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 第 501 章
我是龍傲天他慘死的爹[穿書] 作者:青衣杏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既然秋意泊打算留下到處看看,秋家自然要放出風聲去,隻說是長年在外遊曆的秋家七郎終於回了燕京,家裏從上到下都忙成了一團,無數奢靡至極的物件被送入了聽泉小榭,連秋家本家都議論紛紛。
“七哥?”十六歲的秋十三郎搖頭說:“不是說七哥已經……這位七哥又是誰?還把聽泉小榭都啟用了,大伯父他是瘋了嗎?”
十五歲的秋十四郎點了點他的腦袋:“七哥好著呢,大伯父不是說了嗎?之前的事情是謠傳,七哥一直住在江南府養病,這幾年到處都亂,不知道怎麽傳著傳著就把消息給傳錯了。”
“那也不能把聽泉小榭給七哥啊!”秋十三郎不忿地說:“聽泉小榭可是小秋相住過的,我們連進去逛一逛園子都不行,怎麽能給七哥住?”
十四郎嗤笑道:“哎?這有什麽,你看大秋相住的平波閣現在不是十哥住著嗎?之前是因為家裏還騰得開,現在家裏人多,你讓七哥住到哪裏去?”
“家裏空著的院子多得是!又不是沒有好的了!”
“也沒幾個啊!”十四郎挨個數了過去:“天河院三哥給了侄兒住著,清風堂十七妹妹喜歡就住過去了,這兩個肯定是不可能挪動了,明來堂、若玉堂那幾個也不錯,但住著幾個老妾……”
說是老妾,其實是長輩故去後留下的,秋家族人甚多,總會遇見一二意外,有幾房的郎君故去,正妻跟著嫡子外放做官,自然不會將老姨娘也帶走。他們秋家也算是厚道,這些妾室雖然身份低微,但到底也算是他們家的人,如今年邁,外麵又兵荒馬亂,放出去就是一個死字,他們家總不能不管,左右也不過是多養幾個閑人罷了。
他說罷,一攤手:“好了,也就這些了,總不能讓七哥一回來就去占幾個妾室的地方住吧?”
話是這麽個道理,十三郎還是覺得不平,十四郎笑嘻嘻地在他肩上拍了一下:“走了,趁著這個機會不如我們去見見七哥啊!都是嫡親兄弟,你這樣若是讓大伯父知道了,一頓打是跑不了的。”
十三郎沒好氣地撇開了他的手,起身道:“走吧,去看看七哥。”
再討厭,也是嫡親兄弟。
秋家祖訓在上,誰敢貿然觸犯,自有家規等著他。
不過話是這麽說,兄弟二人對這位自幼時起就沒有見過麵的七哥是不抱多大期待的,聽聞這位七哥已經二十有四,莫說功名,連清名也不曾聽聞——恐怕是真的身子不好,終日纏綿病榻,連宴飲交際的時間都沒有,這麽一來,莫說是精通六藝了,怕是連書都沒讀過幾本。
他們秋家世代簪纓,根深蒂固,想要討好他們家的人不知凡幾,但凡是族中小娘子隻要不是醜得慘絕人寰,也能得外人一句秀美可愛、秀外慧中,至於郎君們更是如此,能識的字便是才子,稍通文墨在外便能有個驚才絕豔之名。不必怕被揭穿,等去了各家的宴飲,自會有人幫著他們維持住這個名聲。
但七郎是他們家的嫡子,二十有四,一點消息都沒有流露出來過,甚至還聽說至今不曾有婚配,這代表什麽,他們非常清楚。
兩人聯袂到了聽泉小榭,終年大門緊閉的聽泉小榭已經敞開了院門,露出裏麵扶疏花木,這些花木皆有虯髯枝幹,一看就知道是上了年份的,本就都是名品,這般的花木拿到外麵隨意一株都能賣出萬金的價格。最難得的是這些花木湊在一處並不顯得難堪,反而清幽雅致,叫人一看就覺得心曠神怡。
十四郎打量了好一會兒,才道:“不是說好幾百年沒住過人嗎?居然如此不俗。”
他進來之前還以為聽泉小榭會顯露出一副倉促的模樣,要知道聽泉小榭以及附近的院子是長久不住人的,仆婢每一月才會進去清掃一番,而且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仆,想也知道不會有多精心——以前他們都覺得這位子是專門留給在家服侍了一生的有功老仆的,讓他們做這些一是讓他們在此處養老,二是彰顯信重,畢竟這些空置的院子每一個都能說出它曾經輝煌的曆史,唯有於國、於家族有絕大功績的秋家弟子才能在死後依舊保留生前所居住的院子,想要啟封,至少也得等上五代人。
七哥回來之前一點消息都沒有,今天大伯父就說七哥已經回來了。院子總得有人有時間打理才行,一夜之間哪怕是再好的花匠也不可能將園子修成這樣。
十三郎想到這些花木有可能是當年小秋相親手種下去的,就覺得心裏嘔得不行——早知道他就早點成婚,成了婚就跟大伯父要了聽泉小榭來住。
兩人一路向內去,沒幾步就遇到了一個老仆,十四郎對著老仆點了點頭:“趙伯,我和十三哥來探望七哥,勞煩您通傳一聲。”
老仆回了一禮,明明因為年邁而已經變得渾濁的眼中還能叫人看出一絲銳利,他道:“兩位郎君稍候,老奴這就去請七郎君示下。”
兩人皆是一怔,‘示下’這個詞用在這裏太奇怪了,他們兩人哪怕去拜見身為家主的大伯父,仆婢也隻會說‘通傳’,‘示下’這個詞隻有在他們小時拜見曾祖的時候才會用到。
又有兩名仆婢引著他們入花廳稍座,當他們剛進到花廳時,趙伯便回來了,他恭敬地說:“七郎君有令,兩位郎君是自家兄弟,無需見外,還請兩位郎君移步。”
兩人無所謂地點了點頭,對這位素未蒙麵的七哥有了些許好感,要是放在外人身上他們隻會覺得無禮,可放在自家人身上那就是親近。
兩人隨著趙伯入內,不想看方向是往寢居去的,十三郎皺著眉道:“這個時辰了,七哥還未起身嗎?”
趙伯頷首:“是,十三郎君。”
兩人麵麵相覷,對這位七哥的身體不好的程度有了更深次的了解。
聽泉小榭不算很大,不多時,十三郎與十四郎就已經進到了寢居內,甫一入門,便見滿堂的古樸厚重。尋常人家擺一些古玩不算什麽,可這滿堂懸著的不是曆代名家之作,就是稀世難得之寶,染得滿堂清貴難言。
再繞過屏風,便見更深處有一人立在床前,身形傾長高挑,黑發如瀑,雙手平舉,三四個仆婢有條不紊地替他穿衣。兩人不由一愣,這……這是身體不好?
這也不怪他們,光看背影,實在是看不出什麽病弱之態來。
“是十三郎,十四郎?”那人側首來看,在這一瞬間,這滿室的清貴似乎都被他一人壓了下去,往日常聽人讚‘積石如玉,列鬆如翠’,今日方才算是見識到了。
時間仿佛在這一瞬間都變得緩慢了起來,過了許久,十三郎才道:“……是、是七哥?”、
“嗯。”那人清清淡淡地應了一聲,音若冷泉:“今日起的晚了一些,先坐吧。”
兩人幹巴巴地坐了下來,他們是真的沒想到這位七哥居然能長成這副容貌,怪不得大伯父許他住在聽泉小榭——小秋相的肖像還在祠堂裏懸著呢,他們兩個怎麽看不出來,這七哥和小秋相至少有七分相像。
十四郎沉默了一會,試圖找一些話題:“七哥,聽說你……你病體初愈,我和十三哥處藏了不少難得的好藥材,回頭我讓人給你送過來……”
一層一層寬廣又輕薄的衣衫被披上了秋意泊的肩頭,有些是絲綢,有些是薄紗,十幾層衣袍疊在一處,卻不叫人覺得笨拙厚重,隻覺得飄逸如仙。
秋意泊是真的不耐煩,他這衣服穿了有一盞茶了吧?他這輩子就算是還小的時候,也沒穿過需要一盞茶才能堪堪上身的衣服,要不是這些料子柔軟輕薄至極,他早就讓人退下了。
聽說這是現下燕京城中最時興的,昨夜二十幾位針線上連夜才趕出了這麽一套。
秋意泊道:“多謝,不必了,我身體已然大好了。”
秋意泊說罷,才想到這會兒不是在淩霄宗,說不要就是真的不需要,別人也就心無芥蒂的收回去了。這也算是十三郎和十四郎過來示好,他這樣幹脆利落地拒絕了反而像是在拒絕他們的善意一樣,秋意泊眉間一動,恰好衣服也穿好了,他轉身走了出來:“不與你們客氣,若我哪天要用,就派人問你們要。”
十三郎和十四郎聽到這句話神色才好了一些,也就是自家人,否則剛剛聽到‘不必’兩個字他們兩個就拂袖而去了。
兩個侍女捧著玉帶和玉佩香囊等物追了出來,秋意泊坐於主座,任兩個侍女替他係上玉帶配飾,十四郎暗暗咋舌,之前還想著江南府富庶,但終究不是燕京,沒想到還能養出七哥這一身氣度來。
不說別的,在七哥麵前他們兩都不怎麽敢說話,莫名就覺得有點慫。
好不容易那兩個侍女弄好了,秋意泊暗暗鬆了一口氣,他接過了侍女遞來的麈尾腰扇,放在手中看了一眼,又隨手扔還了侍女:“天涼了,不耐煩帶著此物,拿走。”
侍女恭敬地捧著麈尾腰扇退下了,秋意泊看向兩人:“還有事嗎?”
十三郎呼吸一滯,十四郎則是暗中按住了他十三哥的手臂:“也沒什麽事兒,七哥,難得見一麵,何必這麽快趕我們走?”
秋意泊輕笑著說:“那留下來陪我用飯?我還沒用。”
十四郎苦笑道:“七哥,馬上就要到巳時了,一會兒大伯父許是會召見……”
這個點吃了,一會兒還吃得下?到了飯桌上不動筷子,豈不是要挨訓?
秋意泊無所謂地說:“那就不去。”
十三郎和十四郎不由在心中發出感歎,他們這位七哥……性格很是疏狂啊!
等到他們走的時候都沒想明白,按照他們這位七哥的容貌、性格,在江南府居然一點聲名都沒有,簡直是毫無道理。
秋意泊中午果然沒有去秋辟雲為他設下的小宴,因為他出門了。
他回來就是為了到處看看,成天關在家裏算怎麽回事?想要見家中在朝中供職的子弟,至少要等到晚上才行,中午大多都是家中的婦人、小郎君們,秋意泊是懶得專門去見一麵的。
此時出門,規矩也大得很,不比他曾經一匹馬就走了,又是香車美婢,又是駿馬侍衛,秋意泊本想拒絕,但安排此事的趙伯提醒了他一聲,說是如此在外才不會招惹麻煩,秋意泊想了想也就隨他去了——一回來就太特立獨行也太招人耳目了。
他是一個‘死人’,所以要低調,隨大流是最好的。
秋意泊沒有說要去哪裏,家中仆婢也不敢多問,便帶著他在大街上慢吞吞地走著,隻等他想出去哪裏了才往目標方向走,趙伯隨行車旁,低聲道:“郎君可要去千金齋看看?”
趙伯是知道秋意泊身份的。
秋意泊低笑道:“第一日回來就帶我上青樓楚館?”
趙伯越發恭敬地說:“郎君誤會了,千金齋是書齋,取自一字值千金之意。”
“原來如此。”秋意泊道:“倒是我俗了。”
他倒不覺得尷尬,畢竟取了這個名字很難不讓人想歪——還是修仙界好,合歡道的青樓都是‘春’字開頭,隻有極少數的不在此列。弄了這些個花裏胡哨的名字,他又幾百年沒回燕京了,哪裏分辨得清?
趙伯忽地道:“是老奴失態,老奴自去領罰。”
按照規矩來說,他應該在提‘千金齋’的時候就將千金齋是做什麽的說清楚,而不是讓郎君誤解後再解釋。
秋意泊悠悠然地說:“別動不動說要領罰,我不耐煩這些。”
“是。”趙伯應道。
“那就去千金齋吧。”秋意泊道。
他很有興趣去書齋,畢竟這麽多年沒回來,沒看過的話本子都不知道有多少,雖然前不久才在寒月道界買了不少,但誰會嫌棄自己的消遣品太多呢?
有了他發話,一眾仆婢立刻調轉方向,絲毫沒有動亂隊伍,秋意泊坐在車中要不是他自己五感靈敏,甚至都察覺不出來調轉了方向。
他心道別的暫時沒看出來,規矩倒是大了不少。
光這一手調轉馬車隊伍的本事,不專門下苦工是練不出來的。
他挑開竹簾看向了周圍,路很寬,這是應該的,畢竟這是他當年主持修的。當時修的是水泥路,不通過什麽幾百噸大卡沒有那麽容易被壓壞,可如今再看,整座燕京都鋪滿了青磚。青磚看似普通,可一點都不便宜,尋常青磚是指青石板,就是在山中取了巨石開料切除的石板,青石料並不多見,至少燕京城周圍沒有大規模的石場,得從江淮走水路運過來才行。
以如今的人力物力,這就是一筆巨款,甚至稱得上奢靡。再看這些青磚完整,不見缺角,說明時時有人更換——如果隻是這條路還好,要是鋪滿了全燕京,那筆開銷連秋意泊都覺得有些咋舌。
恐怕他當年研院一年的開銷都不夠買鋪滿燕京城的青磚。
雖說淩霄宗鋪的是白玉磚和青玉磚,但那到底是修仙的地方,別的不說,青玉和白玉在修仙界是最不值錢的礦石,甚至夠不上品階,隨便找個弟子去,買回來劍氣唰唰唰幾下也就完事兒了。哪裏能和燕京城這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來運輸的比價格?
看來確實是沒挨上好皇帝,甚至沒挨上好臣子。別的不說,當年就算他權力到達巔峰的時候,他敢在朝上說他要用青磚鋪滿燕京,那些老臣能指著他的鼻子罵他祖宗十八代,要是瀾帝支持,說不得還得挨個撞牆以死明誌,順道史官還會狠狠記上一筆,保證讓後世人人呸他一口。
再看百姓,百姓們似乎對這樣大儀仗的出行習以為常,隻不過是讓開了中間道路,該做什麽就做什麽。與秋意泊一路行來時的看見的百姓不同,燕京城裏的百姓臉頰豐滿,目中有光,人人寬袖廣袍,甚至看不見什麽力夫。
秋意泊想了想也是,他們家門口這一條街都是達官顯貴,就算是幾百年過去了,地段好就是地段好,隻要皇宮的位置不變,他們家門口這條街怎麽都是中心地段,能在這條街上買得起宅子的,哪裏會有窮人?
馬車的車輪敲擊在地麵上,發出了清越的聲響,秋意泊剛想著不知道其他地方如何,馬車邊上就經過了一個騎著馬的郎君,那郎君麵上敷著粉,顯得粉麵桃腮,發髻上簪著一朵魏紫,衣袍錦繡,他忽然一把掀開了車窗的竹簾,笑道:“哎?讓我看看是秋十三還是秋十四……”
話音還未落下,他就跟一隻被掐著脖子的雞一樣呆愣愣地看著車中之人,連話都不會說了:“你、你……”
馬車隨即停下,那郎君看著秋意泊,又回頭去看看了車架上的徽記,又看周圍仆婢,再看秋意泊:“……還真是秋家的,秋家何時出了這麽一位美男子?”
對方在看著秋意泊的時候,秋意泊也在看著他,聞言道:“我是秋七。”
“秋七郎?”那人冥思苦想了一番,“不曾聽過秋家還有七郎……”
秋意泊正想叫人將此人逐走,不想那人居然大笑了起來:“美人就是美人!何必追求來處——!接著——!”
說罷,他居然將頭上那朵招搖的魏紫牡丹摘了下來,投入了車中,緊接著就鬆開了車簾,高聲道:“回去吧!”
一旁牽著馬的仆人道:“郎君,不去留芳堂了?”
那人道:“今天得見美玉無瑕,還見什麽俗物!不去了!回去——!”
“是!”
那幾人走遠了去,秋意泊問趙伯:“那是何人?”
“是燕京何家的九郎,與十三郎君、十四郎君交好。”趙伯低聲答道。
秋意泊看著手中牡丹,“為何不阻他近前?”
說是規矩大,但居然讓隨便一個人上來就掀他的車簾?要是說一開始不曾想到有人會突兀地上來掀車簾,但仆役們居然還停了車,眼巴巴地等著他們說完話再走?這是這麽規矩?
趙伯道:“郎君勿怪,如今燕京城中便是這般風氣……何九郎也是天下聞名的名士,與他交好,對郎君大有益處。”
秋意泊嗤笑了一聲:“下次不許人近前。”
他不需要這樣的益處。
趙伯神色一凜,道:“是。”
秋意泊道:“你不必跟了,回去吧。”
趙伯不曾多懇求什麽,跪地叩了三個頭後便自行離去。秋意泊不是很喜歡那種‘這都是為了你好’而不管你需不需要的自作主張。
他是很久沒回燕京了,但那又如何呢?熟知京中地形的人多了去了,不必要一個自作主張的老仆跟著。
秋意泊又招了一個侍衛近前,這侍衛十分幹練,令行禁止,秋意泊十分滿意。不多時,就到了千金齋,千金齋門口已經被清出了一片地方,而本來跟隨車架的侍衛們立於兩側,將人群隔了開來。
千金齋裏很是空曠,有不少儒生打扮的男子都被攔在了門外,麵露不忿之色。
這陣仗可真夠大的,秋意泊想著他在修仙界裏當大乘真君都沒有那麽大的陣仗。其實按照他們這個地位去哪裏清場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去書齋還清場……得罪的可就是讀書人了。
這一批人可是未來有可能立在朝堂上的,哪怕是皇帝出巡,也是要照樣善待讀書人的。
如今他一個秋家名義上的嫡子,無官無職無名,去一趟書齋居然還清場?
秋意泊心下搖頭,可既然已經做了,那也就算了。他下了車,忽地人群就跟被按下了暫停鍵一樣,人人目光火熱地看著他,他微微皺眉,下一瞬間,無數手帕、鮮花、水果就已經砸了上來,而周圍的侍衛似乎早有準備,將周圍防的密不透風。
“郎君,還請入內。”那幹練的侍衛看起來十分狼狽,發髻上都掛了張粉紅色的手帕。
秋意泊頷首,隨即入內,緊接著他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群士人居然在門外大哭哀歎了起來,有人不斷地高喊道:“那是誰?誰知道那位郎君是誰?”
“郎君!再出來讓我等看一眼吧!”
“郎君快出來吧!”
秋意泊走上了二樓,在窗口停了下來,樓下的百姓、士人都狀若瘋魔。
秋意泊心想:這個時代完了。:,,
“七哥?”十六歲的秋十三郎搖頭說:“不是說七哥已經……這位七哥又是誰?還把聽泉小榭都啟用了,大伯父他是瘋了嗎?”
十五歲的秋十四郎點了點他的腦袋:“七哥好著呢,大伯父不是說了嗎?之前的事情是謠傳,七哥一直住在江南府養病,這幾年到處都亂,不知道怎麽傳著傳著就把消息給傳錯了。”
“那也不能把聽泉小榭給七哥啊!”秋十三郎不忿地說:“聽泉小榭可是小秋相住過的,我們連進去逛一逛園子都不行,怎麽能給七哥住?”
十四郎嗤笑道:“哎?這有什麽,你看大秋相住的平波閣現在不是十哥住著嗎?之前是因為家裏還騰得開,現在家裏人多,你讓七哥住到哪裏去?”
“家裏空著的院子多得是!又不是沒有好的了!”
“也沒幾個啊!”十四郎挨個數了過去:“天河院三哥給了侄兒住著,清風堂十七妹妹喜歡就住過去了,這兩個肯定是不可能挪動了,明來堂、若玉堂那幾個也不錯,但住著幾個老妾……”
說是老妾,其實是長輩故去後留下的,秋家族人甚多,總會遇見一二意外,有幾房的郎君故去,正妻跟著嫡子外放做官,自然不會將老姨娘也帶走。他們秋家也算是厚道,這些妾室雖然身份低微,但到底也算是他們家的人,如今年邁,外麵又兵荒馬亂,放出去就是一個死字,他們家總不能不管,左右也不過是多養幾個閑人罷了。
他說罷,一攤手:“好了,也就這些了,總不能讓七哥一回來就去占幾個妾室的地方住吧?”
話是這麽個道理,十三郎還是覺得不平,十四郎笑嘻嘻地在他肩上拍了一下:“走了,趁著這個機會不如我們去見見七哥啊!都是嫡親兄弟,你這樣若是讓大伯父知道了,一頓打是跑不了的。”
十三郎沒好氣地撇開了他的手,起身道:“走吧,去看看七哥。”
再討厭,也是嫡親兄弟。
秋家祖訓在上,誰敢貿然觸犯,自有家規等著他。
不過話是這麽說,兄弟二人對這位自幼時起就沒有見過麵的七哥是不抱多大期待的,聽聞這位七哥已經二十有四,莫說功名,連清名也不曾聽聞——恐怕是真的身子不好,終日纏綿病榻,連宴飲交際的時間都沒有,這麽一來,莫說是精通六藝了,怕是連書都沒讀過幾本。
他們秋家世代簪纓,根深蒂固,想要討好他們家的人不知凡幾,但凡是族中小娘子隻要不是醜得慘絕人寰,也能得外人一句秀美可愛、秀外慧中,至於郎君們更是如此,能識的字便是才子,稍通文墨在外便能有個驚才絕豔之名。不必怕被揭穿,等去了各家的宴飲,自會有人幫著他們維持住這個名聲。
但七郎是他們家的嫡子,二十有四,一點消息都沒有流露出來過,甚至還聽說至今不曾有婚配,這代表什麽,他們非常清楚。
兩人聯袂到了聽泉小榭,終年大門緊閉的聽泉小榭已經敞開了院門,露出裏麵扶疏花木,這些花木皆有虯髯枝幹,一看就知道是上了年份的,本就都是名品,這般的花木拿到外麵隨意一株都能賣出萬金的價格。最難得的是這些花木湊在一處並不顯得難堪,反而清幽雅致,叫人一看就覺得心曠神怡。
十四郎打量了好一會兒,才道:“不是說好幾百年沒住過人嗎?居然如此不俗。”
他進來之前還以為聽泉小榭會顯露出一副倉促的模樣,要知道聽泉小榭以及附近的院子是長久不住人的,仆婢每一月才會進去清掃一番,而且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仆,想也知道不會有多精心——以前他們都覺得這位子是專門留給在家服侍了一生的有功老仆的,讓他們做這些一是讓他們在此處養老,二是彰顯信重,畢竟這些空置的院子每一個都能說出它曾經輝煌的曆史,唯有於國、於家族有絕大功績的秋家弟子才能在死後依舊保留生前所居住的院子,想要啟封,至少也得等上五代人。
七哥回來之前一點消息都沒有,今天大伯父就說七哥已經回來了。院子總得有人有時間打理才行,一夜之間哪怕是再好的花匠也不可能將園子修成這樣。
十三郎想到這些花木有可能是當年小秋相親手種下去的,就覺得心裏嘔得不行——早知道他就早點成婚,成了婚就跟大伯父要了聽泉小榭來住。
兩人一路向內去,沒幾步就遇到了一個老仆,十四郎對著老仆點了點頭:“趙伯,我和十三哥來探望七哥,勞煩您通傳一聲。”
老仆回了一禮,明明因為年邁而已經變得渾濁的眼中還能叫人看出一絲銳利,他道:“兩位郎君稍候,老奴這就去請七郎君示下。”
兩人皆是一怔,‘示下’這個詞用在這裏太奇怪了,他們兩人哪怕去拜見身為家主的大伯父,仆婢也隻會說‘通傳’,‘示下’這個詞隻有在他們小時拜見曾祖的時候才會用到。
又有兩名仆婢引著他們入花廳稍座,當他們剛進到花廳時,趙伯便回來了,他恭敬地說:“七郎君有令,兩位郎君是自家兄弟,無需見外,還請兩位郎君移步。”
兩人無所謂地點了點頭,對這位素未蒙麵的七哥有了些許好感,要是放在外人身上他們隻會覺得無禮,可放在自家人身上那就是親近。
兩人隨著趙伯入內,不想看方向是往寢居去的,十三郎皺著眉道:“這個時辰了,七哥還未起身嗎?”
趙伯頷首:“是,十三郎君。”
兩人麵麵相覷,對這位七哥的身體不好的程度有了更深次的了解。
聽泉小榭不算很大,不多時,十三郎與十四郎就已經進到了寢居內,甫一入門,便見滿堂的古樸厚重。尋常人家擺一些古玩不算什麽,可這滿堂懸著的不是曆代名家之作,就是稀世難得之寶,染得滿堂清貴難言。
再繞過屏風,便見更深處有一人立在床前,身形傾長高挑,黑發如瀑,雙手平舉,三四個仆婢有條不紊地替他穿衣。兩人不由一愣,這……這是身體不好?
這也不怪他們,光看背影,實在是看不出什麽病弱之態來。
“是十三郎,十四郎?”那人側首來看,在這一瞬間,這滿室的清貴似乎都被他一人壓了下去,往日常聽人讚‘積石如玉,列鬆如翠’,今日方才算是見識到了。
時間仿佛在這一瞬間都變得緩慢了起來,過了許久,十三郎才道:“……是、是七哥?”、
“嗯。”那人清清淡淡地應了一聲,音若冷泉:“今日起的晚了一些,先坐吧。”
兩人幹巴巴地坐了下來,他們是真的沒想到這位七哥居然能長成這副容貌,怪不得大伯父許他住在聽泉小榭——小秋相的肖像還在祠堂裏懸著呢,他們兩個怎麽看不出來,這七哥和小秋相至少有七分相像。
十四郎沉默了一會,試圖找一些話題:“七哥,聽說你……你病體初愈,我和十三哥處藏了不少難得的好藥材,回頭我讓人給你送過來……”
一層一層寬廣又輕薄的衣衫被披上了秋意泊的肩頭,有些是絲綢,有些是薄紗,十幾層衣袍疊在一處,卻不叫人覺得笨拙厚重,隻覺得飄逸如仙。
秋意泊是真的不耐煩,他這衣服穿了有一盞茶了吧?他這輩子就算是還小的時候,也沒穿過需要一盞茶才能堪堪上身的衣服,要不是這些料子柔軟輕薄至極,他早就讓人退下了。
聽說這是現下燕京城中最時興的,昨夜二十幾位針線上連夜才趕出了這麽一套。
秋意泊道:“多謝,不必了,我身體已然大好了。”
秋意泊說罷,才想到這會兒不是在淩霄宗,說不要就是真的不需要,別人也就心無芥蒂的收回去了。這也算是十三郎和十四郎過來示好,他這樣幹脆利落地拒絕了反而像是在拒絕他們的善意一樣,秋意泊眉間一動,恰好衣服也穿好了,他轉身走了出來:“不與你們客氣,若我哪天要用,就派人問你們要。”
十三郎和十四郎聽到這句話神色才好了一些,也就是自家人,否則剛剛聽到‘不必’兩個字他們兩個就拂袖而去了。
兩個侍女捧著玉帶和玉佩香囊等物追了出來,秋意泊坐於主座,任兩個侍女替他係上玉帶配飾,十四郎暗暗咋舌,之前還想著江南府富庶,但終究不是燕京,沒想到還能養出七哥這一身氣度來。
不說別的,在七哥麵前他們兩都不怎麽敢說話,莫名就覺得有點慫。
好不容易那兩個侍女弄好了,秋意泊暗暗鬆了一口氣,他接過了侍女遞來的麈尾腰扇,放在手中看了一眼,又隨手扔還了侍女:“天涼了,不耐煩帶著此物,拿走。”
侍女恭敬地捧著麈尾腰扇退下了,秋意泊看向兩人:“還有事嗎?”
十三郎呼吸一滯,十四郎則是暗中按住了他十三哥的手臂:“也沒什麽事兒,七哥,難得見一麵,何必這麽快趕我們走?”
秋意泊輕笑著說:“那留下來陪我用飯?我還沒用。”
十四郎苦笑道:“七哥,馬上就要到巳時了,一會兒大伯父許是會召見……”
這個點吃了,一會兒還吃得下?到了飯桌上不動筷子,豈不是要挨訓?
秋意泊無所謂地說:“那就不去。”
十三郎和十四郎不由在心中發出感歎,他們這位七哥……性格很是疏狂啊!
等到他們走的時候都沒想明白,按照他們這位七哥的容貌、性格,在江南府居然一點聲名都沒有,簡直是毫無道理。
秋意泊中午果然沒有去秋辟雲為他設下的小宴,因為他出門了。
他回來就是為了到處看看,成天關在家裏算怎麽回事?想要見家中在朝中供職的子弟,至少要等到晚上才行,中午大多都是家中的婦人、小郎君們,秋意泊是懶得專門去見一麵的。
此時出門,規矩也大得很,不比他曾經一匹馬就走了,又是香車美婢,又是駿馬侍衛,秋意泊本想拒絕,但安排此事的趙伯提醒了他一聲,說是如此在外才不會招惹麻煩,秋意泊想了想也就隨他去了——一回來就太特立獨行也太招人耳目了。
他是一個‘死人’,所以要低調,隨大流是最好的。
秋意泊沒有說要去哪裏,家中仆婢也不敢多問,便帶著他在大街上慢吞吞地走著,隻等他想出去哪裏了才往目標方向走,趙伯隨行車旁,低聲道:“郎君可要去千金齋看看?”
趙伯是知道秋意泊身份的。
秋意泊低笑道:“第一日回來就帶我上青樓楚館?”
趙伯越發恭敬地說:“郎君誤會了,千金齋是書齋,取自一字值千金之意。”
“原來如此。”秋意泊道:“倒是我俗了。”
他倒不覺得尷尬,畢竟取了這個名字很難不讓人想歪——還是修仙界好,合歡道的青樓都是‘春’字開頭,隻有極少數的不在此列。弄了這些個花裏胡哨的名字,他又幾百年沒回燕京了,哪裏分辨得清?
趙伯忽地道:“是老奴失態,老奴自去領罰。”
按照規矩來說,他應該在提‘千金齋’的時候就將千金齋是做什麽的說清楚,而不是讓郎君誤解後再解釋。
秋意泊悠悠然地說:“別動不動說要領罰,我不耐煩這些。”
“是。”趙伯應道。
“那就去千金齋吧。”秋意泊道。
他很有興趣去書齋,畢竟這麽多年沒回來,沒看過的話本子都不知道有多少,雖然前不久才在寒月道界買了不少,但誰會嫌棄自己的消遣品太多呢?
有了他發話,一眾仆婢立刻調轉方向,絲毫沒有動亂隊伍,秋意泊坐在車中要不是他自己五感靈敏,甚至都察覺不出來調轉了方向。
他心道別的暫時沒看出來,規矩倒是大了不少。
光這一手調轉馬車隊伍的本事,不專門下苦工是練不出來的。
他挑開竹簾看向了周圍,路很寬,這是應該的,畢竟這是他當年主持修的。當時修的是水泥路,不通過什麽幾百噸大卡沒有那麽容易被壓壞,可如今再看,整座燕京都鋪滿了青磚。青磚看似普通,可一點都不便宜,尋常青磚是指青石板,就是在山中取了巨石開料切除的石板,青石料並不多見,至少燕京城周圍沒有大規模的石場,得從江淮走水路運過來才行。
以如今的人力物力,這就是一筆巨款,甚至稱得上奢靡。再看這些青磚完整,不見缺角,說明時時有人更換——如果隻是這條路還好,要是鋪滿了全燕京,那筆開銷連秋意泊都覺得有些咋舌。
恐怕他當年研院一年的開銷都不夠買鋪滿燕京城的青磚。
雖說淩霄宗鋪的是白玉磚和青玉磚,但那到底是修仙的地方,別的不說,青玉和白玉在修仙界是最不值錢的礦石,甚至夠不上品階,隨便找個弟子去,買回來劍氣唰唰唰幾下也就完事兒了。哪裏能和燕京城這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來運輸的比價格?
看來確實是沒挨上好皇帝,甚至沒挨上好臣子。別的不說,當年就算他權力到達巔峰的時候,他敢在朝上說他要用青磚鋪滿燕京,那些老臣能指著他的鼻子罵他祖宗十八代,要是瀾帝支持,說不得還得挨個撞牆以死明誌,順道史官還會狠狠記上一筆,保證讓後世人人呸他一口。
再看百姓,百姓們似乎對這樣大儀仗的出行習以為常,隻不過是讓開了中間道路,該做什麽就做什麽。與秋意泊一路行來時的看見的百姓不同,燕京城裏的百姓臉頰豐滿,目中有光,人人寬袖廣袍,甚至看不見什麽力夫。
秋意泊想了想也是,他們家門口這一條街都是達官顯貴,就算是幾百年過去了,地段好就是地段好,隻要皇宮的位置不變,他們家門口這條街怎麽都是中心地段,能在這條街上買得起宅子的,哪裏會有窮人?
馬車的車輪敲擊在地麵上,發出了清越的聲響,秋意泊剛想著不知道其他地方如何,馬車邊上就經過了一個騎著馬的郎君,那郎君麵上敷著粉,顯得粉麵桃腮,發髻上簪著一朵魏紫,衣袍錦繡,他忽然一把掀開了車窗的竹簾,笑道:“哎?讓我看看是秋十三還是秋十四……”
話音還未落下,他就跟一隻被掐著脖子的雞一樣呆愣愣地看著車中之人,連話都不會說了:“你、你……”
馬車隨即停下,那郎君看著秋意泊,又回頭去看看了車架上的徽記,又看周圍仆婢,再看秋意泊:“……還真是秋家的,秋家何時出了這麽一位美男子?”
對方在看著秋意泊的時候,秋意泊也在看著他,聞言道:“我是秋七。”
“秋七郎?”那人冥思苦想了一番,“不曾聽過秋家還有七郎……”
秋意泊正想叫人將此人逐走,不想那人居然大笑了起來:“美人就是美人!何必追求來處——!接著——!”
說罷,他居然將頭上那朵招搖的魏紫牡丹摘了下來,投入了車中,緊接著就鬆開了車簾,高聲道:“回去吧!”
一旁牽著馬的仆人道:“郎君,不去留芳堂了?”
那人道:“今天得見美玉無瑕,還見什麽俗物!不去了!回去——!”
“是!”
那幾人走遠了去,秋意泊問趙伯:“那是何人?”
“是燕京何家的九郎,與十三郎君、十四郎君交好。”趙伯低聲答道。
秋意泊看著手中牡丹,“為何不阻他近前?”
說是規矩大,但居然讓隨便一個人上來就掀他的車簾?要是說一開始不曾想到有人會突兀地上來掀車簾,但仆役們居然還停了車,眼巴巴地等著他們說完話再走?這是這麽規矩?
趙伯道:“郎君勿怪,如今燕京城中便是這般風氣……何九郎也是天下聞名的名士,與他交好,對郎君大有益處。”
秋意泊嗤笑了一聲:“下次不許人近前。”
他不需要這樣的益處。
趙伯神色一凜,道:“是。”
秋意泊道:“你不必跟了,回去吧。”
趙伯不曾多懇求什麽,跪地叩了三個頭後便自行離去。秋意泊不是很喜歡那種‘這都是為了你好’而不管你需不需要的自作主張。
他是很久沒回燕京了,但那又如何呢?熟知京中地形的人多了去了,不必要一個自作主張的老仆跟著。
秋意泊又招了一個侍衛近前,這侍衛十分幹練,令行禁止,秋意泊十分滿意。不多時,就到了千金齋,千金齋門口已經被清出了一片地方,而本來跟隨車架的侍衛們立於兩側,將人群隔了開來。
千金齋裏很是空曠,有不少儒生打扮的男子都被攔在了門外,麵露不忿之色。
這陣仗可真夠大的,秋意泊想著他在修仙界裏當大乘真君都沒有那麽大的陣仗。其實按照他們這個地位去哪裏清場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去書齋還清場……得罪的可就是讀書人了。
這一批人可是未來有可能立在朝堂上的,哪怕是皇帝出巡,也是要照樣善待讀書人的。
如今他一個秋家名義上的嫡子,無官無職無名,去一趟書齋居然還清場?
秋意泊心下搖頭,可既然已經做了,那也就算了。他下了車,忽地人群就跟被按下了暫停鍵一樣,人人目光火熱地看著他,他微微皺眉,下一瞬間,無數手帕、鮮花、水果就已經砸了上來,而周圍的侍衛似乎早有準備,將周圍防的密不透風。
“郎君,還請入內。”那幹練的侍衛看起來十分狼狽,發髻上都掛了張粉紅色的手帕。
秋意泊頷首,隨即入內,緊接著他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群士人居然在門外大哭哀歎了起來,有人不斷地高喊道:“那是誰?誰知道那位郎君是誰?”
“郎君!再出來讓我等看一眼吧!”
“郎君快出來吧!”
秋意泊走上了二樓,在窗口停了下來,樓下的百姓、士人都狀若瘋魔。
秋意泊心想:這個時代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