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江水暖,霧氣彌漫,閬州城剛從睡夢中醒來。


    被侍衛叫醒時,董焦睡意未消。


    侍衛首領頭戴瓔盔,身披甲胄,墨黑的披風長長地拖在身後,一副即將上馬打仗的模樣。“相國快醒醒!”侍衛首領低聲喚道,“陛下已在城門等候。”


    “陛下出城了?”董焦翻身爬起,“什麽時候的事?”


    “今日一早。陛下說有要事,已讓太子帶著隨行車駕,先行返回盛都,然後又派人來說,讓相國馬上去西城門會合。”侍衛說。


    “車駕已經起行?”董焦不敢怠慢,一邊穿衣服,一邊問,“那陛下怎麽走?”


    “陛下大概要騎馬。”


    “騎馬?一直騎回盛都?”


    “來人沒說這事,所以也不敢確定。”


    “好吧。”董焦一個頭兩個大,卻不敢違背李授之意。


    穿好衣服,來到庭院,董焦發現自己的坐騎已經鞍轡妥當,數十名相府近衛也全副武裝,已準備好了。隻待他一聲令下,便可出發。


    董焦不敢耽擱,隨即翻身上馬,率領護衛便朝西城門趕去。


    到了西城,果見城門洞開,兩百名天厙軍拱衛李授身邊,像是已經等了一陣。


    “陛下恕罪,我來晚了。”董焦趕緊道歉。


    “不,”李授揚了揚手裏鞭子,“是我故意這樣安排,就為甩開那些無孔不入的家夥。現在咱們輕車簡從,正好可以重新體驗一下從前縱馬馳騁的感覺。”


    “但憑陛下吩咐。”董焦當即心領神會。


    李授當先拍馬啟程,董焦和兩百餘名鐵衛跟隨其後,往盛都方向疾馳。


    跟尚書令樂福,太史諸葛遜一樣,董焦也是當初李鄉父子在霸西郡任郡守時的家臣,是真正的嫡係。李鄉、李授在霸西文治武功,成績斐然,所仰賴的正是這些忠誠不二的老部下。


    這次重返霸西,李授的心情似乎相當不錯。


    關鍵這次他跟譙恭談得也不錯。


    那位自稱“樵叟”的老頭,是自顧延太師之後,當世碩果僅存的大德之士。李授早年隨父親李鄉治霸西郡時,對其奉若神明,禮敬有加,常登門求教。那譙恭雖對李氏皇室沒有好感,但感於李鄉父子誠意,還是替他們出了不少主意。


    李授登基,對譙恭亦是恭敬,多次邀請入朝。隻是人家說什麽也不來。無奈之下,李授便給了譙恭一個尊號,稱其為“仙老”。


    這次,至少仙老沒再提出讓李授尊晉攘夷的建議。


    畢竟石趙稱霸中原,已成既定事實。


    這兩天,董焦一直跟隨李授父子身邊,譙恭給出的建議,多半是富國強兵之策,在外交方略上少有言及。甚至對當前爭議最大的“聯趙伐晉”這一決策,也未明確表示反對。


    不過,李授好像已讀懂譙恭的弦外之音。


    當董焦緊隨李授策馬騎上一座山埡,李授忽然駐馬停下,轉頭對他說:“仙老年紀大了,說話越來越含蓄,但他的態度顯然已與早年大相徑庭。”


    “是啊,是啊,我也看出來了。”董焦隨即道,“他認為晉室暗弱,已無重返中原之可能。”


    “恒卿,這方麵,你確實不如德長啊。”李授扭頭看了看停在身後數十步遠處的衛隊,側過身對董焦道,“咱們的太史大人,早就說過與仙老相同的話,可當時你們誰認真聽了呢?”


    “對對對,是微臣馬虎了。”董焦趕緊認錯,“這麽說,仙老本意也是既不聯趙,亦不伐晉?”


    “仙老所言,自古唯有聽說聯弱抗強,哪有聯強欺弱,最後還能得善終這樣的例子。你以為這話說的是什麽意思?”李授問。


    “石趙此時聯合我們,未必出自善意?”


    “石趙國力正盛,必東向攻晉,此時他要與我們聯合,不過是怕腹背受敵罷了,豈是真有與我聯合之意。若晉果真被其所滅,咱們恐怕就隻能落得個兔死狐悲的結果。”


    “陛下明鑒。”


    “你真以為我已糊塗到那個地步?”李授勒住來回踱步的棗紅戰馬,瞥了董焦一眼問,“朝中就此事爭議不休,有幾個是真為國家利益考慮?不過是自己的地位罷了。”


    “陛下,這?”董焦聽得一愣。


    “反倒是仙老,還有晉壽侯這樣的人,他們並無地位權柄之欲,說的才是肺腑之言啊。”


    “陛下,微臣……”董焦聽得額頭冒汗。


    “你不用緊張。”李授抬頭看向前方,“你是小心穩重之人,從不在朝中結派,對朕也忠誠,但看人看事,未免局限。”


    這句話不緊不慢,語氣也不輕不重,卻猶如一聲悶雷,猛地敲醒了董焦。


    他馬上意識到,陛下語帶暗示,朝中定然是出什麽事了。


    可能是什麽事呢?


    他一時感覺毫無頭緒。


    此時,旭日東升,河麵泛波,陽光灑滿霸西丘陵的田野和山丘,曾經熟悉的景象再現眼前。霸西土地肥沃,人口富足,到處是成片的村莊。


    但曾幾何時,這裏也曾是李家與晉軍生死逐鹿的戰場。


    李授不斷指著遠處小山和蜿蜒的岔道給董焦看,“這就是咱們年輕時打仗的地方。”


    董焦在馬上隨著李授所指張望,“是啊,那時候陛下英勇神武,所向披靡。”


    對董焦來說,李授無疑算得上是一位明君。盡管這些年登上大位,性子有些管控不住,不僅在修造運河、新建宮室這樣的事情上有著難以克製的衝動,在一些大臣的建議下,似乎也開始不顧國力現狀,有了一爭天下,逐鹿九州的野心。


    就連董焦也心知肚明,這想法對於大盛之國力來說顯得過於宏偉,不切實際呢。


    他當然也知道,這過於草率的雄心壯誌,全都來源於大國師。


    是大國師給了李授信心。


    當然,國師對於李授,也不可謂不忠誠。


    甚至可以說,若無國師相助,此時的李授,至高不過隻是鎮守北原之封疆大吏。


    董焦至今都還記憶猶新,八年前那個晚上,李躍殯宮弑君,顧淹丞相連夜離開盛都,本應功高受賞的建寧王李授卻一夜間變成功高蓋主。他不僅被自己一手扶上皇位的李啟改封為漢王,還被剝奪了尚書及大司馬之職。


    原本權勢熏天的輔政大臣,轉眼便成官封異地,客居都城的閑王。那些日子裏,他們主仆是多麽倉皇不安,多麽如坐針氈,至今想起來還心有餘悸。


    武帝共有十餘名嫡子,當時個個年輕氣盛,手握重兵。李啟、李躍兩兄弟更是心狠手辣,對父親選定的繼承人,自小帶著他們長大的堂兄都能毫不留情,更何況李授這位向來征戰在外,大多數時間都駐守在邊疆地的堂叔。


    時至今日,李授還經常會對董焦他們一幹老部屬說:“那時,咱們主仆可是天天提心吊膽,朝不保夕。那樣的日子咱們都熬過來了,還有什麽困難是蹚不過去的呢。”


    是啊,無論多麽困難,也比不上那時候了吧。


    董焦心裏想著,瞧見李授已一夾馬肚,率先騎過一條清淺小河,於是趕緊跟上。


    他知道,國君心裏此時一定有什麽難題,可如果他不說,自己也不知該如何提出建言。蹚過小河,一座小山又擋在麵前。李授馬不停蹄,直奔山頂而去。


    董焦不離不棄,緊緊跟隨。


    站在山頂,前麵是一片廣闊平地。陽光下,到處炊煙嫋嫋,雞犬相聞。


    “記得嗎?”李授揮舞著馬鞭,指著下麵的平原問,“我就是在這裏碰上的國師。”


    “當然記得。”董焦說。


    在盛都城度日如年過了數月,紀莊的到來,令李授絕處逢生。在他的計策下,李授總算找到機會,借口前往梁州平叛,離開了盛都。


    那時候,李授手下已沒什麽軍隊,隻有兩千府兵。但梁州叛亂,不過是“戾太子”娘家一個妻舅對現實不滿。梁州就在霸西郡,本為李授發跡之地,民眾歸附。所以他信誓旦旦就憑兩千人便可平定叛亂。李啟、李躍對此並未生疑。


    就在眼前不遠的一個小村裏,紀莊為李授引薦了來自異域的番僧春藏。


    春藏區區數言,便令李授刮目相看。


    而後來的結果也果如春藏所說,他一個人去到梁州城,便拿下了叛首首級。


    本來李授跟李啟、李躍拍胸脯打包票,不過是為了離開都城,真要鎮壓叛軍,靠區區兩千人馬可還真不行。但春藏出馬,兵不血刃。


    隨即,春藏不僅出謀劃策,更是親力親為,一手促成北原兵變,漢定城一夜改換晉旗。李躍其時忙於南征烏蠻地,李授再度被親點為鎮北將軍,率軍北上進攻漢定,討伐北原。


    北原光複,李授坐鎮漢定,再也不肯離開。


    盡管李躍對其時刻防範,屢次招其進京,但李授總是以各種理由拖延,拒不執行。


    兩年半時間,北原軍在春藏一手操訓下脫胎換骨,戰力大為提升。


    隨後,他又跟紀莊兩人周密謀劃,積極準備,終於等到李躍大意,放鬆戒備。


    “時機已到。”那時,春藏對李授信誓旦旦,“南下盛都,一舉功成,就在此時。”


    雖然那時候董焦他們都不敢相信,但李授相信了春藏。


    於是,這才有了漢興年號加之於大盛。春藏也因功勳卓著,加尊成為了國師。


    這些年,李授對於國師可謂言聽計從。


    此時李授提起往事,卻教董焦莫名一陣心跳。國師平常並不上朝,一副世外高人姿態,可朝中暗流湧動,卻多多少少都跟他有那麽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這情況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陛下說到國師……”


    李授抬手舉起馬鞭,阻止了董焦這句話繼續說下去。


    他回頭看了看兩百名鐵甲護衛,臉上露出不易覺察的冷漠,隨即仰頭大笑兩聲,“走吧,咱們看看這一路是否還能順利返回盛都。”


    說罷,將鞭子朝馬臀上一抽,猛地朝前躍出,朝山下奔去。


    董焦趕緊拍馬跟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塵仙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中的無花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中的無花果並收藏無塵仙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