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心理學理論,最終都要回歸到患者的記憶.


    否則,永遠隻是隔靴搔癢.


    就像一位心理醫生總是為患者描述:人的心理跟大自然一樣,有起有落.就像太陽一樣,有朝陽、午日、夕陽.


    人要順其自然,不能跟自然對抗.


    或者用“靈靈玄玄”仙佛似的超脫之語來開導患者的心靈.


    又或者說:人的意識跟計算機的程序一樣,對信息的處理有一套編碼、解碼規則……


    這些解釋都是如此的和諧美妙.


    但更像是一種外在陳述,而非深入患者的內心世界.


    因為你的教誨始終是意識的,而意識又是千變萬化的,人每天都會接受不同的知識,獲得不同的理解.


    一旦知識發生衝突,則會引發他的強迫對抗意念,失去自主性.


    也許,人們會搬出一些看似鐵定的定律和規律,以此穩定心理疾患者的情緒.


    但是,即便如此,也沒有人能保證這些規律是一成不變的.最重要的是保證在患者心中是持久和穩定的.


    更重要的是:這些美妙的理論無法引起患者的親切感.


    因而具有一種幾近生理的排異性.


    最多隻是對傳授他理論的人的一種好感和信賴;或者是當成一種消遣,而並未深入內心。


    因為他冥冥中似乎知道:自己與生俱來的快樂並不是依靠這些教條式後天教育得來的;也沒那麽超脫.


    依我看來:最穩定執久和親切的觀念,不是後天教育所得,反而是在童年時那種接近先天的本能記憶.


    正如一個普遍的常識: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程度,不是以他學習的醫科知識有多豐富,吃的科學藥物為重要標準;而是他天生的身體資質.


    同樣的,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程度,不是以他日後所接受的科學教育有多豐富為標準,而是父母先天賦予給他的記憶的保存程度.


    如果明白這個道理,那些抨擊弗洛伊德的理論不夠科學的言論就顯得可笑了.


    沒有一個自稱科學化身的人能夠像弗洛伊德那樣尊重患者的真實記憶.


    可他們卻自以為很關心患者,能夠拯救他們;其實不過是在機械地向他們灌輸表麵的知識而已,或者把他們當成實驗品.比如很多書中常說的“活在當下”。事實上很多人都明白這個道理。因為過去已經無法改變;未來又無法把握;隻能活在當下。但問題是:怎麽能做到活在當下?過去的恥辱、遺憾、陰影,能否就憑一句“活在當下”就能消除?未來的誘惑、焦慮、無望,能否僅用一句“活在當下”而淡定?如果說,“活在當下”的深層含義,就是:在最遙遠地兒時,孩子與母親在捉迷藏時的記憶,或者說是那種感覺。沒看到媽媽時,人格迷失到外界,使內心不再淡定,波動極大。因為失去了最初的熟悉感,原本陌生而遙遠的外界描述融合到人格中,使得對遙遠陌生的過去和未來無法釋懷。


    在此處,要注意“遙遠和陌生”的替換。


    當身心與媽媽整合時,外界的評論和暗示“遙遠而陌生”,不會對自己造成任何不良影響;當身心與媽媽分離時,“遙遠和陌生”的評價融合到自己的人格中,造成對遙遠過去的無限後悔與對陌生未知的恐懼焦慮。


    就像心理疾患者或多愁善感者,當受到外界悲劇事件的影響後,莫名而來的念頭“我這個人,將來也會和他一樣,是個悲劇……”


    然後陷入絕望和痛苦之中。


    其實這個念頭是遙遠過去與媽媽分離後,外界對他的不良評價,(類似於“你這個人,將來就是個悲劇”)被他吸收。


    即便是:患者根深蒂固地絕望——認為自己的病無法根治。


    也隻是遙遠過去聽到外人所講:“你這個病無法根治”,被他納入人格之中的結果。


    不為人知的是:隻需找回和媽媽血脈相連的記憶,這些念頭又會離他遠去(不良意識有一種類似於物理上的被推開力),而回歸到安全的當下……


    媽媽就是“當下”和“熟悉”的存在。大家不要以為這又是一個比喻。而是一個真實的替換。但如果沒有深層分析,也許無人能看出“活在當下”和“和媽媽捉迷藏”之間有何聯係。


    如果不去了解兒時那段記憶,即便是重複強調一萬次“活在當下”,也不會有效。


    因為傳授者始終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外人,就不要期待從根源上改變他人……


    做個比喻:心理醫生就像一個偵探,破解到底是什麽力量改變了他的健康狀態,找出這個凶手,並“繩之以法。”排除患者的隱患。


    但是,話又說回來,凶手雖然找到,但是傷害的已經傷害了,怎麽能還原呢?隻不過是給患者一個慰籍而已。


    的確,我們看慣了這種破案場麵。——凶手已經繩之以法,可是死者逝矣,人死不能複生。不管科技有多發達,也不能將逝者複活。即便是克隆術,也無法複製意識。


    但是唯一有一樣東西可以將逝者複活——記憶。即便逝者沒有留下任何音像資料(記憶就像是一部永久的攝像機),記憶也可以還原他生前的樣子。


    這是否說明,人的記憶是上天賦予的最高靈性呢?不容撼動、可以重生的呢?


    科技辦不到的,記憶可以辦到。即便是克隆術,也無法複製你的記憶。你的就是你的,任何人都不可撼動。


    所以,心理健康也應如此。任何消損的東西,科技無法完全還原,除了記憶。


    所以,迷失的健康自我,也一樣可以用記憶還原。


    這就是我為什麽強調患者加強回憶最早時期的最健康狀態。因為那是他的根基,不需要依賴任何人的根基。


    當然,這也隻是我的表麵陳述,到底記憶是否真有這麽神奇,大家的先天感覺應該能夠知曉.


    可以這樣說:在人格方麵,除了父母,沒有任何人敢妄稱老師.


    所以,接下來的篇章,就是把複雜的心理症狀、理論化的心理分析還原為患者曾經真實的生活經曆;具體來說,是與父母有關的生活經曆。


    沒錯,前麵的例子無不圍繞和父母生活經曆展開。


    但都是在心理分析者的引導下挖掘,患者隻是為疾病和父母的邏輯聯係而感覺到豁然開朗。


    從前對疾病的困惑與茫然似乎已蕩然無存。


    混亂的人生終於得以理順。


    但是,他依然無法自主。


    因為這一切都是借助心理分析者的力量。


    就像一個人聽到一個怪聲,很害怕。


    這時有位長者告訴他,這隻是蛙聲。


    他的恐懼立刻煙消雲散。


    似乎這個問題已經完全解決,不需要再討論。


    但事實並非如此。


    長者為他解釋怪聲的來源,隻是消除了他此次的恐懼。


    等到下一次新的未知因素產生,他又會恐懼,而又需要長者再次解釋。


    心理分析也是如此。


    所以,要消除心理分析者的影響,讓患者自己理解恐懼的來源,才能真正消除症狀。


    沒錯,前麵說過,心理分析者即患者父母的影子。


    患者應該能夠將心理分析者的理論融會貫通,吸收為自己的。


    就像孩子吸收父母的因素一般。


    但是,父母和心理分析者還是有細微區別的,並不能完全等同。


    因為,父母是不會像心理分析師那樣有條理和邏輯地幫他解決恐懼和焦慮。


    所以,父母和心理分析者在患者心中並未完全融合。


    現在要闡述的,是更深層的父母關係,會漸漸地把心理分析者的影響消於無形之中。


    隻剩下父母的聲音。


    現在,就每種症狀與不良情緒,與父母經曆一一對應起來。


    就某例而言,某抑鬱強迫症患者s男子,經過長久地深層心理分析後,已感覺自己再無任何心理問題。


    但是,當現實中突然出現一個如“科學家研究,抑鬱症來源於人腦中xx成份……”


    他會瞬間感覺心理分析是如此的蒼白無力,似乎反複多次深入內心的心理分析,在一份科學報告下,再無任何價值。他又陷入了無盡的絕望中。


    通過上麵簡單的闡述,大家應該知道了:這應該是他對科學家的過分崇拜和妥協所導致。


    這可以從他讀書時期的心理狀態看出。


    他從一開始讀書,就對老師的嚴厲毫無抵抗力。


    老師的任何一句話,都能決定他的意識和行為。


    也就是常人所說的“乖學生”。


    隻不過他這種乖巧太過了,遵守紀律到完全失去了本能的衝勁。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對老師權威的妥協毫無減弱的跡像。


    老師批評他笨、智力低下、反應遲鈍,他也隻能全盤接受。


    仿佛這些字眼就像永遠的鉻印,封印了他本能的創造力和智慧。


    他對老師的負麵評論幾乎已無免疫力。


    尤其是在理科方麵。


    因為他文科成績較好;理科成績很差。


    正如老師所說的:反應遲鈍、智力低下。


    無論他怎麽努力地去聽課,溫習,也總是跟不上老師和一些理科優生的步伐。


    仿佛“反應遲鈍”的評論已成宿命。


    這樣越來越造成他的自卑,總覺得在理科優生麵前,是如此的渺小。


    他的生活中似乎除了學習,再無其他。


    學習上的劣勢,已經影響到他整個人。


    他會漸漸否定自己,認為自己的心智不健全。


    甚至他在每次考試時,都會宿命般地認為自己一定會發生意外,考不出預料的成績。不管他事先準備得有多充分,多有把握。


    即使事實證明他考到了預期的成績,下一次他依然保持這種無故懷疑的態度。


    一直到他堅信自己天生缺少理科生的素養,再努力也白費。


    相對的,他有時會突然爆發出一種幻想:幻想自己能力超群,成績突飛猛進,甚至超過老師。


    這種想要成功的欲望原本並非病態。


    在沒有妥協時,他積極向上的心態是常態的、平穩的。


    但因為強行入學、過度妥協,導致願望強烈反彈,極度膨脹。


    就像一股柔和的水流,如果沒有障礙,他會細水長流。


    但如果嚴重阻礙它的流動,總有一天會爆發洪水。


    可見,抑鬱強迫症患者的完美主義,就源於此。


    演化到生活中,就是他堅信自己的心靈缺少了某一種要素,再怎麽彌補,也是有缺陷和障礙的,永遠比不上別人健康。


    相對的,一旦好轉,他又會無限誇大這種效果。


    還是回到他讀書的問題上。


    一個人的精力關注如果全部集中在讀書上,他也就隻有絕望的路。


    因為他似乎忘記了,他到底喜不喜歡理科,喜不喜歡讀書這個問題。


    如果不喜歡,理科成績好不好就無甚意義。


    這個問題在前麵已經討論過。


    現在隻為找到他是否喜歡讀書的真實記憶,而不再是心理推測。


    原來,在他的記憶中,確實有一個被他忽略的記憶。


    那就是——他最開始上幼兒園的時候,本來是懵懂和憧憬的。


    但是,就在快要進入校園的時候,他突然掙脫送他上學的爸爸。


    跑到一個地方躲起來。


    任憑爸爸怎麽勸說也不願進學校。


    後來還是爸爸利用他父親的權威才逼迫他進校。


    問題就在這裏發生了。


    從他進入校園這一刻起,他向老師妥協的曆程就此開始。


    所以說,他最初的自我是對學校強烈抗拒的,包括老師。


    如果不管這種非常態的抗拒,就強行要求他上學,隻會適得其反,令他突然從抗拒轉換為妥協。


    就像前麵說過的:一個孩子本來是討厭別人說他老實的,他由於外界的影響,使得他享受這種評價。從不老實的心變得過分溫馴。


    這種轉變是非常態的。


    當然,也不能說他強烈抗拒進校才是正常健康的自我。


    應該是:強烈抗拒和強烈妥協都是非常態的。


    但是,強烈抗拒至少不會讓他妥協,導致以後的自我迷失,甚至患病。


    事實證明,他在讀書中養成了一種退行滿足——以放假為極大的快樂。


    而要獲得這種快樂,必須以讀書的痛苦為基礎。


    如果選擇抗拒進校,最多隻是封閉自己,少與外界聯係而已。


    他的快樂就是接近正常的,而非退行與妥協的。


    所以,應該要認真對待他強烈抗拒進校的心理。


    但是,他應該先是保持一種正常的,對陌生事物的抗拒。


    (在這裏,有一個細微的疑惑需要解釋一下:正常的心態,對待陌生事物會有好奇心。但這和正常抗拒並不相矛盾。因為好奇並不代表馬上就要做成那件事。馬上想要做成那件事,就是一種暗藏的妥協。)


    到底是什麽原因,導致他這種抗拒變得如此強烈?


    這就要從他一次特殊經曆說起……


    那是在他5歲的時候,媽媽送他哥哥去上學,順便也把他帶上。


    那時候的他,很純真、懵懂。


    完全沒有對未知的不安與恐懼。


    隻是充滿著好奇。


    就在好奇心的驅動下,他仿佛記得:有一個老師模樣的人逗他,叫他過來;於是他好奇地進了一間房間,卻被另一個表情嚴厲的老師瞪了一眼、吼了一聲;那個老師似乎是個理科老師,當時正在做一個實驗;與此同時,一道強烈的白光閃了一下,他當時感覺腦海中一片空白,以後的事就記不起來了。


    這個記憶非常模糊,如果不是追溯到此,根本不會引起任何人注意,包括他自己。


    從這一嚇以後,他又記起:他夢見自己在一個朦朧的地方,看到一個點,不斷膨脹,直到充斥於他的視野。感覺異常壓抑。


    這就是他被突如其來的驚嚇所引起的後果。


    這似乎是最早的致病因素。


    因為被驚嚇,所以抗拒進校。


    一旦被強行進校,抗拒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妥協。


    因為妥協,所以對老師的話全盤接受;所以感染上負麵的評價,吸收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自我貶低、懲罰;漸漸形成退行滿足;最後導致疾病。


    人們往往會為患者曾經的不幸經曆而歎息,認為不幸已發生,似乎已決定他現在的狀態。


    但是,人們又往往忽略了患者當時的本能機製能夠抵抗這種不幸。


    所以,如果要找到一劑“良藥”,應該從患者本人身上尋找,而不是依靠心理分析者的指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深層心理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蓮花九天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蓮花九天落並收藏深層心理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