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口東北邊的海裏有一個洋,叫做"黃蛇洋"。凡是下海的人經過那裏,都能聽得到夯郎夯郎的響聲。這黃蛇洋為什麽有這響聲呢?</p>
原來在很久以前,這裏也是平平的海灘,既沒有港子,也沒有洋,當時就靠堤岸擋住海水。後來,堤北邊出了一條大黃蛇,這條蛇有水桶那麽粗,有多長呢?它的頭伸到九尺高的堤岸南邊的溝裏吃水,還有半截身子拖在堤北。大黃蛇隔五六天出來一次,總是晚上出來它出來是要到堤岸南邊吃甜水。開始,有些下夜潮海的人經過那裏,碰到蛇正在溝裏吃水,還以為溝裏擱了座獨木橋,抄近路的人就從蛇身上走過去,事後聽說是條大蛇,個個嚇得要死。後來又聽說它吃豬子、吃羊子、吃人,總是一口一個,嘴一張,就能把人吸進肚子裏。這事一傳十,十傳百,最後傳到當朝皇帝那兒。</p>
皇上一聽說出了這麽大的大蛇,便馬上召集文武大臣商議,要派兵馬將這條大蛇除掉。當時有一個大臣奏本說:"這麽大的蛇派兵馬前去也很難除去,弄不好還會損兵折將。</p>
隻有紮成假人假馬,裏麵裝石灰,外麵穿討飯花子的衣裳,因為討飯花子的衣裳不換不洗,有人身上的味道,蛇聞見這個味道,就會把假人當真人吞下去,蛇一吃水,石灰遇水就泡開來,這樣蛇就可以不打自亡。"皇上一聽,這個計策很好,馬上派能工巧匠做好假人、假馬,挑選上好的生石灰灌在假人、假馬肚裏,穿上討飯花子的衣裳,估計到蛇在出來的前一天,把假人、假馬運到蛇經常吃水的地方布置。</p>
這一天,蛇出來了,皇上先派了幾十騎快馬從蛇麵前一陣風跑過。蛇聽到有人馬走動,發起脾氣,見人就吃,見馬就吞。其實它吞吃的盡是假人假馬,直到把肚子填飽了才歇手。然後,它再把頭伸到溝裏喝水。水一喝下去,蛇肚子裏的生石灰遇到水,就像火上澆了油,蛇肚裏立刻如開水沸騰、萬把刀在戳。那蛇疼痛難熬,拚命往東北邊的海裏遊,所過之處,就留下一條深深的港子,也就是現在的洋口港。蛇遊了一刻兒,石灰更加發作,蛇再也無力遊了,就在海裏又翻又攪,把海攪成一個洋,蛇也就死了,沉到洋底。但石灰還繼續在漲,所以,"黃蛇洋"也就由此而得名。至今聽到的"夯郎夯郎"的響聲,就是蛇肚子裏的石灰在漲的聲音。</p>
原來在很久以前,這裏也是平平的海灘,既沒有港子,也沒有洋,當時就靠堤岸擋住海水。後來,堤北邊出了一條大黃蛇,這條蛇有水桶那麽粗,有多長呢?它的頭伸到九尺高的堤岸南邊的溝裏吃水,還有半截身子拖在堤北。大黃蛇隔五六天出來一次,總是晚上出來它出來是要到堤岸南邊吃甜水。開始,有些下夜潮海的人經過那裏,碰到蛇正在溝裏吃水,還以為溝裏擱了座獨木橋,抄近路的人就從蛇身上走過去,事後聽說是條大蛇,個個嚇得要死。後來又聽說它吃豬子、吃羊子、吃人,總是一口一個,嘴一張,就能把人吸進肚子裏。這事一傳十,十傳百,最後傳到當朝皇帝那兒。</p>
皇上一聽說出了這麽大的大蛇,便馬上召集文武大臣商議,要派兵馬將這條大蛇除掉。當時有一個大臣奏本說:"這麽大的蛇派兵馬前去也很難除去,弄不好還會損兵折將。</p>
隻有紮成假人假馬,裏麵裝石灰,外麵穿討飯花子的衣裳,因為討飯花子的衣裳不換不洗,有人身上的味道,蛇聞見這個味道,就會把假人當真人吞下去,蛇一吃水,石灰遇水就泡開來,這樣蛇就可以不打自亡。"皇上一聽,這個計策很好,馬上派能工巧匠做好假人、假馬,挑選上好的生石灰灌在假人、假馬肚裏,穿上討飯花子的衣裳,估計到蛇在出來的前一天,把假人、假馬運到蛇經常吃水的地方布置。</p>
這一天,蛇出來了,皇上先派了幾十騎快馬從蛇麵前一陣風跑過。蛇聽到有人馬走動,發起脾氣,見人就吃,見馬就吞。其實它吞吃的盡是假人假馬,直到把肚子填飽了才歇手。然後,它再把頭伸到溝裏喝水。水一喝下去,蛇肚子裏的生石灰遇到水,就像火上澆了油,蛇肚裏立刻如開水沸騰、萬把刀在戳。那蛇疼痛難熬,拚命往東北邊的海裏遊,所過之處,就留下一條深深的港子,也就是現在的洋口港。蛇遊了一刻兒,石灰更加發作,蛇再也無力遊了,就在海裏又翻又攪,把海攪成一個洋,蛇也就死了,沉到洋底。但石灰還繼續在漲,所以,"黃蛇洋"也就由此而得名。至今聽到的"夯郎夯郎"的響聲,就是蛇肚子裏的石灰在漲的聲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