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乍暖還寒,院中的花草冒出了新芽,下人們厚重的冬襖也漸漸褪下,一陣春風拂過,帶來淡淡的芳草香。


    一個身著鵝黃色襖裙的少女,正坐在窗邊的書桌上。


    日光透過碧紗櫥攏成一抹淺淺的光,輕柔地落在她的側臉,她烏黑的長發挽起個垂髻,隻簪了朵蝴蝶珠花,不施粉黛更襯得她膚白似雪,明麗鮮妍。


    她的五官精致挺立,眉似遠山,眸若燦星,瓊鼻櫻唇,稍顯稚氣的臉上已現牡丹初露之貌。


    她背脊挺拔,執筆的神態尤為認真,端端正正地描出春字的最後一筆。


    一筆了,整張字帖也就完成了。


    少女似乎很是滿意,她舉著字體兀自欣賞著,直到有人輕敲著木窗。


    一個低啞的聲音被風銜著飄進了屋內:“薑幼宜,什麽時辰了。”


    少女被喚到名兒,猶如夢中驚醒,她睜著水靈靈的雙眼朝他看去,在接觸到他的目光時,她的雙眼立即彎起,那笑容比春光還要明媚。


    “玉姐姐。”


    沈玨不耐地又敲了下窗牖:“一個字,寫這麽久?”


    “當然了,玉姐姐不是說過嘛,九九八十一,寫完這個字就是春天了。”


    她已經寫了整整六年,每年消寒圖的結尾都是這個春字,可即便寫了很多很多遍,她依舊很喜歡也很舍不得結束。


    她說話有些溫吞,帶了幾分吳儂軟語的煙雨氣,讓人仿若置身三月的江南,不曾撒嬌就自帶幾分嬌憨。


    可外麵的人卻不為所動,冷聲道:“遲了罰抄,沒人幫你。”


    說完便徑直轉身就走。


    薑幼宜停頓了幾息,便像想起了什麽,驚叫著丟下字帖,提著裙擺跟著小跑了出去。


    “玉姐姐,你等等我呀。”


    走在前麵之人,身量高挑修長,一身月牙色的襖裙,長發用竹簪簡單挽起,麵上罩著個白色的麵紗,隻能清楚的看見他的眉眼英氣鋒利,有道頗深的疤痕自眉骨蜿蜒向下。


    他身長腿也長,目不斜視,更沒半點等人的意思,大步朝前走去。


    跟在後麵的少女瞧著跑得有些不穩,沒跟出多遠便氣喘籲籲地:“玉姐姐,我走不動了……”


    沈玨從鼻息間輕輕哼了一聲,沒搭理她半句,但腳步卻不由自主地慢了下來。


    很快,少女就跌跌撞撞地追了上來,一靠近就自然地扯住了他的衣袖,一副生怕他跑掉的樣子。


    他的眉頭微微擰起:“鬆開。”


    “不嘛。”


    “幾歲了,丟人。”


    “不管幾歲,我都要跟著玉姐姐。”


    沈玨的目光落在小姑娘白生生的手指上,她長大了,連原先肉乎乎的小手也變得修長纖細起來,唯獨這黏糊人的勁兒,半分沒有長進。


    他扯了兩下沒扯出來,隻覺那手指十分之礙事,冷冷地撇開眼去,懶得再搭理她。


    蜿蜒的石頭路上,投下一高一矮的兩個身影,小女孩揚著笑臉小嘴喋喋不休,女子擰眉不言不語,卻顯得格外和諧。


    走了好一會,兩人才到了學堂,還好先生還未到,裏麵是吵嚷的說話聲。


    剛站定就聽見身後響起個雜亂的腳步聲,來人的喘息聲更重,一看見薑幼宜,便興衝衝地上前一掌拍在了她的肩膀上。


    “五妹妹,你怎麽也來晚了,我……”


    他的話還未說完,就感覺到手上一疼,他的手已經被人用力給拍開了,那力道大的直接在他手背留下了紅痕。


    薑世顯氣惱地抬頭,罵人的話都在嘴邊了,可目光在看見薑幼宜身後那個長身鶴立的身影後,聲音立即戛然而止。


    猶如見著鬼一般,丟下句:“沒,沒什麽……”


    便連給薑幼宜喊住他的機會都沒,就拖著略顯笨重的身子,一步作三步地往前蹦,就算險些要摔倒他也不敢停下腳步,踉蹌著跑進了學堂。


    “玉姐姐,你嚇著四哥哥啦。”


    薑幼宜很是無辜地仰頭看了眼沈玨,卻被對方扯開了拉著的衣袖。


    “去。”


    她知道玉姐姐一貫不喜歡四哥哥,但平日見著也都不搭理他,今兒怎麽好似火氣格外的大,是因為她動作太慢了嘛?


    生怕又惹著他不高興,薑幼宜乖乖地應了聲往裏走,等快到門邊又站定回頭,朝他揮了揮手:“玉姐姐,你去買書回來時,別忘了給我買街口那家的花生酥哦。”


    說著沒等她回應,那抹鵝黃色就快步沒入了門內。


    薑幼宜本是害怕來學堂的,是薑承年說她的年紀也該讀些書了。最重要的還是鍾老先生,有次下雨天,不慎在學堂外摔了一跤,連牙都摔掉了好幾顆。他年事已高,哪裏吃得消這麽一摔,直接躺著下不來床了。


    薑承年便另外尋了個從翰林院退下的李大人,這位李大人不僅學識高,性格還很溫潤謙和,講的課也很有意思。


    再者有了沈玨日日陪著她,她的膽子才慢慢大起來。


    六年時間過去,學堂內有人來了又有人走了。


    大房的兩位堂兄靠著薑世安入了翰林的關係去了太學,五郎六郎到了讀書的年紀小小的人坐在最前排。


    至於薑文琴則是醒來後發現自己破了相,就一直把自己關在屋裏。如今她也有十七,到了該說親的年紀,就更是待在屋內做針線,不願意出門見人。


    沒了她帶頭挑事,連薑世顯都安分了許多,薑幼宜這幾年過得很是安泰,她雖還是不會作詩寫文章,但會認字能通讀書冊,一手字更是有了沈玨三分火候,自覺很是滿意。


    李先生的課講得風趣,他不愛照本宣科,偏愛以小故事入手,在某些方麵這風格與玉姐姐很像。她便每次課都尤為認真,即便不通大意,也能把故事記住。


    春日的天氣多變,晨起還是碧空如洗,一堂課了,春雨竟悄悄落了下來。


    一聽到散學的銅鈴聲響起,薑世顯就打著哈欠坐了起來,他倒是不管哪個先生都睡得一樣安穩。


    下午還有堂課,她們的午膳都是在前院用的。


    他見學堂裏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就剩薑幼宜還捧著本書看得津津有味,就有心湊過去與她說說話。


    他以前都是跟在二姐姐身後作威作福,可她喜歡貶低人,又愛指使人幹這幹那的,他其實心裏是不喜歡她的,隻是他被養在唐氏身邊,少不得聽她們母女的話。


    自從薑文琴受傷,唐氏被罰後,也沒人成日管著他了,他與五妹妹接觸了幾次,發覺兩人竟能玩在一塊。


    他們冬日都起得晚會遲到,他們讀書都不好,連愛吃的甜點都很像呢!


    唯一不好的是,五妹妹家的婢女太凶了,他到現在看到尖嘴的動物都害怕,每次瞧見他都想繞道走。


    正當他還在猶豫時,老太太身邊的春蓮過來了,說是老太太那有客人,請他們過去用午膳。


    老太太上了年紀,身子骨向來不太好,尤其是天冷時不愛見人,這會剛入了春,也還有些寒意,怎得突然有客人上門?


    薑幼宜雖然覺得奇怪,但她惦記祖母那的素齋,也不管什麽客人不客人的,有好吃的就好!


    她合上書冊就跟著春蓮往福壽堂去,薑世顯得了機會,立即跟在她身旁小聲地道:“五妹妹,你想不想知道來的是哪家的客人啊?”


    薑幼宜果斷地搖了搖頭:“不想呀。”


    畢竟是侯府,薑承年又很得聖寵,逢年過節府上往來的客人就有很多,薑幼宜這個嫡女是跑不了的,偶爾要跟著去見客。


    起先她還覺得熱鬧有趣,可那些客人家同行的女眷,不是要行酒令就是飛花令,動不動就寫詩,她實在是不喜歡,說了幾次不會,人家也就不帶她玩了。


    她就每回捧著點心在旁邊看,幾年下來,愣是一個人都沒記住,來的是誰與她毫無關係。


    薑世顯:……


    怎麽有人一點好奇心都沒的!薑世顯不服氣,非要說與她聽。


    “你不想聽也沒事,是我非要告訴你,不過,你可不可以讓你的玉姐姐,以後不要再瞪我了。她一瞪我,我就害怕。”


    薑幼宜心想,玉姐姐才沒有瞪他呢,她說四哥哥太醜了,連看都懶得看。不過這話有點太傷人了,還是別說出來讓四哥哥傷心了。


    她自詡做了件好事,很是配合地道:“那好吧,來的是誰呀?”


    薑世顯瞬間眼冒精光,故意壓低了聲音神神秘秘道:“我聽奶娘說,今兒來的是陸國公府的大姑娘與十三郎,是來與父親相看的。”


    父親?相看?


    這是什麽意思,是讓父親給他們說親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予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恰並收藏予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