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諸朝都在直播間看我考編 作者:尹七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元璋隻得暫且壓下,伸著手指點了點這一群孽子,等天幕結束後,一個都別想跑。【解析上說,這道題目的最佳選項應該是b項!為什麽呢?因為“鹹”與“喊”,“亨”與“哼”,都存在相同的部分,而四個選項中和“店”擁有相同部分的,隻有b項的“沾”,它們都有“占”這個部分。】朱標恍然大悟:“確實是如此。”弟弟們聞言立刻附和:“啊對對對!”朱元璋:你們就看我還給不給你們眼神吧。【但如果從封閉區域來看,“喊”和“哼”都有兩個封閉區域,排除b、d項。其次,“喊”和“哼”都有“丶”,而a沒有,所以隻有c項符合。】朱標逐漸覺得有點不對勁起來,怎麽c項又對了?朱權這個時候眼前一亮,其實方才,他心中的答案就是這個!【但如果從口字的數量來看,隻有a、d項是有兩個“口”字的。其次,“喊”和“哼”的兩個口字,分別是在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這樣一看a就不符合了,隻有d項。】天幕分析到這裏,僅剩下a項不是正確的答案了。可朱標卻覺得,他此前的分析並無錯處。c、d這兩個選項的符合理由,實在是有些過於牽強,還不如他的想法正常。果不其然,下一秒,天幕又開始“但”了。【但是咱們結合上麵兩條的前半部分。同時符合:兩個封閉區域、兩個“口”字的選項,隻有a項。這樣一看的話,其實a、b、c、d都是正確選項。所以我開頭才會說,解析上說,這道題目的最佳選項是b,理由是b的規律更加簡單明確。但我就是想不明白,這樣一道有爭議的題目,居然是真題!我真的不能理解啊。】彈幕:所以說,考編也是和運氣掛鉤的,需要運氣好的人!彈幕:要是能出官方答案,就好了。彈幕:樓上想peach!真正的高手根本無懼於這麽一兩道爭議題,會糾結這點分數的人,都是每次都差幾分進麵的人。彈幕:主播你看這個人,她在人身攻擊你!快禁她言!明朝。朱標倒是從這道題裏,體會到了何以會千人千麵的原因。就是因為這題目太泛泛,若是加以相關的前提,便不會有四個答案全對這樣的情況。正如一道法令、政策頒布推行下去,在不同的府縣中,竟會出現完全不同的施行方式。起因不是法令政策的不合適,而是有心之人的有心解讀。有一心便是偏一重,若層層加碼,隻怕是要偏到離譜。他升起了想要和父皇聊一聊這個事情的心思,朱元璋隻是看了他一眼,就揮退了其他人:“都給咱滾回去,好好學天幕的課程。哪天學完了,再來見朕!”被訓的幾人耷拉著腦袋,在行了禮之後,魚貫著離開。一走到外圍,朱就開始小聲地抱怨:“自打從彈幕中知曉,大哥是為何英年早逝之後,父皇這一門心思啊,就全在大哥身上了。對咱們哥幾個,就更加不咋關心了。”“尤其是對老四!”朱特別強調。朱棣倒是根本沒當回事,要是大哥能夠活到天年,順利繼位,他屆時未必會生反叛之心。唯一需要擔心的,還是大哥駕崩之後的皇位歸屬。若還是傳位給朱允的話,他隻怕是要盡早做準備。【有位宋某人問,這樣模棱兩可的考試,比之古代的科舉,真的能更好地挑選治國人才嗎?嗯……別的先不說,至少在公平性上,考編比科舉好上很多。其次從錄取人數來講,有些朝代兩三年才考一次,而一次錄取多少人呢?少的十幾個,多的幾百個。但我們現在每年國考一次,招錄三萬多人,各省的省考也每年各一次,加起來大約招錄十一萬人。最後是報考的條件。古代都是一級級考上去的,最終能參與科舉的人,並不會很多。但是現在,我們基本上本科畢業,專業符合就能報名了,就拿去年的國考來說,共有一百五十多萬人參加了考試,省考至少是五百多萬的人參考。這是個什麽概念?】秦朝。嬴政險些以為是自己聽錯了,在看到李斯等人同時睜大的錯愕目光中,他才肯定,自己沒有聽錯。六百五十多萬人參加考編。大秦才多少人?這就相當於大秦每四、五個人中,就有一個參加考編。而且還僅僅是一年的人數!“後世竟有這般多的人,前仆後繼地要為國效力。”李斯不由得感慨,也難怪天幕從第一次出現起,就開始說秦吏的個人職業道德不行,秦律的普及率太低。李斯開始相信,普及秦律一事若放在後世,恐怕隻需要幾天而已。唐朝。“你們可聽清了?六百五十多萬的人,參加了考編。”李世民的頭都開始發暈了,同時也有些心痛和羨慕,“近大唐一般的人數!”“後世定然是個國泰民安的盛世啊!”長孫無忌情不自禁地感慨。“但這些同挑選治國人才有關嗎?”魏征忍不住問道,“天幕是否沒能切中要點?”……【在大基數之下,就算考編和科舉所選拔到的人才占比是相同,更甚者是比科舉小的,那麽在總體數量上,也會比科舉多上很多。更不用說古代明清時期的八股取士了,所取出來的,真的是士嗎?被束縛禁錮在四書五經裏麵,就算文章寫得再好,也不代表做官就做的好。而我們現在的考編,選的是為人民服務的人,而不是為官者。隻有先曆基層,了解民生,知曉痛點,才能知道什麽是人民所需要的。從群眾中來,回群眾中去。】天幕的這一段發言,把諸朝都震地不輕。也就導致不管何夏夏在直播間再怎麽問,宋某人都沒有再提問了。因為宋某人王安石,此時正準備對科舉的考試內容進行變革,這才有了這麽一問。可這一問的結果,不僅沒能給他稍作參考,反倒將他眼前的路全都給遮掩上了厚重的濃霧,令他一時茫然。【那既然宋某人不說話,我們就進入到定義判斷的部分吧。這次也是錯了兩道。首先第一題,變文,顧名思義就是變換文詞,指使用不同的文詞在文中表達出相同的意思。下列選項中,屬於變文的是()a、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1]b、馮唐易老,李廣難封。[2]c、善者不辯,辯者不善。[3]d、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4]請告訴我,你們的答案!】西漢。劉徹一不留神,就聽到了兩個頗為熟悉的名字。馮唐易老,他姑且知道是在意指什麽。可李廣難封……恐怕就隻有一個原因了,但是天幕當真要在大庭廣眾之下講起嗎?尤其是劉徹還想到了李廣的堂弟,李蔡,現如今已被封為樂安侯。天幕應當不至於,連這個也要講起吧?劉徹不免有些擔憂,李廣年歲也已經大了,這萬一要是承受不住,可如何是好。“快傳令下去,所有人不得擅自詢問天幕,有關李廣之事。”劉徹當機立斷,不問對大家都好。北宋。這已經不是範仲淹第一次在天幕處聽到自己所寫的《嶽陽樓記》了。他原先一直很想聽聽天幕講起自己。不為別的,就是想知道此次的改革失敗之後,他日是否仍有有誌之士,能力排眾議實現變革,令大宋長治久安。可他並未等及天幕提起自身,便從王安石、陸遊等人的生平裏,看到了結局。並且時至今日,他仍未能看到,朝堂之上出現一絲半毫的改變。當真是應了這一句話了。【這題的答案是a項,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說簡單也簡單,就是“居”和“處”都是在哪裏哪裏的意思,屬於用不同的文詞表達出了相同的意思。但是我做題的時候,根本沒往這麽簡單的字眼上想,眼睛裏隻看到了“廟堂”和“江湖”這兩個詞,所以理所當然地認為這是錯誤選項。接著眼神再一路往下掃,就注意了d,“袍”和“裳”,雖然一個是戰袍、一個是衣裳,但都是衣服吧!結果就是我想太多。啊!有位漢某人問了個問題,漢某人你好快啊!李廣為什麽難封?】西漢。劉徹:……誰問的?總不可能是李廣自己吧?作者有話要說:啊啊啊!對不起!遲到了!orz有明天高考的寶子嗎?要是看到這個作話,你高考一定穩了!衝![1]宋範仲淹《嶽陽樓記》[2]唐王勃《滕王閣序》[3]老子《道德經》[4]南北朝《木蘭詩》第47章 延伸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