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90年左右,太康落敗後,在部分夏朝臣僚的斡旋下,後羿隻能把太康的弟弟仲康扶上了王位。


    仲康在位期間想恢複夏朝的輝煌,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利,為此攢夠資本後,他派兵和後羿一決高下,但仲康沒想到自己根本不是後羿的對手。


    在失敗的打擊之下仲康在位差不多15年就鬱鬱而終了,留下他的兒子相麵對後羿這個勁敵。相繼父親之後登上了王位。


    他在位的約30年時間裏,後羿竟然和太康犯了相同的錯誤。他也開始沉迷打獵,於是公元前1945年左右,曆史再次上演,隻不過這一次被殺的是後羿。


    而奪走權力的則是後羿的部將寒浞。與後羿不同,寒浞奉行趕盡殺絕的策略,他出兵攻打站在夏朝陣營的諸侯,將他們趕盡殺絕。


    寒浞本以為除掉了相就能高枕無憂了,但他怎麽都沒想到命運對他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相的妻子在他被殺時已經有了身孕,相妻在混亂之際,悄悄從牆洞之中爬了出去,後來生下了相的兒子少康。


    少康長大後就被賦予了父母的重任,他在寒浞的追殺下四處逃亡,逃亡途中又不斷收複夏朝的剩餘勢力。隨後少康任用了有史可考的第一位女間諜——女艾。


    在女艾的幫助下,他除掉了寒浞能征善戰的兒子,萬事俱備後,少康和友邦國結盟,在其他同姓部落的幫助下與舊臣合力滅掉了寒浞,恢複了夏王朝的統治。


    約公元前1905年,少康奪回了王位,夏朝在他的治理下民殷國富,史稱“少康中興”。執政大約20年後,少康離開了人世。


    公元前1885年左右,他的兒子季杼繼承了王位。季杼也是一位能征善戰的君王,他發明了甲和矛,讓夏朝士兵在戰場上逐漸有了優勢,此後他大舉征伐東夷部落,擴大了夏朝的勢力範圍。


    到了公元前1868年左右,夏朝第8位君王孔甲執政的時候,夏朝進入了最輝煌的時代。


    夏朝的第9位、第10位君王皋和發都是勤於國政的君主,他們離世後,大約公元前1808年,夏朝第11位君主孔甲登上了王位。


    孔甲本人倒是一位勵精圖治的好君主,但也正是他為夏朝埋下了一個定時炸彈。他的兒子性格孤僻,根本不能治理好國家,為此孔甲決定傳位於他的弟弟。


    胤甲在位21年,夏朝也算得上是平安富足,但這位君主也麵臨著和哥哥一樣的問題,他的兒子也不成器。但卻沒采取非常手段,依舊傳位於自己的兒子履癸。


    約公元前1728年履癸在位時,夏朝開始衰落,也是此時一個小方國開始崛起。曾經輝煌一時的夏王朝,誰能想到會被一個剛剛興起的小方國奪走天下?


    公元前1707年左右,履癸離開了人世,王位兜兜轉轉回到了孔甲的兒子孔壬手裏。孔壬沉迷酒色,肆意淫亂,胡作非為,昏君身上的標簽他一樣不落。


    他在位期間,各位部落首領紛紛叛離夏朝,孔壬離世後,他的兒子皋和孫子發都沒能挽救夏朝的命運。就在國運江河日下的時候,夏朝迎來了最後一位君主桀。


    公元前1652年左右,桀登上了王位,相傳他生性暴虐,嗜好酒色,在本就日薄西山的夏朝,他的所作所為無疑讓人民對他離心離德。


    和後世的很多朝代一樣,暴君桀也有一位容色傾城的妃子,她名叫妹喜。當時桀攻打有施氏部落,有施氏為求和獻上了良馬、玉器和美女,妹喜就是其中的美女之一。


    有美人妹喜相伴,桀越發沉溺於聲色。《竹書紀年》記載:“桀築瑤台,作瓊室,象廊玉門。”這樣不惜民力的作為,讓百姓對夏朝的怨恨達到了極點。


    而桀對此卻不以為意,他曾對百姓說:“人民跟我的關係就是太陽和月亮的關係。月亮沒有滅亡,太陽會滅亡嗎?”


    然而對暴政忍無可忍的人民卻脫口而出:“十日何傷?與汝皆亡。”大意就是如果太陽會滅亡,那人民這輪月亮願意和他同歸於盡,“十日並出”這個成語就是由此而來。


    公元前1600年左右,日漸強大的商方國在湯的領導下舉起了討伐夏朝的旗幟,夏商雙方在鳴條決戰,暴虐無道的桀自然大敗而歸,夏王朝宣告覆滅,史書翻過新的一頁,屬於夏朝的故事也徹底落幕。


    徒留二裏頭遺址跨越4000多年的曆史長河,為我們講述了夏朝的輝煌故事。


    如今的我們被稱為華夏兒女,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華”代表衣冠華麗,“夏”代表禮儀之大,所謂的華夏兒女就是穿著彩色華服、講究禮儀的民族


    ;另一種說法是黃帝的後裔先後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經過夏商周三代的民族融合,正式形成了華夏族,因此我們也被稱為華夏兒女。


    【一口氣看懂商朝的曆史#曆史#商朝#小知識】


    這是一個祭祀大過天的王朝,青銅蒸鍋裏的人類頭骨被劈成兩半,懸掛的屍體無不訴說著古人祭祀的殘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是一個崇尚人神溝通的時代,僅高宗時期祭祀人畜的數量就超過了9000,而當時的一個諸侯國平均才5000多人。


    不過這個王朝有的不隻是祭祀,還有能徒手與猛獸搏鬥的君王,據說他就是世界上最後一位“99”。


    公元前1600年左右,夏朝覆滅,中國曆史上第二個朝代赫然崛起,它的名字叫做商。


    據說簡狄吞下了一枚玄鳥的鳥蛋,沒想到她竟因此意外有孕,還生下了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就是商朝的先祖契。


    後來契因治水有功被封在了商地,商王國由此建立。再往後,契的子子孫孫開始做生意,久而久之大家就把做生意的人稱為“商人”。


    除此之外,商人稱呼的由來還有一種說法叫做“移民經商”,不過這已經是商朝滅亡之後的故事了。


    商方國正有條不紊地發展著,經過祖祖輩輩的努力,他們已經逐漸把勢力擴大到了黃河下遊地區,但此時商依舊是位於夏朝東方的一個小國。


    原本對於夏朝而言,渺小的商方國不堪一擊,然而誰都沒想到夏朝的國運卻在曆任昏君的手中出了差錯。


    公元前1652年之後,第16任夏王桀執政的時候,夏朝已經民心盡失了,但這個時候商方國卻日漸強大成了東方強國,國的強大催生了商國國君湯的野心。


    他決定興兵滅夏,他一方麵輕徭薄賦,爭取民心,一方麵拉攏諸侯招兵買馬。公元前1600年左右,做足準備的商湯發兵攻夏,鳴條之戰正式爆發。


    一方有備而來,另一方則眾叛親離,倉促迎戰,輸贏似乎在戰爭開始的那一刻就注定了。


    夏朝敗了,這一敗讓夏王朝走向了曆史的終點,中國史上第一個奴隸製王朝宣告滅亡,第二個王朝商朝應運崛起。


    然而不久後,一件瞠目結舌的大事即將發生,臣子竟然放逐了君王,但他非但沒遭到聲討,反而還因此獲得了千古美名。


    約公元前1588年,商湯離開了人世,他的兒子外丙登上了王位。在能臣伊尹的輔佐下,外丙將商朝治理得井井有條。


    然而天不假年,外丙在位沒多久就離世了,他的弟弟仲壬接替他當上了商王,可仲壬也不是長壽之人。


    公元前1582年他離世後,王位兜兜轉轉落到了太甲手中。


    夏朝的滅亡顯然沒給太甲敲響警鍾,當上商王後他開始肆意妄為,俗話說法是立國之本,然而太甲卻不以為然,就連商湯製定的法律他都拋之腦後,儼然一個桀的翻版。


    老臣伊尹百般勸阻,卻依舊擋不住他向暴君靠近的腳步。為挽狂瀾於既倒,伊尹思前想後終於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放逐君王。


    在伊尹的操作下,太甲被放逐到了桐宮。商湯的墳塋就在附近,也是在這裏太甲開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最終頓悟,洗心革麵。


    在流放地待了三年後,他又被迎回了國都。當了國君這一次直到病逝之前,他都兢兢業業,勤政愛民。


    太甲走了十幾年後,公元前1550年,五朝元老伊尹也病逝了,這時候坐在王位上的是太甲的弟弟沃丁。


    沃丁以及商朝之後的兩任君王河亶甲和祖乙都是守成之主,他們的治國之策無功無過。


    常年的和平安穩讓商王室開始不思進取,約公元前1487年,祖乙死後繼位的君主祖辛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昏君。


    不理朝政,昏庸無能,他的所作所為讓商朝走向了下坡路。與此同時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各諸侯國的實力也在不斷上漲,他們逐漸不願向商朝貢。


    好在祖辛的弟弟盤庚深諳為君之道,雖然和祖辛是兄弟,但他們兩個人的性格卻完全相反。祖辛昏庸無道害物,盤庚卻勤政修德。


    約公元前1476年盤庚登上皇位,這一刻他啟用了伊尹的兒子巫鹹還任用了能臣傅說。當時的商朝極度重信鬼神,無論是征戰還是婚喪嫁娶往往要先占卜,而民間傳說中傅說就是卜辭的發明者。


    有了巫鹹和傅說的雙重輔助,盤庚可以說是行政軍權、神權一把抓,他兢兢業業幹了75年,商朝可算是從末路走向了中興。


    按說盤庚離世之前已經把爛攤子整理好了,但為什麽他前腳剛離開後腳商朝就開始大亂?王位更迭的速度比六月變天的速度都快,這場動亂又為什麽持續了100年左右?


    還得從公元前1401年太戊的離世說起。太戊死後,他的兒子仲丁登上了王位。作為誌向高遠的商代好青年,仲丁也想立下不世功績。


    於是他先把商朝首都從亳遷到隞,隨後又借軍事優勢攻打了南夷。雖然戰場上贏得漂亮,但國家內部卻出了問題。


    當時商朝的王位繼承製度是父死子繼和兄終弟及相結合,這也導致了王位繼承的混亂。弟弟不願意把王位還給哥哥的兒子,反而想讓自己的兒子當王。


    約公元前1388年,仲丁離世後,奪位大戰就爆發了,這場混亂持續了近百年,曆經了從仲丁到沃甲九世之亂,直到公元前1300年左右才宣告結束,史稱“九世之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仲丁死後,他的弟弟外壬、河亶甲先後上位。這時候由於王位之爭,商朝已不複當初的強盛,但這兩位君王依舊屢次出兵征戰四方,商朝的國力也因此持續衰退。


    直到公元前1364年左右,事情才迎來了轉機。這一年河亶甲的兒子盤庚登上了王位。


    他僅用了19年時間就征服了來伊班方等國,解除了東南方彝族對商朝的威脅,還任用能臣傅說,讓商朝再度中興。


    然而約公元前1345年,盤庚這位定海神針倒下之後,先後繼任的祖庚、祖甲、廩辛、康丁都稱不上明君,商朝的國運江河日下。


    等到商紂王帝辛的時候,商朝已經內亂不止,諸侯不朝。按理說商朝的國祚就該在這裏畫下休止符了,但沒想到一個人的出現卻讓整個王朝的命運出現了轉機。


    內有王位爭端,外有諸侯四起的時候,一個人橫空出世,他就是商朝第19任國君武丁。深知“攘外必先安內”,因此他決定削減王朝內部各方勢力,讓他們不再有機會盯著王位不放。


    為此他想到了一個好方法——遷都。一方麵,武丁選定了新都城,因土地肥沃利於農業發展;另一方麵,遷都後貴族們離開故土勢力也會削弱,這方便了武丁收攏權力。


    公元前1300年左右的這次搬家拯救了原本岌岌可危的商朝。此後的270年間,商朝都沒有再遷都,因此得名殷商。


    不過,武丁的優秀頭腦沒有傳給下一任王位繼承人。他死後,他的兩個弟弟祖庚、祖甲先後繼位。他們在位的40多年間,商朝的活力再次下降。


    公元前1250年,在這個新的危機時刻,接過商朝重任的是商高宗武丁。他年少時曾被父親放到農村體驗生活,在體察民間疾苦的時候,武丁還結識了日後的左膀右臂——甘盤和傅說。


    有了他們的幫助,武丁再次將商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台階。除了這兩位能臣之外,武丁還娶了一位通曉祭祀的妻子婦好。


    喜歡諸朝陪我刷短視頻請大家收藏:(xiakezw)諸朝陪我刷短視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朝陪我刷短視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敢輕言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敢輕言語並收藏諸朝陪我刷短視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