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當上工程師,比過去看一百次都強,我爺爺現在是逢人就誇你,眼裏都沒我這個親孫子了。”


    徐德寧語氣熱絡地抱怨著,瞬間就抹去了兩人遠房親戚多年未見的尷尬,拉近了彼此間的關係。


    徐明宇表情柔和下來,把信件妥帖收好,笑著跟何瑞雪打招呼,“小同誌,又見麵了,我上次就說過等你過來請你到我們單位吃飯,正好等會晚飯你們跟我一塊走。


    別看化工廠臭氣熏天還有毒,飯菜是真的不錯。”


    徐德寧聳著鼻子,調侃他,“有你這麽編排自己單位的嗎,也不怕讓你領導聽見。”


    “沒事。”


    徐明宇和她當初遇見時區別不大,仍舊是那副不修邊幅的模樣,“隻要我做出成績來,說廠裏是汙水坑都沒人在意,再說,我說的不是實話嗎?”


    他的語氣有些低沉,“我這個技術員的待遇算是好的,起碼能穿防護服,那些一線工人才叫苦,口罩也不頂什麽用,供應量又少,一個月才能換一次。


    化工產線對身體的危害極大,又輕易不能請假,他們稍微多工作幾年就要退,不然全身上下都是病。”


    對於這種情況,他是既心酸又著急,化工車間操作的都是學過相關知識,經過培訓的人才,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招來的。


    他們為了廠子一直拿健康在拚,得了慢性病都不會輕易下來,上頭的人哪能坐視不理?


    何瑞雪對這些人自然也很敬佩,“所以你們廠裏才會想著要開會,找口罩廠和棉紡廠合作?”


    這年頭的口罩大部分都是紗布質地的消毒口罩,防護能力很有限。


    徐明宇搖頭,“我們廠裏其實有計劃自己研發特製的口罩,需要的紗布可以找別的工廠合作,其他都能自產自銷。


    至於這次召開會議的主要目的,其實是縣裏牽頭,想好好發展這裏的工業。”


    何瑞雪思索著說,“你是說廠裏打算研發防毒口罩?我倒是聽說英國的技術在這方麵是最成熟的。”


    霧都的居民長期生活在工業汙染中,對防塵防毒設備的需求量比其他國家大得多,發展出來的產業自然更加完善。


    徐明宇歎氣道,“是啊,自從一戰後西方研發出防毒麵具,就一直走在我們跟前,在化學這方麵,我們的確落後人家許多。”


    關於口罩,何瑞雪可太了解了。


    應該說但凡是從後世來的,經曆過那段瘋狂搶購的時期,多多少少都能講出個大概來。


    她斟酌了一下,說,“你有沒有想過,在濾毒盒裏除了裝吸附劑,再加濾毒層。


    如果原料太貴,幹脆就弄自吸式,呼吸麵罩前頭接根管子,八米到十米不等,專門用在有毒氣體比較濃的車間,管子另一頭通往空氣幹淨的地方,用肺作為動力呼吸,雖然是費勁了些,但勝在簡便消耗小。”


    徐明宇靈光乍現,拉著她坐下,“來,咱們詳細說說。你說的自吸呼吸器,麵罩用什麽形狀,怎麽保證能和臉貼合不漏氣?還有濾毒層,你的想法是什麽?”


    就這樣,兩人聊了一下午,連晚飯都差點錯過。


    徐明宇的徒弟清楚他的狀況,習以為常地從食堂給三人打來飯菜。


    兩個肉菜和一個素菜再加一個湯,味道確實不錯,聽說是聘請的五級大廚。


    何瑞雪留意到湯裏有川貝、蓮子等清肺的藥材,對這家化工廠的評價又高了一層。


    在他們聊天的時候,徐德寧也沒閑著,不知什麽時候和廠裏宣傳部的好姐姐打上了話,了解到明天的會議布置和流程,巴拉巴拉講給她聽。


    徐明宇揮了揮手,“你們本來是和其他幾個百貨商店安排在第三排的,小何同誌你對我的幫助太大了,明天一定要跟我一塊。


    第一排的幾家才是老牌工廠,規模大,產量高,就是離你們市有點遠,不過你們有自己的運輸隊,也不是大問題。”


    吃完飯,在徐明宇的堅持下,何瑞雪留在辦公室繼續和他探討,他甚至把同事和徒弟都喊了過來。


    這些人原本對她這個年輕的小姑娘都比較輕視,但聽到她講出的種種奇思妙想時,都不免有種眼前一亮,茅塞頓開的感覺。


    看向她的目光變了又變,有種麵對世外高人的即視感。


    何瑞雪雖然對化工業實在了解不多,但她好歹大學是讀的理科,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兩門科目是必修,都是在期末認真“預習”過的。


    她特意用了張“好運卡”,從前許多早已還給教授的知識仿佛重新回到大腦,講出了不少課本上關於製備試劑的步驟,和部分反應的大體原料和產物。


    當然,因為她成績不太好,就算有外掛幫忙能說的東西也不多,說起來顛三倒四的,還有不少錯漏。


    而這些在研究員們看來再正常不過,畢竟她的文憑隻是個高中生,能從她嘴裏得到一兩條關鍵靈感就很不錯了。


    他們都是這方麵的專家,有時候隻需要一個契機就能打通上下全部的關節,在各自的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晚間,辦公室裏燈火通明,來旁聽的人卻是越來越多。


    他們或是皺眉思索,或是雙目放光,或是不停在本子上記載著什麽,光看表情,就知道大有收獲。


    徐明宇連連驚歎,“小何同誌這是做了充分準備才來啊,這知識儲備比起一般大學生都不差什麽了。”


    何瑞雪謙虛地說,“我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涉獵廣泛但鑽研不深,比起專門學這方麵的人才還差得遠呢。”


    有個年紀大概五十歲的老教授抬頭,“這麽說,你是自學的,那你都看了哪些書啊?”


    何瑞雪平時就手不釋卷,隔三差五就去圖書館借書看,還偶爾跑到市裏的大學借閱外國的期刊文獻,聞言也不虛,不緊不慢地說出了一些文章的名字。


    好像她是真的認真看完了,而不是一掃而過,隻看了概述。


    老教授點頭,對她更加欣賞,“你很有天分,又有顆求學之心,要不要到我這兒來當個學生,那些基礎知識我可以慢慢教,以你的聰明,應該很快就能學會。”


    “您可真是抬舉我了,我這次班門弄斧已經把能想到的話都說盡了,就我三分鍾熱度的性子,哪裏是能沉下心來搞研究的啊?


    想必您也看出來了,我學的東西雜而不精,真要去鑽研可就原形畢露了。”


    見她誌不在此,老教授也沒有勉強,隻是給她留了個聯係方式。


    其他研究員也才反應過來,紛紛圍上來找她交換聯係方式。


    對於送上門的人脈何瑞雪怎麽會拒絕,掏出筆記本,認真把他們的名字地址以及辦公室電話記下,幾乎寫滿了兩張紙。


    她其實挺開心的,能稍微通過這些人推動下化學工業方麵的發展,也算她為國家做出了微不足道貢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六零極品炮灰,我絕不洗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老古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老古董並收藏穿成六零極品炮灰,我絕不洗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