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台:“你看,李兄,你這見地就差了不是,若是背後有人,他還不早就升了?!還幹三任?這是人家會幹,能幹,而且老百姓不願意讓他走,他走的時候坐轎,老百姓就攔他的轎,他下轎步行,老百姓就扒他的靴子。最後本地士紳上書陳情,這才得到吏部特批,準予留任。這一幹就是十年哪,走了後,他的這靴子老百姓也沒讓它消停,放在南城牆的牆洞中,還寫了幾個字,叫什麽‘賢侯遺履’。古有一句話,叫什麽‘清官留靴,髒官留帽’,這事,在咱嶧縣就是一個真實之事。”


    李燕高:“哎呀,這官當到這份上,著實不易,這可是真正的父母官哪。”


    朱木石:“《嶧縣誌》載:‘張玉樹視嶧如家,愛士民如師友’。還不止於此,此人後來任雲南臨安知府。因積勞成疾,病故於任上。當地百姓群眾感念其恩德,青年壯者,自願報名,將其遺骨一直由雲南送歸武功家鄉。”


    李燕高更為驚異:“竟有這等事。”當下不勝感慨。


    王三台:“李兄,你又如何記得張縣令?”


    李燕高歎道:“說來慚愧,也是巧,此前數年,曾到台兒莊,得見一碑,碑名曰:重修蘭陵書院議立規條碑記,,碑上有語:‘書院係前任張公諱玉樹建立,嗣因經費抽取,以致中廢’。立石日期為嘉慶二十四年。而此前更早曾到嶧縣城東南之匡談村,知匡衡墓也是張玉樹重修。是以便留了神。”


    王三台:“張公真乃異人也。”


    “還有一事”,久已不言語的褚思鵬突然插話:“你們還記得獨杆轎嗎?”


    王三台:“獨杆轎?知道,知道,每到廟會的時候就有表演的。”


    褚:“相傳這個獨杆轎舞就是張公在時,咱們嶧縣人所創。張公走後,也就延存了下來,也是一種紀念吧。”


    王三台:“這個好,是該紀念。匡衡乃我地方名士,修其墓,對我地方士子也是一種激勵,精神永存。建蘭陵書院,以為後來人,著眼甚遠,令人欽佩。”


    李燕高:“王兄,你這份家業也是不小啊,就沒想著為地方上做一些事。”


    “嗯……”,王三台沉吟著道:“不瞞李兄和朱兄,這兩年還真的在籌劃著做兩件事,這第一件便是修一個大水壩,你們也看到了我這村右後方三麵為山,形如一個大簸箕。每年夏季雨水時節,山洪下來,上好的莊稼也就完了……”


    李燕高:“這是正事,修堤立壩,蓄水成湖,澇時緩水,旱時供水。閑暇也也可放幾尾魚。再建幾個亭台水榭,高塔危樓,沿河排柳成陰。背後青山,山前碧水,頭上頂藍天,戴白雲。江南風光咱也不遜它,更別提那‘金匡談,銀閭巷,半山半湖永安莊’了,那時節,我李燕高也來此享享福,屆時,王兄可別欺我外鄉人。”


    王三台忙道:“哪裏,哪裏,李兄說哪裏話。”


    李燕高笑道:“我也不怕你欺生,你這湖我先給你起個名字,也算有我一份功勞。那時我來觀賞,也算個心安理得。叫什麽呢……?北許陽水庫……?北許陽湖……?不妥,顯不得王兄業績。王三台湖?王三台水庫?也不好吧!王兄的名頭畢竟還太小,能不能鎮得住蝦兵蟹將,土地河神,這可難說,這可如何是好?噢,對了,那要修的那水壩,邊上是不是有個督公唐山?”


    王三台:“有啊,怎麽了?”


    李燕高一拍手,笑的爛漫:“這就好了,你就借了督公賈三近的名氣,再在一邊立塊碑,記上你的大名,這就齊了。”


    王三台一頭霧水:“借他的名,怎麽借?”


    李燕高指著他:“聰明人怎麽如此糊塗,有山就有水,有督公山,就不興有督公水庫、督公湖?”


    王三台撓了撓頭:“說的也是。”


    李燕高:“你那第二件事是什麽?”


    王三台:“立校是一件大善事,功在千秋。我王三台不才,也想為當世子孫做一件好事,也順便為自己積一些陰德。立校之事,不隻他崔翰林能做,也不是張公等做的,尋常人也做的,你說是不是?”


    李燕高:“尋常人家也做的。這話說得好,你是說……”


    王三台:“前幾年,我嶧縣五區,北洛孫業明不就立了一個學校!”


    朱木石:“不錯,有這麽一回事,沒幾年,民國……民國二十年,對,民國二十年,那一年東北奉天事變,就那一年,嶧縣五區,北洛的孫業明建了一個初級小學。還有,民國二十四年,有個道人,在黃龍洞辦了個義學,這可不都是尋常人家麽?!”


    李燕高:“你這個人啊,怎麽說你,這些可都是大好事,這麽些年,你怎麽不做啊?現在可倒好,這兵慌馬亂的。”


    王三台:“我也就是這幾年才有這些想法。可是你想想這些年,又是北伐,又是奉天事變,又是盧溝橋事變,又是鬧馬子,尤其咱這個地方,朱兄不知道,你還不知道,那馬子……,咱們什麽時候安生過?嗨,不提了,所以弄兩錢都花在買槍買炮上了,不瞞你們說,我這手底下還真有一百二三十口子人和槍,這開銷……,還有,你說那水壩,那土石方料得用多少,這可不是一個小活,說做就做了,是吧?!有時候啊,也就隻能想想。”


    李燕高:“你這一想,可就沒影了,戰爭一起,何時是了,這就很難說了。”


    王三台:“這戰爭,早晚有了的一天,你放心,這倭鬼子早早晚晚有一天,一定會把他消滅幹淨。隻要我還活著,這兩件事一定得辦,尤其是立校的事。”


    朱木石:“王兄這話說的提氣,好!”朱木石一豎大拇指。


    王三台:“朱兄,你且別忙著讚,這也隻是想想,動動嘴。對學校這事我知道的還真不多,真有那麽一天的話,還要請朱兄給謀劃謀劃。”


    朱木石:“這個好說。”


    王三台:“能不能煩勞朱兄把清末以來這幾十年中我嶧縣的書院、學堂、學校等事給我條理的提一提,我也先心中有個數。”


    朱木石笑道:“你這個請求,我還真的難以拒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我的本份,我也沒有拒絕的理由。”


    李燕高也笑道:“誰叫你是教育委員,這就叫責無旁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風起龍門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魯遊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魯遊客並收藏大風起龍門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