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曾說過:“不要去了解女人,因為女人都是瘋子。”


    又一說:女人心,海底針。


    可見,女人的心思是十分難以了解的。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她們有時候會表現出一種令人震驚的無原則性。


    比如她們看到一個相貌十分普通的男子,可能會驚呼:“哇!好帥啊!”


    有時她們會對幾乎每個認識的男子表現得很親近,不知情的還以為她隻鍾情於自己;而沾沾自喜。


    有時她們情緒多變,也許上一秒和你還是親密無間,下一秒又對你冷若冰霜。


    在拒絕他人的愛情表白時,她們竟還會以教導者式的身份指導他們該如果選擇女孩、如何追求愛情。


    冷靜之態,令人匪儀所思。


    她們拒絕愛情的理由無法用言語描述,不管你多有錢、多帥、性格多好、多有學問……


    隻憑她一種感覺,就會讓這一切盡歸塵土。


    而這種感覺連她們自己也無法描述出來。


    就是這種不可言傳的感覺,讓多少男人為之瘋狂不安、輾轉反側。


    甚至因此沉淪、鬱鬱寡歡。


    而男人則要單純得多,有時僅追求一種漂亮,有時是一種性感,有時是一種溫柔,有時是一種文化素養……


    甚至具體到身高、體重、五官……


    相比於女人的愛情觀,更加直觀,不會給人一種模糊不清的感覺。


    有時候,男人明明是懷著愛情的憧憬去追求一個女孩,卻意外地得到一個莫名其妙地回複:認他做哥哥。


    似乎在她們的觀念中,親情是可以代替愛情的。


    或者說是一種彌補。


    一種轉移,也是一種逃避。


    與男人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馳。


    她們有時會表現得十分朦朧,與你始終保持著一種不冷不熱的關係。


    不管你怎樣努力都難以打動她們。


    讓人躁動得抓心撓肺亦無濟於事。


    她們有時的審美異常奇特,偏偏喜歡壞壞的男子。


    也不管那男子對她們有多凶。


    其貌不揚的男子或許更能獲得她們的青睞。


    這與內涵無關,有時僅是第一眼便已決定。


    有時她們明明說不注重外表,隻重內心。


    但第一眼見你的時候,就已決定愛情的成敗。


    先前的所謂內在的了解,都已付諸東流。


    以上這些,或許還遠遠不能描述女人的複雜性。


    從某種意義上說:女人在愛情上的捉摸不定,直接導致了一些男人的沉淪與墮落,


    甚至誘發心理疾病。


    但如果仔細了解了前麵心理分析的內容,應能得出一個結論:根本不需要過多去了解女人。


    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僅是母親而已。


    愛情不過是在母子情深的基礎上,所堅持的那種好奇心、探索心所得來的意外產物。


    而不是先入為主得來的。


    從另一種意義上說:對待愛情與對待母親的態度是等同的。


    首先要無條件相信母親永遠與自己心心相連。


    換句話說就是要無條件相信自己一定會擁有愛情。


    然後就是對待母親的喜怒哀樂。


    也就是在前麵所說的“阿尼瑪與阿尼姆斯”


    母親在最初的時候,給孩子的感覺一定是安全與美妙的。


    隻需要保存這種記憶。


    之後母親的悲傷與痛苦,都會在這種記憶的基礎上被戰勝或克服。


    心理上的痛苦之所以難克服,往往是最初最安全美妙的本源記憶被壓製,而過多過早地向使他痛苦的人妥協;形成自我懲罰。


    而並非單純意義上的無法戰勝對方。


    所以,人們常說: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


    但人們往往把這句話轉化為一種變相的妥協。


    好像在對外人說:“我並不是打不過你,你不算什麽。我隻是過不了自己這一關而已。”


    實際在內心還是表達對對手的一種防範。


    仿佛在暗示自己的力量,勸告對方不要侵犯自己。


    而不是閑庭信步,任由外界的變化,而保持內心的強大與淡定。


    所以,女人並非一定要了解。


    就像在前麵說的s男特別害怕理科或醫學人士,如果他們說一句:“你的心理有問題,是因為生理上的基因有缺陷。”


    不管是否去檢查,也足以令他絕望。


    他們忘記了自己最本能地直覺——渴望恢複心理健康。


    隻要有這種渴望,就可以肯定以前的心理基礎一定是沒有問題的。


    現在的絕望,隻是曾經意外地被理科老師驚嚇,而導致向他們過度妥協、言聽計從的結果。


    竟與自然科學上的探索並無關聯。


    如不經深層分析,根本無從發現。


    還隻會糾纏於他的生理缺陷到底在哪裏。


    對待女人也是如此。


    愛情上的失敗並不一定是不了解女人,而是忘記了自己曾經最有信心的時候,根本不需要太了解別人。


    如果一定要了解女人。


    隻能從她們的潛意識了解,而不能看她們說話的字麵意思。


    比如,女人毫無原則地誇讚男人的外貌,是一種潛意識的創意表露。


    來源於在開篇所說的:“被壓抑的往往是滿足的”。


    一種毫無疑義或無條件的事,往往會因完全滿足而壓入心底。


    所以,表現到意識中的,往往是與之相反的意思。


    就像如果有人刻意強調“地球是圓的”


    則可能會有人爆出驚人之語“地球不是圓的”


    也因為這種無條件事實的潛沒,會讓人難以記起。


    就像人們回憶兒時那些無憂無慮的時光時,總是無法想起。


    而有條件獲得的快樂,比如獎勵,則會記憶猶新。


    前者是無條件的,後者是有條件的,就像是一種條件反射。


    所以,女人某時的驚人之語,不過是一種無意的表露。


    還有,女人多變的性格,來源於她本身的心理結構。


    從單純的性別上說,男孩是戀母排父的,所以他表現出與男性對抗的勇氣,呈現出一種陽剛;


    而女孩是戀父排母的,所以她表現出與女性對抗的勇氣,會比男性更溫柔。


    男孩的戀母,跟他是從母親的身體中分離出來的血肉,是有一定關係的。


    但是,問題出現了。


    因為女孩也是從母親的身體中分離出來,所以女孩也應暗藏一種隱晦的戀母情結。


    這樣一來,女孩不僅戀父,還隱藏著一種微妙地戀母情結。


    這就是女性的複雜之處。


    弗洛伊德在《少女杜拉的故事》中,曾洞悉並揭示了這種複雜性。


    當然,男性也有女性因素。


    但女人的兩麵性比男性更加強烈。


    所以,在現實中,一個女孩很容易接收一個偏中性化的柔美男子;但是,再女性化的男子,也難以接受一個男性化的女孩。


    所以,在對待女性心理疾患者時,可以複製前麵心理分析、夢與記憶、心理與軀體中,對男性心理描述的所有內容;而隻需把男性戀母,轉換為女性戀父。


    但是,不要忘記女性心理中深藏的那部分戀母情結。(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深層心理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蓮花九天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蓮花九天落並收藏深層心理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