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如今的人力,藥材是挖不完的,更何況那附近的山多得很,依祿山讓其他人挖去了,還能去別的山。他認識的草藥多,不愁挖不到。
許黟並沒藏著掖著,便說是依祿山附近山野裏,不過他還是叮囑一句:“挖的時候要留根留種,這樣才能源源不斷,若都挖幹淨了,下次去可就沒有草藥能挖。”
“依祿山我去過幾次,我怎麽沒見到那麽多藥材?”
許黟道:“我讀過幾年書,學過一些醫書,懂一些。”
“原來是念過書的……那你現在怎麽不讀書跑去挖草藥了?”
“對哩,挖草藥能賣幾個錢,還得是讀書好。”
許黟微笑,沒有回答。
臨走前,他問妙手館裏學徒:“我手裏有一些首烏,想著製成熟首烏再帶過來,想問問是什麽價。”
“你會製藥?”學徒訝然,他在妙手館這麽久,大夫都不讓他製藥。
許黟:“會一些。”
“哦。”學徒一邊收攏擠在腳邊的新鮮藥材,一邊道,“按進貨價少兩成,熟首烏一斤能賣到三十六文。”
三十六文……
比他想的還要低挺多,三蒸三曬,一斤生首烏最後能製成六兩熟首烏。這樣下來,他挖到的那些何首烏製好,能有兩斤多。
*
新掙到手的銀子根本留不住,轉頭,許黟就拿著銀子進了糧鋪。
說要斷炊不是誇張話,家裏的米桶隻餘個底,還能再做兩頓,明天就沒得吃了。
他背著大筐進來,糧鋪的店哥兒立即過來問買的什麽。
“我要一鬥稻米,再來一鬥黎米,和一升黃仁小扁黑豆,一升黃酒。”許黟朝著店哥兒說道。
聽完許黟要的東西,店哥兒動作麻利的準備起來,一鬥稻米有十二斤左右,未脫殼的,價格要八十文錢。
如今這年月風調雨順,糧食的價格起伏不高。許黟還要買別的東西,買太多糧食也搬不回去,且還沒到冬日屯糧的日子,他自然不會買太多。
黃仁小扁黑豆,也就是古早的黑大豆品種,用來製首烏的,一升按現代的斤重來算,有一斤二兩多。除了製首烏,剩餘的黑豆小火煸炒,再拌豬油,也算是一道可口小菜。
古人普通百姓吃黎米多,放在現在,這黎米是劃分為粗糧的行列的,多吃一點黎米對身體好。
他做飯不行,但懂得藥膳和食療,在他看來,多吃些粗糧是最好不過的。
等把五禽戲和忽雷太極拳撿起來了,養出力道,學會幾招拳腳,他就能去到更深處的林子裏,找一找其他貴重的藥材。
至於買黃酒嘛……
在聽到妙手館裏的學徒說熟首烏一斤收價是三十六文後,他就不打算把手頭的何首烏出手了。
而製首烏有兩種法子,一種就是三蒸三曬,一種則是用黃酒和黑豆,先把黑豆加水煮,把黑豆煮成渣渣,過濾豆渣,剩餘的豆水繼續熬,熬成略微粘稠的黑水,就可以加黃酒拌勻。
接著,便可以把切好的何首烏放進去,密封在陶罐裏,隔水燉,燉到汁水全部吸收完,就可以夾出來晾曬幹。
這樣做就直接一步到位,但出現的失敗率也高。
許黟倒是不怕,他以前製過,雖然那個時候用的器材更加先進,可如何加黑豆和黃酒的比例他都記得,試試就能知道怎麽樣了。
買了糧,還有今天的飯食。
書上寫的,北宋期間,即使是市井的普通人家,也喜愛在外麵買吃食,很少會在家裏做飯。
他本以為誇張了,沒想到是真的。
就這麽一會功夫兒,他就看到不下六七個跑腿的閑漢,手裏提著精美的食盒,食盒有上下三層,裝滿了主家要買的吃食,沿街跑過,殘香入鼻。
許黟今天不用去山裏采藥,有大把時間逛逛這市井。這做買賣最多的,當屬西街了。西街住的富人多,但商鋪更多,沿街兩邊都是大大小小的鋪麵,什麽樣的都有。
街道兩邊的小攤也都是幹幹淨淨的,飄來陣陣饞人的香味。
許黟抵不住誘惑,在賣甜食的小攤上買了一份南瓜餅,裏頭是紅豆餡的,一份有三個,柿餅大小,賣價五文。
再去“劉婆婆雜羹”小店裏,買了一份豬雜羹,裏頭料頭足,那劉婆婆看到許黟年紀小,也不欺騙,還多加了一勺雜肉沫。
許黟謝過後,提著買來的熱騰騰的吃食,走了幾步,停在另外一個小攤麵前,在上麵,他看到了北方才有的麵食。不過不是做成麵條,麵劑子,而是做成了梅幹菜燒餅。
梅幹菜經過鐵爐子烘烤,獨特的香氣迸發出來,夾帶著麥的香氣,看著略微有些帶焦黃,外酥裏嫩,光看著就好吃。
賣燒餅的婆子看到他停下來,笑嘿嘿地喊:“小哥兒買兩個嚐嚐唄,我這梅幹菜燒餅用的都是新鮮好貨裏麵還裹了豬油渣,兩文錢就能買一個,一點都不虧嘞。”
燒餅不像南瓜餅,一個就有半張臉大,看著分量重,吃著能飽腹,價格還便宜那麽多。
停下來買的人不少,許黟要了四個,讓她包在油紙裏,提著帶回去。
滿載而歸,家裏的小黃等得都快不耐煩了。
看到他回來,發出“嚶嚶嚶”的焦急哼聲。
特別是聞到香味時,扒拉著許黟的褲腿不放。許黟就知道,這小家夥也餓了。
“看來是隻饞狗。”他蹲下來,小黃湊到了劉婆婆豬雜羹旁哼哼,他打趣地笑了,“狗鼻子這麽靈,還知道肉在哪裏。”
兩個月大的小狗,毛絨絨的,身上的可愛勁還沒有退,瞧著可呆萌了。
以前許黟就想養一隻動物,狗也好,貓也行,但是學業太忙了,根本沒時間養。
突然穿越,反而實現這個夢想,有隻現成的小狗,對他戀戀不舍,又如此這般的依戀他。
許黟就像是個會寵壞孩子的家長,自己還沒吃早飯呢,就先把狗糧分到碗裏。看著它吃完,心滿意足地趴在他的腳邊舔嘴角,許黟才坐到木凳上,大口地吃著豬雜羹,配著香噴噴、帶著溫熱的梅幹菜燒餅。
吃完,他就去灶房熬黑豆水。
黑豆水熬好需要時間,許黟就出來到院子裏,擺弄昨天晾曬的首烏片。
何娘子還沒嫁人前是在一家有錢人的府裏當刺繡丫頭的,後來憑她的主家在憑期結束後就沒再憑她,她就被他爹帶回家,嫁給了姨娘家的表哥。
嫁人後,她就在家裏做繡活賣錢補貼家用,整日裏都在家,這會聽到隔壁有動靜,想著應該是許黟回來了,就推開門出來看情況。
剛踏出院子,她就看到隔壁許家小郎在院子裏,穿的還是窮苦人家才會穿的短褐。
何娘子以為自己看錯了,走近兩步,發現沒有看錯。不僅如此,許小郎還在擺弄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黟哥兒,你昨日整天都去哪裏了,怎麽回來卻在弄這些東西?”
“何娘子好,昨日去了一趟依祿山,這是我在山上挖到的何首烏。”
許黟身板挺直,如同一棵正在成長中的青鬆,還帶有稚嫩氣的臉龐,如今看著像個大人樣了。
待人更加謙和有禮,看人的眼睛灼灼有神,還是那個五官模樣,卻好似大變樣子。
何娘子晃了下神,覺得有些不太認識許小郎了。
她沒發呆多久,聽著“何首烏”這三字,一下子就知道這是藥材。
心裏更加納悶,怎麽好端端的,就跑去山裏采藥了。
莫不是因為雙親的緣故,對許黟的打擊太大了?
她抿了抿嘴,隔著牆地問:“我聽聞你不讀書了,這可是真的?”
她跟許家交好,知道許家對這唯一的兒子給予了很大的期望,哪怕考不上功名,也要找一份體麵些的工作。
總之,就不想許黟繼續走他們的路,種一輩子地了。
許黟道:“是不讀書了。爹娘病重那段日子,我就歇了學業回家,在家侍奉的同時,還拜讀了不少醫書。這些日子我也想通了,讀書難,出路也難,現在我想當一名遊方郎中,也不枉我這幾年讀過的書。”
他總要找個合適的理由,讓熟悉他的左鄰右舍,都知道他如今不讀書了,改成學醫,是有原因的。
那麽,就先何娘子這裏入手吧。
一步步鋪墊,慢慢來。
做個幾年的遊方郎中,把名號揚出去,順帶攢攢錢,就能在鹽亭縣開一家醫館啦。
許黟並沒藏著掖著,便說是依祿山附近山野裏,不過他還是叮囑一句:“挖的時候要留根留種,這樣才能源源不斷,若都挖幹淨了,下次去可就沒有草藥能挖。”
“依祿山我去過幾次,我怎麽沒見到那麽多藥材?”
許黟道:“我讀過幾年書,學過一些醫書,懂一些。”
“原來是念過書的……那你現在怎麽不讀書跑去挖草藥了?”
“對哩,挖草藥能賣幾個錢,還得是讀書好。”
許黟微笑,沒有回答。
臨走前,他問妙手館裏學徒:“我手裏有一些首烏,想著製成熟首烏再帶過來,想問問是什麽價。”
“你會製藥?”學徒訝然,他在妙手館這麽久,大夫都不讓他製藥。
許黟:“會一些。”
“哦。”學徒一邊收攏擠在腳邊的新鮮藥材,一邊道,“按進貨價少兩成,熟首烏一斤能賣到三十六文。”
三十六文……
比他想的還要低挺多,三蒸三曬,一斤生首烏最後能製成六兩熟首烏。這樣下來,他挖到的那些何首烏製好,能有兩斤多。
*
新掙到手的銀子根本留不住,轉頭,許黟就拿著銀子進了糧鋪。
說要斷炊不是誇張話,家裏的米桶隻餘個底,還能再做兩頓,明天就沒得吃了。
他背著大筐進來,糧鋪的店哥兒立即過來問買的什麽。
“我要一鬥稻米,再來一鬥黎米,和一升黃仁小扁黑豆,一升黃酒。”許黟朝著店哥兒說道。
聽完許黟要的東西,店哥兒動作麻利的準備起來,一鬥稻米有十二斤左右,未脫殼的,價格要八十文錢。
如今這年月風調雨順,糧食的價格起伏不高。許黟還要買別的東西,買太多糧食也搬不回去,且還沒到冬日屯糧的日子,他自然不會買太多。
黃仁小扁黑豆,也就是古早的黑大豆品種,用來製首烏的,一升按現代的斤重來算,有一斤二兩多。除了製首烏,剩餘的黑豆小火煸炒,再拌豬油,也算是一道可口小菜。
古人普通百姓吃黎米多,放在現在,這黎米是劃分為粗糧的行列的,多吃一點黎米對身體好。
他做飯不行,但懂得藥膳和食療,在他看來,多吃些粗糧是最好不過的。
等把五禽戲和忽雷太極拳撿起來了,養出力道,學會幾招拳腳,他就能去到更深處的林子裏,找一找其他貴重的藥材。
至於買黃酒嘛……
在聽到妙手館裏的學徒說熟首烏一斤收價是三十六文後,他就不打算把手頭的何首烏出手了。
而製首烏有兩種法子,一種就是三蒸三曬,一種則是用黃酒和黑豆,先把黑豆加水煮,把黑豆煮成渣渣,過濾豆渣,剩餘的豆水繼續熬,熬成略微粘稠的黑水,就可以加黃酒拌勻。
接著,便可以把切好的何首烏放進去,密封在陶罐裏,隔水燉,燉到汁水全部吸收完,就可以夾出來晾曬幹。
這樣做就直接一步到位,但出現的失敗率也高。
許黟倒是不怕,他以前製過,雖然那個時候用的器材更加先進,可如何加黑豆和黃酒的比例他都記得,試試就能知道怎麽樣了。
買了糧,還有今天的飯食。
書上寫的,北宋期間,即使是市井的普通人家,也喜愛在外麵買吃食,很少會在家裏做飯。
他本以為誇張了,沒想到是真的。
就這麽一會功夫兒,他就看到不下六七個跑腿的閑漢,手裏提著精美的食盒,食盒有上下三層,裝滿了主家要買的吃食,沿街跑過,殘香入鼻。
許黟今天不用去山裏采藥,有大把時間逛逛這市井。這做買賣最多的,當屬西街了。西街住的富人多,但商鋪更多,沿街兩邊都是大大小小的鋪麵,什麽樣的都有。
街道兩邊的小攤也都是幹幹淨淨的,飄來陣陣饞人的香味。
許黟抵不住誘惑,在賣甜食的小攤上買了一份南瓜餅,裏頭是紅豆餡的,一份有三個,柿餅大小,賣價五文。
再去“劉婆婆雜羹”小店裏,買了一份豬雜羹,裏頭料頭足,那劉婆婆看到許黟年紀小,也不欺騙,還多加了一勺雜肉沫。
許黟謝過後,提著買來的熱騰騰的吃食,走了幾步,停在另外一個小攤麵前,在上麵,他看到了北方才有的麵食。不過不是做成麵條,麵劑子,而是做成了梅幹菜燒餅。
梅幹菜經過鐵爐子烘烤,獨特的香氣迸發出來,夾帶著麥的香氣,看著略微有些帶焦黃,外酥裏嫩,光看著就好吃。
賣燒餅的婆子看到他停下來,笑嘿嘿地喊:“小哥兒買兩個嚐嚐唄,我這梅幹菜燒餅用的都是新鮮好貨裏麵還裹了豬油渣,兩文錢就能買一個,一點都不虧嘞。”
燒餅不像南瓜餅,一個就有半張臉大,看著分量重,吃著能飽腹,價格還便宜那麽多。
停下來買的人不少,許黟要了四個,讓她包在油紙裏,提著帶回去。
滿載而歸,家裏的小黃等得都快不耐煩了。
看到他回來,發出“嚶嚶嚶”的焦急哼聲。
特別是聞到香味時,扒拉著許黟的褲腿不放。許黟就知道,這小家夥也餓了。
“看來是隻饞狗。”他蹲下來,小黃湊到了劉婆婆豬雜羹旁哼哼,他打趣地笑了,“狗鼻子這麽靈,還知道肉在哪裏。”
兩個月大的小狗,毛絨絨的,身上的可愛勁還沒有退,瞧著可呆萌了。
以前許黟就想養一隻動物,狗也好,貓也行,但是學業太忙了,根本沒時間養。
突然穿越,反而實現這個夢想,有隻現成的小狗,對他戀戀不舍,又如此這般的依戀他。
許黟就像是個會寵壞孩子的家長,自己還沒吃早飯呢,就先把狗糧分到碗裏。看著它吃完,心滿意足地趴在他的腳邊舔嘴角,許黟才坐到木凳上,大口地吃著豬雜羹,配著香噴噴、帶著溫熱的梅幹菜燒餅。
吃完,他就去灶房熬黑豆水。
黑豆水熬好需要時間,許黟就出來到院子裏,擺弄昨天晾曬的首烏片。
何娘子還沒嫁人前是在一家有錢人的府裏當刺繡丫頭的,後來憑她的主家在憑期結束後就沒再憑她,她就被他爹帶回家,嫁給了姨娘家的表哥。
嫁人後,她就在家裏做繡活賣錢補貼家用,整日裏都在家,這會聽到隔壁有動靜,想著應該是許黟回來了,就推開門出來看情況。
剛踏出院子,她就看到隔壁許家小郎在院子裏,穿的還是窮苦人家才會穿的短褐。
何娘子以為自己看錯了,走近兩步,發現沒有看錯。不僅如此,許小郎還在擺弄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黟哥兒,你昨日整天都去哪裏了,怎麽回來卻在弄這些東西?”
“何娘子好,昨日去了一趟依祿山,這是我在山上挖到的何首烏。”
許黟身板挺直,如同一棵正在成長中的青鬆,還帶有稚嫩氣的臉龐,如今看著像個大人樣了。
待人更加謙和有禮,看人的眼睛灼灼有神,還是那個五官模樣,卻好似大變樣子。
何娘子晃了下神,覺得有些不太認識許小郎了。
她沒發呆多久,聽著“何首烏”這三字,一下子就知道這是藥材。
心裏更加納悶,怎麽好端端的,就跑去山裏采藥了。
莫不是因為雙親的緣故,對許黟的打擊太大了?
她抿了抿嘴,隔著牆地問:“我聽聞你不讀書了,這可是真的?”
她跟許家交好,知道許家對這唯一的兒子給予了很大的期望,哪怕考不上功名,也要找一份體麵些的工作。
總之,就不想許黟繼續走他們的路,種一輩子地了。
許黟道:“是不讀書了。爹娘病重那段日子,我就歇了學業回家,在家侍奉的同時,還拜讀了不少醫書。這些日子我也想通了,讀書難,出路也難,現在我想當一名遊方郎中,也不枉我這幾年讀過的書。”
他總要找個合適的理由,讓熟悉他的左鄰右舍,都知道他如今不讀書了,改成學醫,是有原因的。
那麽,就先何娘子這裏入手吧。
一步步鋪墊,慢慢來。
做個幾年的遊方郎中,把名號揚出去,順帶攢攢錢,就能在鹽亭縣開一家醫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