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三日!龍虎軍隻要三日!
大明:父慈子孝,賣父求榮 作者:肉絲米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金水去邊牆,正是物盡其用。”
“如今我部也該按計劃出關,挺進前套,尋求戰機。”
遠遠的,明修長城已經在人們的視線裏。
戚繼光站在邊地的一處高崗上,看著前方的關口,平聲靜氣的說著話。
在高崗下,是足足七萬多兵馬,按照行軍製度午休用飯。
這頓飯吃完後,所有人就要正式走出長城,去到邊牆外麵。
嚴紹庭則是目光凝重的點頭:“此次分兵,元敬兄單領前鋒軍直北而上,偏師孤旅,且要萬萬小心,若遇強敵,不可猶豫,及時撤回,保全自身為先。”
戚繼光沒有說話,隻是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
按照計劃。
他們現在地處大同鎮拒牆堡南側,出拒牆堡之後,戚繼光就要帶著前鋒軍,也就是山字營的一萬餘人,一路向北,繞過集寧海子之後,轉向西北側,從東向西橫穿大青山東麓的那片山脈,從側後方切斷屯駐在大青山南麓的蒙古人穿越大青山北逃的路線。
而他則要領著餘下的所有兵馬,出拒牆堡之後,便沿著長城向西南方向沿著山穀平原地帶,穿過奄遏下水海和涼城,進入到前套南部地區,阻攔蒙古人沿著黃河南下進犯山西鎮。
與此同時。
當他和戚繼光同時進入河套,也就能在前套配合開春後融化的黃河,對蒙古人形成一個鉗形攻勢。
至於和楊博交易而來的王崇古,他也已經以征北大將軍、節製各邊之權,要求對方集結寧夏鎮、延綏鎮兵馬,往黑山方向即後世包頭市附近,從西側切斷前套和後套的通道,將整個前套包圍在明軍的圍攻之下。
(嗯,差不多就是這樣的鉗形攻勢包圍前套,右下方彎彎曲曲的紅線是黃河)
畢竟對於嚴紹庭個人而言,他深知自己在軍事上的才能,遠遠比不過大明開國時的徐達、常遇春等人,搞太多的騷操作,隻可能將跟隨自己的數萬明軍拖累致死。
與其想要追求什麽絢麗的戰術操作和戰果。
倒不如讓王師堂堂正正,結硬寨打硬仗,避求奇果,以正取勝。
戚繼光站在高崗上,伸手招來兩名親兵,張開一副河套堪輿。
他揮手指向黑山和偏頭關兩個位置。
“在前套的蒙古人不是紮根的樹,也不是連地的山,我朝此次用兵,消息定然早已傳至關外。我軍開進,蒙古人必然會有所動作。”
嚴紹庭頷首點頭。
蒙古人隻是在兵器上不如大明,可不代表蒙古人就是一群傻子蠢貨。
這麽多年來,大明和蒙古人的戰爭,雙方都很清楚對方的用兵法。
戚繼光又說:“如今我最擔心的就是,那辛愛黃台吉會在我軍尚未抵達前,西進黑山,進入後套,進而伺機在陝北、寧夏乃至於甘肅一帶劫掠廝殺。或是直接沿著黃河南下,從偏頭關等處叩關侵入,襲擾山西鎮與太原府西側府縣。”
而這也是嚴紹庭現在最為擔心的事情。
一旦蒙古人隨之而動,不與明軍正麵迎戰,而是轉為以騎兵優勢開始在河套一帶遊走,尋求戰機,那麽戰事必然就會變得麻煩無比。
他思量再三,方才開口道:“楊金水去尋孫吳,想來也會將王之誥和王繼洛兩人引去,到時候就差山西鎮總兵官申維嶽,若他能領兵駐紮偏頭關、老營堡一線,則山西無虞。”
在兩人身邊的張元功和朱時泰,對視了一眼。
由朱時泰上前,低聲開口:“山西總兵官謝朝恩,我等知曉其人。此人平日為人沉穩,但實則卻是謹慎膽小之輩,一旦俺答部當真裹挾大軍南下侵偏頭關、老營堡一帶,他必然不敢引兵迎戰。”
嚴紹庭立馬轉頭側目看了過去。
這就是朱時泰和張元功他們老牌勳貴出身的好處,雖然如今大明重文輕武,而勳貴世家也漸漸淪為隻知享樂,可他們這些老牌勳貴對軍中人事卻也了然於胸。
戚繼光當即沉眉道:“那就隻能再行文偏頭關、老營堡副將、再下令督促岢嵐兵備道嚴陣以待,與保德州、五寨堡、武州、義井屯堡、神池口、寧武所結線成陣,防備蒙古人越過偏頭關、老營堡一線邊牆。如此一來,一旦有變,我軍也能瞬時響應,立即統兵南下,與山西境內兵合力,攻蒙古人首尾。”
當一個個地名從戚繼光的嘴裏蹦出。
嚴紹庭不由深深的看了對方一眼。
這位從東南起家的戚繼光,竟然能在這麽短時間內,就將北地的情形給記在心中,不可謂不用功了。
而與此同時,腦海深處埋藏的記憶也開始浮出水麵。
隨後嚴紹庭心頭一震。
若是一切都沒錯的話。
原本的曆史上,也就是在今年,山西確確實實被蒙古俺答部侵入,隨後就發生了石州之變。
此次事變,蒙古人殺戮山西數萬百姓,劫掠人口、糧草、牲畜無數。
同樣也正是因為這一次,才促使朝廷在山西設立汾州,以此來加強山西太原府西南側軍事防禦。
如今,蒙古人還會這樣做嗎?
他再次低頭看向麵前的堪輿,而後用手比劃著測量距離,最後憂心忡忡道:“如今我等在豐鎮,拒牆堡後方,出關往西南行軍,距山西偏頭關一線,則有四百裏路,大軍至少需要五日才能抵達。”
他雖然沒說石州之變。
但戚繼光也反應了過來。
他當即沉聲道:“蒙古人屯駐前套大青山下,距偏頭關、老營堡一線卻隻有二百餘裏,他們皆為騎兵,加之前套地勢平坦,至多三日便可至……”
說完之後。
嚴紹庭和戚繼光兩人不由對視一眼。
兩人眼裏都透著深深的擔憂。
一旦辛愛黃台吉當真如此做,他們原本的計劃就將被全盤推翻,什麽鉗形攻勢全然無用,隻能變成被蒙古人甩在後麵,拚了命追趕對方,防止蒙古人衝入山西,大肆洗劫。
朱時泰和張元功兩人也圍了上前,目光凝重的注視著麵前的堪輿。
張元功首先詢問道:“若是我軍現在派一支勁旅,不出拒牆堡,而改從長城南側直接趕赴老營堡、偏頭關一線呢?如此一來,路程與蒙古人相差無幾,想來也能及時將蒙古人擋在邊牆外。”
戚繼光卻是連連搖頭:“走不了,此地至大同平虜衛一帶尚且平坦,可一旦過了平虜衛繼續往老營堡過去,便都是山地,大軍行進艱難,甚至遠不如走原本的路來的快。”
嚴紹庭亦是凝重道:“宣大兩邊,有強兵屯駐禦邊,而山西晉中則曆來兵弱,營堡稀疏,一旦真讓俺答部衝進去,整個晉西北都要亂成一鍋粥!”
晉西北亂成一鍋粥?
嚴紹庭不敢想那時候局麵會是什麽樣子的,就算自己帶領大軍從後麵將老營堡和偏頭關給堵上,蒙古人也能選擇跨過黃河,從陝北那邊帶著劫掠的財貨逃走。
“要快!”
“要比大青山下的蒙古人還要快!”
“山西鎮是靠不住的,隻有我們的人到了老營堡和偏頭關,才能穩住這條線!”
嚴紹庭很快就分析清楚當下的局麵。
隻要不讓俺答部進入山西,那麽就算他們向西走黑山方向進入後套,有王崇古在那邊,也不會出什麽事。
戚繼光亦是看向嚴紹庭:“此事潤物準備如何動?”
他是此次大軍的副將,而嚴紹庭才是主帥,該如何做隻能是對方發話。
可是不等嚴紹庭開口。
一道清脆洪亮的聲音,就傳入眾人耳中。
“龍虎軍足夠快!”
“我們可以比蒙古人更快趕到偏頭關、老營堡!”
渾身披甲的嚴鵠,就這麽水靈靈的出現在了所有人眼前。
年輕的龍虎大將軍帶著稚嫩的臉頰,手掌卻緊緊的握著腰間的佩刀,在兩名親兵護衛下,走到了嚴紹庭麵前。
嚴鵠雙手抱拳,低頭頷首:“啟稟大將軍,隻需三日!三日!我龍虎軍三千兒郎,必能趕到老營堡、偏頭關前方,將蒙古人攔下!”
嚴紹庭頓時氣急。
可戚繼光卻是先行皺眉說道:“嚴將軍悍勇,可就算龍虎軍才是我軍精騎,也斷無可能比蒙古人更快。”
嚴鵠卻不改顏色:“龍虎軍自出京之後,便一人雙騎,如此自然趕不上蒙古人的速度。但若是大將軍能再調三千戰馬給龍虎軍,我部一人三騎,拚著跑死馬、人不歇,定然可以三日奔襲四百裏,趕在蒙古人前頭抵達!”
嚴紹庭依舊是滿臉的氣憤。
然而戚繼光卻是麵色有了些鬆動。
按照嚴鵠說的,這是要讓龍虎軍玩了命的趕路,追趕和蒙古人之間的時間差。
這不光是會跑死馬,也能把人活活跑死。
可是。
這卻偏偏又是唯一可行的辦法了。
隻要龍虎軍能跑到老營堡、偏頭關,雖然隻有三千人,可再加上老營堡、偏頭關那邊的兵馬,就足夠將蒙古人攔在長城下一兩日。
如此一來,嚴紹庭帶著的大隊人馬也就能從後麵趕過去。
不過這樣一來,嚴紹庭自打帶兵離京之後,一直準備著的穩紮穩打,就要變成用奇兵取勝了。
戚繼光看向嚴紹庭,雖然知曉對方所想,但他還是開口說:“此法……或許可行。”
嚴鵠見戚繼光認可自己的提議,當即再次抱拳道:“大將軍,若龍虎軍三日未至,不曾攔下蒙古人,末將提頭來見!”
年輕人的臉上滿是凶狠和堅毅。
麵對可能會再次發生的石州之變,數萬山西百姓遭受屠殺,看著小雀兒那剛毅的臉色。
嚴紹庭終究也隻能是一聲長歎,擺了擺手:“命五軍營抽調三千匹戰馬歸龍虎軍,後營即刻備足幹糧,龍虎軍開拔奔赴老營堡、偏頭關。”
見兄長終於是同意了自己。
嚴鵠當即重重握拳:“末將領命,定不負大將軍之托!”
說完後,他便要轉身離去,準備領兵趕路。
然而嚴紹庭卻是快步上前,拉住嚴鵠,沉聲道:“不可戀戰!攔下蒙古人即可!”
以三千龍虎軍對數萬蒙古軍,他是真怕小雀兒到時候上了頭,為了攔下對方,而陷入苦戰,被蒙古人包圍。
嚴鵠則是重重點頭。
隨後便昂首挺胸,快步離去。
等到嚴鵠消失在視線裏,高崗下的大營裏開始有了動靜,戰馬奔騰。
嚴紹庭這才深吸一口氣,目光變得鋒利,沉聲喝令:“急令山西總兵官,務必抽調兵馬趕至老營堡、偏頭關一線,若蒙古有一人越牆而入,本將定上疏請斬其首!再令老營堡、偏頭關守將,務整軍堅守,命岢嵐州兵備道領兵奔赴偏頭關、老營堡後側防備。誰人膽敢懈怠,本將親自於陣前斬首!”
一番急令。
傳令兵開始忙碌起來,戰馬從高崗上奔馳而下。
不過半刻鍾的時間,高崗下的大營裏已經是數千將士,近萬戰馬猶如一道洪流奔襲而出,向著長城外衝了出去。
更有一支支傳令隊,從後軍營出,奔赴各處傳令。
戚繼光觀察著大營裏的動向,再看向臉色深重的嚴紹庭,拱手抱拳:“蒙古人兵勢迅速,此戰功在複套,時日用急,末將亦率前鋒軍出關,依計繞後阻攔蒙古退路。”
嚴紹庭此刻亦隻是臉色沉重的點著頭。
“元敬此去,萬望謹慎。”
戚繼光隻是微微一笑,什麽也沒說,翻身上馬,從高崗上去到大營裏,召集山字營那萬餘兵馬整頓出關。
至午後。
看著戚繼光帶人從大營離去,向著關外出發。
嚴紹庭這才下令全軍出關,尾銜在早已出關的龍虎軍後麵,向著前套南部趕路。
與此同時。
一則急報,也終於是從古北口送入北京城,放在了內閣首輔的案頭,以及皇帝的禦桌上。
蒙古東部的土蠻部,集結數萬大軍,號兵馬五萬,欲攻古北口、磨刀峪、將軍石關等處。
一旦蒙古土蠻部攻入關口,則直逼京師,危及京畿安危。
一時間,剛剛被抽調了四萬京營兵馬的京師陷入震動之中。
朝廷急命天津三衛,河間、保定、真定三府兵馬北上支援。
整個燕地大動,無數兵馬奉旨奔向京師。
而在河套。
雙方也共計投入超過二十萬兵馬,在奔著一處趕路。
山西鎮。
老營堡、偏頭關!
…………
月票月票
“如今我部也該按計劃出關,挺進前套,尋求戰機。”
遠遠的,明修長城已經在人們的視線裏。
戚繼光站在邊地的一處高崗上,看著前方的關口,平聲靜氣的說著話。
在高崗下,是足足七萬多兵馬,按照行軍製度午休用飯。
這頓飯吃完後,所有人就要正式走出長城,去到邊牆外麵。
嚴紹庭則是目光凝重的點頭:“此次分兵,元敬兄單領前鋒軍直北而上,偏師孤旅,且要萬萬小心,若遇強敵,不可猶豫,及時撤回,保全自身為先。”
戚繼光沒有說話,隻是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
按照計劃。
他們現在地處大同鎮拒牆堡南側,出拒牆堡之後,戚繼光就要帶著前鋒軍,也就是山字營的一萬餘人,一路向北,繞過集寧海子之後,轉向西北側,從東向西橫穿大青山東麓的那片山脈,從側後方切斷屯駐在大青山南麓的蒙古人穿越大青山北逃的路線。
而他則要領著餘下的所有兵馬,出拒牆堡之後,便沿著長城向西南方向沿著山穀平原地帶,穿過奄遏下水海和涼城,進入到前套南部地區,阻攔蒙古人沿著黃河南下進犯山西鎮。
與此同時。
當他和戚繼光同時進入河套,也就能在前套配合開春後融化的黃河,對蒙古人形成一個鉗形攻勢。
至於和楊博交易而來的王崇古,他也已經以征北大將軍、節製各邊之權,要求對方集結寧夏鎮、延綏鎮兵馬,往黑山方向即後世包頭市附近,從西側切斷前套和後套的通道,將整個前套包圍在明軍的圍攻之下。
(嗯,差不多就是這樣的鉗形攻勢包圍前套,右下方彎彎曲曲的紅線是黃河)
畢竟對於嚴紹庭個人而言,他深知自己在軍事上的才能,遠遠比不過大明開國時的徐達、常遇春等人,搞太多的騷操作,隻可能將跟隨自己的數萬明軍拖累致死。
與其想要追求什麽絢麗的戰術操作和戰果。
倒不如讓王師堂堂正正,結硬寨打硬仗,避求奇果,以正取勝。
戚繼光站在高崗上,伸手招來兩名親兵,張開一副河套堪輿。
他揮手指向黑山和偏頭關兩個位置。
“在前套的蒙古人不是紮根的樹,也不是連地的山,我朝此次用兵,消息定然早已傳至關外。我軍開進,蒙古人必然會有所動作。”
嚴紹庭頷首點頭。
蒙古人隻是在兵器上不如大明,可不代表蒙古人就是一群傻子蠢貨。
這麽多年來,大明和蒙古人的戰爭,雙方都很清楚對方的用兵法。
戚繼光又說:“如今我最擔心的就是,那辛愛黃台吉會在我軍尚未抵達前,西進黑山,進入後套,進而伺機在陝北、寧夏乃至於甘肅一帶劫掠廝殺。或是直接沿著黃河南下,從偏頭關等處叩關侵入,襲擾山西鎮與太原府西側府縣。”
而這也是嚴紹庭現在最為擔心的事情。
一旦蒙古人隨之而動,不與明軍正麵迎戰,而是轉為以騎兵優勢開始在河套一帶遊走,尋求戰機,那麽戰事必然就會變得麻煩無比。
他思量再三,方才開口道:“楊金水去尋孫吳,想來也會將王之誥和王繼洛兩人引去,到時候就差山西鎮總兵官申維嶽,若他能領兵駐紮偏頭關、老營堡一線,則山西無虞。”
在兩人身邊的張元功和朱時泰,對視了一眼。
由朱時泰上前,低聲開口:“山西總兵官謝朝恩,我等知曉其人。此人平日為人沉穩,但實則卻是謹慎膽小之輩,一旦俺答部當真裹挾大軍南下侵偏頭關、老營堡一帶,他必然不敢引兵迎戰。”
嚴紹庭立馬轉頭側目看了過去。
這就是朱時泰和張元功他們老牌勳貴出身的好處,雖然如今大明重文輕武,而勳貴世家也漸漸淪為隻知享樂,可他們這些老牌勳貴對軍中人事卻也了然於胸。
戚繼光當即沉眉道:“那就隻能再行文偏頭關、老營堡副將、再下令督促岢嵐兵備道嚴陣以待,與保德州、五寨堡、武州、義井屯堡、神池口、寧武所結線成陣,防備蒙古人越過偏頭關、老營堡一線邊牆。如此一來,一旦有變,我軍也能瞬時響應,立即統兵南下,與山西境內兵合力,攻蒙古人首尾。”
當一個個地名從戚繼光的嘴裏蹦出。
嚴紹庭不由深深的看了對方一眼。
這位從東南起家的戚繼光,竟然能在這麽短時間內,就將北地的情形給記在心中,不可謂不用功了。
而與此同時,腦海深處埋藏的記憶也開始浮出水麵。
隨後嚴紹庭心頭一震。
若是一切都沒錯的話。
原本的曆史上,也就是在今年,山西確確實實被蒙古俺答部侵入,隨後就發生了石州之變。
此次事變,蒙古人殺戮山西數萬百姓,劫掠人口、糧草、牲畜無數。
同樣也正是因為這一次,才促使朝廷在山西設立汾州,以此來加強山西太原府西南側軍事防禦。
如今,蒙古人還會這樣做嗎?
他再次低頭看向麵前的堪輿,而後用手比劃著測量距離,最後憂心忡忡道:“如今我等在豐鎮,拒牆堡後方,出關往西南行軍,距山西偏頭關一線,則有四百裏路,大軍至少需要五日才能抵達。”
他雖然沒說石州之變。
但戚繼光也反應了過來。
他當即沉聲道:“蒙古人屯駐前套大青山下,距偏頭關、老營堡一線卻隻有二百餘裏,他們皆為騎兵,加之前套地勢平坦,至多三日便可至……”
說完之後。
嚴紹庭和戚繼光兩人不由對視一眼。
兩人眼裏都透著深深的擔憂。
一旦辛愛黃台吉當真如此做,他們原本的計劃就將被全盤推翻,什麽鉗形攻勢全然無用,隻能變成被蒙古人甩在後麵,拚了命追趕對方,防止蒙古人衝入山西,大肆洗劫。
朱時泰和張元功兩人也圍了上前,目光凝重的注視著麵前的堪輿。
張元功首先詢問道:“若是我軍現在派一支勁旅,不出拒牆堡,而改從長城南側直接趕赴老營堡、偏頭關一線呢?如此一來,路程與蒙古人相差無幾,想來也能及時將蒙古人擋在邊牆外。”
戚繼光卻是連連搖頭:“走不了,此地至大同平虜衛一帶尚且平坦,可一旦過了平虜衛繼續往老營堡過去,便都是山地,大軍行進艱難,甚至遠不如走原本的路來的快。”
嚴紹庭亦是凝重道:“宣大兩邊,有強兵屯駐禦邊,而山西晉中則曆來兵弱,營堡稀疏,一旦真讓俺答部衝進去,整個晉西北都要亂成一鍋粥!”
晉西北亂成一鍋粥?
嚴紹庭不敢想那時候局麵會是什麽樣子的,就算自己帶領大軍從後麵將老營堡和偏頭關給堵上,蒙古人也能選擇跨過黃河,從陝北那邊帶著劫掠的財貨逃走。
“要快!”
“要比大青山下的蒙古人還要快!”
“山西鎮是靠不住的,隻有我們的人到了老營堡和偏頭關,才能穩住這條線!”
嚴紹庭很快就分析清楚當下的局麵。
隻要不讓俺答部進入山西,那麽就算他們向西走黑山方向進入後套,有王崇古在那邊,也不會出什麽事。
戚繼光亦是看向嚴紹庭:“此事潤物準備如何動?”
他是此次大軍的副將,而嚴紹庭才是主帥,該如何做隻能是對方發話。
可是不等嚴紹庭開口。
一道清脆洪亮的聲音,就傳入眾人耳中。
“龍虎軍足夠快!”
“我們可以比蒙古人更快趕到偏頭關、老營堡!”
渾身披甲的嚴鵠,就這麽水靈靈的出現在了所有人眼前。
年輕的龍虎大將軍帶著稚嫩的臉頰,手掌卻緊緊的握著腰間的佩刀,在兩名親兵護衛下,走到了嚴紹庭麵前。
嚴鵠雙手抱拳,低頭頷首:“啟稟大將軍,隻需三日!三日!我龍虎軍三千兒郎,必能趕到老營堡、偏頭關前方,將蒙古人攔下!”
嚴紹庭頓時氣急。
可戚繼光卻是先行皺眉說道:“嚴將軍悍勇,可就算龍虎軍才是我軍精騎,也斷無可能比蒙古人更快。”
嚴鵠卻不改顏色:“龍虎軍自出京之後,便一人雙騎,如此自然趕不上蒙古人的速度。但若是大將軍能再調三千戰馬給龍虎軍,我部一人三騎,拚著跑死馬、人不歇,定然可以三日奔襲四百裏,趕在蒙古人前頭抵達!”
嚴紹庭依舊是滿臉的氣憤。
然而戚繼光卻是麵色有了些鬆動。
按照嚴鵠說的,這是要讓龍虎軍玩了命的趕路,追趕和蒙古人之間的時間差。
這不光是會跑死馬,也能把人活活跑死。
可是。
這卻偏偏又是唯一可行的辦法了。
隻要龍虎軍能跑到老營堡、偏頭關,雖然隻有三千人,可再加上老營堡、偏頭關那邊的兵馬,就足夠將蒙古人攔在長城下一兩日。
如此一來,嚴紹庭帶著的大隊人馬也就能從後麵趕過去。
不過這樣一來,嚴紹庭自打帶兵離京之後,一直準備著的穩紮穩打,就要變成用奇兵取勝了。
戚繼光看向嚴紹庭,雖然知曉對方所想,但他還是開口說:“此法……或許可行。”
嚴鵠見戚繼光認可自己的提議,當即再次抱拳道:“大將軍,若龍虎軍三日未至,不曾攔下蒙古人,末將提頭來見!”
年輕人的臉上滿是凶狠和堅毅。
麵對可能會再次發生的石州之變,數萬山西百姓遭受屠殺,看著小雀兒那剛毅的臉色。
嚴紹庭終究也隻能是一聲長歎,擺了擺手:“命五軍營抽調三千匹戰馬歸龍虎軍,後營即刻備足幹糧,龍虎軍開拔奔赴老營堡、偏頭關。”
見兄長終於是同意了自己。
嚴鵠當即重重握拳:“末將領命,定不負大將軍之托!”
說完後,他便要轉身離去,準備領兵趕路。
然而嚴紹庭卻是快步上前,拉住嚴鵠,沉聲道:“不可戀戰!攔下蒙古人即可!”
以三千龍虎軍對數萬蒙古軍,他是真怕小雀兒到時候上了頭,為了攔下對方,而陷入苦戰,被蒙古人包圍。
嚴鵠則是重重點頭。
隨後便昂首挺胸,快步離去。
等到嚴鵠消失在視線裏,高崗下的大營裏開始有了動靜,戰馬奔騰。
嚴紹庭這才深吸一口氣,目光變得鋒利,沉聲喝令:“急令山西總兵官,務必抽調兵馬趕至老營堡、偏頭關一線,若蒙古有一人越牆而入,本將定上疏請斬其首!再令老營堡、偏頭關守將,務整軍堅守,命岢嵐州兵備道領兵奔赴偏頭關、老營堡後側防備。誰人膽敢懈怠,本將親自於陣前斬首!”
一番急令。
傳令兵開始忙碌起來,戰馬從高崗上奔馳而下。
不過半刻鍾的時間,高崗下的大營裏已經是數千將士,近萬戰馬猶如一道洪流奔襲而出,向著長城外衝了出去。
更有一支支傳令隊,從後軍營出,奔赴各處傳令。
戚繼光觀察著大營裏的動向,再看向臉色深重的嚴紹庭,拱手抱拳:“蒙古人兵勢迅速,此戰功在複套,時日用急,末將亦率前鋒軍出關,依計繞後阻攔蒙古退路。”
嚴紹庭此刻亦隻是臉色沉重的點著頭。
“元敬此去,萬望謹慎。”
戚繼光隻是微微一笑,什麽也沒說,翻身上馬,從高崗上去到大營裏,召集山字營那萬餘兵馬整頓出關。
至午後。
看著戚繼光帶人從大營離去,向著關外出發。
嚴紹庭這才下令全軍出關,尾銜在早已出關的龍虎軍後麵,向著前套南部趕路。
與此同時。
一則急報,也終於是從古北口送入北京城,放在了內閣首輔的案頭,以及皇帝的禦桌上。
蒙古東部的土蠻部,集結數萬大軍,號兵馬五萬,欲攻古北口、磨刀峪、將軍石關等處。
一旦蒙古土蠻部攻入關口,則直逼京師,危及京畿安危。
一時間,剛剛被抽調了四萬京營兵馬的京師陷入震動之中。
朝廷急命天津三衛,河間、保定、真定三府兵馬北上支援。
整個燕地大動,無數兵馬奉旨奔向京師。
而在河套。
雙方也共計投入超過二十萬兵馬,在奔著一處趕路。
山西鎮。
老營堡、偏頭關!
…………
月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