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9 年(東漢光武帝建武五年),耿弇受光武帝劉秀的命令,去征討東部割據勢力張步。耿弇首先要消滅的敵人是張步的部將費邑。


    費邑老謀深算,用兵一向謹慎。他屯兵曆下拒敵,曆下城池堅固,守備強實,易守難攻。如果要想強攻取勝的話,肯定是行不通的。耿弇召集部將商議作戰謀略。


    “將軍,對費邑我們隻有引蛇出洞,然後加以圍殲。”一部將說:


    “我們如何才能做到引蛇出洞呢?”


    “可以用圍魏救趙的戰法,我軍首先..”那位部將侃侃而談,他的觀點和計策,受到大多數將領的讚同。這一戰術恰也與耿彝心裏盤算的不謀而合,因此很快便付諸實施了。


    在費邑這邊呢,他的策略是,兵屯曆下,待機而發。他知道耿弇是位不可小覷的勁敵。所以一切須得謹慎從事。費邑命令部隊,日夜修築工事,加固營壘,要全體將士作好長期堅守的準備。


    一日,貧邑正在軍中巡視。忽然,一位偏將趕來稟報說:從耿弇那麵逃回了一批俘虜。


    “將軍,聽那些俘虜回來說,耿弇將攻打巨裏。”巨裏是費邑的弟弟費敢據守的地方。費邑兄弟倆自幼感情深篤。


    “這定是耿弇的迷軍之計,妄圖把我們調虎離山。不要輕信這些俘虜的話。關照下屬,不得隨意散布流言。”


    費邑下達了命令。


    可是,幾天後,費邑派出去的密探來報:耿弇兵雲集巨裏城外。他們看到耿弇每天命令士兵砍伐準備填塞巨裏城外塹壕的樹木,積極做著攻城的準備工作。諸如雲梯之類的攻城器械,耿弇軍兵也準備得差不多了。


    “這些都是耿弇製造的假象,我們不要去理它,我軍的主要任務還是加修工事,屯積糧草。”


    費邑雖然仍然給下屬下達著這樣的命令,可心裏也確已起疑。難道耿弇真有先攻巨裏之意?


    “報——報告!”一位隱藏在耿弇軍中的坐探趕回來向費邑報告,“將軍,巨裏城費敢將軍已情勢危急,今天上午我在耿彝軍中親耳聽到了光武帝命令耿弇三天後攻下巨裏的聖旨。”


    “哦,真有此事?”費邑問。


    “小的親耳所聞,千真萬確,如有差錯,願受極刑。”坐探急忙回答。


    “再等等看。”費邑已經在改變自己的看法了。


    可是,不到三天,費邑又接了弟弟費敢十萬火急求援信,信中說:“巨裏若亡,曆下豈能獨存?請兄火速領兵馳援。”


    至此,費邑才確信巨裏確實危在旦夕了。於是,親率3 萬大軍趕去救授。


    然而,部隊還沒有接近巨裏,便陷入了耿弇的重圍之中了。


    等到費邑幡然省悟時,可畢竟為時已晚。費邑慨然長歎:“我到底還是上了耿弇的當,我不如他嗬!”


    事實上,耿弇攻打巨裏是假,把費邑牽引出來是真。費邑最終還是斷送了3 萬兵卒,也斷送了自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智慧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中國智慧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