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地教室,埋頭做題的學生,遲來的他;學生們飛快地走筆,而他如握千斤之杖……


    一切都是那麽緊張,心跳仿佛跟隨著時間一起一伏。


    “鈴……”清悅地鈴聲響起,他似乎渾然不知;學生們匆忙交卷,而他還隻做完三分之一的題目。


    良久,他終於做完試卷,可等他交卷的時候,老師卻早已離開了教室。


    一股焦急地情緒霎時湧上心頭,試卷沒有被帶走,他感覺似乎失去了一樣至關重要的東西,仿佛心被割了一塊肉,異常空蕩……


    他終於醒了!


    隻是一場夢。


    但是夢中的焦慮又是如此強烈和清晰,以至夢醒後都似乎帶著餘味。


    這種考試夢也許大多數人都做過。


    不管離開校園有多久了。


    簡直和現實中考試一樣,幾乎沒什麽奇特之處。


    現實有很多考生就有這種真切地緊張情緒:越是著急,做題越慢。


    隻是夢中比較誇張一些——慢到連試卷都沒能交上的程度。


    回到現實中後,他感到莫大地慶幸:幸好這不是真的!


    正如他當初在學生時代考試地時候,萬分緊張;考完試後,隻有基本滿意,感覺莫大地輕鬆和愉快。


    這種回憶幾乎不費吹灰之力。


    這就是在上一卷經常提到的“退行滿足”——先是對一件很平常地事感覺痛苦,隻要這件事完成,就會獲得對等的快樂。


    但整個過程在一般人看來,都再平淡不過。


    在前麵的幾個夢中,一致都反應並喚起了做夢者兒時的本源願望。


    一種幾近無條件的快樂記憶。


    這才是一直要尋找的。


    但是這個夢所反應的願望,卻還顯得太過淺顯。僅僅是反應到做夢者的學生時代的“退行滿足”願望。


    如果基本了解了第一卷“心理分析”的內容。


    我想各位應該明白:工作、讀書……時候的願望隻是一種表相。


    甚至於連帶有太多感情色彩的童年願望,都隻是一種表相的願望。


    所謂帶有太多感情色彩?


    意思是說:患者或做夢者兒時對待父母的態度,總是帶有太多感情色彩。


    要不就覺得父母曾經感情冷淡,影響了他的性格,感覺很痛苦和怨恨;要不就回憶他們相對和睦和快樂的日子,感到幸福。


    這或許是人之常情。


    但對於心理疾患者而言,這些記憶卻並不具有太多價值。


    因為他們之所以生病,就是把快樂嚴重條件化;遺失了太多無條件的快樂。


    這些帶有太多感情色彩的記憶,就是一種條件苛刻的快樂。


    所以,必須要追溯到更遙遠地記憶。


    但是,這個夢僅僅是不算遙遠在學生時代。


    所反應的願望隻是一種想要考好的表麵願望。


    從表麵上看:這對於深層心理分析來說,實在不是一種有價值的記憶。


    但是,這又是通向本源記憶的必經之路。


    在他以後的工作、愛情中的一些緊張感,都是源於學生時代考試時的緊張情緒。


    比如說,他在工作中完成老板交待的一項工作任務時,有時因時間緊促而感覺異常緊張。


    就是源於學生時代,他對待考試的緊張態度。


    更進一步說,他如果在工作中有表現好的一麵,而沒有被老板看到;而表現壞的一麵卻被老板看到了。


    他就會異常痛苦和焦慮。


    就像他花了大量心血做一份考卷,結果沒有交到老師手上,他就會異常焦慮和懊惱。


    也像在追求愛情中,精心把自己打造成王子,卻在心上人麵前出醜。


    那種感覺實在是一種折磨。


    由此可見:考試中緊張的含義就在於此。


    他在做完試卷,卻沒能交到老師手上時;感覺心似乎被割掉一塊般空蕩;就是因為他花了大量精力創造的好的東西,沒能呈現給別人看而如此。


    如果大家看過上一卷“母親的呼吸”那一章節,也許能夠很快地聯想到:做好試卷,卻沒能呈現給老師看的痛苦,就是兒時因為本能意外受阻,無力保護母親,所以總想與母親保持一種分離狀態,害怕因自己的不良事件牽涉到母親,而使她受到傷害;等到這種本能突然恢複的時候,他又急於與母親聚合,急於把母愛的偉大呈現給別人看。


    如果不能馬上呈現,他則又會產生一種類似於母子分離的原始感覺,感覺內心十分空落。


    更進一步說:這是一種呼吸的幾近中斷,而導致心跳的延遲。


    因為在前麵說過,母子的呼吸有一種原始的連通性。


    而呼吸的中斷,在前麵也說過,是因為排便時對排泄物的恐懼和排斥;不敢自然地聞那種氣味;過早地對本能地肮髒有所防備,所以內封住鼻子;導致口的急促呼吸;接近一種呼吸的“中斷”。


    當然,這種呼吸的“中斷”不是絕對的,是相對暢快呼吸而言的。


    至於為何恐懼排泄物,則是一種十分偶然的事件導致的,並非必然。


    到此,再回溯上去,各位應該能夠明白:在考試時極端害怕出錯,一旦做好時又急於呈現給別人看,導致自己始終處於一個緊張的狀態;在工作時,急於表現的緊張;在愛情中,極端偽裝美好的緊張;甚至於強迫症者頭腦中那種糾纏成粘狀的意念(患者感覺頭腦中思維混亂成粘狀,與排泄物的粘狀是隱秘相通的。)……都是源於對自己排泄物的排斥,忘記了本能排便的快感,而獲得了一種病態的、過早排除肮髒的快感。


    而應是先自然吸入那種氣味,然後用口的爆發而排除。


    至少也要是完全封住鼻子,用口的暢快呼吸來排除。


    而不是內封鼻子那種似吸未吸的兩難狀態。


    所以,當人們為一件醜事的呈現,好事的埋沒而過分緊張時;隻需把自己醜陋的一麵當成排泄物,深吸氣,然後自然深呼出便可。


    但請不要把這簡單地理解成人們常說的“深呼吸緩解緊張”這個概念。


    如果不記憶兒時排便時那種暢快,“深呼吸”僅僅是“深呼吸”而已,而非緊張的根源。


    人們常常為緊張感覺措手無策,隻能安慰性地把這歸於人們很自然很正常的東西,無條件地要別人去接受。


    又或者鼓勵他們加強鍛煉,轉移注意力……


    不可否認這是一種積極地生活方式,但帶有一定地強加性。


    畢竟說比做要容易得多。


    但如果僅為上述這些對緊張地新奇解釋而沾沾自喜,不是發自內心地用記憶去尋找答案,也不是一種很好的態度。


    因為這不是一種知識,而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記憶。(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深層心理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蓮花九天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蓮花九天落並收藏深層心理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