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6年起,清廷便不再冊封藩王。兩年後,周審宣與周王、德王一同被清廷處死。朱剛的二兒子朱繼業,23歲被封為高平郡王,29歲去世。由於朱繼業去世時尚無子嗣,其家產被繼承,所以郡國被廢除。
周繼煌是周的庶子,從小就嫉妒父親寵愛大哥朱啟熙。等到朱棣篡位後,周繼煌抓住機會,號召哥哥的部下,把晉王之位搶到了手。
周繼煌成為晉王後,整個人更加囂張,給晉王妃謝氏下毒,還將哥哥朱繼和侄子朱玫瑰軟禁起來。後來太宗朱棣和仁宗朱高熾相繼駕崩,1425年,明宣宗朱瞻基即位。
朱繼煌便聯合明宣宗的叔叔朱高煦密謀造反。一年後朱高煦舉兵反叛失敗,朱繼煌同謀的事情也被揭發,於是被削除爵位,和兒子們一起被發配到了專門禁錮明朝宗室罪犯的鳳陽高牆。
朱剛的四兒子朱繼炫出生的時候,朱元璋恰好在舉辦慶功宴,聽到朱繼炫出生的消息,朱元璋更高興了,於是賜封號慶城。
所以在眾多郡王中,隻有朱繼炫是不用地名做封號的。本來慶城王的封地在某地,但因為手下士兵搶劫商戶引起民憤,所以明成祖朱棣就將他召回了太原。
直到9年後,因為朱繼炫跟隨征戰有功,朱棣才批準朱繼炫帶著母親在汾州落戶。之後他的六弟朱繼朗也落戶汾州,於是汾陽就有了兩座王府,慶城王府在東,所以人們叫它東府
永和王府在西,所以是西府。兩座郡王府在汾陽城存在了200多年,子孫繁衍共11代後裔,至今仍分布在汾陽、平遙等地。
朱繼煥是朱剛的兒子,17歲時被封為寧化郡王。朱繼煌汙蔑大哥朱繼熙企圖上位之時,也想拉著寧化王朱繼煥一起,但是朱繼煥不願意。
後來朱繼煌成為晉王,心眼比針尖還小的他決定報複朱繼煥。他以朱繼煥有過失為借口,將朱繼煥和母親拘禁起來,連生計都被斷了,母子倆窘迫到隻能靠變賣東西維持生活。
當時朱繼煥的母親生病,朱繼煌不準晉王府的醫生為她治病,民間醫生畏懼王府權勢,也不敢為她治病。
寧化王被逼無奈,隻能找到正打算回京述職的山西監察禦史祝生,求他在皇帝麵前美言幾句,派一位太醫過來給母親治病。
朱繼煌倒台後,朱繼煥的生活質量直線上升,兒子們也得以過上安穩日子。鎮國將軍朱繼煥前後兩任王妃都沒有為他生下嫡子,因此在他死後應該由庶長子朱美壤繼承。
但是三兒子朱美赫和四兒子朱美寶這時候卻跳出來企圖奪嫡。二人聲稱朱美壤生母喬氏乃是樂戶,而且並非生於王府,可能根本不是朱繼煥的親兒子。
朱美壤趕緊上奏,陳述聖母喬氏是當年晉王朱繼熙賜給父親的歌伎,而且在自己的個人情況記錄中都可以查到,這才保住了郡王的位置。
朱美壤去世,諡號順。他的次子朱忠,西峰寧化王朱忠為人荒唐,色令智昏,搶奪人妻,甚至連父親留下的妾室都不放過,真是令人發指。
弟弟朱忠玉實在看不過去,於是找當時的皇帝明孝宗朱佑樘告狀。朱佑樘並未嚴厲處置,隻是削除了朱忠的冠帶。朱佑樘的仁慈讓朱忠更加囂張。
朱忠的嫡母趙氏見他如此作惡,惶惶不可終日,竟在驚懼中身亡。而他的生母劉氏多次勸誡朱忠收斂習性,不僅沒有收到任何效果,反而遭到他的毆打。
後來王府的事情再次告到朱佑樘麵前。朱佑樘派人徹查此事,卻被朱忠收買,他們企圖將事實歪曲成弟弟朱忠玉私通。不過朱忠玉即使遭受嚴刑逼供也並未畫押。
朱忠又心生一計,將親生兒子朱祁英囚在王府內錘擊毆打,逼迫朱祁英做假證。生母劉氏心疼孫子,在朱忠麵前為孫子討饒。
然而朱忠卻撕咬劉氏的肩膀,隨後撞擊她的傷口,以致血流遍地浸染衣裳。最終朱忠的罪行還是被曝光,被貶為庶人,囚禁於鳳陽高牆,直到1529年,朱忠的孫子朱朝重新向皇帝申請襲封。
寧化王府一直延續到最後一代,寧化王朱敏。朱繼朗是朱剛的六兒子,1403年被封為永和郡王。據傳永和郡王最初的封地在sx省永和縣,但是因為那裏地偏人稀。
朱繼朗不願前往,於是他就以不能在母親劉氏身邊盡孝為由,不去封地,在汾城建府。朱繼朗55歲去世,諡號昭定。永和王共傳了9代,最後一代永和王朱敏在1644年李自成攻破汾州後不知所終。
朱剛的七兒子朱繼賀一脈的戲份相比哥哥們就少得多了。他在8歲被封為廣昌郡王,33歲去世,諡號道。
平郡王位被兒子朱美堅繼承。然而朱美堅的兩位王妃都去世得早,朱美堅32歲去世時仍舊沒有兒子,廣昌王一脈就此絕嗣。
【明朝宗室大盤點,周王朱橚#曆史#小知識#明朝】
朱元璋有26個兒子,其中有個兒子不愛江山愛植物,他曾寫出植物圖譜《救荒本草》,不僅成為了李時珍的參考文獻,還讓各國的學者紛紛為其打call,他就是朱元璋的五兒子朱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雖然無心奪權,但卻兩次因為意圖謀反的罪名被流放雲南,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他坑爹的兒子。本期內容就讓我們一口氣盤點明朝皇室脈絡中的周王一脈。
朱橚是朱棣的親弟弟,由於兩人年紀隻相差1歲,所以兩人也比較親近。那時候朱棣非常不愛學習,是個熊孩子,朱橚卻不苟言笑,還很喜歡讀書。
1370年,9歲的朱橚被封為吳王,封地在杭州,不過因為年紀還小,所以沒有去到封地。1377年,朱橚迎娶了開國功臣、宋國公馮勝女兒為妻。
成家後他便準備動身去封地杭州,但這時有大臣上書說杭州是一線城市財富聚集地,如果封給一個藩王,國家的損失會很大。
於是朱橚又被封為周王,封地變成了開封。朱橚到了封地之後一直遵紀守法,直到1389年,朱橚違反規定,私下裏離開自己的封地前往鳳陽。
朱橚的嶽父馮勝恰好在鳳陽練兵,這無疑是在朱元璋的雷區蹦迪,踩到了他敏感多疑的神經,朱元璋大怒,即刻便下旨將周王朱橚流放雲南,讓其嫡長子朱有燉代替朱橚管理藩王事務。
流放期間,朱橚看到很多當地居民生活環境艱苦,很容易得病,又缺醫少藥,於是他組織本府的良醫,編寫了居家旅行必備醫書《普濟方》。
《普濟方》總結了曆代醫學家用藥方,不僅包含3000多個方子,而且每個方子都寫得非常詳細,在明朝先後刊印10多次。
兩年後,朱元璋見朱橚並沒有異動,就允許他回到封地。後來朱元璋去世,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朱允炆擔心叔父們手中的權力會威脅到自己,於是著手開始削藩。
最年長的秦王朱樉和晉王朱棡已經病逝,朱允炆最擔心的就是四叔朱棣,而朱橚和朱棣關係最親密,變成了首先被捏的軟柿子。
恰好朱橚的二兒子朱有爋舉報自己的老爸意圖謀反,正中朱允炆下懷,於是朱橚就被貶為庶人,再次故地重遊,流放雲南,直到1402年,朱棣奪取了皇位,朱橚的爵位才被恢複,此後朱橚終於可以安穩地在封地研究醫藥。
1406年,朱橚的《救荒本草》出版。《救荒本草》作為一種記載食用野生植物的專書,是中國本草學從藥物學向應用植物學發展的標誌,全書兩卷,共計植物414種,其中近23是以前的本草書中所沒有記載過的,而且插圖精美。
不僅後來成為了李時珍文獻的參考,還在後來讓美國、英國、俄國、日本的學者紛紛為其打call。64歲時,朱橚因病去世,諡號定王。去世後周王的位置傳給了朱有燉。
朱橚第一次被流放雲南時,朱有燉才10歲,年紀輕輕的他就為這個家操碎了心,代替老爸管理藩王事務,三年時間裏把周王府管得井井有條。
等到朱允炆上台後,他又因為弟弟朱有爋的告發,和父親一起被貶為庶人,流放到雲南,權力鬥爭讓他感覺疲憊。
於是他有意地遠離政治,專心研究戲曲和戲曲創作,元末明初雜劇日漸被新興傳奇劇所取代而趨於衰落,但是朱有燉卻對雜劇堅持創作了31種,這也使他成為元末明初雜劇轉型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明初雜劇第一人。
1439年,朱有燉去世,直到去世朱有燉都沒有子嗣。按照明初的法度,如果宗王無子,王妃及侍妾需要殉葬,朱有燉覺得這樣實在殘忍,於是在去世前特意向朝廷申請不要王妃和侍妾為自己殉葬。
然而朝廷的旨意來得太遲,朱有燉的王妃龔氏以及侍妾失事的陳氏、韓氏、張氏、李氏等還是以死相殉。
明英宗聽聞訃告,派中官致祭,並下詔追諡王妃龔氏為貞烈,六夫人為貞順,最終明英宗廢除了這一殘忍的製度。
朱有爋是朱橚的第四子,無法繼承周王位的他,在朱橚上位後動了歪心思,舉報親爹朱橚謀反,憑實力坑爹加坑哥,讓朱橚和朱有燉都被流放到了南雲。
然而朱有爋卻沒有預料到四叔的謀反,朱棣成功後,朱橚和朱有燉又殺回來了,恢複了原來的身份。再次麵對逆子,朱橚隻有一個態度,
要求哥哥朱棣處死朱有爋,不過也許是怕留下殘害宗室的名聲,朱棣隻是將朱有爋冊封為汝南王,把他打發到了雲南大理。
直到1422年,朱有爋的生母周王正妃馮氏去世,朱有爋才終於有機會回到闊別20年之久的開封。朱橚去世後,朱有燉成了二代周王。
而且朱有燉沒有子嗣,如果朱有燉沒了,自己就是下一代周王,於是朱有爋又打起了哥哥的主意。明宣宗朱瞻基繼位後,他故伎重施,多次造謠說朱有燉要篡位,
但是朱瞻基知道朱有燉這個人每天舞文弄墨,遠離政治紛爭,不會謀反。為此朱瞻基特地給朱有燉去信表示朱有爋雖然有過但畢竟是手足兄弟,
別於是佛係的朱有燉接受了皇帝侄兒的調解,但朱有爋非要在作死的路上狂飆,他知道明宣宗十分不放心叔叔趙王朱高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於是他找到武定侯朱有熙前往趙王封地,故意留下一支帶書信的弓箭,書信企圖證明和朱有燉關係親近的四弟朱有爝意圖聯合朱高燧造反。
朱有爋覺得這樣一來既能幫朱瞻基除掉朱高煦自己,又除掉朱有燉。到時候王位非自己莫屬,但是朱有燉馬上上書表示武定侯朱有熙曾經去過彰德,
於是朱瞻基馬上下令讓朱有熙進京,沒想到朱有熙一看到皇帝馬上就將朱有爋招了出來。朱瞻基大怒,將朱有爋和朱有熙都廢為庶人。
朱有爝早年間被哥哥朱有爋坑了兩次,77歲時跟父親一起被貶為庶人流放,之後又在宣德年間被冤枉意圖謀反,幸好最終朱有爋沒有得手。
由於哥哥朱有燉沒有兒子,朱有爝在47歲時繼承了爵位,在位14年,直到61歲去世
朱永傑一共生了13個兒子和10個女兒。在他去世後,長子朱子厚升級為4代周王。由於大哥朱有燉沒有兒子,所以朱子厚是在大伯朱橚身邊長大的。
朱有燉對他視如己出,教他詩書樂理,仁義禮法,朱子厚什麽都好,但是喜歡聚集文人墨客,對酒當歌是個酒蒙子,結果34歲就酗酒過度去世了。
由於沒有子嗣,弟弟朱子弟接手了周王位。周子弟繼承了自己祖父朱橚的事業,19歲時他開始為百姓治病。不僅如此,他還開設方劑培訓班,培訓各地郎中民間醫生3000多人。
另外朱子弟還吸取了哥哥朱子厚的經驗教訓,滴酒不沾,一口氣活到了62歲,才把周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朱同寶。朱同寶秉承著做大做強的原則,一共生育了25個兒子和11個女兒。
大兒子朱安恒也是坑爹的一把好手,不僅架空父親瘋狂往自己口袋裏摟錢,還欺淩弟媳,氣得生母高氏血壓飆升,抑鬱成疾,最終病故。
喜歡諸朝陪我刷短視頻請大家收藏:(xiakezw)諸朝陪我刷短視頻
周繼煌是周的庶子,從小就嫉妒父親寵愛大哥朱啟熙。等到朱棣篡位後,周繼煌抓住機會,號召哥哥的部下,把晉王之位搶到了手。
周繼煌成為晉王後,整個人更加囂張,給晉王妃謝氏下毒,還將哥哥朱繼和侄子朱玫瑰軟禁起來。後來太宗朱棣和仁宗朱高熾相繼駕崩,1425年,明宣宗朱瞻基即位。
朱繼煌便聯合明宣宗的叔叔朱高煦密謀造反。一年後朱高煦舉兵反叛失敗,朱繼煌同謀的事情也被揭發,於是被削除爵位,和兒子們一起被發配到了專門禁錮明朝宗室罪犯的鳳陽高牆。
朱剛的四兒子朱繼炫出生的時候,朱元璋恰好在舉辦慶功宴,聽到朱繼炫出生的消息,朱元璋更高興了,於是賜封號慶城。
所以在眾多郡王中,隻有朱繼炫是不用地名做封號的。本來慶城王的封地在某地,但因為手下士兵搶劫商戶引起民憤,所以明成祖朱棣就將他召回了太原。
直到9年後,因為朱繼炫跟隨征戰有功,朱棣才批準朱繼炫帶著母親在汾州落戶。之後他的六弟朱繼朗也落戶汾州,於是汾陽就有了兩座王府,慶城王府在東,所以人們叫它東府
永和王府在西,所以是西府。兩座郡王府在汾陽城存在了200多年,子孫繁衍共11代後裔,至今仍分布在汾陽、平遙等地。
朱繼煥是朱剛的兒子,17歲時被封為寧化郡王。朱繼煌汙蔑大哥朱繼熙企圖上位之時,也想拉著寧化王朱繼煥一起,但是朱繼煥不願意。
後來朱繼煌成為晉王,心眼比針尖還小的他決定報複朱繼煥。他以朱繼煥有過失為借口,將朱繼煥和母親拘禁起來,連生計都被斷了,母子倆窘迫到隻能靠變賣東西維持生活。
當時朱繼煥的母親生病,朱繼煌不準晉王府的醫生為她治病,民間醫生畏懼王府權勢,也不敢為她治病。
寧化王被逼無奈,隻能找到正打算回京述職的山西監察禦史祝生,求他在皇帝麵前美言幾句,派一位太醫過來給母親治病。
朱繼煌倒台後,朱繼煥的生活質量直線上升,兒子們也得以過上安穩日子。鎮國將軍朱繼煥前後兩任王妃都沒有為他生下嫡子,因此在他死後應該由庶長子朱美壤繼承。
但是三兒子朱美赫和四兒子朱美寶這時候卻跳出來企圖奪嫡。二人聲稱朱美壤生母喬氏乃是樂戶,而且並非生於王府,可能根本不是朱繼煥的親兒子。
朱美壤趕緊上奏,陳述聖母喬氏是當年晉王朱繼熙賜給父親的歌伎,而且在自己的個人情況記錄中都可以查到,這才保住了郡王的位置。
朱美壤去世,諡號順。他的次子朱忠,西峰寧化王朱忠為人荒唐,色令智昏,搶奪人妻,甚至連父親留下的妾室都不放過,真是令人發指。
弟弟朱忠玉實在看不過去,於是找當時的皇帝明孝宗朱佑樘告狀。朱佑樘並未嚴厲處置,隻是削除了朱忠的冠帶。朱佑樘的仁慈讓朱忠更加囂張。
朱忠的嫡母趙氏見他如此作惡,惶惶不可終日,竟在驚懼中身亡。而他的生母劉氏多次勸誡朱忠收斂習性,不僅沒有收到任何效果,反而遭到他的毆打。
後來王府的事情再次告到朱佑樘麵前。朱佑樘派人徹查此事,卻被朱忠收買,他們企圖將事實歪曲成弟弟朱忠玉私通。不過朱忠玉即使遭受嚴刑逼供也並未畫押。
朱忠又心生一計,將親生兒子朱祁英囚在王府內錘擊毆打,逼迫朱祁英做假證。生母劉氏心疼孫子,在朱忠麵前為孫子討饒。
然而朱忠卻撕咬劉氏的肩膀,隨後撞擊她的傷口,以致血流遍地浸染衣裳。最終朱忠的罪行還是被曝光,被貶為庶人,囚禁於鳳陽高牆,直到1529年,朱忠的孫子朱朝重新向皇帝申請襲封。
寧化王府一直延續到最後一代,寧化王朱敏。朱繼朗是朱剛的六兒子,1403年被封為永和郡王。據傳永和郡王最初的封地在sx省永和縣,但是因為那裏地偏人稀。
朱繼朗不願前往,於是他就以不能在母親劉氏身邊盡孝為由,不去封地,在汾城建府。朱繼朗55歲去世,諡號昭定。永和王共傳了9代,最後一代永和王朱敏在1644年李自成攻破汾州後不知所終。
朱剛的七兒子朱繼賀一脈的戲份相比哥哥們就少得多了。他在8歲被封為廣昌郡王,33歲去世,諡號道。
平郡王位被兒子朱美堅繼承。然而朱美堅的兩位王妃都去世得早,朱美堅32歲去世時仍舊沒有兒子,廣昌王一脈就此絕嗣。
【明朝宗室大盤點,周王朱橚#曆史#小知識#明朝】
朱元璋有26個兒子,其中有個兒子不愛江山愛植物,他曾寫出植物圖譜《救荒本草》,不僅成為了李時珍的參考文獻,還讓各國的學者紛紛為其打call,他就是朱元璋的五兒子朱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雖然無心奪權,但卻兩次因為意圖謀反的罪名被流放雲南,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他坑爹的兒子。本期內容就讓我們一口氣盤點明朝皇室脈絡中的周王一脈。
朱橚是朱棣的親弟弟,由於兩人年紀隻相差1歲,所以兩人也比較親近。那時候朱棣非常不愛學習,是個熊孩子,朱橚卻不苟言笑,還很喜歡讀書。
1370年,9歲的朱橚被封為吳王,封地在杭州,不過因為年紀還小,所以沒有去到封地。1377年,朱橚迎娶了開國功臣、宋國公馮勝女兒為妻。
成家後他便準備動身去封地杭州,但這時有大臣上書說杭州是一線城市財富聚集地,如果封給一個藩王,國家的損失會很大。
於是朱橚又被封為周王,封地變成了開封。朱橚到了封地之後一直遵紀守法,直到1389年,朱橚違反規定,私下裏離開自己的封地前往鳳陽。
朱橚的嶽父馮勝恰好在鳳陽練兵,這無疑是在朱元璋的雷區蹦迪,踩到了他敏感多疑的神經,朱元璋大怒,即刻便下旨將周王朱橚流放雲南,讓其嫡長子朱有燉代替朱橚管理藩王事務。
流放期間,朱橚看到很多當地居民生活環境艱苦,很容易得病,又缺醫少藥,於是他組織本府的良醫,編寫了居家旅行必備醫書《普濟方》。
《普濟方》總結了曆代醫學家用藥方,不僅包含3000多個方子,而且每個方子都寫得非常詳細,在明朝先後刊印10多次。
兩年後,朱元璋見朱橚並沒有異動,就允許他回到封地。後來朱元璋去世,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朱允炆擔心叔父們手中的權力會威脅到自己,於是著手開始削藩。
最年長的秦王朱樉和晉王朱棡已經病逝,朱允炆最擔心的就是四叔朱棣,而朱橚和朱棣關係最親密,變成了首先被捏的軟柿子。
恰好朱橚的二兒子朱有爋舉報自己的老爸意圖謀反,正中朱允炆下懷,於是朱橚就被貶為庶人,再次故地重遊,流放雲南,直到1402年,朱棣奪取了皇位,朱橚的爵位才被恢複,此後朱橚終於可以安穩地在封地研究醫藥。
1406年,朱橚的《救荒本草》出版。《救荒本草》作為一種記載食用野生植物的專書,是中國本草學從藥物學向應用植物學發展的標誌,全書兩卷,共計植物414種,其中近23是以前的本草書中所沒有記載過的,而且插圖精美。
不僅後來成為了李時珍文獻的參考,還在後來讓美國、英國、俄國、日本的學者紛紛為其打call。64歲時,朱橚因病去世,諡號定王。去世後周王的位置傳給了朱有燉。
朱橚第一次被流放雲南時,朱有燉才10歲,年紀輕輕的他就為這個家操碎了心,代替老爸管理藩王事務,三年時間裏把周王府管得井井有條。
等到朱允炆上台後,他又因為弟弟朱有爋的告發,和父親一起被貶為庶人,流放到雲南,權力鬥爭讓他感覺疲憊。
於是他有意地遠離政治,專心研究戲曲和戲曲創作,元末明初雜劇日漸被新興傳奇劇所取代而趨於衰落,但是朱有燉卻對雜劇堅持創作了31種,這也使他成為元末明初雜劇轉型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明初雜劇第一人。
1439年,朱有燉去世,直到去世朱有燉都沒有子嗣。按照明初的法度,如果宗王無子,王妃及侍妾需要殉葬,朱有燉覺得這樣實在殘忍,於是在去世前特意向朝廷申請不要王妃和侍妾為自己殉葬。
然而朝廷的旨意來得太遲,朱有燉的王妃龔氏以及侍妾失事的陳氏、韓氏、張氏、李氏等還是以死相殉。
明英宗聽聞訃告,派中官致祭,並下詔追諡王妃龔氏為貞烈,六夫人為貞順,最終明英宗廢除了這一殘忍的製度。
朱有爋是朱橚的第四子,無法繼承周王位的他,在朱橚上位後動了歪心思,舉報親爹朱橚謀反,憑實力坑爹加坑哥,讓朱橚和朱有燉都被流放到了南雲。
然而朱有爋卻沒有預料到四叔的謀反,朱棣成功後,朱橚和朱有燉又殺回來了,恢複了原來的身份。再次麵對逆子,朱橚隻有一個態度,
要求哥哥朱棣處死朱有爋,不過也許是怕留下殘害宗室的名聲,朱棣隻是將朱有爋冊封為汝南王,把他打發到了雲南大理。
直到1422年,朱有爋的生母周王正妃馮氏去世,朱有爋才終於有機會回到闊別20年之久的開封。朱橚去世後,朱有燉成了二代周王。
而且朱有燉沒有子嗣,如果朱有燉沒了,自己就是下一代周王,於是朱有爋又打起了哥哥的主意。明宣宗朱瞻基繼位後,他故伎重施,多次造謠說朱有燉要篡位,
但是朱瞻基知道朱有燉這個人每天舞文弄墨,遠離政治紛爭,不會謀反。為此朱瞻基特地給朱有燉去信表示朱有爋雖然有過但畢竟是手足兄弟,
別於是佛係的朱有燉接受了皇帝侄兒的調解,但朱有爋非要在作死的路上狂飆,他知道明宣宗十分不放心叔叔趙王朱高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於是他找到武定侯朱有熙前往趙王封地,故意留下一支帶書信的弓箭,書信企圖證明和朱有燉關係親近的四弟朱有爝意圖聯合朱高燧造反。
朱有爋覺得這樣一來既能幫朱瞻基除掉朱高煦自己,又除掉朱有燉。到時候王位非自己莫屬,但是朱有燉馬上上書表示武定侯朱有熙曾經去過彰德,
於是朱瞻基馬上下令讓朱有熙進京,沒想到朱有熙一看到皇帝馬上就將朱有爋招了出來。朱瞻基大怒,將朱有爋和朱有熙都廢為庶人。
朱有爝早年間被哥哥朱有爋坑了兩次,77歲時跟父親一起被貶為庶人流放,之後又在宣德年間被冤枉意圖謀反,幸好最終朱有爋沒有得手。
由於哥哥朱有燉沒有兒子,朱有爝在47歲時繼承了爵位,在位14年,直到61歲去世
朱永傑一共生了13個兒子和10個女兒。在他去世後,長子朱子厚升級為4代周王。由於大哥朱有燉沒有兒子,所以朱子厚是在大伯朱橚身邊長大的。
朱有燉對他視如己出,教他詩書樂理,仁義禮法,朱子厚什麽都好,但是喜歡聚集文人墨客,對酒當歌是個酒蒙子,結果34歲就酗酒過度去世了。
由於沒有子嗣,弟弟朱子弟接手了周王位。周子弟繼承了自己祖父朱橚的事業,19歲時他開始為百姓治病。不僅如此,他還開設方劑培訓班,培訓各地郎中民間醫生3000多人。
另外朱子弟還吸取了哥哥朱子厚的經驗教訓,滴酒不沾,一口氣活到了62歲,才把周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朱同寶。朱同寶秉承著做大做強的原則,一共生育了25個兒子和11個女兒。
大兒子朱安恒也是坑爹的一把好手,不僅架空父親瘋狂往自己口袋裏摟錢,還欺淩弟媳,氣得生母高氏血壓飆升,抑鬱成疾,最終病故。
喜歡諸朝陪我刷短視頻請大家收藏:(xiakezw)諸朝陪我刷短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