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夜前,鳳陽侯趕著漫天風雪回了家。
一回府就從長子處得知了近來府上發生的事,隻是不等他發怒責罰,唐氏已脫簪跪在了廊下。
這麽冷的天,她隻穿了件單薄的裏衣,當著眾人的麵磕頭請罪。她既不未自己辯解,也不求情,隻說為自己所犯之事贖罪。
唐氏是標準的江南女子清麗秀美,不施粉黛,一身素衣反而更添柔弱惹人憐惜之感。
薑承年向來吃她這一套,見她磕得頭破血流,一雙眼哭得通紅,還有那個寶貝女兒,病倒在榻如今都下不了床,便有些心軟了。
還是薑世安似是而非的一句,新皇不喜嫡庶不分,內宅不寧者。
薑承年想到上門的官差,以及那脾性難以捉摸的皇帝,瞬間冷汗直冒,不敢再心軟,將唐氏關了祠堂禁足抄佛經,將庫房鑰匙收了回來,老太太還未回京便由盧媽媽暫管著家,一應事務需得日日向他稟報。
至於薑幼宜這個女兒,確實受苦了。
為此他不僅補上了冬衣炭火,親自挑選了院中伺候的下人,還將此番辦差後,皇帝賜下的賞賜分了大半給她,自詡是對她的補償。
偶爾也會招她去前院關懷兩句,卻從未想過踏入小院。
這對薑幼宜來說,似有變化,又沒什麽不同的。
往後的日子裏,薑幼宜依舊一起床就跑去寫消寒圖,她認得的字漸漸多了起來,也沒那麽抗拒寫字了。
白天雲水還是照常服侍她的起居,但更多的時間則在教沈玨一些府上的事,眾人都很默契,誰都沒提起雲水要走的事。
雖說如今唐氏被禁了足,雲水也可以不用離開了,可那姓廖的還住在府上,若他何時不要臉去尋侯爺要了她,那她真是比死還難受。故而她寧願回老宅守著那些田莊鋪子,也不願留下被人惦記。
在寫完第二張的最後一格,年夜悄然而至。
薑幼宜晨起就被雲水打扮得格外喜慶,一身榴花紅的襖裙,頭係紅繩珠花,胸前還掛了個金鎖,襯得小臉格外白皙粉嫩,簡直像是菩薩身邊的小童女。
她早早就跟著盧媽媽到了前院,這會屋裏全是人,上首的是薑承年兄弟二人,大伯母季氏坐在右手邊,三姑娘的生母柳氏就站在一旁微屈著膝,與其他人說話。
至於其他的小輩,則都圍在了薑世安身邊,大房的兩兄弟是要討教學問。
他們兩的學問都稀疏平常,隻能勉強跟上先生的課,但要做文章就頭疼了。他們早就想尋大郎討教一二,可他進京後就深居淺出,沒人敢打擾他養病,好不容易見著人了,自然是要往前擠。
至於其他的姊妹們,則因他是侯府世子,都愛討好著他。
唯有不學無術的薑世顯被排擠在外,每到這種日子他就最是煩擾,隻能躲在角落,以求不被人看見又要問他的功課。
同樣沒有擠在人群中的,便是薑幼宜,她坐在一張略高點的玫瑰椅上,手裏捧著塊荷花酥,自顧自吃得很是開心。
她與薑世顯不同,她不怕被人問,還很喜歡同人說話,隻是她說話溫吞,又總是要人把話掰碎了與她說,便漸漸地沒人愛與她多說。
不過她也不會難過,她喜歡熱鬧,就算擠不進去和哥哥姐姐們說話,光是聽到他們的聲音,她都會覺得歡喜。
更何況還有點心吃呢,她最近有顆牙兒有點鬆動,盧媽媽便拘著她不許多吃甜點,尤其是荷花酥這種又甜又酥的,她都好些日子沒吃著了呢。
被圍坐在中央的薑世安,總覺得今日似乎少了點什麽聲音,等應付完那幾個榆木腦袋的弟弟,一抬頭就從人群的縫隙間,看見了坐在不遠處吃點心的小女孩。
她很安靜,也不與人說話,捧著塊點心吃得嘴角都沾上了酥殼。
卻也不會顯得髒或醜,反而有種天真的可愛。
她不知在想什麽,吃著吃著竟是走了神,冬日的暖陽透過窗牖落在她的發梢,像是給她蒙上了層輕薄的紗,讓她看上去有些不真實。
薑世安目光多停留了會,連帶旁邊的薑燕寧與他說話都沒反應,還是她喊了三遍大哥哥,他才回過神來,低低說了句稍等。
而後起身朝那小女孩走了過去。
薑幼宜並未發呆,她隻是想起了玉姐姐,不知道她這會在做什麽。
玉姐姐特別特別聰明,她的腦子裏裝了一堆有意思的東西,前幾日下著雪不能出門,她便教她玩投壺射靶,光是與她一塊玩都不會覺得無趣。
也不知道她有沒有吃過荷花酥。
剛這般想著,薑幼宜就發現眼前居然冒出了一整碟子的荷花酥。
她好奇地仰頭看去,便看見了單手執碟的薑世安。
驚喜地道:“大哥哥!”
薑世安淡淡地應了聲,把手中的碟子又往前推了半寸。
“我見你喜歡……”
他話還未說完,就見小女孩已經美滋滋地掏出塊小帕子,將碟子裏的荷花酥小心地一塊塊包起。
這是怕被人搶走?
薑世安神色有些複雜,他雖是與妹妹沒多親近,但近來確是有些忽略了她。
“你若喜歡,那邊還好很多。”
薑幼宜卻笑得很燦爛地擺了擺手:“夠了夠了,幼幼是帶回去給玉姐姐吃的。”
薑世安:……
-
今日是大年夜,闔府上下張燈結彩,貼滿了春聯與福字,連平素冷清的小院也多了幾分熱鬧與喜氣。
等到了晚膳時分,雲水敲響了書房的門:“阿玉,盧媽媽交代後廚給我們也準備了桌團圓飯,雞鴨魚肉什麽都有呢,你也快來一道吃吧,晚些還會有爆竹焰火呢。”
沈玨臉上有疤,又不愛說話,平日隻待在姑娘的書房裏,就連用膳也與姑娘一道,院中的下人除了雲水,都不敢與她說話。
他手裏捧了本書在翻看,聞言頭也沒抬道:“不用。”
雲水算是與她相處最多的,聽他說不要也就不勉強了:“那晚些我給你端碗餃子。”
她在外麵等了會,見裏頭沒回應,隻有書冊的翻頁聲,才腳步輕緩地離開。
四周又重新陷入寂靜,沈玨坐在窗邊,微微抬頭便能看見漆黑的夜空中點綴著零碎的星辰。
看來明日依舊是個晴天,年節與他而言也不過是個晴天。
從娘親在這個日子過世後,他就再未過過一個年節。
這世上會擔心他的隻有阿姊,值得他掛念的也隻有阿姊。
夜色漸濃,四周隱約響起了爆竹聲,不遠處的皇城最高處也燃起了焰火,絢爛的光束在夜幕中綻開。
萬家燈火,唯有沈玨的周遭漆黑一片。
正當又一束焰火炸開,有人推開了書房的大門。
沈玨眼中寒芒微閃,就聽見有人撞到了桌角發出一聲悶哼,接著那個熟悉的軟軟的聲音自黑暗中響起:“玉姐姐,你怎麽不點燭火啊,我看不見啦。”
他的喉嚨有些發緊:“你回來作何。”
這會不該正是用團圓飯的時候嗎?
他還是沒點燭火,隻是一動不動地坐在窗邊的圈椅上,猶如整個人陷入了黑暗中。
而那個小小的身影,卻就著遠處焰火的微光,跌跌撞撞地朝他走了過來。
“呐。”
她從兜裏一樣樣地掏東西,又一股腦地全塞進他手中:“這個是荷花酥,可好吃了。還有這個是好運幣,幼幼第一口餃子就吃到了!送給玉姐姐。還有還有這個,是爹爹給的壓歲封,四姐姐說有了這個就不會被年獸抓走啦。”
沈玨沒有說話,屋內隻有那個軟糯的聲音在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過了許久,一盞微弱的燭燈被點亮,小女孩粉嫩的小臉逐漸清晰了起來。
“你回來作何。”
他又問了一遍,聲音比方才還要沙啞低沉幾分。
薑幼宜眨了眨眼,毫不猶豫地道:“幼幼陪玉姐姐呀。”
“一起看焰火,吃荷花酥!”
沈玨停頓了許久,才撇開眼緩緩地吐出一個好字。
他陰鬱了整日的臉上,漸漸有了些許表情,那雙冰冷的雙眸也被染上了一絲溫度。
他想,他應是沒那麽討厭這個年了。
-
夜裏沈玨很自然地留下守夜,許是過年的氛圍,讓今日的薑幼宜格外難哄,還非說要守歲。
一會要喝水,一會又肚子餓了,跟著念了半個時辰的文章,也不見她有困意。
沈玨最煩哄人,幹脆自顧自合衣躺下休息。
薑幼宜卻不依不饒地從床榻上探出個小腦袋,湊過來道:“玉姐姐,我們說說話嘛,好不好。”
他的舌尖頂著齒貝,不耐地吐出個字來:“說。”
“玉姐姐,雲水姐姐要去哪呀?”
“她不陪幼幼了嗎?”
這是誰說漏了嘴,還是被她瞧出來了?看她的樣子,應當是前者更有可能性。
沈玨閉著眼,任由她可憐兮兮地一連問了好幾句,就是不搭理她。
過了許久,那軟綿綿的聲音才消停下去,他正要入眠,便聽見她極輕地又道:“玉姐姐也會走嗎?”
“也不要幼幼了嗎。”
那聲音不同往昔的甜軟,多了幾分迷茫與不安,讓人無端的煩躁起來。
沈玨驀地睜開眼,凶巴巴地道:“不走,閉嘴,睡覺。”
“再吵丟出去喂魚。”
“才不會呢,玉姐姐最好啦。”
這一次倒是真的鑽了回去,乖乖地沒再發出別的聲響。
沈玨重新閉上眼,翻了個身,他先前是打定了主意要走的,他也早知那徐複有詐。
一來,隻有他身邊人會喚他少主。
二來,這徐複說早已發現他留下的標記,那定會將他的消息傳回外祖家,可卻連他會使什麽兵刃都不知,約莫是不曾聯係上與他相熟之人。
三來,他不過稍一試探,此人便自露馬腳,西城門貫通西南各地守備最嚴,出城絕不會往西走。
徐複雖不知是誰手下,卻也不是狗皇帝之人,不然這些日子他也無法安然無恙在這待著,早被人抓捕下獄了。
他本想再從徐複口中探聽些消息,卻被這突然冒出的小家夥給搗亂了。
不過也多虧了她的出現,他才發現隔院埋伏了人,他們根本沒想將他帶出京,外頭的局勢比他想得還要複雜。
既是如此,他便耐心等著,且看他那些叔父舅父們,能將這天下攪和成什麽模樣。
一回府就從長子處得知了近來府上發生的事,隻是不等他發怒責罰,唐氏已脫簪跪在了廊下。
這麽冷的天,她隻穿了件單薄的裏衣,當著眾人的麵磕頭請罪。她既不未自己辯解,也不求情,隻說為自己所犯之事贖罪。
唐氏是標準的江南女子清麗秀美,不施粉黛,一身素衣反而更添柔弱惹人憐惜之感。
薑承年向來吃她這一套,見她磕得頭破血流,一雙眼哭得通紅,還有那個寶貝女兒,病倒在榻如今都下不了床,便有些心軟了。
還是薑世安似是而非的一句,新皇不喜嫡庶不分,內宅不寧者。
薑承年想到上門的官差,以及那脾性難以捉摸的皇帝,瞬間冷汗直冒,不敢再心軟,將唐氏關了祠堂禁足抄佛經,將庫房鑰匙收了回來,老太太還未回京便由盧媽媽暫管著家,一應事務需得日日向他稟報。
至於薑幼宜這個女兒,確實受苦了。
為此他不僅補上了冬衣炭火,親自挑選了院中伺候的下人,還將此番辦差後,皇帝賜下的賞賜分了大半給她,自詡是對她的補償。
偶爾也會招她去前院關懷兩句,卻從未想過踏入小院。
這對薑幼宜來說,似有變化,又沒什麽不同的。
往後的日子裏,薑幼宜依舊一起床就跑去寫消寒圖,她認得的字漸漸多了起來,也沒那麽抗拒寫字了。
白天雲水還是照常服侍她的起居,但更多的時間則在教沈玨一些府上的事,眾人都很默契,誰都沒提起雲水要走的事。
雖說如今唐氏被禁了足,雲水也可以不用離開了,可那姓廖的還住在府上,若他何時不要臉去尋侯爺要了她,那她真是比死還難受。故而她寧願回老宅守著那些田莊鋪子,也不願留下被人惦記。
在寫完第二張的最後一格,年夜悄然而至。
薑幼宜晨起就被雲水打扮得格外喜慶,一身榴花紅的襖裙,頭係紅繩珠花,胸前還掛了個金鎖,襯得小臉格外白皙粉嫩,簡直像是菩薩身邊的小童女。
她早早就跟著盧媽媽到了前院,這會屋裏全是人,上首的是薑承年兄弟二人,大伯母季氏坐在右手邊,三姑娘的生母柳氏就站在一旁微屈著膝,與其他人說話。
至於其他的小輩,則都圍在了薑世安身邊,大房的兩兄弟是要討教學問。
他們兩的學問都稀疏平常,隻能勉強跟上先生的課,但要做文章就頭疼了。他們早就想尋大郎討教一二,可他進京後就深居淺出,沒人敢打擾他養病,好不容易見著人了,自然是要往前擠。
至於其他的姊妹們,則因他是侯府世子,都愛討好著他。
唯有不學無術的薑世顯被排擠在外,每到這種日子他就最是煩擾,隻能躲在角落,以求不被人看見又要問他的功課。
同樣沒有擠在人群中的,便是薑幼宜,她坐在一張略高點的玫瑰椅上,手裏捧著塊荷花酥,自顧自吃得很是開心。
她與薑世顯不同,她不怕被人問,還很喜歡同人說話,隻是她說話溫吞,又總是要人把話掰碎了與她說,便漸漸地沒人愛與她多說。
不過她也不會難過,她喜歡熱鬧,就算擠不進去和哥哥姐姐們說話,光是聽到他們的聲音,她都會覺得歡喜。
更何況還有點心吃呢,她最近有顆牙兒有點鬆動,盧媽媽便拘著她不許多吃甜點,尤其是荷花酥這種又甜又酥的,她都好些日子沒吃著了呢。
被圍坐在中央的薑世安,總覺得今日似乎少了點什麽聲音,等應付完那幾個榆木腦袋的弟弟,一抬頭就從人群的縫隙間,看見了坐在不遠處吃點心的小女孩。
她很安靜,也不與人說話,捧著塊點心吃得嘴角都沾上了酥殼。
卻也不會顯得髒或醜,反而有種天真的可愛。
她不知在想什麽,吃著吃著竟是走了神,冬日的暖陽透過窗牖落在她的發梢,像是給她蒙上了層輕薄的紗,讓她看上去有些不真實。
薑世安目光多停留了會,連帶旁邊的薑燕寧與他說話都沒反應,還是她喊了三遍大哥哥,他才回過神來,低低說了句稍等。
而後起身朝那小女孩走了過去。
薑幼宜並未發呆,她隻是想起了玉姐姐,不知道她這會在做什麽。
玉姐姐特別特別聰明,她的腦子裏裝了一堆有意思的東西,前幾日下著雪不能出門,她便教她玩投壺射靶,光是與她一塊玩都不會覺得無趣。
也不知道她有沒有吃過荷花酥。
剛這般想著,薑幼宜就發現眼前居然冒出了一整碟子的荷花酥。
她好奇地仰頭看去,便看見了單手執碟的薑世安。
驚喜地道:“大哥哥!”
薑世安淡淡地應了聲,把手中的碟子又往前推了半寸。
“我見你喜歡……”
他話還未說完,就見小女孩已經美滋滋地掏出塊小帕子,將碟子裏的荷花酥小心地一塊塊包起。
這是怕被人搶走?
薑世安神色有些複雜,他雖是與妹妹沒多親近,但近來確是有些忽略了她。
“你若喜歡,那邊還好很多。”
薑幼宜卻笑得很燦爛地擺了擺手:“夠了夠了,幼幼是帶回去給玉姐姐吃的。”
薑世安:……
-
今日是大年夜,闔府上下張燈結彩,貼滿了春聯與福字,連平素冷清的小院也多了幾分熱鬧與喜氣。
等到了晚膳時分,雲水敲響了書房的門:“阿玉,盧媽媽交代後廚給我們也準備了桌團圓飯,雞鴨魚肉什麽都有呢,你也快來一道吃吧,晚些還會有爆竹焰火呢。”
沈玨臉上有疤,又不愛說話,平日隻待在姑娘的書房裏,就連用膳也與姑娘一道,院中的下人除了雲水,都不敢與她說話。
他手裏捧了本書在翻看,聞言頭也沒抬道:“不用。”
雲水算是與她相處最多的,聽他說不要也就不勉強了:“那晚些我給你端碗餃子。”
她在外麵等了會,見裏頭沒回應,隻有書冊的翻頁聲,才腳步輕緩地離開。
四周又重新陷入寂靜,沈玨坐在窗邊,微微抬頭便能看見漆黑的夜空中點綴著零碎的星辰。
看來明日依舊是個晴天,年節與他而言也不過是個晴天。
從娘親在這個日子過世後,他就再未過過一個年節。
這世上會擔心他的隻有阿姊,值得他掛念的也隻有阿姊。
夜色漸濃,四周隱約響起了爆竹聲,不遠處的皇城最高處也燃起了焰火,絢爛的光束在夜幕中綻開。
萬家燈火,唯有沈玨的周遭漆黑一片。
正當又一束焰火炸開,有人推開了書房的大門。
沈玨眼中寒芒微閃,就聽見有人撞到了桌角發出一聲悶哼,接著那個熟悉的軟軟的聲音自黑暗中響起:“玉姐姐,你怎麽不點燭火啊,我看不見啦。”
他的喉嚨有些發緊:“你回來作何。”
這會不該正是用團圓飯的時候嗎?
他還是沒點燭火,隻是一動不動地坐在窗邊的圈椅上,猶如整個人陷入了黑暗中。
而那個小小的身影,卻就著遠處焰火的微光,跌跌撞撞地朝他走了過來。
“呐。”
她從兜裏一樣樣地掏東西,又一股腦地全塞進他手中:“這個是荷花酥,可好吃了。還有這個是好運幣,幼幼第一口餃子就吃到了!送給玉姐姐。還有還有這個,是爹爹給的壓歲封,四姐姐說有了這個就不會被年獸抓走啦。”
沈玨沒有說話,屋內隻有那個軟糯的聲音在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過了許久,一盞微弱的燭燈被點亮,小女孩粉嫩的小臉逐漸清晰了起來。
“你回來作何。”
他又問了一遍,聲音比方才還要沙啞低沉幾分。
薑幼宜眨了眨眼,毫不猶豫地道:“幼幼陪玉姐姐呀。”
“一起看焰火,吃荷花酥!”
沈玨停頓了許久,才撇開眼緩緩地吐出一個好字。
他陰鬱了整日的臉上,漸漸有了些許表情,那雙冰冷的雙眸也被染上了一絲溫度。
他想,他應是沒那麽討厭這個年了。
-
夜裏沈玨很自然地留下守夜,許是過年的氛圍,讓今日的薑幼宜格外難哄,還非說要守歲。
一會要喝水,一會又肚子餓了,跟著念了半個時辰的文章,也不見她有困意。
沈玨最煩哄人,幹脆自顧自合衣躺下休息。
薑幼宜卻不依不饒地從床榻上探出個小腦袋,湊過來道:“玉姐姐,我們說說話嘛,好不好。”
他的舌尖頂著齒貝,不耐地吐出個字來:“說。”
“玉姐姐,雲水姐姐要去哪呀?”
“她不陪幼幼了嗎?”
這是誰說漏了嘴,還是被她瞧出來了?看她的樣子,應當是前者更有可能性。
沈玨閉著眼,任由她可憐兮兮地一連問了好幾句,就是不搭理她。
過了許久,那軟綿綿的聲音才消停下去,他正要入眠,便聽見她極輕地又道:“玉姐姐也會走嗎?”
“也不要幼幼了嗎。”
那聲音不同往昔的甜軟,多了幾分迷茫與不安,讓人無端的煩躁起來。
沈玨驀地睜開眼,凶巴巴地道:“不走,閉嘴,睡覺。”
“再吵丟出去喂魚。”
“才不會呢,玉姐姐最好啦。”
這一次倒是真的鑽了回去,乖乖地沒再發出別的聲響。
沈玨重新閉上眼,翻了個身,他先前是打定了主意要走的,他也早知那徐複有詐。
一來,隻有他身邊人會喚他少主。
二來,這徐複說早已發現他留下的標記,那定會將他的消息傳回外祖家,可卻連他會使什麽兵刃都不知,約莫是不曾聯係上與他相熟之人。
三來,他不過稍一試探,此人便自露馬腳,西城門貫通西南各地守備最嚴,出城絕不會往西走。
徐複雖不知是誰手下,卻也不是狗皇帝之人,不然這些日子他也無法安然無恙在這待著,早被人抓捕下獄了。
他本想再從徐複口中探聽些消息,卻被這突然冒出的小家夥給搗亂了。
不過也多虧了她的出現,他才發現隔院埋伏了人,他們根本沒想將他帶出京,外頭的局勢比他想得還要複雜。
既是如此,他便耐心等著,且看他那些叔父舅父們,能將這天下攪和成什麽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