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莫明其妙地夢到自己認識的一個老板,手下管著幾百號人,顯得很威風。
表麵上看,這是一個與自己的願望風馬牛不相及的夢。
也是一個毫無邏輯的夢。
因為一般人會認為:別人威不威風,與自己有何相幹呢?
他和那個老板交情並不是很深,也沒多少利害關係,他甚至都沒在他那裏上班。
即使有點關係,誰會幻想到別人的理想去呢?
最多隻是幻想自己的夢想實現罷了。
很多人也許做過一些匪儀所思的夢。
也就當是一種莫明其妙,慢慢淡忘。
但如果對於一個本來就思維混亂的心理疾患者來說,再做個如此混亂的夢,也許會是一種雪上加霜。
他們會更加覺得自己的症狀難以捉摸,無法恢複以前的清晰思維。
但是,隻要了解了前麵心理分析中的邏輯,任何混亂的夢都是有源可尋的。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是一種吹毛求疵。
夢本來就很混亂,有必要這樣去解釋清楚嗎?
這本來就是很正常的,刻意去關注反而會影響心情。
這或許是一般人的想法,但心理疾患者卻未必如此想。
就像一個怪異的思維,普通人一般會當成玩笑流露出來。
但心理疾患者無法做到,因為那種怪異程度已超出一般。
而且這種玩笑的流露也未必十分健康。
就像在上一章所說:正常人都有憂傷的時候,所以心理疾患者不要對自己的不快樂太在意。
這種說法並無對錯之說。
但如果總是依賴於這種安慰,那麽一個人的成長和快樂會受到大大限製的。
因為他失去了自主的判斷,而依賴於外界的暗示。
如果他有這個心追求更多的快樂,那麽就無需過多的和其他人比較,也無需參照別人。
應該認為他曾經確實很快樂,比一般人的心態還要健康。
所以說,亂夢的解釋還是有必要的。
就這個亂夢來說,你根本無從發現做夢者的本能願望和快樂所在。
但也不能說這是做夢者憑空創造的怪異思維。
這是不存在的。
因為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中間有太多的曲折,但還是有必然聯係的。
這種聯係就是:他曾因業務關係和這個老板交往過一段時間。這個老板的實力並不雄厚,隻是一個小老板。但是,他是個人格退縮的人,特別自卑。總是覺得要討好別人,向別人妥協,才能滿足自己的願望。
因為當時有一筆很小的業務需要和這位老板商談,但自己又不夠自信,所以總是把老板的地位抬得過高;做什麽都要看他的臉色。
所以,他想像著這個老板如果是個資產過億,管著幾百號員工的大老板,他一定會很高興和滿足;就會很樂意地和他做成這筆業務。
雖然這並不現實,但這要有著這種恭維的想法;說著一些恭維的話;他就覺得比較有安全感。
討得老板的歡心,也許就會談成這筆業務。
到此,這個亂夢的含義,應該是不言而喻了。
也由此可見,如果一個人的“退行滿足”過於強大;太過自卑;太過妥協;他就會經曆許多曲折來滿足自己的願望。
這些曲折也並非光怪陸離,很多人都有過恭維的想法和行為。
隻是程度高低的問題。
可見,一個人如果太過向外界妥協,甚至會把一個幾近陌生人的夢想當成自己的理想。
也就不難解釋為何有些人的頭腦中會出現一些陌生的、荒誕不經的想法。
感覺毫無邏輯,和自己毫不相幹。
實際卻是被他遺忘的,曾有過的一次過度妥協。
說到這,不由得聯想到社會上的一些普遍現象。
在社會交際上,人們往往排斥那些性格內向、沉默寡言的人。
甚至著他們的眼神都有一種逃避,或者諱莫如深。
或許會認為他們心裏與人有芥蒂,或者太過高傲,不近人情,有距離感,難以接近……
甚至認為他們與自己有仇恨、有意見……
於是,那些人格退縮自卑的人,會覺得很內疚、自責,認為自己的沉默是一種罪惡。
隻得強顏歡笑、言不由衷地與他們交流。
但是,卻很少有人真正理解這些內向的人群。
難道他們真的是那樣不近人情?苦大仇深嗎?
未必如此。
根據與他們的接觸,大家也許會發現:他們原本是如此地善良,對人毫無芥蒂,也不存在什麽有意見。
僅僅是單純地不想說話而已。
想保持內心的寧靜而已。
隻是因為他們遺失了那種“發自內心去交流、歡笑”的記憶。
心理的機製在漸漸追尋這種本能記憶,導致與外界的聯係稍微弱化而已。
如果他因為沉默而自責,因為外人的不理解;就會中斷這種記憶的追尋;反而變得極不自然;讓人看上去好像內心有仇恨似的。
而那些心態很健康的人,卻不管這麽多。
不管他是否沉默內向,都會很自然地和他交流。
事實也證明:他們並非那樣不近人情,而是很樂意和人交流。
當然,以上也隻是隨意的表露。
內向或者自卑人格的人,並不要太在意外人的評價;也不要抱怨外人的不理解。
逃避內向人群的人,內心也並非十分健康。
而隻需依循自己的本能意願便可。
追尋自己曾經童貞的記憶。
想笑就笑,想說就說。
該吃飯的時候吃飯、該睡的時候就睡、想玩的時候就玩……
這樣自然不會因妥協而融合別人的想法,使自己的想法變得很怪異、很不自然。
有時候在外人麵前強顏歡笑並不是一種幽默的習得,更像是一種“無所謂”。
但請不要把這種隨心理解為幼稚。
因為一個人太過缺乏童貞,是無資格談幼稚的。
也不要認為這種隨心就是簡單的順其自然。
因為如果不了解所有複雜的心理結構,強行這樣隨心所欲,就可能是真正的幼稚。
更不要把隨心所欲理解為為所欲為,因為人的本能隻是單純地求樂,並無刻意破壞之意。
這或許需要各位用自我記憶去體會,言語的解釋並非十分貼切。(未完待續。)
表麵上看,這是一個與自己的願望風馬牛不相及的夢。
也是一個毫無邏輯的夢。
因為一般人會認為:別人威不威風,與自己有何相幹呢?
他和那個老板交情並不是很深,也沒多少利害關係,他甚至都沒在他那裏上班。
即使有點關係,誰會幻想到別人的理想去呢?
最多隻是幻想自己的夢想實現罷了。
很多人也許做過一些匪儀所思的夢。
也就當是一種莫明其妙,慢慢淡忘。
但如果對於一個本來就思維混亂的心理疾患者來說,再做個如此混亂的夢,也許會是一種雪上加霜。
他們會更加覺得自己的症狀難以捉摸,無法恢複以前的清晰思維。
但是,隻要了解了前麵心理分析中的邏輯,任何混亂的夢都是有源可尋的。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是一種吹毛求疵。
夢本來就很混亂,有必要這樣去解釋清楚嗎?
這本來就是很正常的,刻意去關注反而會影響心情。
這或許是一般人的想法,但心理疾患者卻未必如此想。
就像一個怪異的思維,普通人一般會當成玩笑流露出來。
但心理疾患者無法做到,因為那種怪異程度已超出一般。
而且這種玩笑的流露也未必十分健康。
就像在上一章所說:正常人都有憂傷的時候,所以心理疾患者不要對自己的不快樂太在意。
這種說法並無對錯之說。
但如果總是依賴於這種安慰,那麽一個人的成長和快樂會受到大大限製的。
因為他失去了自主的判斷,而依賴於外界的暗示。
如果他有這個心追求更多的快樂,那麽就無需過多的和其他人比較,也無需參照別人。
應該認為他曾經確實很快樂,比一般人的心態還要健康。
所以說,亂夢的解釋還是有必要的。
就這個亂夢來說,你根本無從發現做夢者的本能願望和快樂所在。
但也不能說這是做夢者憑空創造的怪異思維。
這是不存在的。
因為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中間有太多的曲折,但還是有必然聯係的。
這種聯係就是:他曾因業務關係和這個老板交往過一段時間。這個老板的實力並不雄厚,隻是一個小老板。但是,他是個人格退縮的人,特別自卑。總是覺得要討好別人,向別人妥協,才能滿足自己的願望。
因為當時有一筆很小的業務需要和這位老板商談,但自己又不夠自信,所以總是把老板的地位抬得過高;做什麽都要看他的臉色。
所以,他想像著這個老板如果是個資產過億,管著幾百號員工的大老板,他一定會很高興和滿足;就會很樂意地和他做成這筆業務。
雖然這並不現實,但這要有著這種恭維的想法;說著一些恭維的話;他就覺得比較有安全感。
討得老板的歡心,也許就會談成這筆業務。
到此,這個亂夢的含義,應該是不言而喻了。
也由此可見,如果一個人的“退行滿足”過於強大;太過自卑;太過妥協;他就會經曆許多曲折來滿足自己的願望。
這些曲折也並非光怪陸離,很多人都有過恭維的想法和行為。
隻是程度高低的問題。
可見,一個人如果太過向外界妥協,甚至會把一個幾近陌生人的夢想當成自己的理想。
也就不難解釋為何有些人的頭腦中會出現一些陌生的、荒誕不經的想法。
感覺毫無邏輯,和自己毫不相幹。
實際卻是被他遺忘的,曾有過的一次過度妥協。
說到這,不由得聯想到社會上的一些普遍現象。
在社會交際上,人們往往排斥那些性格內向、沉默寡言的人。
甚至著他們的眼神都有一種逃避,或者諱莫如深。
或許會認為他們心裏與人有芥蒂,或者太過高傲,不近人情,有距離感,難以接近……
甚至認為他們與自己有仇恨、有意見……
於是,那些人格退縮自卑的人,會覺得很內疚、自責,認為自己的沉默是一種罪惡。
隻得強顏歡笑、言不由衷地與他們交流。
但是,卻很少有人真正理解這些內向的人群。
難道他們真的是那樣不近人情?苦大仇深嗎?
未必如此。
根據與他們的接觸,大家也許會發現:他們原本是如此地善良,對人毫無芥蒂,也不存在什麽有意見。
僅僅是單純地不想說話而已。
想保持內心的寧靜而已。
隻是因為他們遺失了那種“發自內心去交流、歡笑”的記憶。
心理的機製在漸漸追尋這種本能記憶,導致與外界的聯係稍微弱化而已。
如果他因為沉默而自責,因為外人的不理解;就會中斷這種記憶的追尋;反而變得極不自然;讓人看上去好像內心有仇恨似的。
而那些心態很健康的人,卻不管這麽多。
不管他是否沉默內向,都會很自然地和他交流。
事實也證明:他們並非那樣不近人情,而是很樂意和人交流。
當然,以上也隻是隨意的表露。
內向或者自卑人格的人,並不要太在意外人的評價;也不要抱怨外人的不理解。
逃避內向人群的人,內心也並非十分健康。
而隻需依循自己的本能意願便可。
追尋自己曾經童貞的記憶。
想笑就笑,想說就說。
該吃飯的時候吃飯、該睡的時候就睡、想玩的時候就玩……
這樣自然不會因妥協而融合別人的想法,使自己的想法變得很怪異、很不自然。
有時候在外人麵前強顏歡笑並不是一種幽默的習得,更像是一種“無所謂”。
但請不要把這種隨心理解為幼稚。
因為一個人太過缺乏童貞,是無資格談幼稚的。
也不要認為這種隨心就是簡單的順其自然。
因為如果不了解所有複雜的心理結構,強行這樣隨心所欲,就可能是真正的幼稚。
更不要把隨心所欲理解為為所欲為,因為人的本能隻是單純地求樂,並無刻意破壞之意。
這或許需要各位用自我記憶去體會,言語的解釋並非十分貼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