。”李昧低下頭,微笑著對丙兒說,“徐家世代都是東、霸兩郡宗主,這邊百姓,許多都是忠於徐家的氐人後裔。他們打出徐三公子的旗號,這招很管用。”
“公子認為,其實根本沒有徐三公子,對嗎?”
“不知道。對這個,我還真得好好去了解了解。”李昧說。
說到這裏,他好像這才注意到今天還沒曾見到青伶那丫頭,“這一大清早,怎麽不見青伶?她在幹嘛?”他問。
“她在守著給你燉湯呐,燉雞湯。寸步不離。”
“大清早,喝雞湯?”
“她,她關心你嘛。她說你總是休息不好,都有眼袋了。”
“有了嗎?”
“好像是有點。”
“噢,那可能是沒睡好。”
又過了一會兒,青伶總算燉好了雞湯,並端了來給李昧喝。
李昧感覺有點盛情難卻,喝了一碗,故意又讓添了一碗,還連說“不錯不錯”,然後一本正經地聲稱出去有事,就牽了馬出門,騎著匆匆去了。
跟往常一樣,城內仍是秩序井然,完全不像剛剛經曆了一場血戰的樣子。
街上除了人少,竟別無異常。
李昧騎至西市,到了榕樹廣場老白茶莊門口,下馬將韁繩拴在樹上。
茶莊開著門,掌櫃也在堂上。除了兩名小廝在封裝包茶,店裏沒有一個客人。
李昧不想耽擱,跟白掌櫃對視一眼,便跟著他直接上了二樓雅間。
在老位置坐好,李昧一邊欣賞著白掌櫃動手泡茶,一邊問:“我要的人,弄到了嗎?”
白掌櫃提起茶壺,往茶碗裏衝出一道漂亮的水線,“弄到了。”他平靜地說,“人就在樓下暗室。就看師叔還有沒有別的事需要他講。”
李昧端起茶,嘬了一口,“他開口了嗎?”
“開口了。”白掌櫃淡淡笑了笑說,“在青峰舒服散的藥力下,沒人能守得住嘴。”
“是他嗎?”
“據此人說,是。他說,徐三公子此前隱姓埋名,一直在三真觀修行,還做了住持。而且,這徐三公子手上有傲月劍,料是不假。”
“辛苦你了。”
“師叔,有句話,不知當問不當問。”
“問。”
“你向來不過問教務,更不插手官府之事,這次是?”
“這次為何破例,是嗎?”
白掌櫃尷尬地笑了笑,“是。”
“難為你了嗎?”
“不,不不。”白掌櫃連連搖手,“這點事算得了什麽。掌教禁令師叔,也是出於愛護。這我還是能看得出的。”
“嗯。謝了。”李昧皺了皺眉頭,“辦這件事,過程順利嗎?有沒有損失?”
“順利。”白掌櫃說,“很順利。隻有一位兄弟受了點小傷,是在對付下麵那家夥的時候。他橫著呢。用斧子傷了我那兄弟的胳膊。不過沒事,幾天就好了。”
“沒被官兵發現?”
“沒。其實主要還是那家夥機靈。他躲過了官兵抓捕,沒躲過我們。”
“是個頭目?”
“開始不知道。隻覺得能逃出來的,應該不會差。而且看他臉上戴那麵具做得也精致,不像是個小嘍囉。所以就抓了他。”
“他戴了麵具?”
“是一副手工不錯的鐵麵,打磨很光滑,做工很精細。比著臉做的。”
“這人,你以前認識嗎?”
“認識。不過,抓他的時候並不知道是誰。戴著麵具呢。嗨,看到他的真麵目那一刻,我還有些不敢相信。不遠的西市街有家鐵匠鋪,叫‘朱氏鐵器’。他是那裏的老板,叫朱繼。”
“這麽說,他也認得你咯?”
“兩家離得不遠,偶爾照過麵。不過我跟他直說了,我是青峰山的人。這樣講,是想讓他打消不切實際的念頭。畢竟青峰山跟朝廷是一家。”
“也許吧。”
“什麽?”
“沒什麽。”李昧繞開這個話題,“你覺得他們這一仗打得如何?”他問。
“很英勇。”白掌櫃歎了口氣,“隻是可惜了,早在人家算計之下,難有作為。”
“實不相瞞,我認為這次朝廷花了大價錢,要對付的根本不是雷成義軍,或什麽徐三公子。”
“那能是誰?”
“我猜,是無明殿,影子人。”
“朝廷要對付無明殿?為什麽?”
“他們可能掌握了無明殿勾結晉國的證據。”
“那雷成大師那邊?”
“雷成大師,不過是一顆棋子,一顆攪局的棋子。隻是,墨石長老也不傻。估計他已經意識到處境不妙,所以接下來應該會傾力一擊。”
“這麽說,還會有大戰?”
“一場巔峰對決。”李昧想起了那位樂公子的說法,不覺笑了笑,“盛軍中有高人,此番更是下了血本,布局周密,策劃良久,無明殿怕是在劫難逃。”
“東有無明殿,西有青峰山。”白掌櫃語氣有些暗淡,“這對我們可不是好消息。”
“沒錯。”李昧苦澀一笑,“朝中好戰勢力蓄謀已久,已是箭在弦上。矛頭所指,正是能與朝廷較勁的宗派勢力。他們的意圖很清楚,一切礙事的目標都會被清除。”
“到底為什麽?”
“皇帝,當然不希望被掣肘。權臣,當然希望能一家獨大。各有所需嘛。”
“這麽說,是宮裏的意思?”
“也未必。若真是,直接找個由頭好了。我看,更可能是派係之爭。皇帝不過樂見其成,所以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所以我們該怎麽做?”
“暫時不要有什麽動作。以不變應萬變。這事,待我徹底查清楚之後,再向教首稟報,最終如何應對,由他定奪。”
“老白聽從師叔安排。”
“接下來,你再幫我做一件事。”
“師叔但請吩咐。”
“把你抓來那人好好調養,盡快送出城。我們得早些把消息送出去,帶給徐三公子,讓他們知難而退,盡量保留實力。”
“跟,跟義軍?”
“你怎如此糊塗。剛說了,我青峰山恐怕也已被列為目標,形勢危急。這種情況下,外麵多幾個搗亂的,多少可以延緩一下危機,好多有準備。”
“嗐,是我糊塗。”白掌櫃使勁拍了自己額頭一巴掌。
但他轉頭卻問:“可如今四門圍得鐵通似的,我如何能將人送得出去?”
“有條道,雖有些危險,但值得一試。否則,他遲早會被搜到,還連累了你。”
“我沒事,我……是條什麽道?”
“就在你腳下。”
“桂溪?”
“對。”
“桂溪入口經北城牆下穿過,有鐵閘封死,隻能過水,連鴨子都過不了。出口更不可能,劍山下暗渠過去長達數裏,就算途中沒有阻隔,那人也會活活憋死。”
“如果本就已是死人呢?”
“死人?”
“對,不出氣的人。”
“師叔是說,讓他閉氣假死,然後順流而下,衝進棘江裏?這,這也是九死一生啊。”
“我知道一個人,不久前就是通過那條水道才逃得一命。隻是他被人算計,落水時,喉嚨被棗核堵住,憋氣太久,傷了記憶。”
“師叔,你這……他既傷了記憶,你如何得知其事經由?”
“如今他既不知自己是誰,亦不知如何遇難,常為此苦悶。為幫他尋得身世,求解如何落水遇難之謎,我對他施以奪魄之術,方得知事件經過。”
“原來如此。”
“我想,如果他能出去而不死,我若再施以小術,同樣可保朱繼無虞。隻是,這一趟順水漂流他卻沒有知覺,能不能活著到岸,就要看造化了。”
“那也比被抓住砍頭強。”
“是啊。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不如一搏。”
“那就聽憑師叔安排。”
李昧旋即從兜裏掏出一張靈符,一粒丹藥,朝白掌櫃遞了過去,“如何施符,卻不用我教你。然後再把這丹藥給他服下,就能閉氣假死三個時辰。這時間足夠他出城。你可以先問問他意見,再問問他水性如何。若識得水性,十有八九能成。”
“那這,萬一途中被人發現,可該如何是好?”
“前日我已去桂溪沿岸走了一趟。從這裏往後,兩岸居民甚少。況且這一夜死傷無數,河裏不過多具屍體而已。”
“對對對,近日河裏常見浮屍,確是無人在乎。”白掌櫃道。
說罷,他慎重地接過靈符和丹藥,小心揣入懷裏。“師叔施恩,他當銘記。”
“你也不必告訴他,是誰救他。就說你受人之托,抓他,不過是了解情況。讓他回去之後,多多提醒那徐三公子,朝廷早已布下羅網,還是暫且退去山林為好。”
“我會如實轉告。”
“算好時間,出發前才給他施法,服藥。”
“明白了。放心吧,師叔。”
李昧見事情交代完畢,遂起身與白掌櫃告辭。
白掌櫃考慮周到,馬上遞給李昧一包新茶。
李昧接過茶包,拎著出了茶莊。
他去樹下解下韁繩,翻身上馬,回南荼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