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兒聽了嗎?”
這話說的讓人摸不著頭腦,“聽什麽啊?你倒是說清楚了。”
發問那人樂了,“沒聽啊!我還以為都聽了呢。”心裏別提多美了。
“誒,我說你說不說不說拉倒。”這人心裏好奇,嘴上可不服氣,乖乖上鉤不是他的做派。
眼看自己要是再不說,這位就要急,整不好還要走,不行,自己好不容易撈著一回在他麵前顯擺的機會,可不能就這麽無疾無終。
也不賣關子,道:“昨兒話匣子裏播了一集《鐵道遊擊隊》,你猜誰說的?”這人深諳說書人埋了舊坑,再挖新坑的套路,臉上露出抑製不住的笑容。
“喲!這又刮的什麽風?哪個電台播的?”
“我告訴你啊!昨兒說《鐵道遊擊隊》的是齊信英,多年沒聽他說書了,昨兒一聽還是那味兒,口兒正,聲兒倍甜。”
兩位說話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主打一個求知欲盛,另一個想顯擺。
大爺顯擺好,也很講武德,“什麽?你問哪個電台播的?當然是咱們燕京廣播電台了。”
“昨兒幾點?什麽《新聞聯播》過後,嗐!我說呢?昨兒我從三兒那兒看完《新聞聯播》後回家就躺著了,怪不得沒聽著。”
這年頭四九城裏看電視也需要蹭,電視機對大部分家庭來說是絕對的奢侈品。
1978年燕京城鎮在崗職工的年平均工資六百元,但一台12寸燕京牌黑白電視,就需要370元到430元不等。
一個雙職工家庭想要買一台12寸燕京牌黑白電視,需要一個人一年的工資。
如此大的收支懸殊,這讓很多能掏出這筆錢的家庭望而卻步,那些掏不出這筆的家庭就不會多想了。
相比於高昂的電視機,幾十塊的收音機就很有性價比,比如三十九塊錢就能拿到手的永紅牌收音機。
不過永紅牌收音機要使用4節1.5伏的幹電池。
在夏季,有時幹電池非常容易返潮出水,影響使用。
在這個物資短缺的年代,能及時買到換上幹電池,不誤收聽廣播,也是件奢侈的事情。
七十年代收音機在城市家庭的普及率還是相當的高,有一個詞能側麵證明這一點,“三轉一響”這個從五十年代就有的名詞。
現如今“三轉一響”漸漸成了城市男女結婚時的標配,這也更直接提高了收音機在城鎮的普及率。
說到結婚那自然不能不說這個年月的彩禮,有大家熟知的“三轉一響”,還要有一套三十六條腿的家具。
其實高價彩禮,從古到今從來沒有斷絕過,不過是由點到線再成麵,到了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成為了一個社會問題。
書歸正傳。
正因為收音機在城市裏有如此高的普及率,才會讓評書在七十年代末思想解禁之後,八十年代初評書這個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繁榮。
此時出現了聞名全國,也最有代表性的袁闊誠、單田方、田聯元、劉蘭方四位。
他們都是乘著這股東風,讓自己的聲音走進千家萬戶。
···········
豆腐池胡同裏有一座不起眼的四合院,這裏是安定門派/出/所的所在地。
張安民騎車至大門口處下車,改推車進院。
院子門前沒有台階,也沒有高門檻,從門口進院一馬平川,之所以推車進院這是他的習慣,這個習慣從他調到這裏的第一天就有。
他這人是挺不嚴肅的,但他對這座院子的敬畏卻很嚴肅,這裏是什麽地方?是國家執法之所。
他認為從門口推車而進是對這裏最起碼的尊重。
門口那個寫著“……安定門派|出|所”的牌子類似於古代的下馬牌,凡是要進院的,文官落轎,武官下馬。
他洋溢著笑容,進院就開始左顧右看,看院子裏停放的自行車,看哪間辦公室的門開著。
張安民在這裏工作了二十多年,從來沒有像今兒這番作態。
見沒有人出來,他有點失落,又慢慢悠悠把車子停放在院裏的樹下。
見還是沒人出來,哎呀,今兒都怎麽了。他又故意在車子旁不停踱步,以此吸引同事們的關注。
有誌者事竟成,剛從廁所出來的老劉,見張所在車子旁來回踱步也不知道怎麽了,上前關心了一句:“張所,怎麽了?”
“哦,老劉啊!我沒事。”老張同誌此時的心情屬於是小姐姐玩電鑽—爽的很,“對了老劉昨兒聽評書《鐵道遊擊隊》了嗎?”
老劉一時搞不清話題怎麽就扯到評書上了,實話實說,“沒。”
“哦,老劉晚上七點二十《新聞聯播》過後,燕京廣播電台播《鐵道遊擊隊》,齊信英說的,還不錯,你可以聽聽。”老張同誌說這句話提高了好幾個調,說完就若無其事的提包朝自己的辦公室去。
老劉納悶這什麽意思?評書,《鐵道遊擊隊》,齊信英是誰?
帶著疑問回到辦公室,進門就說:“今兒張所也是怪了,見麵不聊工作,該聊評書了。”
辦公室裏也有明白人,“老劉不是我批評你,你是一點不關心局勢變化,昨兒燕京廣播電台播了《鐵道遊擊隊》,這麽大的事兒你居然不知道。”
經別人這麽一說,老劉趕緊問,“大王,你快給我說說。”
大王姓王,年齡不是很大,在所裏屬於中堅力量,“大王”是同事之間對他的愛稱,如電視劇《重案六組》裏的大曾。
大王這人不會賣關子,給他掰碎了說了一通。
經大王這麽一說,老劉意識到了這事兒挺大,“哦,看來今晚兒我得好好聽聽。”
“那必須要聽,對了,你知道張所的兒子在什麽單位上班嗎?”
老劉愣了一下,腦子一轉圈,“嘿!你不說我差點給忘了,好像就在燕京廣播電台工作,是記者,之前還來咱們所采訪呢。”
大王小眉頭一皺,撇著嘴,“老劉你確實該退休了,你說的那都老黃曆了,人家現在已經是領導了,手底下管的人不比咱們張所少。”
安定門派|出|所你別看它是個派|出|所,實則就沒多少人,所領導、幹警還有後勤人員加在一起也不過才十幾位,不包括一些臨時人員。
他接著又說:“看今兒張所這模樣,《鐵道遊擊隊》八成是他兒子負責錄製的。”
十分鍾後全所都知道了評書《鐵道遊擊隊》是張所兒子負責錄製的。
三個小時後安定門派|出|所的轄區內在家的居民百分之七十的人知道了這個消息。
(還有……)
這話說的讓人摸不著頭腦,“聽什麽啊?你倒是說清楚了。”
發問那人樂了,“沒聽啊!我還以為都聽了呢。”心裏別提多美了。
“誒,我說你說不說不說拉倒。”這人心裏好奇,嘴上可不服氣,乖乖上鉤不是他的做派。
眼看自己要是再不說,這位就要急,整不好還要走,不行,自己好不容易撈著一回在他麵前顯擺的機會,可不能就這麽無疾無終。
也不賣關子,道:“昨兒話匣子裏播了一集《鐵道遊擊隊》,你猜誰說的?”這人深諳說書人埋了舊坑,再挖新坑的套路,臉上露出抑製不住的笑容。
“喲!這又刮的什麽風?哪個電台播的?”
“我告訴你啊!昨兒說《鐵道遊擊隊》的是齊信英,多年沒聽他說書了,昨兒一聽還是那味兒,口兒正,聲兒倍甜。”
兩位說話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主打一個求知欲盛,另一個想顯擺。
大爺顯擺好,也很講武德,“什麽?你問哪個電台播的?當然是咱們燕京廣播電台了。”
“昨兒幾點?什麽《新聞聯播》過後,嗐!我說呢?昨兒我從三兒那兒看完《新聞聯播》後回家就躺著了,怪不得沒聽著。”
這年頭四九城裏看電視也需要蹭,電視機對大部分家庭來說是絕對的奢侈品。
1978年燕京城鎮在崗職工的年平均工資六百元,但一台12寸燕京牌黑白電視,就需要370元到430元不等。
一個雙職工家庭想要買一台12寸燕京牌黑白電視,需要一個人一年的工資。
如此大的收支懸殊,這讓很多能掏出這筆錢的家庭望而卻步,那些掏不出這筆的家庭就不會多想了。
相比於高昂的電視機,幾十塊的收音機就很有性價比,比如三十九塊錢就能拿到手的永紅牌收音機。
不過永紅牌收音機要使用4節1.5伏的幹電池。
在夏季,有時幹電池非常容易返潮出水,影響使用。
在這個物資短缺的年代,能及時買到換上幹電池,不誤收聽廣播,也是件奢侈的事情。
七十年代收音機在城市家庭的普及率還是相當的高,有一個詞能側麵證明這一點,“三轉一響”這個從五十年代就有的名詞。
現如今“三轉一響”漸漸成了城市男女結婚時的標配,這也更直接提高了收音機在城鎮的普及率。
說到結婚那自然不能不說這個年月的彩禮,有大家熟知的“三轉一響”,還要有一套三十六條腿的家具。
其實高價彩禮,從古到今從來沒有斷絕過,不過是由點到線再成麵,到了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成為了一個社會問題。
書歸正傳。
正因為收音機在城市裏有如此高的普及率,才會讓評書在七十年代末思想解禁之後,八十年代初評書這個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繁榮。
此時出現了聞名全國,也最有代表性的袁闊誠、單田方、田聯元、劉蘭方四位。
他們都是乘著這股東風,讓自己的聲音走進千家萬戶。
···········
豆腐池胡同裏有一座不起眼的四合院,這裏是安定門派/出/所的所在地。
張安民騎車至大門口處下車,改推車進院。
院子門前沒有台階,也沒有高門檻,從門口進院一馬平川,之所以推車進院這是他的習慣,這個習慣從他調到這裏的第一天就有。
他這人是挺不嚴肅的,但他對這座院子的敬畏卻很嚴肅,這裏是什麽地方?是國家執法之所。
他認為從門口推車而進是對這裏最起碼的尊重。
門口那個寫著“……安定門派|出|所”的牌子類似於古代的下馬牌,凡是要進院的,文官落轎,武官下馬。
他洋溢著笑容,進院就開始左顧右看,看院子裏停放的自行車,看哪間辦公室的門開著。
張安民在這裏工作了二十多年,從來沒有像今兒這番作態。
見沒有人出來,他有點失落,又慢慢悠悠把車子停放在院裏的樹下。
見還是沒人出來,哎呀,今兒都怎麽了。他又故意在車子旁不停踱步,以此吸引同事們的關注。
有誌者事竟成,剛從廁所出來的老劉,見張所在車子旁來回踱步也不知道怎麽了,上前關心了一句:“張所,怎麽了?”
“哦,老劉啊!我沒事。”老張同誌此時的心情屬於是小姐姐玩電鑽—爽的很,“對了老劉昨兒聽評書《鐵道遊擊隊》了嗎?”
老劉一時搞不清話題怎麽就扯到評書上了,實話實說,“沒。”
“哦,老劉晚上七點二十《新聞聯播》過後,燕京廣播電台播《鐵道遊擊隊》,齊信英說的,還不錯,你可以聽聽。”老張同誌說這句話提高了好幾個調,說完就若無其事的提包朝自己的辦公室去。
老劉納悶這什麽意思?評書,《鐵道遊擊隊》,齊信英是誰?
帶著疑問回到辦公室,進門就說:“今兒張所也是怪了,見麵不聊工作,該聊評書了。”
辦公室裏也有明白人,“老劉不是我批評你,你是一點不關心局勢變化,昨兒燕京廣播電台播了《鐵道遊擊隊》,這麽大的事兒你居然不知道。”
經別人這麽一說,老劉趕緊問,“大王,你快給我說說。”
大王姓王,年齡不是很大,在所裏屬於中堅力量,“大王”是同事之間對他的愛稱,如電視劇《重案六組》裏的大曾。
大王這人不會賣關子,給他掰碎了說了一通。
經大王這麽一說,老劉意識到了這事兒挺大,“哦,看來今晚兒我得好好聽聽。”
“那必須要聽,對了,你知道張所的兒子在什麽單位上班嗎?”
老劉愣了一下,腦子一轉圈,“嘿!你不說我差點給忘了,好像就在燕京廣播電台工作,是記者,之前還來咱們所采訪呢。”
大王小眉頭一皺,撇著嘴,“老劉你確實該退休了,你說的那都老黃曆了,人家現在已經是領導了,手底下管的人不比咱們張所少。”
安定門派|出|所你別看它是個派|出|所,實則就沒多少人,所領導、幹警還有後勤人員加在一起也不過才十幾位,不包括一些臨時人員。
他接著又說:“看今兒張所這模樣,《鐵道遊擊隊》八成是他兒子負責錄製的。”
十分鍾後全所都知道了評書《鐵道遊擊隊》是張所兒子負責錄製的。
三個小時後安定門派|出|所的轄區內在家的居民百分之七十的人知道了這個消息。
(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