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到吏部尚書,這個有著天官之稱的位置。


    哪怕是在場的六部尚書,也是紛紛提起精神來。


    說不得。


    內閣的大佬們,就將自己的名字放在上麵了呢?


    嚴嵩也是顫巍巍的自袖中取出一份奏本。


    嚴紹庭在一旁接過奏本,上前一步。


    呂芳也已走了過來,將這份寫了吏部尚書人選的奏本取走。


    老嚴頭這才開口道:“自東漢始置吏曹,至魏晉以後改稱吏部,再至隋唐始有三省六部,君王之下,共掌天下。


    “吏部掌管天下文官任免、考課、升降、勳封、調動等權事,以三銓之法官天下之材,以身、言、書、判、德行、才用、勞效較其優劣而定其留放,為之注擬。


    於是吏部尚書,亦有天官、文部、典銓之稱。”


    萬壽宮中。


    隻有內閣首輔嚴嵩娓娓道來,有關吏部和吏部尚書的職權。


    徐階等人卻是眉頭微皺。


    這事情,他們都是在朝為官多年的人,哪個不清楚。


    但嚴嵩這時候卻是笑著轉口道:“吏部之重,舉朝百官之首,吏部尚書更是重中之重。所選官員,自當慎之又慎。


    內閣此番議定推舉有候選三人,分別是吏部本部左侍郎郭樸,本部右侍郎李春芳,都察院左都禦史歐陽必進。”


    此言一出。


    眾人麵色各異。


    頓時生出無數猜測。


    郭樸和李春芳都是吏部本部衙門的左右侍郎,推舉他們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但卻偏偏又多了一個都察院左都禦史歐陽必進。


    這就顯得有些多餘了。


    可若這是首輔有意推舉的吏部尚書人選,也該是將其放在第一位說出,而不是三人最後。


    眾人猜測不透,隻能看向在場的都察院左都禦史歐陽必進,試圖從對方的臉上看出有何反應,猜測這一次推舉背後的含義。


    隻是歐陽必進卻顯得風輕雲淡。


    似乎是知道自己會被推舉,又或者是對自己並不看好。


    反正他就是那樣不動聲色。


    讓人猜不透。


    徐階自然也有些意外。


    他推舉的吏部尚書人選,自然是吏部右侍郎李春芳。


    而郭樸純粹是因為推舉需要多人,一同交由皇帝聖裁。


    但歐陽必進,就是讓自己沒有想到的了。


    難道嚴嵩真的要推歐陽必進自都察院,轉任吏部?


    嘉靖亦是眉頭微皺。


    年初的時候,朝廷就有過一次動議吏部尚書人選。


    那時候嚴嵩似乎就很想推舉歐陽必進。


    但自己並不喜好此人。


    原本他以為,嚴嵩已經明白自己的心意。


    但今日卻偏偏又將歐陽必進放在了推舉的名單裏。


    嘉靖沉聲道:“國家官員任免推舉,皆有定製,今日內閣推舉三人,諸卿以為何?”


    皇帝開口詢問。


    在場眾人卻是一陣沉默。


    各自都在盤算著自己心中那點小九九。


    半響之後。


    又是禮部尚書嚴訥站了出來。


    “臣以為,吏部右侍郎李春芳,可擔吏部重任。”


    楊博亦是緊隨其後:“陛下,李春芳乃是嘉靖二十六年的狀元郎,初授翰林院修撰,便被陛下其中,選入西苑,超擢為翰林學士,而後又升任太常少卿、禮部右侍郎、禮部左侍郎,嘉靖三十九年轉任吏部右侍郎。


    “其人恭敬、謹慎,在朝為官與上下同僚,從不氣勢淩人,上成君德,中協寮友,下輯庶司。


    “李侍郎,誠心篤行,淵學宏才,儀觀甚修,晰然玉立,色溫而氣和,其與人處,不翕翕熱,顧久之,愈益親。不為崖岸求異於人,而其中有介然不可溷者。


    臣以為,可為吏部事。”


    可嚴訥的附議不同。


    楊博可謂是從各方麵將李春芳誇讚了一遍。


    甚至連李春芳的相貌,都用儀觀甚修、晰然玉立來形容。


    反正在皇帝麵前就是主打一個。


    李春芳是吏部尚書不二人選。


    您老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用他就對咯!


    眼看著李春芳就快要成大明朝獨一份能擔當吏部尚書的人選。


    向來不在人前顯露的袁煒,卻是緩緩站出。


    袁煒的動靜,一下子就引來了眾人的注視,以及濃鬱的不解。


    這位袁閣老平日裏可是從不關心這些事情的啊。


    難道今日,也要橫插一腳?


    徐階更是猶如初見袁煒一樣,眼中滿是意外。


    他想到了這一次吏部尚書人選一事上,嚴家很有可能會出手。


    甚至於,他連高拱可能會插手其中都想過。


    但他獨獨沒有想過,袁煒會在這件事情上出手。


    即便眾人皆是不解。


    可袁煒到底是站了出來,開口道:“陛下,臣以為吏部左侍郎郭樸更為合適。”


    此言一出。


    嚴訥和楊博二人,便立即看了過去。


    袁閣老這話,無疑是在反駁他們。


    袁煒繼續說:“其一,朝廷官製自始而至今日,皆以左為尊。吏部左右侍郎,無尚書時,則左侍郎代管吏部時。如今豈有推舉右侍郎,而不以左侍郎升任之?”


    這番話從袁煒的嘴裏說出,顯得很是平靜。


    似乎咱們大明朝這位袁閣老,就是在和大夥講道理的。


    而袁煒也繼續說道:“其二,先前嚴尚書、楊尚書皆說李春芳乃是嘉靖二十二年狀元及第。可郭樸卻是嘉靖十四年兩榜進士,高中之時即被館選庶吉士,至今在朝為官已有二十六年。”


    說完之後。


    袁煒不曾看麵色變化不斷的嚴訥、楊博二人,而是看向了一直不曾開口的徐階。


    同時。


    袁煒也瞥了一眼沉默不言的嚴家爺孫兩人。


    昌平辯論那一晚,自己在高府外麵等了一整晚,想要用明年壬戌科春闈會試,替嚴紹庭擋下可能發生的凶險,來換取嚴家支持郭樸升任吏部尚書。


    這件事。


    第二日嚴家便給了回信。


    嚴家不需要他出手幫忙,但依舊會在聖前廷議的時候,推舉郭樸升任吏部尚書。


    隻是不知道,嚴家今日會如何出手助力。


    這時候。


    徐階也終於開口道:“郭樸、李春芳二人,皆在吏部當差,熟稔吏部事,自然皆可擔任吏部尚書一職。歐陽都禦史,執掌都察院,官場多年,吏部執掌天下文官,而都察院則監察天下官員,轉任吏部也是妥當。”


    這話好似是一碗水端平的意思。


    但是下一刻。


    徐階便緊接著說道:“不過,若是當真要三者取其一,老臣以為,李春芳最是合適。


    “吏部執掌文官升降,而春芳恭慎,不以勢淩人,居朝廷持論平,不事操切。


    “更有狀元之才,雅望久孚於士論,芳聲丕振於詞林。


    臣以為,還是拔擢李春芳為吏部尚書最是合乎。”


    徐階此刻謹慎萬分。


    不但要將郭樸壓住,還要將歐陽必進擋在吏部尚書人選之外。


    更要謹防嚴嵩會在這個時候跳出來,轉而推舉歐陽必進。


    徐階的眼神在殿內遊走。


    忽的一跳。


    果然。


    嚴嵩動了。


    隻見坐在凳子上的嚴嵩,挪動了一下身子。


    隨後拱手道:“陛下,朝野上下,往往以長幼尊卑論之,此乃國朝以孝治國之根基。”


    聽到這話。


    嘉靖眉頭不由一顫。


    而嚴嵩還在說:“此次廷議吏部尚書一事,加之時下朝廷多有整頓,開源財稅,填補虧空,人事升降頻繁,當以久居吏部之官為先選。”


    這話一出。


    徐階忽的滿臉詫異。


    按照嚴嵩的意思,那歐陽必進則是直接從這一次的吏部尚書爭奪賽裏被排除出去了。


    他立馬轉頭看向在場的都察院左都禦史歐陽必進。


    隻見歐陽必進麵色如常,不起波瀾。


    瞬間。


    徐階慌了。


    嚴嵩的聲音,卻是依舊在傳入到他的耳中。


    “而郭樸早於李春芳入朝為官,如今又是吏部左侍郎。因而,老臣以為,似乎郭樸更為合適一些?”


    已經開始慌神的徐階,腦子裏猶如一團漿糊。


    自己已經想到了一切啊。


    卻偏偏沒有想到,嚴嵩會讚同郭樸升任吏部尚書。


    那歐陽必進會出現在名單上,又是為什麽?


    很快的。


    在那份推舉吏部尚書的名單上的歐陽必進,站了出來。


    在徐階滿臉疑惑的注視下。


    歐陽必進開口道:“陛下,老臣雖在此次內閣推舉名單之上。但老臣卻自覺才能短缺,無法擔任吏部尚書一職。”


    他推辭了!


    他竟然拒絕了轉任吏部尚書!


    徐階瞪大雙眼。


    而歐陽必進卻是話鋒一轉:“但臣以為,國朝上下,該以尊卑而論,以長幼而論,於情於理,都該是吏部左侍郎郭樸,更為適合升任吏部尚書一職,替陛下執掌吏部,權衡天下官員。”


    聽著歐陽必進這位吏部尚書爭奪賽參賽選手的話。


    徐階差點就要喊出聲來。


    當真是沒天理了!


    同為吏部尚書被推舉之人,你歐陽必進是腦子壞了嗎?


    竟然自己主動推辭,轉而推舉旁人!


    徐階一時隻覺得腹背中箭。


    而他更是目光深深的看向嚴嵩。


    即便心中萬分憤怒,但他也看明白了。


    今天從頭到尾都是一個局。


    推舉歐陽必進,就是為了讓歐陽必進在這最後時刻,主動推辭掉成為吏部尚書的機會,轉而推薦另一個人。


    這說明什麽?


    說明就連參賽選手,也認同郭樸啊。


    前麵所有人的爭論,其實都有道理,也都可以忽略不計。


    但唯獨是歐陽必進的推辭轉而推舉郭樸,卻成了最後那一錐定音的舉動。


    果然也如同徐階推測的一樣。


    珠簾帷幔後。


    嘉靖淡淡一笑,笑出聲來。


    他深深的望了歐陽必進一眼。


    這個歐陽老貨,倒也不是那麽讓自己不喜的。


    至少,很有自知之明。


    同樣的。


    雖然全程沒有開口說話的嚴紹庭,則是目光幽幽的掃了徐階一眼。


    隨後,嚴紹庭分別看向高拱和高燿,這同姓卻不非一家的兩人。


    “陛下,臣雖官卑,卻也覺得嚴閣老、袁閣老、歐陽都禦史所言無錯,郭侍郎可為吏部尚書。”


    緊隨其後。


    在吏部尚書一職人選上,始終沒有開口的高拱和高燿兩人,先後開口。


    “臣附議。”


    “郭樸可為吏部尚書。”


    …………


    月票推薦票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父慈子孝,賣父求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肉絲米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肉絲米麵並收藏大明:父慈子孝,賣父求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