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4歲的時候,父親去世了,家裏生活非常貧困,母親鄭氏為了讓兒子有出息,用荻杆在沙地上劃字。歐陽修沒有辜負母親的教誨,他讀書刻苦,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有一次,他收拾舊竹莢,偶然發現唐朝文學家韓愈的一部文集。充實的內容,透徹的說理,一下子吸引了他。他捧著韓愈的文集,高聲地朗讀,越讀越有興趣,便要立誌改革宋初脫離現實的“西昆體”文風。


    為了提高學業,歐陽修來到西京(現河南洛陽)。西京留守錢惟演建了一所壯觀的驛舍,派差役把歐陽修和著名學者謝希深、尹師魯請來,讓他們三人各寫一篇記文。不一會兒,文章寫好了。謝希深的文章700字,歐陽修的文章500多字,獨有尹師魯的文章隻用380多字。尹師魯的文章雖短,文字卻十分精練,不僅敘事清晰完整,而且結構嚴謹。歐陽修連聲稱讚,佩服至極。到了晚上,他帶著酒去拜訪,向尹師魯請教文章的寫法。尹師魯說:“你文章寫得還好,就是廢話較多,格調不高。”明白了自己文章的缺點,歐陽修徹夜未眠,他反複推敲,斟字酌句,對照自己的原作,重寫一篇。這篇重寫的文章僅用了360多個字,比尹師魯還少20幾個字,內容更加充實完整。尹師魯讚歎說:“歐陽修進步真快,簡直是一日千裏。”


    文章越寫越好的歐陽修,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名列唐宋古文八大家的宋代六大家之首。但他依然謙虛好學,文不厭改。歐陽修貶官滁州知州時,寫了著名的散文《醉翁亭記》。原稿的開頭這樣寫的:滁州四麵有山,東麵有什麽山,西麵有什麽山,南麵有什麽山,北麵有什麽山,一連寫了幾十個字。歐陽修覺得太羅嗦,犯了廢話多的老病。他秉燭長吟,反複修改,最後隻剩下“環滁皆山也”五個字,文字凝練,突出了醉翁亭四周的景色。


    歐陽修到了晚年,文學修養更為深厚,還在不辭辛苦地修改文章。他寫好每一篇文章後,貼在牆上,一有時間就反複斟酌,大加修改,常常改得麵目全非,黑糊糊的一片。夫人看歐陽修太勞累,關心地勸阻說:“何必這樣自討苦吃呢?您的文章天下知名,您又不是學生交卷,還怕先生恥笑嗎?”歐陽修笑了,回答道:“我不是怕先生恥笑,而是怕後生恥笑。”


    歐陽修刻苦鑽研,博通群書。在他身體力行的大力倡導下,掃除了五代以來浮豔怪僻的文風,建起了平易流暢的文章風格。他流傳後世的著作有《新五代史》、《歐陽文忠公集》,還有與宋祁合著的《新唐書》。


    【大視角】


    否定、質疑或重塑自我,最是人所難為之事。人所念念不忘者,多在既成的觀念、習慣與績效。然而,正是後者,才將前進的腳步束縛得緊;正是前者,才將智慧的窗門推展得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教育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教育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