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一些眼光獨到的百姓,聽到這已經開始著手去買幼豬了。
那些家境殷實、心思活絡的人,更是搶先一步,開始籌劃著囤積更多的小豬仔,他們能夠預見到,今日過後,豬肉的需求將隨之增長,豬肉價格自然也會升高,但估計漲幅不會太大。
真正漲價的時候,要等到第一批劁完的豬出欄,如果那時的豬肉不再發酸發騷,那豬肉的價格必然會大幅上漲。
當然,最為興奮的還是那些技藝精湛的劁豬匠們,他們完全可以想象到,當豬肉成為主流食品時,他們的地位必然也會水漲船高,而且後世的皇帝還給他們寫了一副對聯哩。
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
聽聽,多有氣勢!
……
現實。
洛璃吃完最後一口肉夾饃,頗為豪氣地打了個飽嗝,隨即想起自己貌似在直播,衝著鏡頭尷尬地笑了笑。
隨後看見李曼的涼皮還剩不少,有點無聊的她,便接著聊起了豬肉文化:“雖然,朱和豬是同音字,但明朝是不禁止吃豬的,清朝的時候同樣如此。”
“後來,吃豬肉的習慣便一直延續了下來,到了今天我國的豬肉消費量一直穩居世界第一,據說比第二名到第五名的總和還要多。”
“這不僅僅是因為我們有十四億人口,更因為我們對豬肉有著特別的喜愛。每年,我們消費的豬肉量是其他肉類如牛、羊、雞、鴨、魚的兩倍之多,這足以證明我們對豬豬的偏愛。”
洛璃說完,“咕嘟咕嘟”喝起了甜滋滋的色素飲料。
【跟我回家,我家牛會自殺:你們那的豬肉就那麽好吃?我也吃過閹割過後的豬肉啊,覺得挺一般的。】
洛璃瞥見後繼續解釋:“閹割後的豬隻是祛除了腥臊味,具體味道如何,做法和品種也占很重要的原因的,實際上相比起古時候的劁豬技術,現代的技術是有些退步的,畢竟他們那時候不止劁豬,還劁人。”
看見洛璃比了個手刀的姿勢,古人們同時感覺到胯下一涼,緊忙低頭查看。
“所以,如果牛牛同學你想吃一些好吃的豬肉,我推薦你可以嚐試網購一些特定品種的豬肉,比如巴蜀地區的‘榮昌豬’,或者兩廣地區的‘小花豬’,它們的肉質都很好。”
洛璃補充說道:“據說這些品種的豬不僅肉質優良,而且體型健碩,一般能長到兩三百斤,有的甚至能達到四五百斤。”
“不過這些也隻是我在網上道聽途說的,沒有具體的研究過,所以隻能算是我個人不太成熟的建議。”
說完,洛璃看李曼吃的差不多了,於是衝著鏡頭揮了揮手:“我們吃完了,現在準備前往下一個目的地,先掛一會機,你們有事就先去忙吧。”
說著,洛璃將手機放入口袋,沒有意識到她的那幾句話,給古人們帶來了多大的震撼。
……
秦朝。
嬴政在腦海中反複做著數學題。
十四億=十四萬萬!
十四萬萬=十四億=五十多個秦朝!
這數字真的太誇張了,這一刻嬴政終於明白了,為何後世能在短短百餘年間,從清朝時期的積弱逆襲成為世界強國。
擁有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眾誌成城下,又有什麽能難倒後人呢?
……
漢朝。
劉徹像喝到了鮮榨檸檬汁一樣,眼紅的快要質壁分離了。
十四億人啊!
他大漢若能有十四億人,不,哪怕隻是四億人,他都能讓那句“目光所至,皆為漢土”變為現實。
此時衛青潑了一盆冷水,冷靜地分析道:“陛下,即便我們有這麽多人口也難以供養,有時人多也是一種災難。”
聞言,劉徹不由得歎了口氣,這時他才真正明白,袁老研發出來的雜交水稻的含金量。
難怪後人如此尊敬袁老,如果沒有他的水稻技術,後世不可能養活這麽多的人口。
劉徹和衛青同時感慨地說道:“袁老,真乃神人也!”
……
明朝。
相比起人口數量,朱元璋更在意洛璃提到的“榮昌豬”的出肉量。
此時大明,豬肉已經取代了牛羊的地位,成為了肉食主流。
可他大明的豬,平均僅重百十來斤,如果養的差一點,甚至隻有八九十斤,體型基本與大型犬相同。
而後世一頭豬竟能有三百甚至是四百斤?
朱元璋和朱標對視了一眼,都看到了兩人眼中的懷疑,在他的印象中,豬的體型不過是比大狗稍大,怎麽可能達到三四百斤的巨量?
然而,他的內心深處,卻也藏著一絲期待。
如果真有這樣的豬種,若能得到它們的種子,那大明百姓的餐桌上,豈不是能常有肉食?
就在這時,寫著【榮昌豬豬肉】幾個字的橘黃色小車,再次出現天幕左下方的位置。
朱元璋反應極為迅速,絲毫沒有猶豫,迅速點了下去。
一斤豬肉三十文?
貴了點,但能接受。
朱元璋這次花錢花的極為痛快,爽快的買了一千斤豬肉,若不是被限購了,他肯定還要再多買一些。
待付完款後,三扇大型的豬肉突兀地出現在大殿之中。
這些豬肉的龐大體型,即便是已經經過了處理,仍舊讓朱元璋感到震撼。
還真有三百斤?
可惜給的並非活物,無法直接用於繁殖。
看來有必將榮昌豬種子也列為去後世必須獲取的資源之一。
想到這,朱元璋從袖中取出一本小冊子,在其中鄭重地記下了“榮昌豬種子”幾個字,隨後在這行字的上方,又記錄下“雜交水稻”和“人工降雨”等事項。
……
現實。
洛璃此刻已經乘車抵達大唐不夜城附近,她選擇了從大雁塔南側直接穿行的路線,這樣剛好可以順路欣賞下大雁塔的風景。
她從口袋中取出手機,調整好角度,對準了大雁塔的宏偉身影,介紹道:“眼前這座標誌性的建築就是長安城的瑰寶之一——大雁塔。”
“本來按照計劃,我們應該去近處仔細看一看的,但現在時間有限,就隻能離遠處看一看了。”洛璃頗為遺憾地說道。
【敗家小三郎:大雁塔隻有七層嗎?我記得書上記載它是十層啊。】
李隆基看著窗外一眼便能瞥到的大雁塔,將其和天幕仔細的對比了一番,發現了諸多不同之處,最明顯的便是層數不同。
“就離譜,這年頭竟然還能看到李隆基的粉絲。”
洛璃看到這id,驚訝地吐槽了一句,隨後解釋道:“你說的沒錯,大雁塔以前確實是十層,但那也是後改的,最開始的時候它隻有五層,後來唐高宗覺得這塔的形狀不好看,便命人改成了九層。”
“後來他媳婦武則天繼位後,又將它加了一層,這才是你說的十層,也不知道武則天當初多加這一層,有沒有更上一層樓的意思。”
“再後來,具體的我也不太清楚了,反正就是經曆過幾次地震,塔身全裂了就改成了七層,直到明朝萬曆年間,又大修過一次,就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樣了。”
“不過雖然層數減少了,但看著還是很宏觀的好吧,足足有六十多米呢,差不多二十多層樓那麽高呢。”
洛璃一邊說著,一邊拿著李曼的手機,給她“哢哢哢”地拍照。
武周年間。
武則天站在皇城上,遠眺長安的方向。
然而,即便大雁塔再高聳,在這樣的距離下也難以目及。
她微不可察地歎了口氣,如今她還沒下令修改大雁塔,也不知另一個時空的她究竟是怎麽想的,難道真的是為了壓李治一頭?
可夫妻一場,又何須如此呢。
“好,由於時間有限,我們就不繼續逗留了,現在,跟隨我的鏡頭一起漫步這盛唐景象吧。”
“不對,不對。”洛璃帶著一絲俏皮的笑容。
“步驟錯了,還沒化妝呢,容我先去化個小妝,然後再漫步。”說著洛璃拉著李曼急匆匆地衝了一家漢服店,天幕再次恢複一片漆黑。
等洛璃再次出現的時候,她已經完全換了一個模樣。
隻見她身著一襲古典的襦裙,淡粉色的輕紗襦衣微微敞開,露出頸間細膩如雪的肌膚。
下身是一條石榴紅的長裙,裙擺寬闊,輕盈飄逸,每走動一步,都似有花瓣隨風飄落。
她發髻高高挽起,以簪飾固定,發髻上點綴著精致的花鈿,燈光下閃爍著璀璨的光芒。耳畔的流蘇耳環隨著她的動作輕輕擺動,發出悅耳的聲響,為她增添了幾分靈動的氣質。
“這……這是誰?”
古人們一時看呆了,眼睛都要揉紅了,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還是那個吃個肉夾饃都能將五官扭曲到一起,毫不在意他人目光對著鏡頭打飽嗝的洛小娘子嗎?
這怎麽可能!
這女子看起來溫文而婉,落落大方的,肯定不是洛小娘子!
快把洛小娘子還給我們!
“咋樣,好看不?是不是嘎嘎美麗。”這時,天幕中的女子盯著鏡頭說道。
對!就是這個味!
聽到女子放蕩不羈的語氣,古人頓時將心放回了肚子裏,看來這確實是洛小娘子。
待確認了身份,古人這才有心情打量起洛璃的妝造和打扮。
唐朝。
大唐天團的眾人看著大換模樣的洛璃,忍不住嘖嘖稱奇。
程咬金:“沒想到洛小娘子打扮一下還怪的好看的,這要是能嫁給我兒子,就算讓我去後世溜達個十趟八趟的我也願意啊!”
其他人乍一聽還不覺得有什麽,可越細想越感覺不對勁,待反應過來後紛紛忍不住笑罵。
尉遲敬德:“你個老東西,怎麽還連吃帶拿的呢!”
魏征:“我看你是癩蛤蟆娶青蛙,長得醜,玩的還挺花的。”
程咬金:“你……”
……
武周時期。
武則天從上到下仔細打量著洛璃,忍不住讚許地點了點頭。
這服飾雖然有些細節與她大周不同,但整體上仍可看出是大唐的風格。
隻是這衣衫布料染得色彩均勻豔麗,但材質看起來卻相當普通,配不上這染布的手藝,也配不上洛小娘子的身材和容貌。
若有機會,應該讓她大周的工匠為洛小娘子量身定做一套衣裳。
一旁的上官婉兒則更多地關注著洛璃頭上的首飾。
那些簪子乍一看像是金銀,流蘇像是珍珠,但細看又覺得有些不對勁,甚是古怪。
洛璃自然不知道她身上的這些塑料小製品,給上官婉兒帶來了多大的困惑,此時的她正臉貼鏡頭,秀著自己的眼妝。
有一說一這家的手藝是真不賴,她作為一個手殘黨,平時怎麽也畫不好的眼妝,在人家手中三兩下便變得分外美麗。
看這眼線,看這假睫毛,襯的她眼睛多大。
這一幕看的古代那些愛美的女子羨慕不已。
【盧淩風的便宜娘親:洛姑娘,你這眼睛是怎麽變成這樣的啊,看起來真的很好看!】
洛璃看到彈幕,得意地笑了笑:“是吧,我也覺得很好看,我本來是有一點死魚眼的,不過貼了假睫毛,化了眼線和眼影,戴了美瞳,瞬間就變得不一樣了!”
原本還疑惑盧淩風是誰的太平公主,聽到洛璃的回答愣了一下。
美瞳?
假睫毛?
難道……這些不會是取自人身上的吧?
想到這種可能,再看洛璃那像換了個人一樣的妝容,她忍不住打了個哆嗦。
一旁的武則天看到愛女這副神情,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別胡思亂想,後世的治安一看就很好,不會是你想的那樣。”
“是啊,這都快晚上了,洛小娘子和女伴走在街上絲毫不擔心,就能看出後世很安全。”上官婉兒也附和道。
“對哦。”太平公主也反應過來了。
以洛小娘子的性格,她也不可能戴那些“不幹淨”的東西。
想通這些,太平公主那顆愛美的心又變得火熱起來,拿起小型天幕開始問東問西。
而洛璃則是一搭沒一搭地回答著。
“胭脂?哦,你問的是粉底液吧,我看了一眼,好像是個國產牌子。”
“眼線?唉,這東西別提了,我也畫不好,手殘黨的痛誰懂啊!”
走著,走著,洛璃和李曼終於擠出了人群。
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燈火通明的盛景,猶如璀璨的星辰墜落人間,照亮了長安的夜空。
隨著洛璃調轉攝像頭,古人們也終於得見大唐不夜城的真正麵貌。
這便是後人想象中的長安嗎?
隻見天幕中,大唐不夜城的輪廓被無數燈火勾勒了出來,街道如同一條條光的河流,流淌著金色的光輝。
高樓廣廈,飛簷翹角,在燈光的映照下,顯得分外壯觀,仿佛是天宮降臨人間,每一磚一瓦都散發著獨特的韻味。
僅這一眼,古人們便癡了。
隨著視角的拉近,街道上的繁華景象逐漸清晰。商賈雲集,鋪麵林立,隔著屏幕他們仿佛都聞到了,空氣中飄來的陣陣美食的香味,讓人垂涎欲滴。
白居易見此情景,眼中不禁泛起熱淚,嘴中喃喃道:“應是天宮重開宴,萬兩碎金落人間。”
他大唐的長安,本該如此,本該如此的啊!
這才是他心中的盛唐!這才是他心中的長安!
“此生不得見盛世長安,如今能看看後世的大唐不夜城,也算是無憾了。”白居易說完,一滴熱淚悄然滴落。
隨著洛璃的走動,鏡頭中的景象也在不斷變化著。
街道上,人群熙熙攘攘,笑語喧嘩,從洛璃的視角看,到處都是帥哥美女。
有的女生身著“仕女”服,頭戴金釵玉簪,麵若桃花,眉如遠山,笑語盈盈間,便為這夜色增添了幾分溫柔與生動。
有的男生,或是手持折扇,或是身披寶甲,為這“大唐”增添了幾分英武氣息。
當然,也有穿著現代服飾的遊客穿行其中,相互交融下,絲毫不顯突兀,反倒多了幾分別樣的風趣。
此時,大唐天團的眾人全都沉默了,每個人都很激動。
千百年了,後人沒有忘記他們大唐,沒有忘記他們的長安。
可激動的同時又不免有幾分心酸,此時的長安,遠不及後世百分之一的繁華,這樣的長安真的是後人念念不忘的長安嗎?
想到這,剛才還有些不滿的眾人,紛紛看向李世民,行禮說道:“陛下,我等同意你剛才的提議了,不過是些許名聲罷了,老臣\/老夫舍了這張臉,也必定為陛下籌夠錢財。”
聞言,李世民暢快的大笑起來:“哈哈哈哈,好!”
“朕與你們同心,何愁不能建造一個更好的大唐!既然這樣,開宴!”
就在李世民這邊準備吃飯的時候,洛璃已經走過了雕刻著開元通寶的地磚,路過了寫著長安集市的牌匾,來到了聲控噴泉旁邊。
其實她倆從大雁塔過來的時候,曾路過一個十分巨大的噴泉廣場,但她倆擠了半天,鞋都擠掉了,也沒擠進去,最後隻能灰溜溜的走了,沒想到裏邊居然還有聲控噴泉。
按照流程,洛璃她們倆分別給對方拍了一連串千奇百怪的照片,然後一起來到噴泉旁邊,跟著旁邊人的節奏放聲呐喊。
在她們兩個“河東獅子吼”的加持下,噴泉高度直接升到了最高,她倆是喊的爽了,這可苦了看直播的古人們。
乾隆年間,乾隆大白天的正在跟自己的妃子宣泄自己的怒氣,聽到洛璃兩人陡然的尖叫聲,被嚇得一激靈,差點就此一蹶不振。
就在他扶著老腰,走出寢宮,打算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麽的時候。
洛璃已經調轉了攝像頭,將鏡頭對準了一個掛著【盛唐密盒】牌子的舞台。
舞台上,兩個穿著一紫一紅唐朝服飾,沾著假胡子的男子,正在問一個黑衣年輕人問題。
紫衣男子問道:【請問乾隆是什麽朝代的人啊?】
【帶清!】黑衣男子毫不猶豫的回道。
【咳,是大清,看來這位朋友有點口音啊。】紫衣男子糾正道。
【杜兄,下一個問題,你來問吧。】紫衣男子看向紅衣男子說道。
【好!那我問個簡單點的,乾隆是哪個國家的人啊?】
【鷹國!】
“鷹尼瑪!”一向涵養不錯的乾隆,此刻真的被這些前人後人們搞破防了,直接爆起了粗口。
【鷹國?我說的是乾隆,不是乾隆的扮演者,鐵林。】紅衣男子確認道。
【沒錯,就是鷹國!他那些後代不就是鷹國的走狗嗎?】黑衣男子也挺抽象,自信滿滿地回道。
【額……好吧,直接照相吧。】這回答直接讓舞台上的兩人無法反駁了。
黑衣男子照完相後,開開心心地走下了舞台,可乾隆卻怎麽也開心不起來了。
原本應該是聖賢狀態下的他,此刻心理滿滿地憋屈。
他攥著拳頭平複了半天,最終緩緩吐出一個字:“草!”
隨後轉身又回到了寢宮。
卸甲,再戰!
汪汪汪!
而就在乾隆轉身離去的那一刻,洛璃幸運地被“房謀杜斷”挑上了舞台。
一些眼光獨到的百姓,聽到這已經開始著手去買幼豬了。
那些家境殷實、心思活絡的人,更是搶先一步,開始籌劃著囤積更多的小豬仔,他們能夠預見到,今日過後,豬肉的需求將隨之增長,豬肉價格自然也會升高,但估計漲幅不會太大。
真正漲價的時候,要等到第一批劁完的豬出欄,如果那時的豬肉不再發酸發騷,那豬肉的價格必然會大幅上漲。
當然,最為興奮的還是那些技藝精湛的劁豬匠們,他們完全可以想象到,當豬肉成為主流食品時,他們的地位必然也會水漲船高,而且後世的皇帝還給他們寫了一副對聯哩。
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
聽聽,多有氣勢!
……
現實。
洛璃吃完最後一口肉夾饃,頗為豪氣地打了個飽嗝,隨即想起自己貌似在直播,衝著鏡頭尷尬地笑了笑。
隨後看見李曼的涼皮還剩不少,有點無聊的她,便接著聊起了豬肉文化:“雖然,朱和豬是同音字,但明朝是不禁止吃豬的,清朝的時候同樣如此。”
“後來,吃豬肉的習慣便一直延續了下來,到了今天我國的豬肉消費量一直穩居世界第一,據說比第二名到第五名的總和還要多。”
“這不僅僅是因為我們有十四億人口,更因為我們對豬肉有著特別的喜愛。每年,我們消費的豬肉量是其他肉類如牛、羊、雞、鴨、魚的兩倍之多,這足以證明我們對豬豬的偏愛。”
洛璃說完,“咕嘟咕嘟”喝起了甜滋滋的色素飲料。
【跟我回家,我家牛會自殺:你們那的豬肉就那麽好吃?我也吃過閹割過後的豬肉啊,覺得挺一般的。】
洛璃瞥見後繼續解釋:“閹割後的豬隻是祛除了腥臊味,具體味道如何,做法和品種也占很重要的原因的,實際上相比起古時候的劁豬技術,現代的技術是有些退步的,畢竟他們那時候不止劁豬,還劁人。”
看見洛璃比了個手刀的姿勢,古人們同時感覺到胯下一涼,緊忙低頭查看。
“所以,如果牛牛同學你想吃一些好吃的豬肉,我推薦你可以嚐試網購一些特定品種的豬肉,比如巴蜀地區的‘榮昌豬’,或者兩廣地區的‘小花豬’,它們的肉質都很好。”
洛璃補充說道:“據說這些品種的豬不僅肉質優良,而且體型健碩,一般能長到兩三百斤,有的甚至能達到四五百斤。”
“不過這些也隻是我在網上道聽途說的,沒有具體的研究過,所以隻能算是我個人不太成熟的建議。”
說完,洛璃看李曼吃的差不多了,於是衝著鏡頭揮了揮手:“我們吃完了,現在準備前往下一個目的地,先掛一會機,你們有事就先去忙吧。”
說著,洛璃將手機放入口袋,沒有意識到她的那幾句話,給古人們帶來了多大的震撼。
……
秦朝。
嬴政在腦海中反複做著數學題。
十四億=十四萬萬!
十四萬萬=十四億=五十多個秦朝!
這數字真的太誇張了,這一刻嬴政終於明白了,為何後世能在短短百餘年間,從清朝時期的積弱逆襲成為世界強國。
擁有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眾誌成城下,又有什麽能難倒後人呢?
……
漢朝。
劉徹像喝到了鮮榨檸檬汁一樣,眼紅的快要質壁分離了。
十四億人啊!
他大漢若能有十四億人,不,哪怕隻是四億人,他都能讓那句“目光所至,皆為漢土”變為現實。
此時衛青潑了一盆冷水,冷靜地分析道:“陛下,即便我們有這麽多人口也難以供養,有時人多也是一種災難。”
聞言,劉徹不由得歎了口氣,這時他才真正明白,袁老研發出來的雜交水稻的含金量。
難怪後人如此尊敬袁老,如果沒有他的水稻技術,後世不可能養活這麽多的人口。
劉徹和衛青同時感慨地說道:“袁老,真乃神人也!”
……
明朝。
相比起人口數量,朱元璋更在意洛璃提到的“榮昌豬”的出肉量。
此時大明,豬肉已經取代了牛羊的地位,成為了肉食主流。
可他大明的豬,平均僅重百十來斤,如果養的差一點,甚至隻有八九十斤,體型基本與大型犬相同。
而後世一頭豬竟能有三百甚至是四百斤?
朱元璋和朱標對視了一眼,都看到了兩人眼中的懷疑,在他的印象中,豬的體型不過是比大狗稍大,怎麽可能達到三四百斤的巨量?
然而,他的內心深處,卻也藏著一絲期待。
如果真有這樣的豬種,若能得到它們的種子,那大明百姓的餐桌上,豈不是能常有肉食?
就在這時,寫著【榮昌豬豬肉】幾個字的橘黃色小車,再次出現天幕左下方的位置。
朱元璋反應極為迅速,絲毫沒有猶豫,迅速點了下去。
一斤豬肉三十文?
貴了點,但能接受。
朱元璋這次花錢花的極為痛快,爽快的買了一千斤豬肉,若不是被限購了,他肯定還要再多買一些。
待付完款後,三扇大型的豬肉突兀地出現在大殿之中。
這些豬肉的龐大體型,即便是已經經過了處理,仍舊讓朱元璋感到震撼。
還真有三百斤?
可惜給的並非活物,無法直接用於繁殖。
看來有必將榮昌豬種子也列為去後世必須獲取的資源之一。
想到這,朱元璋從袖中取出一本小冊子,在其中鄭重地記下了“榮昌豬種子”幾個字,隨後在這行字的上方,又記錄下“雜交水稻”和“人工降雨”等事項。
……
現實。
洛璃此刻已經乘車抵達大唐不夜城附近,她選擇了從大雁塔南側直接穿行的路線,這樣剛好可以順路欣賞下大雁塔的風景。
她從口袋中取出手機,調整好角度,對準了大雁塔的宏偉身影,介紹道:“眼前這座標誌性的建築就是長安城的瑰寶之一——大雁塔。”
“本來按照計劃,我們應該去近處仔細看一看的,但現在時間有限,就隻能離遠處看一看了。”洛璃頗為遺憾地說道。
【敗家小三郎:大雁塔隻有七層嗎?我記得書上記載它是十層啊。】
李隆基看著窗外一眼便能瞥到的大雁塔,將其和天幕仔細的對比了一番,發現了諸多不同之處,最明顯的便是層數不同。
“就離譜,這年頭竟然還能看到李隆基的粉絲。”
洛璃看到這id,驚訝地吐槽了一句,隨後解釋道:“你說的沒錯,大雁塔以前確實是十層,但那也是後改的,最開始的時候它隻有五層,後來唐高宗覺得這塔的形狀不好看,便命人改成了九層。”
“後來他媳婦武則天繼位後,又將它加了一層,這才是你說的十層,也不知道武則天當初多加這一層,有沒有更上一層樓的意思。”
“再後來,具體的我也不太清楚了,反正就是經曆過幾次地震,塔身全裂了就改成了七層,直到明朝萬曆年間,又大修過一次,就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樣了。”
“不過雖然層數減少了,但看著還是很宏觀的好吧,足足有六十多米呢,差不多二十多層樓那麽高呢。”
洛璃一邊說著,一邊拿著李曼的手機,給她“哢哢哢”地拍照。
武周年間。
武則天站在皇城上,遠眺長安的方向。
然而,即便大雁塔再高聳,在這樣的距離下也難以目及。
她微不可察地歎了口氣,如今她還沒下令修改大雁塔,也不知另一個時空的她究竟是怎麽想的,難道真的是為了壓李治一頭?
可夫妻一場,又何須如此呢。
“好,由於時間有限,我們就不繼續逗留了,現在,跟隨我的鏡頭一起漫步這盛唐景象吧。”
“不對,不對。”洛璃帶著一絲俏皮的笑容。
“步驟錯了,還沒化妝呢,容我先去化個小妝,然後再漫步。”說著洛璃拉著李曼急匆匆地衝了一家漢服店,天幕再次恢複一片漆黑。
等洛璃再次出現的時候,她已經完全換了一個模樣。
隻見她身著一襲古典的襦裙,淡粉色的輕紗襦衣微微敞開,露出頸間細膩如雪的肌膚。
下身是一條石榴紅的長裙,裙擺寬闊,輕盈飄逸,每走動一步,都似有花瓣隨風飄落。
她發髻高高挽起,以簪飾固定,發髻上點綴著精致的花鈿,燈光下閃爍著璀璨的光芒。耳畔的流蘇耳環隨著她的動作輕輕擺動,發出悅耳的聲響,為她增添了幾分靈動的氣質。
“這……這是誰?”
古人們一時看呆了,眼睛都要揉紅了,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還是那個吃個肉夾饃都能將五官扭曲到一起,毫不在意他人目光對著鏡頭打飽嗝的洛小娘子嗎?
這怎麽可能!
這女子看起來溫文而婉,落落大方的,肯定不是洛小娘子!
快把洛小娘子還給我們!
“咋樣,好看不?是不是嘎嘎美麗。”這時,天幕中的女子盯著鏡頭說道。
對!就是這個味!
聽到女子放蕩不羈的語氣,古人頓時將心放回了肚子裏,看來這確實是洛小娘子。
待確認了身份,古人這才有心情打量起洛璃的妝造和打扮。
唐朝。
大唐天團的眾人看著大換模樣的洛璃,忍不住嘖嘖稱奇。
程咬金:“沒想到洛小娘子打扮一下還怪的好看的,這要是能嫁給我兒子,就算讓我去後世溜達個十趟八趟的我也願意啊!”
其他人乍一聽還不覺得有什麽,可越細想越感覺不對勁,待反應過來後紛紛忍不住笑罵。
尉遲敬德:“你個老東西,怎麽還連吃帶拿的呢!”
魏征:“我看你是癩蛤蟆娶青蛙,長得醜,玩的還挺花的。”
程咬金:“你……”
……
武周時期。
武則天從上到下仔細打量著洛璃,忍不住讚許地點了點頭。
這服飾雖然有些細節與她大周不同,但整體上仍可看出是大唐的風格。
隻是這衣衫布料染得色彩均勻豔麗,但材質看起來卻相當普通,配不上這染布的手藝,也配不上洛小娘子的身材和容貌。
若有機會,應該讓她大周的工匠為洛小娘子量身定做一套衣裳。
一旁的上官婉兒則更多地關注著洛璃頭上的首飾。
那些簪子乍一看像是金銀,流蘇像是珍珠,但細看又覺得有些不對勁,甚是古怪。
洛璃自然不知道她身上的這些塑料小製品,給上官婉兒帶來了多大的困惑,此時的她正臉貼鏡頭,秀著自己的眼妝。
有一說一這家的手藝是真不賴,她作為一個手殘黨,平時怎麽也畫不好的眼妝,在人家手中三兩下便變得分外美麗。
看這眼線,看這假睫毛,襯的她眼睛多大。
這一幕看的古代那些愛美的女子羨慕不已。
【盧淩風的便宜娘親:洛姑娘,你這眼睛是怎麽變成這樣的啊,看起來真的很好看!】
洛璃看到彈幕,得意地笑了笑:“是吧,我也覺得很好看,我本來是有一點死魚眼的,不過貼了假睫毛,化了眼線和眼影,戴了美瞳,瞬間就變得不一樣了!”
原本還疑惑盧淩風是誰的太平公主,聽到洛璃的回答愣了一下。
美瞳?
假睫毛?
難道……這些不會是取自人身上的吧?
想到這種可能,再看洛璃那像換了個人一樣的妝容,她忍不住打了個哆嗦。
一旁的武則天看到愛女這副神情,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別胡思亂想,後世的治安一看就很好,不會是你想的那樣。”
“是啊,這都快晚上了,洛小娘子和女伴走在街上絲毫不擔心,就能看出後世很安全。”上官婉兒也附和道。
“對哦。”太平公主也反應過來了。
以洛小娘子的性格,她也不可能戴那些“不幹淨”的東西。
想通這些,太平公主那顆愛美的心又變得火熱起來,拿起小型天幕開始問東問西。
而洛璃則是一搭沒一搭地回答著。
“胭脂?哦,你問的是粉底液吧,我看了一眼,好像是個國產牌子。”
“眼線?唉,這東西別提了,我也畫不好,手殘黨的痛誰懂啊!”
走著,走著,洛璃和李曼終於擠出了人群。
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燈火通明的盛景,猶如璀璨的星辰墜落人間,照亮了長安的夜空。
隨著洛璃調轉攝像頭,古人們也終於得見大唐不夜城的真正麵貌。
這便是後人想象中的長安嗎?
隻見天幕中,大唐不夜城的輪廓被無數燈火勾勒了出來,街道如同一條條光的河流,流淌著金色的光輝。
高樓廣廈,飛簷翹角,在燈光的映照下,顯得分外壯觀,仿佛是天宮降臨人間,每一磚一瓦都散發著獨特的韻味。
僅這一眼,古人們便癡了。
隨著視角的拉近,街道上的繁華景象逐漸清晰。商賈雲集,鋪麵林立,隔著屏幕他們仿佛都聞到了,空氣中飄來的陣陣美食的香味,讓人垂涎欲滴。
白居易見此情景,眼中不禁泛起熱淚,嘴中喃喃道:“應是天宮重開宴,萬兩碎金落人間。”
他大唐的長安,本該如此,本該如此的啊!
這才是他心中的盛唐!這才是他心中的長安!
“此生不得見盛世長安,如今能看看後世的大唐不夜城,也算是無憾了。”白居易說完,一滴熱淚悄然滴落。
隨著洛璃的走動,鏡頭中的景象也在不斷變化著。
街道上,人群熙熙攘攘,笑語喧嘩,從洛璃的視角看,到處都是帥哥美女。
有的女生身著“仕女”服,頭戴金釵玉簪,麵若桃花,眉如遠山,笑語盈盈間,便為這夜色增添了幾分溫柔與生動。
有的男生,或是手持折扇,或是身披寶甲,為這“大唐”增添了幾分英武氣息。
當然,也有穿著現代服飾的遊客穿行其中,相互交融下,絲毫不顯突兀,反倒多了幾分別樣的風趣。
此時,大唐天團的眾人全都沉默了,每個人都很激動。
千百年了,後人沒有忘記他們大唐,沒有忘記他們的長安。
可激動的同時又不免有幾分心酸,此時的長安,遠不及後世百分之一的繁華,這樣的長安真的是後人念念不忘的長安嗎?
想到這,剛才還有些不滿的眾人,紛紛看向李世民,行禮說道:“陛下,我等同意你剛才的提議了,不過是些許名聲罷了,老臣\/老夫舍了這張臉,也必定為陛下籌夠錢財。”
聞言,李世民暢快的大笑起來:“哈哈哈哈,好!”
“朕與你們同心,何愁不能建造一個更好的大唐!既然這樣,開宴!”
就在李世民這邊準備吃飯的時候,洛璃已經走過了雕刻著開元通寶的地磚,路過了寫著長安集市的牌匾,來到了聲控噴泉旁邊。
其實她倆從大雁塔過來的時候,曾路過一個十分巨大的噴泉廣場,但她倆擠了半天,鞋都擠掉了,也沒擠進去,最後隻能灰溜溜的走了,沒想到裏邊居然還有聲控噴泉。
按照流程,洛璃她們倆分別給對方拍了一連串千奇百怪的照片,然後一起來到噴泉旁邊,跟著旁邊人的節奏放聲呐喊。
在她們兩個“河東獅子吼”的加持下,噴泉高度直接升到了最高,她倆是喊的爽了,這可苦了看直播的古人們。
乾隆年間,乾隆大白天的正在跟自己的妃子宣泄自己的怒氣,聽到洛璃兩人陡然的尖叫聲,被嚇得一激靈,差點就此一蹶不振。
就在他扶著老腰,走出寢宮,打算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麽的時候。
洛璃已經調轉了攝像頭,將鏡頭對準了一個掛著【盛唐密盒】牌子的舞台。
舞台上,兩個穿著一紫一紅唐朝服飾,沾著假胡子的男子,正在問一個黑衣年輕人問題。
紫衣男子問道:【請問乾隆是什麽朝代的人啊?】
【帶清!】黑衣男子毫不猶豫的回道。
【咳,是大清,看來這位朋友有點口音啊。】紫衣男子糾正道。
【杜兄,下一個問題,你來問吧。】紫衣男子看向紅衣男子說道。
【好!那我問個簡單點的,乾隆是哪個國家的人啊?】
【鷹國!】
“鷹尼瑪!”一向涵養不錯的乾隆,此刻真的被這些前人後人們搞破防了,直接爆起了粗口。
【鷹國?我說的是乾隆,不是乾隆的扮演者,鐵林。】紅衣男子確認道。
【沒錯,就是鷹國!他那些後代不就是鷹國的走狗嗎?】黑衣男子也挺抽象,自信滿滿地回道。
【額……好吧,直接照相吧。】這回答直接讓舞台上的兩人無法反駁了。
黑衣男子照完相後,開開心心地走下了舞台,可乾隆卻怎麽也開心不起來了。
原本應該是聖賢狀態下的他,此刻心理滿滿地憋屈。
他攥著拳頭平複了半天,最終緩緩吐出一個字:“草!”
隨後轉身又回到了寢宮。
卸甲,再戰!
汪汪汪!
而就在乾隆轉身離去的那一刻,洛璃幸運地被“房謀杜斷”挑上了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