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惹了我的人1
趙武表示了同意,叔向一臉微笑——過去衛國是二等強國,它發作起來連鄭國都要偶爾吃虧。但失去了戚地之後,失去了朝歌之後,衛國隻剩下原來的四分之一國土,這樣的國家還不如趙武手下附庸許國呢,即使衛獻公滿肚子怨氣回國後,他又能折騰出什麽事來。
但這時,在大廳裏幫忙處理公務的田蘇還要火上澆油:“我有個建議——既然我們打算釋放衛國國君,不如連北宮遺、寧喜一起也不加處罰放了——不是說嘛:衛國國君怎麽處理他的臣子,那是衛國自己的封建權力。”
趙武滿臉不甘心的表情:“要是衛國一個臣子都不處罰,豈不白白便宜了衛國,以後其他國家的權臣做決定的時候,就會毫無顧忌……”
齊策在一旁閑閑的戳穿田蘇的陰謀:“田大人這是指望衛國內亂啊!衛獻公是個喜歡權力的人,是個不甘寂寞的人,是個喜歡搗蛋的人,他回國前許諾,國家大權由寧喜掌握,自己隻管祭祀,衛獻公會說話算數嗎?”
趙武一拍巴掌:“田蘇,你夠奸詐,衛國國君回國之後,跟寧喜必然還有一番爭鬥……這樣的奸詐,我喜歡。”
田蘇揚起臉來:“我們在黃河南岸有兩大塊飛地,所占領的齊國土地如果不從衛國通行,那就完全隔絕在本土之外,衛國隻有亂了,才能讓我們有機會把黃河南岸的土地連成一片,這麽做符合我晉國的利益。”
趙武摸著下巴說:“去年天下大旱,黃河南岸的土地沒有封賞下去,今年如果旱情緩和,那麽黃河南岸就是一片豐饒的土地啊!齊國對那片土地開發完善,我們隻要稍稍整理一下,就能給領主帶來豐厚的收益……田蘇,你出的這個建議很好,我分給你一塊南岸土地。”
叔向趕緊插嘴:“賞罰應該出於公而不是出於私,元帥如果準備封賞南岸的土地,不要針對田蘇一個人,應該針對全國的功臣,然後田蘇獲得其中一塊封地才能心安理得。”
趙武點頭:“那麽你製定賞罰條例吧,我們開始分割南岸的土地。”
叔向繼續說:“賞罰應該出於公——元帥既然決定放歸衛國國君了,那麽你的決定也應該公開,請元帥正式接見齊國、鄭國兩位君主,向他們宣布這個消息。”
趙武看著叔向:“聽說齊國的名臣晏嬰來了,打算把齊國國君的妹妹嫁給君上,你聯絡一下晏子,我想跟他談一下。”
晏嬰是有名的外交家,細細閱讀晏子出使楚國的經曆,可以發現晏子說話邏輯性非常嚴密,而在春秋這個時代,邏輯學還沒有誕生,晏嬰從哪裏獲得邏輯學知識呢?
尤其可怕的是,他將邏輯推理運用的如此成熟,令人不得不懷疑這廝是久經訓練的。
晏嬰應召而來,趙武盯著晏嬰,心裏琢磨著該如何開口試探,他久久不說話,叔向領會錯了趙武的意思,見老是盯著晏嬰看個不停,他跳出來找茬:“請問先生,節儉與吝嗇有什麽區別?”
趙武非常具有現代宅男性格,這話翻譯成現代語言,也就是:春秋時代的趙武非常擅於裝憨厚,而他的部下總能領會他的含義,搶著替他出頭,把本該由趙武說的話搶先說了,這樣,其他人露出言辭刻薄的本性,而趙武隻是裝含蓄。
晏嬰坐在那裏,他要求覲見的是霸主國的執政——春秋時代,霸主國的執政也就是“天下第一執政”!
會見這樣一個重要的人物,晏嬰卻穿得很寒酸。而齊國是紡織大國,衣衫織造的非常精美,染色技藝非常高超,現代出土的齊國織物,一件衣服上能染出十多種顏色,圖案花紋充滿了齊國風格的浪漫與誇張。但晏嬰的服裝隻是簡單的兩種顏色,黑與紅,染在青色的麻布衣服上,這件衣服他穿得久了,袖口已經出現磨損痕跡,屁股後的衣服因為經常跪坐,已顯得稀稀朗朗,讓人看見很不舒服。
趙武盯著晏嬰久久不說話,而趙武是個講究享受的人,他建造的房屋“美倫美央”,吃的食物“膾炙人口”,穿的衣服嘛……趙武雖然自認為不太講究穿著,但趙氏特產的棉布與毛紡織品,在這個時代都是奢侈品,而趙氏的印染工藝經過趙城學宮的特意研究,等於這個時代的高科技。
所以趙武坐在席位上首——春天了,他一身純棉布純色的袍服,自認為已經非常低調了,但在春秋人看來,身穿棉布而不是麻布,就是一種奢侈到極致的浮華。
趙武給晉國公卿的印象也是這樣,所以叔向看到趙武不吭氣,以為趙武是嫌晏嬰穿著過於寒酸,顯得極不正式,所以出口抱怨。
晏嬰聽懂了叔向的話,他抖了抖身上的衣服,仿佛身上穿的比趙武還要華貴,他充滿驕傲的回答:“節儉是君子的品德,吝嗇是小人的惡德。衡量財物的多寡,有計劃的加以使用,富貴時不過分地加以囤積,貧困時不向人借貸,不放縱私欲、奢侈浪費,時刻念及百姓之疾苦,這就是節儉。
如果積財自享而不想到賑濟百姓,即使一擲千金,也是吝嗇啊——簡單的說,如果一擲千金,這錢不單單花在自己身上,花再多的錢也不能算是不節儉,但如果把錢隻花在自己身上,那就是吝嗇了,花再多的錢,依舊是吝嗇。”
趙武拍手:“晏子說這話,隻是部分正確。你說的節儉與吝嗇的道理,大體說來是正確的,尤其是‘富貴時不過分地加以囤積’這句話,說明了商業社會的真理。但晏子既然出身於管仲所在的國度,應該對管仲的經營學術非常了解,你怎麽會說出那些話來呢?
我聽說齊國新任國君(齊景公)繼位之後,因為你居住在東市的巷子裏,房屋簡陋而寒酸,所以打算賜你一座貴族住宅,以便符合你的正卿職位,但你卻拒絕了,說:‘我居住在東市附近,家裏平常買東西方便,更況且上下班的時候經過東市,可以傾聽一下百姓的談論,這是了解物價與商業的好機會,我齊國以商立國,商業的興旺實在關係我齊國的命運。我身為正卿,怎能忽視市場價格變動呢?’
從這番話裏,聽的出你對商業運作非常熟悉,那麽你應該知道,隻要消費,就不是吝嗇——無論他把是花在誰身上。因為錢隻有到市場上購買了東西,生產者才可以將他的勞動兌換成現金,收稅官才能從這筆交易當中收取到稅金,國君才能從稅金中獲益。而生產者有錢了,才能去購買糧食,購買各種生活必需品以養家糊口,購買生產資料以便重新生產,並在這個過程中向國君交納更多的稅。
所以隻要消費了,哪怕這筆錢隻花在消費者本人享受上,而不是用來肉包子打狗,不是白扔給不相幹的乞丐,都不算吝嗇,都是在為國君交納稅金,是在替社會創造就業就會——誰的錢財誰做主!晏子你生長在管仲的齊國,竟然用農民式思維考慮生產消費問題,難怪齊國落後了。”
晏嬰想了想:“武子說的仿佛有道理,不過,我比較讚賞執政你的‘寬政省刑’,今日我能夠親見執政,請讓我為晉國百姓慶賀。”
晏嬰這是承認趙武說的話有道理,但他代表齊國的“國家體麵”,所以他不能直接認錯,隻好轉而誇獎趙武的其它施政方案。
趙武表示了同意,叔向一臉微笑——過去衛國是二等強國,它發作起來連鄭國都要偶爾吃虧。但失去了戚地之後,失去了朝歌之後,衛國隻剩下原來的四分之一國土,這樣的國家還不如趙武手下附庸許國呢,即使衛獻公滿肚子怨氣回國後,他又能折騰出什麽事來。
但這時,在大廳裏幫忙處理公務的田蘇還要火上澆油:“我有個建議——既然我們打算釋放衛國國君,不如連北宮遺、寧喜一起也不加處罰放了——不是說嘛:衛國國君怎麽處理他的臣子,那是衛國自己的封建權力。”
趙武滿臉不甘心的表情:“要是衛國一個臣子都不處罰,豈不白白便宜了衛國,以後其他國家的權臣做決定的時候,就會毫無顧忌……”
齊策在一旁閑閑的戳穿田蘇的陰謀:“田大人這是指望衛國內亂啊!衛獻公是個喜歡權力的人,是個不甘寂寞的人,是個喜歡搗蛋的人,他回國前許諾,國家大權由寧喜掌握,自己隻管祭祀,衛獻公會說話算數嗎?”
趙武一拍巴掌:“田蘇,你夠奸詐,衛國國君回國之後,跟寧喜必然還有一番爭鬥……這樣的奸詐,我喜歡。”
田蘇揚起臉來:“我們在黃河南岸有兩大塊飛地,所占領的齊國土地如果不從衛國通行,那就完全隔絕在本土之外,衛國隻有亂了,才能讓我們有機會把黃河南岸的土地連成一片,這麽做符合我晉國的利益。”
趙武摸著下巴說:“去年天下大旱,黃河南岸的土地沒有封賞下去,今年如果旱情緩和,那麽黃河南岸就是一片豐饒的土地啊!齊國對那片土地開發完善,我們隻要稍稍整理一下,就能給領主帶來豐厚的收益……田蘇,你出的這個建議很好,我分給你一塊南岸土地。”
叔向趕緊插嘴:“賞罰應該出於公而不是出於私,元帥如果準備封賞南岸的土地,不要針對田蘇一個人,應該針對全國的功臣,然後田蘇獲得其中一塊封地才能心安理得。”
趙武點頭:“那麽你製定賞罰條例吧,我們開始分割南岸的土地。”
叔向繼續說:“賞罰應該出於公——元帥既然決定放歸衛國國君了,那麽你的決定也應該公開,請元帥正式接見齊國、鄭國兩位君主,向他們宣布這個消息。”
趙武看著叔向:“聽說齊國的名臣晏嬰來了,打算把齊國國君的妹妹嫁給君上,你聯絡一下晏子,我想跟他談一下。”
晏嬰是有名的外交家,細細閱讀晏子出使楚國的經曆,可以發現晏子說話邏輯性非常嚴密,而在春秋這個時代,邏輯學還沒有誕生,晏嬰從哪裏獲得邏輯學知識呢?
尤其可怕的是,他將邏輯推理運用的如此成熟,令人不得不懷疑這廝是久經訓練的。
晏嬰應召而來,趙武盯著晏嬰,心裏琢磨著該如何開口試探,他久久不說話,叔向領會錯了趙武的意思,見老是盯著晏嬰看個不停,他跳出來找茬:“請問先生,節儉與吝嗇有什麽區別?”
趙武非常具有現代宅男性格,這話翻譯成現代語言,也就是:春秋時代的趙武非常擅於裝憨厚,而他的部下總能領會他的含義,搶著替他出頭,把本該由趙武說的話搶先說了,這樣,其他人露出言辭刻薄的本性,而趙武隻是裝含蓄。
晏嬰坐在那裏,他要求覲見的是霸主國的執政——春秋時代,霸主國的執政也就是“天下第一執政”!
會見這樣一個重要的人物,晏嬰卻穿得很寒酸。而齊國是紡織大國,衣衫織造的非常精美,染色技藝非常高超,現代出土的齊國織物,一件衣服上能染出十多種顏色,圖案花紋充滿了齊國風格的浪漫與誇張。但晏嬰的服裝隻是簡單的兩種顏色,黑與紅,染在青色的麻布衣服上,這件衣服他穿得久了,袖口已經出現磨損痕跡,屁股後的衣服因為經常跪坐,已顯得稀稀朗朗,讓人看見很不舒服。
趙武盯著晏嬰久久不說話,而趙武是個講究享受的人,他建造的房屋“美倫美央”,吃的食物“膾炙人口”,穿的衣服嘛……趙武雖然自認為不太講究穿著,但趙氏特產的棉布與毛紡織品,在這個時代都是奢侈品,而趙氏的印染工藝經過趙城學宮的特意研究,等於這個時代的高科技。
所以趙武坐在席位上首——春天了,他一身純棉布純色的袍服,自認為已經非常低調了,但在春秋人看來,身穿棉布而不是麻布,就是一種奢侈到極致的浮華。
趙武給晉國公卿的印象也是這樣,所以叔向看到趙武不吭氣,以為趙武是嫌晏嬰穿著過於寒酸,顯得極不正式,所以出口抱怨。
晏嬰聽懂了叔向的話,他抖了抖身上的衣服,仿佛身上穿的比趙武還要華貴,他充滿驕傲的回答:“節儉是君子的品德,吝嗇是小人的惡德。衡量財物的多寡,有計劃的加以使用,富貴時不過分地加以囤積,貧困時不向人借貸,不放縱私欲、奢侈浪費,時刻念及百姓之疾苦,這就是節儉。
如果積財自享而不想到賑濟百姓,即使一擲千金,也是吝嗇啊——簡單的說,如果一擲千金,這錢不單單花在自己身上,花再多的錢也不能算是不節儉,但如果把錢隻花在自己身上,那就是吝嗇了,花再多的錢,依舊是吝嗇。”
趙武拍手:“晏子說這話,隻是部分正確。你說的節儉與吝嗇的道理,大體說來是正確的,尤其是‘富貴時不過分地加以囤積’這句話,說明了商業社會的真理。但晏子既然出身於管仲所在的國度,應該對管仲的經營學術非常了解,你怎麽會說出那些話來呢?
我聽說齊國新任國君(齊景公)繼位之後,因為你居住在東市的巷子裏,房屋簡陋而寒酸,所以打算賜你一座貴族住宅,以便符合你的正卿職位,但你卻拒絕了,說:‘我居住在東市附近,家裏平常買東西方便,更況且上下班的時候經過東市,可以傾聽一下百姓的談論,這是了解物價與商業的好機會,我齊國以商立國,商業的興旺實在關係我齊國的命運。我身為正卿,怎能忽視市場價格變動呢?’
從這番話裏,聽的出你對商業運作非常熟悉,那麽你應該知道,隻要消費,就不是吝嗇——無論他把是花在誰身上。因為錢隻有到市場上購買了東西,生產者才可以將他的勞動兌換成現金,收稅官才能從這筆交易當中收取到稅金,國君才能從稅金中獲益。而生產者有錢了,才能去購買糧食,購買各種生活必需品以養家糊口,購買生產資料以便重新生產,並在這個過程中向國君交納更多的稅。
所以隻要消費了,哪怕這筆錢隻花在消費者本人享受上,而不是用來肉包子打狗,不是白扔給不相幹的乞丐,都不算吝嗇,都是在為國君交納稅金,是在替社會創造就業就會——誰的錢財誰做主!晏子你生長在管仲的齊國,竟然用農民式思維考慮生產消費問題,難怪齊國落後了。”
晏嬰想了想:“武子說的仿佛有道理,不過,我比較讚賞執政你的‘寬政省刑’,今日我能夠親見執政,請讓我為晉國百姓慶賀。”
晏嬰這是承認趙武說的話有道理,但他代表齊國的“國家體麵”,所以他不能直接認錯,隻好轉而誇獎趙武的其它施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