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原本以為,不過盞茶時間,他就能把事情給閻立德、閻立本兩人交代完。


    但顯然他低估了兩位學士的求知欲與上進心。


    當然,也正是因為這一上午的時間,讓李治對閻立德、閻立本兩兄弟有了新的認識。


    以前李治的第一印象是把他們當成從政官員,至於畫畫、寫字等等,認為是他們的第二職業。


    但顯然他以前搞錯了先後順序。


    無論是閻立德還是閻立本,他們真正的第一職業應該是畫畫、寫字。


    第二職業才是做官。


    說白了,他們的定位應該是大唐的技術型官員,絕不是真正的心機深沉、老謀深算的從政者。


    如此一來,李治也就理解為何昭陵修建過程中會出現亂象了。


    讓他們設計建造、畫畫、寫字是他們的長項,但讓他們去管理有八百個心眼子的崔英、常和以及其他官員,那就是好鋼用刀背上了。


    閻立德、閻立本就隻會被人家耍的團團轉,甚至是替人家背黑鍋了。


    李治的素描本事很快就被兄弟二人掏了個七七八八。


    閻立本甚至在若有所思之間,就略顯生硬的畫出了旁邊的硯台。


    這讓剛剛給他們意氣風發講解的晉王,瞬間瞪大了眼睛。


    這麽簡單的嗎?


    自己當初學的時候,可是沒少被老師訓斥的。


    而且這樣子看起來,會不會顯得李明達、李清太笨了一些呢?


    “晉王您看是否是這樣?”閻立本把畫推到李治跟前。


    “嗯……。”


    李治開啟了震動模式,敷衍著:“嗯嗯嗯,是是挺好,沒事兒再練練可能會更好。”


    意興闌珊,李治完全沒有繼續探討素描的興趣了。


    剛剛那絲成就感,早就讓人給捶的破碎了一地。


    跟人家的傳統畫技比起來,看起來自己這素描,好像就隻適合糊弄糊弄李明達跟李清。


    “殿下要的火炕、火爐,一個下午就能砌好。”


    閻立德此時也說話了:“燒水壺也是沒有問題。但……陛下命我等是輔佐殿下做那個……水泥,不知殿下如今做的如何了?”


    “這事兒你們就不用操心了,八字還沒一撇呢。”


    李治不願意跟他們打交道了,即沒有成就感還容易傷自信心。


    隨後吃過午飯後,李治就把兩人扔在後院為他盤火炕、火爐。


    而後帶著興奮不已的左右護法再次前往煙霞鎮。


    王相和、陳不勝駕車,李治、薑楠以及左右護法坐車。


    如今既然在煙霞鎮選擇好了地方,那麽接下來就應該一步一步走上正軌了。


    今日過去自然是選址,而後建蓋以及選擇燒製的石料。


    謝遠懷等人一大早就已經過去,等李治他們趕過去時,謝遠懷已經在山腳下找好了一處地方。


    就等著李治來定奪了。


    陳不勝在李治他們下車後,先是回應了李治,常縣令的大舅子開設磚窯的地方在哪裏,包括說了一些他所知道醴泉縣有幾家競相從馬河手裏競購的內幕。


    謝遠懷、周老實、陳不同還有數名工匠一同,烏央烏央的不下二十人。


    按照他們今日的商議,若是晉王把地方定了。


    那麽明日就可以開工,大概能夠爭取在冬至前建好。


    到時候便可以把石頭砸碎燒製了。


    至於最後能不能做出想要的水泥來,回驛館的路上,李治有些發愁的歎了口氣。


    而此時左右護法都已經在他與薑楠懷裏昏昏欲睡。


    唐善識已經在驛館等候多時。


    剛到驛館時,唐善識還被眼前看到的景象嚇了一跳!


    閻立德、閻立本兩個朝廷官員,竟然親自在監督工匠幫晉王盤火炕、盤火爐。


    這簡直是讓人難以置信的事情,但就這麽真實的發生在了眼前。


    而且看當時閻立德、閻立本兩人專注、認真的表情,完全不像是被晉王逼迫的。


    在等李治回來的過程中,通過聊天才得知,今日二人認為在晉王麵前收獲頗豐,所以才願意如此心甘情願。


    薑楠、王相和帶著睡著的李明達、李清去今日新換的房間休息。


    剛剛盤好的火炕、火爐,暫時還沒法用。


    需要等火炕徹底幹了後,才可以睡人。


    狼吞虎咽之間,李治招手把一旁跟謝遠懷、陳不勝一同吃飯的寧從戈叫到跟前。


    “接下來的時日,你就跟著他了。煙霞鎮的一切往後都由他負責。”李治對寧從戈說道。


    隨即向兩人介紹了彼此的身份。


    閻立德、閻立本放下了手裏的筷子,張嘴想要問他們這些時日應該做些什麽。


    李治咽下嘴裏的食物,想了下道:“還不到時候,過些時日有眉目了再說。”


    隨即謝遠懷、陳不勝也走了過來,與其說是向李治稟報著建窯開山的花銷,倒不如說是在說給閻立德這個將作監的大匠在聽。


    “好,臣明日就能批這些花銷。”閻立德痛快道。


    “別等明日,就今夜吧,謝遠懷章程都寫好了,直接批了就是了。”李治頭也不抬的說道。


    今日看了煙霞鎮後,以及跟陳不同、周老實溝通後,雖然對於能不能做出水泥還心裏沒底,但那股子幹勁已經在李治身上體現出來了。


    閻立德點著頭,也沒有猶豫,直接回應:“好。”


    隨即這才問起了唐善識帶來的那些人,李治指了指唐善識,讓其跟閻立德解釋。


    此時閻立德、閻立本才恍然大悟。


    難怪今日一早殿下不翻那些賬簿、名冊,原來是早已經計劃好了後手。


    隨後在見過那十名賬房以及瓷窯工匠後,李治便開始了在大唐“創業”的第一次分工。


    查賬之事由他自己負責,與唐善識、謝遠懷以及閻立德、閻立本等人都無關係。


    謝遠懷即日起整理統計昭陵一切物資,包括工匠等等一切,其職責如同陵令一般。


    而唐善識則是主責建窯開山一事兒,有寧從戈這個驍騎尉的震懾,想必不會有人敢為難他們。


    眼巴巴等著李治給安排差事兒的閻立德、閻立本兩兄弟,則是被李治定義為了“吉祥物”。


    因為根據李治與暴君老李的“約法三章”,隻有他造出了水泥,且讓老李滿意,元日後他李治才可以真正行使全權修建昭陵的權利。


    所以如今,閻立德、閻立本的任務,便是從中調解唐善識、謝遠懷在這個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


    當然,這所有的一切,都跟他的查賬有關。


    甚至稍微往外泄漏一點兒,就可能引起崔英、常和的警覺。


    從而也會導致唐善識、謝遠懷根本沒法進行自己交給他們的任務。


    不過他相信,太子跟胖子在長安,一定能幫他穩住崔英、常和這兩條利益鏈上的諸多人。


    隨著書房就剩下了李治跟唐善識,兩人這才聊起了家常。


    問過了豫章怎麽樣,長安怎麽樣後。


    唐善識也笑著跟他說起了今日路上的所見所聞。


    尤其是今日進入醴泉驛館不久後,還碰到了一個算不上熟人的熟人。


    李治好奇的問了一聲:“誰?”


    唐善識笑著說道:“兵部侍郎崔敦禮之子:崔自在。”


    李治瞬間愣了下,心頭也跟著砰的一聲跳了下。


    “可知他來醴泉是做什麽?”


    唐善識道:“說是約了幾位友人遊湖,醴泉湖,就在驛館北邊。你不知道?”


    “我知道醴泉有個醴泉湖,但沒去過。”李治老實說道。


    而此時的長安,手裏捏著兩道奏章的李世民回到少了兩女一子的立政殿。


    明英跟在身後稟奏著:“奴婢打聽了,朝廷將要給陵令崔英、常和升官晉品的消息,是從東宮以及魏王府同一天散出去的。”


    “確定?”李世民緊皺著眉頭。


    不知為何,他突然覺得,當日自己刻意讓李治、長樂他們去昭陵祭奠這件事情,好像引發的後果有些超乎他的預料了。


    尤其是如今,事情的發展讓他甚至有種不受控的感覺。


    “太子府遂安夫人可以證明。”


    明英偷偷看了看李世民凝重的神情,小心翼翼繼續說道:“魏王府是功曹謝偃,在友人的一個宴席上吃醉酒散出去的。”


    “許國公高儉來了嗎?”


    李世民的話音剛落,就有太監進入書房稟報。


    隨後高儉匆匆走進書房,還未來得及行禮,李世民就擺了擺手,臉色鐵青的把兩道奏章扔到了高儉麵前。


    高儉愣了下,隨後試探著拿起奏章查看。


    果不其然,是他遞到中書省的奏章,來自太子與魏王。


    “這是怎麽回事兒?”李世民冷聲問道。


    “臣身為吏部尚書,自是不敢做主,所以便奏請陛下親閱了。”高儉一臉的不明所以。


    謝遠懷這個人他是知道的。


    而之所以會知道這個小小的九品官員,自然還是因為晉王殿下挾持人家,才使得這個小小九品官員的“大名”,都傳到了他這個吏部尚書的耳朵裏。


    李世民臉色陰沉的審視著高儉,過了好一會兒才道:“那為何太子跟魏王要提拔陵令崔英、醴泉縣令常和的奏章,不讓朕一並親閱呢?是太子跟魏王許你什麽好處了?還是你當朕這個皇帝……。”


    “陵令崔英、醴泉縣令常和……陛下,臣沒有收到太子跟魏王提議晉升這兩人的奏章啊?”高儉茫然說道。


    “沒有收到?”李世民的聲量瞬間拔高,顯得不可思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父暴君李世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葉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葉7並收藏家父暴君李世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