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萬順集團董事會,不覺之間,已經分為了三個部分,第一張家壩的這一派,基本以李援朝為主。
第二則是以陳明為首的,有尹振強,馬慶紅他們的外聘派。
第三,就是王藝盟和李軍,剛剛形成的秘書派,但他們兩個是不承認的,不過外麵就是這麽說。
至於胖子是個例外,他不屬於任何一派,和陳廣生一樣,屬於中立。
本來董事會上,還有張遠林的,雖然他現在還是董事會成員,但實際就等於掛個名,完全離開了公司的核心。
陳廣生的這種做法,讓李援朝他們有了一種危機感,甚至覺的,遲早有一天,陳廣生會把他們張家壩的人,通通踢出去。
即便是自己也知道,能力不如人家,可人的本性如此。
如果沒有陳廣生,沒有萬順集團,所有人還在張家壩,過著以前的窮日子,那也不會有那麽多亂七八糟的事。
有了萬順集團,有了陳廣生以後,大家夥的日子好起來了,見識自然也就多了,而心態,也不知什麽時候發生了變化。
甚至在張家壩的人看來,陳廣生能有今天,他固然居功至偉,但要是沒有他們這些人,當初一起集資。
一起幫陳廣生撐起了,最初的時光,也不會有今天的萬順。
陳廣生本來也是他們張家壩長大的孩子,這是永遠也無法改變的事實。
在下麵的廠長,主任之中,有不少都是張家壩的人擔任,因為他們當中,大都沒什麽文化,也沒什麽技術。
最適合做的,就是這些位置,抓抓生產,把人管好就行。
現在陳廣生把毛俊換掉,並以此通報全公司,讓這些人都有些害怕。
李援朝做為張家壩派係的領頭羊,他自然要在會上說。
“你們呢?你們是怎麽想的?尹振強,你先說。”
鄭市一環路項目結束後,尹振強就回陽市了,他是被陳明推薦進來的,所以唯陳明馬首是瞻。
眼下陳明不在,他的意思,就能代表陳明的意思。
“我完全讚同董事長的做法,我們萬順為什麽能發展的這麽快,還這麽穩?就是公司上下團結一心。
這就像打仗一樣,隻要將士心齊,紀律嚴明,就算麵對數倍之多的敵人,也未必不能戰而勝之。
如果將我們萬順比作一艘船,董事長您是舵手,掌握著前進的方向,那麽我們這些人,就是船上的工作人員,負責其他地方的安全。
而所有的一線員工,就是船身,這些廠長,主任等人,則是鏈接的釘子,齒輪。
要是這些釘子鏽了,齒輪鬆了,船身勢必散架,從而導致沉入水中,到時再想挽回,成本就太大了。
所以隻要有哪地方壞了,馬上就換個好的,這樣才能保證船的穩固,然後一直遠航。
而不是非要等漏水了,沉船了才想起來,那時就無力回天。”
尹振強的這個比喻,還是非常恰當的。
這番話出來,馬上遭到了李援朝的怒目而視。
整個過程之中,陳廣生的表情始終淡然。
公司的情況,他早已了如指掌,現在萬順發展到這種程度,全公司所有人加起來,已經上萬人。
要說都沒有私心,這純屬是無稽之談,他做為董事長,要做的就是掌握好這中間的平衡。
讓他們雙方相互競爭,相互製約,對公司是有好處的。
雙方的說法,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其道理,你不能說哪個人,說的就是錯的,隻能說站的角度不同,思考的問題角度也就不同。
他輕輕敲了敲桌子,目光在他們身上掃了一圈,最後停留在李援朝身上。
“開除他們的決定,不是我下的,而是工人們的決定,用個成語來說,叫民心所向。
所以這個結果是不可能再變的,我要說的是,既然在萬順,那麽我們都是一個共同體。
隻要公司整體發展好,對每個人都是有好處的,破壞公司平衡的人,必須要嚴肅處理。
與其說這次的事情是個警告,倒不如講是提醒,我這麽做的目的,隻是希望能引起重視。
還是那句話,在我心裏,一線員工永遠比領導重要,如果誰對此有異議,可以直接提出辭職,我絕不攔著。”
這番話出來,下麵沒有一個人答話。
“今天的會就開到這,李主席,你到我辦公室來一趟。”
說完,陳廣生便起身離開了。
李援朝冷冷的看了眼尹振強,跟了上去。
進入辦公室,範一鳴下意識的來泡茶,被陳廣生揮揮手趕了出去。
他親自泡了一杯過來,端過來放在茶幾上。
“援朝叔,這也沒有外人,坐吧。”
李援朝看了眼陳廣生,沒有多說什麽,坐了下來,但是沒喝茶,也沒有講話,就這麽看著他。
“援朝叔,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您剛才說那番話,是考慮到村裏人的利益吧,畢竟下麵的中下層領導,有不少都是我們村裏的。”
李援朝還是不說話,不過眼神已經微微有了些變化。
“現在著隻有我們叔侄二人,援朝叔,我叫你過來,就是想和你敞開心扉的聊聊。
所以不要有任何心理負擔,你有什麽想說的,就大膽的和我說。”
聽到這,李援朝終於開口了。
“廣生,既然你把話說到這份上了,也願意叫我一聲老叔,那我就有一說一。
自十字坡的一廠建成以來,哪次公司遇到事情,或者你有什麽決策,我們不是全力支持?
你是咱們張家壩,飛出山的金鳳凰,村裏人都以你為榮,家家戶戶都因為你,結束了以前那種窮日子,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你給我們工作,讓我們這些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當上了廠長,領導,我們都很感謝你。
可現在隨著公司的壯大,我們的人越來越少,陳明那些人卻越來越多,越來越得到你的重用。
我知道,他們比我們有能力,所以叔能理解,但不管怎麽說,你是我們壩裏的孩子,是我們看著長大的。你一直把我們的人往外趕,讓大家夥兒都很寒心呐。”
第二則是以陳明為首的,有尹振強,馬慶紅他們的外聘派。
第三,就是王藝盟和李軍,剛剛形成的秘書派,但他們兩個是不承認的,不過外麵就是這麽說。
至於胖子是個例外,他不屬於任何一派,和陳廣生一樣,屬於中立。
本來董事會上,還有張遠林的,雖然他現在還是董事會成員,但實際就等於掛個名,完全離開了公司的核心。
陳廣生的這種做法,讓李援朝他們有了一種危機感,甚至覺的,遲早有一天,陳廣生會把他們張家壩的人,通通踢出去。
即便是自己也知道,能力不如人家,可人的本性如此。
如果沒有陳廣生,沒有萬順集團,所有人還在張家壩,過著以前的窮日子,那也不會有那麽多亂七八糟的事。
有了萬順集團,有了陳廣生以後,大家夥的日子好起來了,見識自然也就多了,而心態,也不知什麽時候發生了變化。
甚至在張家壩的人看來,陳廣生能有今天,他固然居功至偉,但要是沒有他們這些人,當初一起集資。
一起幫陳廣生撐起了,最初的時光,也不會有今天的萬順。
陳廣生本來也是他們張家壩長大的孩子,這是永遠也無法改變的事實。
在下麵的廠長,主任之中,有不少都是張家壩的人擔任,因為他們當中,大都沒什麽文化,也沒什麽技術。
最適合做的,就是這些位置,抓抓生產,把人管好就行。
現在陳廣生把毛俊換掉,並以此通報全公司,讓這些人都有些害怕。
李援朝做為張家壩派係的領頭羊,他自然要在會上說。
“你們呢?你們是怎麽想的?尹振強,你先說。”
鄭市一環路項目結束後,尹振強就回陽市了,他是被陳明推薦進來的,所以唯陳明馬首是瞻。
眼下陳明不在,他的意思,就能代表陳明的意思。
“我完全讚同董事長的做法,我們萬順為什麽能發展的這麽快,還這麽穩?就是公司上下團結一心。
這就像打仗一樣,隻要將士心齊,紀律嚴明,就算麵對數倍之多的敵人,也未必不能戰而勝之。
如果將我們萬順比作一艘船,董事長您是舵手,掌握著前進的方向,那麽我們這些人,就是船上的工作人員,負責其他地方的安全。
而所有的一線員工,就是船身,這些廠長,主任等人,則是鏈接的釘子,齒輪。
要是這些釘子鏽了,齒輪鬆了,船身勢必散架,從而導致沉入水中,到時再想挽回,成本就太大了。
所以隻要有哪地方壞了,馬上就換個好的,這樣才能保證船的穩固,然後一直遠航。
而不是非要等漏水了,沉船了才想起來,那時就無力回天。”
尹振強的這個比喻,還是非常恰當的。
這番話出來,馬上遭到了李援朝的怒目而視。
整個過程之中,陳廣生的表情始終淡然。
公司的情況,他早已了如指掌,現在萬順發展到這種程度,全公司所有人加起來,已經上萬人。
要說都沒有私心,這純屬是無稽之談,他做為董事長,要做的就是掌握好這中間的平衡。
讓他們雙方相互競爭,相互製約,對公司是有好處的。
雙方的說法,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其道理,你不能說哪個人,說的就是錯的,隻能說站的角度不同,思考的問題角度也就不同。
他輕輕敲了敲桌子,目光在他們身上掃了一圈,最後停留在李援朝身上。
“開除他們的決定,不是我下的,而是工人們的決定,用個成語來說,叫民心所向。
所以這個結果是不可能再變的,我要說的是,既然在萬順,那麽我們都是一個共同體。
隻要公司整體發展好,對每個人都是有好處的,破壞公司平衡的人,必須要嚴肅處理。
與其說這次的事情是個警告,倒不如講是提醒,我這麽做的目的,隻是希望能引起重視。
還是那句話,在我心裏,一線員工永遠比領導重要,如果誰對此有異議,可以直接提出辭職,我絕不攔著。”
這番話出來,下麵沒有一個人答話。
“今天的會就開到這,李主席,你到我辦公室來一趟。”
說完,陳廣生便起身離開了。
李援朝冷冷的看了眼尹振強,跟了上去。
進入辦公室,範一鳴下意識的來泡茶,被陳廣生揮揮手趕了出去。
他親自泡了一杯過來,端過來放在茶幾上。
“援朝叔,這也沒有外人,坐吧。”
李援朝看了眼陳廣生,沒有多說什麽,坐了下來,但是沒喝茶,也沒有講話,就這麽看著他。
“援朝叔,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您剛才說那番話,是考慮到村裏人的利益吧,畢竟下麵的中下層領導,有不少都是我們村裏的。”
李援朝還是不說話,不過眼神已經微微有了些變化。
“現在著隻有我們叔侄二人,援朝叔,我叫你過來,就是想和你敞開心扉的聊聊。
所以不要有任何心理負擔,你有什麽想說的,就大膽的和我說。”
聽到這,李援朝終於開口了。
“廣生,既然你把話說到這份上了,也願意叫我一聲老叔,那我就有一說一。
自十字坡的一廠建成以來,哪次公司遇到事情,或者你有什麽決策,我們不是全力支持?
你是咱們張家壩,飛出山的金鳳凰,村裏人都以你為榮,家家戶戶都因為你,結束了以前那種窮日子,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你給我們工作,讓我們這些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當上了廠長,領導,我們都很感謝你。
可現在隨著公司的壯大,我們的人越來越少,陳明那些人卻越來越多,越來越得到你的重用。
我知道,他們比我們有能力,所以叔能理解,但不管怎麽說,你是我們壩裏的孩子,是我們看著長大的。你一直把我們的人往外趕,讓大家夥兒都很寒心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