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截胡
豬肉西施她,幹活比殺豬還絲滑! 作者:三十六樓看風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登記造冊的關軍得了自家千夫長的示意,馬上就開始催促起來:
“想分戶的,趕緊來登記,分完戶頭,就讓人領著你們去看地。先分的就能先挑位置......”
哎喲喲。
地就是農人的命。
為了爭奪優先選擇權,三萬人差點沒為誰先來擠破腦袋。
分戶。
隻要兒子成親的,統統被分了家。
沒成親的,今晚就找媒婆說媒去!
甚至還有那些個上了五十歲的老頭子,都恨不得和自家老婆子單獨分一個戶頭出來。
最後還是被登記的關軍給勸住了。
“劃給你的地可不能荒著,棄耕一年地稅翻倍!奉勸各位一定要量力而行!一個四五口人的戶頭,種二十畝地真不算輕鬆的。”
移民們紛紛擺手:“咱都有種地經驗的!種旱地麥子嘛,也就墾荒和收麥的季節比較費勞力,平時真的不算多累。在有耕馬的助力下,二十畝地真不算多。”
好吧。
你們要覺得二十畝地容易種,還能給咱軍戶的囤田幫幫工。
別的衛所春耕進行得如何不知道。
反正瓜州衛劃出去的麵積,比所有衛所都要廣。
瓜州衛千夫長心裏暗自得意:反正熊總兵又沒給出明確指令,讓新來的移民在各個衛所平均分配。
這些移民可都是自願留在瓜州衛的!
他還讓人找了第一代移民,讓這些人現身說法。
萌新的移民們真到了這些人的頭上。
人家就回答了:
“你問關西九衛哪個衛所最好?自然是咱們瓜州衛了!我們來得早,把這些衛所的情況摸得清清楚楚。
想要我詳細說說哪裏好?
你就看,瓜州衛離和平關有多近?一旦胡人有個什麽風吹草動,咱就是撤離都比其它衛所的人跑得快。
而且,哈密衛和火州衛的本地人多,那些畏兀爾人和咱漢人可不是同一條心的,他們說話咱都聽不懂。
你們再看看周圍。
咱瓜州衛滿街的商鋪,真是賣啥的都有!去年年底來了好些個大商家,他們能從關內不斷的運商品回來,甚至還有人打算和番商們做買賣......”
是啊。
瓜州衛是西出和平關的第一個衛所,地理位置來說也是關西九衛裏最安全的。
論規模,和關內中等規模的州府差不多。
於是。
除了黃禦醫全家,三萬移民,全都自願留在了瓜州衛。
等到其他衛所的千夫長們聽到,新移民全被瓜州衛截胡的消息,春耕都已經進行到後半段了。
三萬人都換成了瓜州衛戶籍了,還能怎麽辦?!
隻能見天的罵瓜州衛千夫長雞賊。
還有人動起了小心思,派了自家衛所的關軍三兩天跑一趟瓜州衛采買。
買東西是假。
留在那兒等著新移民是真。
搶人嘛。
用什麽樣的手段都不為過。
去年被強製分配到衛所的幾萬移民都嫌人多,負擔重。
現在呢。
甘將軍買回來的糧食加上苜蓿菜,就是再來一二十萬人,熬到夏天都沒問題。
盛夏之後的關西,能吃的可就多了。
各種瓜啊果的,能頂一半的飯。
再然後。
衛所的守將們,就告狀到了熊總兵這裏來。
告狀不是目的。
目的是,問總兵大人要多多的移民。
種完麥子就沒活兒了嗎?
移民和軍屬們都還住地窩子裏呢。
要人,多多益善。
一天收一封信,看得熊總兵一個頭兩個大。
麻煩不會消失。
麻煩可以轉移。
人家也向他的上級西北王求助了。
信裏就問:
“關內還有沒有難民往西北方向逃難呀?能不能派人去關內幫著宣揚宣揚?”
宣揚啥?
“宣揚咱關西就是個來了都不想走的好地方。”
怎麽個好法?
“胡姬貌美,美酒暢飲,還有那吃不完的牛羊和胡餅!”
趙牧雲看完熊總兵的信,直嗦牙花子。
這個老熊真是人心不足。
關西如今有五十幾萬人在他轄下,這還不夠他折騰的麽?
趙牧雲不想一輩子都窩在西北邊陲。
積累實力頂多也就三五年時間。
要是現在就把關內所有逃難的百姓,都弄到西北來,那今後他總不能在邊城稱帝吧?
關西九衛那地界兒本就地廣人稀,動輒一戶就能分上幾十畝地,田稅又極低。
不用服役,沒有紛繁的賦稅,更沒有難民們老家的那些個世家大地主欺壓。
一旦他們適應了關西的生活,誰還樂意回老家?
長此以往,關內的田地豈不是也要荒廢了麽?
被動的接收難民和主動挖牆腳,就不是一回事。
趙牧雲與王府的屬官們就著這個議題商議了許久,最後一致認為不方便幹預。
他們不幹預,奈何朝廷樂意上送分題。
去年商都的淨軍們靠著收刮各大寺廟,把皇宮裏所有的倉庫都給堆滿了。今年呢。
不好意思。
數千家廟宇中的十幾萬和尚們,都還俗了。
本就是為了避難才出家的,朝廷對寺廟都下得了手,那他們真是避無可避了。
和尚們跑光了。
隻留下那些上了年紀沒有體力的老和尚。
那寺田誰種?
誰愛種,誰種!
總有些信佛的人會給添點香火錢。
老和尚指著這些都能過。
看你們這些閹黨,今年還怎麽收刮!
朝廷對寺廟裏的這些廟田和香火錢是怎麽謀劃的,太後娘娘且顧不上。
去年那場蛤蟆瘟,加大了湯藥的劑量才把小皇帝的命給救了回來。
也就是保住了命。
小皇帝的脾胃是徹底敗壞了。
喝母乳,也三天兩頭就有拉肚子的症狀。
一歲多了。
禦醫都說能吃點米糊糊或者蛋羹。
不行。
吃不了一點。
幾口下肚,都能增重腹瀉的病情。
本以為熬過了冬天,天氣暖和後,小皇帝的身體就會好起來。
好不了半點。
小皇帝那脆皮的身體,不過是被乳母抱著出去曬了會太陽,吹了下冷風。
當晚就腹瀉高熱,一瀉千裏。
小小的身體打起了擺子來。
太後娘娘一怒,小皇帝的乳母被誅了九族。
結果呢。
禦醫們說,湯藥是不能再灌了。
讓乳母喝吧。
藥乳效果慢一些,但對小皇帝的脾胃要好一點。
被誅九族的乳母,曆曆在目。
小皇帝的備用乳母們,瑟瑟發抖......
喜歡豬肉西施她,幹活比殺豬還絲滑!請大家收藏:豬肉西施她,幹活比殺豬還絲滑!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想分戶的,趕緊來登記,分完戶頭,就讓人領著你們去看地。先分的就能先挑位置......”
哎喲喲。
地就是農人的命。
為了爭奪優先選擇權,三萬人差點沒為誰先來擠破腦袋。
分戶。
隻要兒子成親的,統統被分了家。
沒成親的,今晚就找媒婆說媒去!
甚至還有那些個上了五十歲的老頭子,都恨不得和自家老婆子單獨分一個戶頭出來。
最後還是被登記的關軍給勸住了。
“劃給你的地可不能荒著,棄耕一年地稅翻倍!奉勸各位一定要量力而行!一個四五口人的戶頭,種二十畝地真不算輕鬆的。”
移民們紛紛擺手:“咱都有種地經驗的!種旱地麥子嘛,也就墾荒和收麥的季節比較費勞力,平時真的不算多累。在有耕馬的助力下,二十畝地真不算多。”
好吧。
你們要覺得二十畝地容易種,還能給咱軍戶的囤田幫幫工。
別的衛所春耕進行得如何不知道。
反正瓜州衛劃出去的麵積,比所有衛所都要廣。
瓜州衛千夫長心裏暗自得意:反正熊總兵又沒給出明確指令,讓新來的移民在各個衛所平均分配。
這些移民可都是自願留在瓜州衛的!
他還讓人找了第一代移民,讓這些人現身說法。
萌新的移民們真到了這些人的頭上。
人家就回答了:
“你問關西九衛哪個衛所最好?自然是咱們瓜州衛了!我們來得早,把這些衛所的情況摸得清清楚楚。
想要我詳細說說哪裏好?
你就看,瓜州衛離和平關有多近?一旦胡人有個什麽風吹草動,咱就是撤離都比其它衛所的人跑得快。
而且,哈密衛和火州衛的本地人多,那些畏兀爾人和咱漢人可不是同一條心的,他們說話咱都聽不懂。
你們再看看周圍。
咱瓜州衛滿街的商鋪,真是賣啥的都有!去年年底來了好些個大商家,他們能從關內不斷的運商品回來,甚至還有人打算和番商們做買賣......”
是啊。
瓜州衛是西出和平關的第一個衛所,地理位置來說也是關西九衛裏最安全的。
論規模,和關內中等規模的州府差不多。
於是。
除了黃禦醫全家,三萬移民,全都自願留在了瓜州衛。
等到其他衛所的千夫長們聽到,新移民全被瓜州衛截胡的消息,春耕都已經進行到後半段了。
三萬人都換成了瓜州衛戶籍了,還能怎麽辦?!
隻能見天的罵瓜州衛千夫長雞賊。
還有人動起了小心思,派了自家衛所的關軍三兩天跑一趟瓜州衛采買。
買東西是假。
留在那兒等著新移民是真。
搶人嘛。
用什麽樣的手段都不為過。
去年被強製分配到衛所的幾萬移民都嫌人多,負擔重。
現在呢。
甘將軍買回來的糧食加上苜蓿菜,就是再來一二十萬人,熬到夏天都沒問題。
盛夏之後的關西,能吃的可就多了。
各種瓜啊果的,能頂一半的飯。
再然後。
衛所的守將們,就告狀到了熊總兵這裏來。
告狀不是目的。
目的是,問總兵大人要多多的移民。
種完麥子就沒活兒了嗎?
移民和軍屬們都還住地窩子裏呢。
要人,多多益善。
一天收一封信,看得熊總兵一個頭兩個大。
麻煩不會消失。
麻煩可以轉移。
人家也向他的上級西北王求助了。
信裏就問:
“關內還有沒有難民往西北方向逃難呀?能不能派人去關內幫著宣揚宣揚?”
宣揚啥?
“宣揚咱關西就是個來了都不想走的好地方。”
怎麽個好法?
“胡姬貌美,美酒暢飲,還有那吃不完的牛羊和胡餅!”
趙牧雲看完熊總兵的信,直嗦牙花子。
這個老熊真是人心不足。
關西如今有五十幾萬人在他轄下,這還不夠他折騰的麽?
趙牧雲不想一輩子都窩在西北邊陲。
積累實力頂多也就三五年時間。
要是現在就把關內所有逃難的百姓,都弄到西北來,那今後他總不能在邊城稱帝吧?
關西九衛那地界兒本就地廣人稀,動輒一戶就能分上幾十畝地,田稅又極低。
不用服役,沒有紛繁的賦稅,更沒有難民們老家的那些個世家大地主欺壓。
一旦他們適應了關西的生活,誰還樂意回老家?
長此以往,關內的田地豈不是也要荒廢了麽?
被動的接收難民和主動挖牆腳,就不是一回事。
趙牧雲與王府的屬官們就著這個議題商議了許久,最後一致認為不方便幹預。
他們不幹預,奈何朝廷樂意上送分題。
去年商都的淨軍們靠著收刮各大寺廟,把皇宮裏所有的倉庫都給堆滿了。今年呢。
不好意思。
數千家廟宇中的十幾萬和尚們,都還俗了。
本就是為了避難才出家的,朝廷對寺廟都下得了手,那他們真是避無可避了。
和尚們跑光了。
隻留下那些上了年紀沒有體力的老和尚。
那寺田誰種?
誰愛種,誰種!
總有些信佛的人會給添點香火錢。
老和尚指著這些都能過。
看你們這些閹黨,今年還怎麽收刮!
朝廷對寺廟裏的這些廟田和香火錢是怎麽謀劃的,太後娘娘且顧不上。
去年那場蛤蟆瘟,加大了湯藥的劑量才把小皇帝的命給救了回來。
也就是保住了命。
小皇帝的脾胃是徹底敗壞了。
喝母乳,也三天兩頭就有拉肚子的症狀。
一歲多了。
禦醫都說能吃點米糊糊或者蛋羹。
不行。
吃不了一點。
幾口下肚,都能增重腹瀉的病情。
本以為熬過了冬天,天氣暖和後,小皇帝的身體就會好起來。
好不了半點。
小皇帝那脆皮的身體,不過是被乳母抱著出去曬了會太陽,吹了下冷風。
當晚就腹瀉高熱,一瀉千裏。
小小的身體打起了擺子來。
太後娘娘一怒,小皇帝的乳母被誅了九族。
結果呢。
禦醫們說,湯藥是不能再灌了。
讓乳母喝吧。
藥乳效果慢一些,但對小皇帝的脾胃要好一點。
被誅九族的乳母,曆曆在目。
小皇帝的備用乳母們,瑟瑟發抖......
喜歡豬肉西施她,幹活比殺豬還絲滑!請大家收藏:豬肉西施她,幹活比殺豬還絲滑!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