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97 年(南朝齊明帝建武四年),南齊蓄意攻取北魏重鎮太倉口,派出大將魯康祚、趙公政統率一萬大軍進駐淮河南岸伺機而動。在強敵壓境的情況下,北魏豫州刺史王肅命令長史傅永帶領3000 名精兵抗敵。這夭,傅永安置好部隊後,便率領幾個親兵,換了便裝,來到了淮河岸邊,了望南岸敵軍分布情況。傅永看著激蕩的淮河水,皺眉思索著。他從敵我雙方的兵力對比,想到齊軍在以往的多次戰鬥中的作戰特點。通過全麵仔細的分析,他斷定:齊軍這次必定還是夜間過河偷襲。一個成熟的作戰方案在他腦中形成了。午夜時分,南齊大將魯康祚下達了出擊的命令。淮河的淺水處,用木樁固定一個個盛著火把的瓢,南齊軍就按照那些標記著淺水位置的火把,很快涉水渡過了淮河。到達北魏軍營門前,隻見營內靜悄悄的。“不好,敵人已有準備,快撤。”當魯康祚剛命令部隊後撤的時候,兩側已喊殺聲大起,北魏伏兵四出。南齊軍受到突然襲擊後,慌作一團 ,潮水般退到淮河岸邊,爭著涉水過河。可是,此時的淮河水麵上到處是飄動的火光,原先導渡的火光混雜其間,難分真偽。驚慌之中,有幾千人馬掉迸深水中淹死。戰鬥僅一個多時辰就結束了。齊將趙公政的戰馬陷入汙泥之中,被北魏兵活捉,魯康祚連人帶馬掉進深水中被淹死了。在第二天北魏軍的慶功大會上,主帥傅永微笑著對部將們說:“現在,你們該明白,我昨晚為何下令讓你們用瓜瓢盛火後放到淮河上了吧!”“將軍、神機妙算!”部將們在一片慶賀聲中、開懷暢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