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火炕
炮灰在70年代發大財 作者:江湖太妖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白清霖把自己的被褥卷攤開鋪好,這是一套全新的被褥,看著喜慶的被麵,他覺得這是原主母親用來陪嫁的。畢竟下鄉的消息讓他們一家人猝不及防,來不及準備新的被褥,幹脆就用了陪嫁的被褥。
裏麵都是新棉花,好好的曬一天就十分鬆軟了。
枕頭是蕎麥皮的,被卷在被褥裏麵。用的也是新的枕套和枕巾。
這種大紅色鴛鴦戲水的枕巾,白清霖隻在自己奶奶家或者網上那些懷舊照片裏見過。
“謔,這可真喜慶。”看著那大紅的被麵枕巾,有個老知青忍不住笑出聲,“這是把你老娘的陪嫁都拿來了?”
白清霖哼了聲,道:“是,家裏來不及做。原本我是要頂替我姥的工作的,誰知道被人做了手腳,都要上車了才知道自己被報名了。沒辦法,隻能拿這些來。”
“工作沒了?”那老知青忍不住嘬牙花子,“這可是天大的事兒,你家就這麽忍了?”
白清霖歎氣道:“那能怎麽辦呢?我奶找關係把我工作給我堂哥了。不過估計他也做不好,那畢竟是我姥的工作。”
好家夥,婆家人找關係把娘家人工作搶了,這兩家得撕破臉啊。
“不想說了,煩。”白清霖把自己的行李包放在被麵上,左右看看,“晚上吃啥?”
吳長青這才道:“你們新來的知青帶口糧來了嗎?沒帶的話我們先幫你們墊補,明天你們去大隊那邊簽字領口糧,回頭用錢也好,用工分也好,墊平了就成。”
白清霖笑道:“還能這樣?那我先跟你們吃,明天去領口糧。估計過幾天我家裏就能給我寄點兒糧食來。否則要讓我幹活,怕是得餓死自己。”
他現在才剛十四歲,別說現在,就是在上輩子,也就幫奶奶種點菜,可沒有做過累活。而且農村種地都工業化了,小機器嘟嘟嘟一開,根本不用人工費心扒力。
那時候他奶奶弄了個蔬菜大棚,每天就在大棚裏忙忙碌碌,賣一茬菜賺幾千塊,一年也有兩三萬收入。這些錢大多都給自己留著上學了。
奶奶還說攢錢給自己在城裏買房子娶媳婦,結果……
還好這本書裏原主雖然在劇情中是個炮灰,但在外家還是很受寵愛的。這次他奶鬧成這樣,兩家人也會撕破臉,按照劇情走的話,原主父親直接跟家裏斷了關係,入贅白家了。
因為視角的關係,白清霖的父母對男主一號之間的感情一般,但是對男主二號相當不錯,最後還認了二號當義子。簡直就是認賊做兒,估計原主的棺材板都壓不住了,一怒之下,導致自己穿越了。
既來之則安之,白清霖可不想參與這群八百個心眼子們之間的鬥爭,他隻打算悶聲發財,然後想辦法回去帝都。就算爹媽不是親的,但對原主很寵愛,想必對自己也不會差。
他已經有太多年沒有感受過父母的親情了,備不住這就是上天給的一次機會。
老知青們都拿出來一些口糧,晚上多做了些菜,貼了餅子。
白清霖吃的挺香,以前這些粗糧可不便宜,一群減肥養生的把粗糧的價格拱了上去。真應該讓他們也來這裏,保證一年下去,再也不想吃粗糧了。
菜是泡發的幹菜,放了豬油和鹽燉出來的,一點兒肉都沒有。
吃一頓兩頓可以,怕是多吃幾頓得燒心。
新知青的臉色都不算好看,他們來這裏支援國家建設,好多都是不情不願的。自從六幾年第一批知青上山下鄉之後,後來的知青知道隻要出來,再想回去怕是很難。
當年熱血的口號讓人避之不及。來這裏的都是家裏不太受寵的孩子,要麽是沒工作,要麽是家裏窮。但凡受寵,長輩也會想盡辦法把孩子留在身邊。
白清霖就是,他下麵還有個妹妹,才剛七八歲。但是家裏有兩個孩子,必須得有一個下鄉,所以外婆才讓出工作。
可惜了。
被白眼狼搶走了。
棒子麵餅子很粗糙,吃起來有點兒喇嗓子,不過細嚼慢咽倒是能吃出糧食原本的甜味。
白清霖吃的很慢,卻也把屬於自己的份額都吃光了。那幾個新知青吃的也很慢,不過明顯是因為不喜歡。他們在家就算不受寵,也不至於吃這樣粗糙的糧食。
而且在城裏,稍微想點兒辦法就能弄到細糧,家裏也偶爾做一頓餃子或者米粥什麽的。就算粗糧也比這裏磨的精細一些,不像這裏口感這樣糟糕。
等白清霖吃飽,天已經很黑了。燒飯的鍋刷幹淨重新煮了水,熱水要用來洗漱,還要灌暖水瓶留著喝。
他沒有暖水瓶,不過有票,回頭可以去縣城買一個。
晚上了,知青也沒有什麽事。偌大的房間隻點著一盞油燈。這裏還沒通電,就連最富有的村長大隊長支書他們幾家都沒通電。不過人家用的是蠟燭,不像油燈這樣突突冒黑煙。
時間長了,油燈上麵的屋頂都是黑黢黢的,刷也刷不幹淨,隻能用報紙一層一層的糊。
來這裏的時候是春季,但是靠山屯是東北,都三月底了仍舊冷的要死。
白清霖要漂亮,來的時候穿的是時髦的棉夾克,到了差點兒被凍透了。幸虧行禮中有一套棉襖,估計再過些日子,家裏仍舊會寄新棉襖過來。
因為來了新人,吃飽飯後知青們也沒事做,便都集中在男生宿舍這邊,盤腿坐在炕上,聽老知青講這裏要注意的事兒。
吳長青年紀最大,屬於老大哥,所以他很有發言權。
相互自我介紹一番之後,他清了清嗓子,“咱們這兒其實算是個富村了,因為不缺水。說是叫靠山屯,隻是叫習慣了。應該是第五大隊。咱們大隊地也多,現在地裏種的都是冬小麥,等麥子熟了就種棒子。哦,棒子在南方叫玉米。北方還有地方叫苞米,苞穀的。反正咱們這裏叫棒子。”
“那也不忙啊,就把小麥種下去,然後等到收了種玉米,一年也就忙兩茬吧?”新知青周成亮插嘴道。
吳長青掃了他一眼,淡淡道:“人不能隻吃小麥和棒子,還得吃菜。現在世道好了,家家戶戶也有自留地,每家能養兩隻雞。但是大隊的菜也得種。紅薯,土豆,白菜,蘿卜還有蔥薑蒜是必須要種的。家裏自留地能種豆角,韭菜什麽的。若是種的多了就能給大隊,讓大隊集中帶去供銷社,可以換東西。”
北方冬天能吃的菜就是白菜蘿卜土豆,吃不完的吃,一茬一茬的吃。大隊種的白菜土豆自留一部分,另一部分要拿去供銷社。供銷社賣的菜都是從村裏收的,畢竟城裏沒有土地可以種菜。就算有院子的,種些豆角小蔥什麽的,也就湊合了。
“那冬天呢?這邊冬天可冷,啥活兒也幹不了。”周成亮沒想到竟然要種這麽多東西,臉色都難看了許多。
吳長青道:“冬天要上山撿柴火,在咱們知青點,都是要組隊上山的。做飯,燒炕都得用柴。咱們的廚房在外麵,做飯就能把炕燒熱了。等睡覺前再放點兒柴火,至少能睡個舒服覺。撿柴火也不是輕鬆活兒,如果撿回來的柴火不夠用,就得挨凍。”
周成亮轉了轉眼珠子,問:“那就隻有炕頭是熱的唄?”
吳長青點點頭。
周成亮更不高興了,一指白清霖,“那他為啥睡炕頭?這大冷的天,憑啥啊。”
吳長青皺眉,看著這個新來的知青,“因為白同誌歲數最小。”
周成亮冷笑道:“那我也不大啊,我才十九歲。再說下鄉支援人人平等,他就靠歲數小睡炕頭?”
朱正民這時候突然說話了,“清霖歲數小,身體弱,睡炕頭正好,你都十九了,憑什麽跟他爭搶?”
白清霖掃了眼朱正民,這時候突然冒出來說話,聽著像是偏袒,但直接給自己拉敵了。
“歲數小就能得到好處了?”周成亮果然不高興了,陰陽怪氣道:“那以後下鄉就找歲數小的好了,幹嘛讓我們來?歲數小能睡熱炕頭,回頭幹活工分不夠吃飯的,你們也覺得他歲數小,給他飯吃唄?”
白清霖啪的一拍桌子,道:“行了,別吵吵了。我不睡炕頭,你睡。但是得說好,你要定下睡炕頭以後就別換了。否則換來換去,還以為是伺候大少爺呢。讓吳大哥挨著你,我睡吳大哥和劉大哥中間成嗎?”
他說完,看向老知青劉明。
劉明笑嗬嗬道:“可以可以,我沒意見。”
反正現在三月份了,晚上蓋嚴實了不會多冷。既然能有熱鬧看,他絕對不多說話。
那炕頭雖然暖和,可是燒柴後會太熱。因為吳長青在這邊幹了好多年活兒,身體有點兒不好,睡炕頭剛剛好。其他小夥子們誰也不願意睡炕頭,熱的睡不著。
白清霖的話歲數小,身體火力沒有那麽壯,也能睡炕頭。
“那就這麽定了?你還換不換?”白清霖又問周成亮。
周成亮南方人,沒睡過火炕。但也知道炕頭離著灶台近,自然就是最暖和的。等白清霖說完,他語氣堅定道:“不換了!”
裏麵都是新棉花,好好的曬一天就十分鬆軟了。
枕頭是蕎麥皮的,被卷在被褥裏麵。用的也是新的枕套和枕巾。
這種大紅色鴛鴦戲水的枕巾,白清霖隻在自己奶奶家或者網上那些懷舊照片裏見過。
“謔,這可真喜慶。”看著那大紅的被麵枕巾,有個老知青忍不住笑出聲,“這是把你老娘的陪嫁都拿來了?”
白清霖哼了聲,道:“是,家裏來不及做。原本我是要頂替我姥的工作的,誰知道被人做了手腳,都要上車了才知道自己被報名了。沒辦法,隻能拿這些來。”
“工作沒了?”那老知青忍不住嘬牙花子,“這可是天大的事兒,你家就這麽忍了?”
白清霖歎氣道:“那能怎麽辦呢?我奶找關係把我工作給我堂哥了。不過估計他也做不好,那畢竟是我姥的工作。”
好家夥,婆家人找關係把娘家人工作搶了,這兩家得撕破臉啊。
“不想說了,煩。”白清霖把自己的行李包放在被麵上,左右看看,“晚上吃啥?”
吳長青這才道:“你們新來的知青帶口糧來了嗎?沒帶的話我們先幫你們墊補,明天你們去大隊那邊簽字領口糧,回頭用錢也好,用工分也好,墊平了就成。”
白清霖笑道:“還能這樣?那我先跟你們吃,明天去領口糧。估計過幾天我家裏就能給我寄點兒糧食來。否則要讓我幹活,怕是得餓死自己。”
他現在才剛十四歲,別說現在,就是在上輩子,也就幫奶奶種點菜,可沒有做過累活。而且農村種地都工業化了,小機器嘟嘟嘟一開,根本不用人工費心扒力。
那時候他奶奶弄了個蔬菜大棚,每天就在大棚裏忙忙碌碌,賣一茬菜賺幾千塊,一年也有兩三萬收入。這些錢大多都給自己留著上學了。
奶奶還說攢錢給自己在城裏買房子娶媳婦,結果……
還好這本書裏原主雖然在劇情中是個炮灰,但在外家還是很受寵愛的。這次他奶鬧成這樣,兩家人也會撕破臉,按照劇情走的話,原主父親直接跟家裏斷了關係,入贅白家了。
因為視角的關係,白清霖的父母對男主一號之間的感情一般,但是對男主二號相當不錯,最後還認了二號當義子。簡直就是認賊做兒,估計原主的棺材板都壓不住了,一怒之下,導致自己穿越了。
既來之則安之,白清霖可不想參與這群八百個心眼子們之間的鬥爭,他隻打算悶聲發財,然後想辦法回去帝都。就算爹媽不是親的,但對原主很寵愛,想必對自己也不會差。
他已經有太多年沒有感受過父母的親情了,備不住這就是上天給的一次機會。
老知青們都拿出來一些口糧,晚上多做了些菜,貼了餅子。
白清霖吃的挺香,以前這些粗糧可不便宜,一群減肥養生的把粗糧的價格拱了上去。真應該讓他們也來這裏,保證一年下去,再也不想吃粗糧了。
菜是泡發的幹菜,放了豬油和鹽燉出來的,一點兒肉都沒有。
吃一頓兩頓可以,怕是多吃幾頓得燒心。
新知青的臉色都不算好看,他們來這裏支援國家建設,好多都是不情不願的。自從六幾年第一批知青上山下鄉之後,後來的知青知道隻要出來,再想回去怕是很難。
當年熱血的口號讓人避之不及。來這裏的都是家裏不太受寵的孩子,要麽是沒工作,要麽是家裏窮。但凡受寵,長輩也會想盡辦法把孩子留在身邊。
白清霖就是,他下麵還有個妹妹,才剛七八歲。但是家裏有兩個孩子,必須得有一個下鄉,所以外婆才讓出工作。
可惜了。
被白眼狼搶走了。
棒子麵餅子很粗糙,吃起來有點兒喇嗓子,不過細嚼慢咽倒是能吃出糧食原本的甜味。
白清霖吃的很慢,卻也把屬於自己的份額都吃光了。那幾個新知青吃的也很慢,不過明顯是因為不喜歡。他們在家就算不受寵,也不至於吃這樣粗糙的糧食。
而且在城裏,稍微想點兒辦法就能弄到細糧,家裏也偶爾做一頓餃子或者米粥什麽的。就算粗糧也比這裏磨的精細一些,不像這裏口感這樣糟糕。
等白清霖吃飽,天已經很黑了。燒飯的鍋刷幹淨重新煮了水,熱水要用來洗漱,還要灌暖水瓶留著喝。
他沒有暖水瓶,不過有票,回頭可以去縣城買一個。
晚上了,知青也沒有什麽事。偌大的房間隻點著一盞油燈。這裏還沒通電,就連最富有的村長大隊長支書他們幾家都沒通電。不過人家用的是蠟燭,不像油燈這樣突突冒黑煙。
時間長了,油燈上麵的屋頂都是黑黢黢的,刷也刷不幹淨,隻能用報紙一層一層的糊。
來這裏的時候是春季,但是靠山屯是東北,都三月底了仍舊冷的要死。
白清霖要漂亮,來的時候穿的是時髦的棉夾克,到了差點兒被凍透了。幸虧行禮中有一套棉襖,估計再過些日子,家裏仍舊會寄新棉襖過來。
因為來了新人,吃飽飯後知青們也沒事做,便都集中在男生宿舍這邊,盤腿坐在炕上,聽老知青講這裏要注意的事兒。
吳長青年紀最大,屬於老大哥,所以他很有發言權。
相互自我介紹一番之後,他清了清嗓子,“咱們這兒其實算是個富村了,因為不缺水。說是叫靠山屯,隻是叫習慣了。應該是第五大隊。咱們大隊地也多,現在地裏種的都是冬小麥,等麥子熟了就種棒子。哦,棒子在南方叫玉米。北方還有地方叫苞米,苞穀的。反正咱們這裏叫棒子。”
“那也不忙啊,就把小麥種下去,然後等到收了種玉米,一年也就忙兩茬吧?”新知青周成亮插嘴道。
吳長青掃了他一眼,淡淡道:“人不能隻吃小麥和棒子,還得吃菜。現在世道好了,家家戶戶也有自留地,每家能養兩隻雞。但是大隊的菜也得種。紅薯,土豆,白菜,蘿卜還有蔥薑蒜是必須要種的。家裏自留地能種豆角,韭菜什麽的。若是種的多了就能給大隊,讓大隊集中帶去供銷社,可以換東西。”
北方冬天能吃的菜就是白菜蘿卜土豆,吃不完的吃,一茬一茬的吃。大隊種的白菜土豆自留一部分,另一部分要拿去供銷社。供銷社賣的菜都是從村裏收的,畢竟城裏沒有土地可以種菜。就算有院子的,種些豆角小蔥什麽的,也就湊合了。
“那冬天呢?這邊冬天可冷,啥活兒也幹不了。”周成亮沒想到竟然要種這麽多東西,臉色都難看了許多。
吳長青道:“冬天要上山撿柴火,在咱們知青點,都是要組隊上山的。做飯,燒炕都得用柴。咱們的廚房在外麵,做飯就能把炕燒熱了。等睡覺前再放點兒柴火,至少能睡個舒服覺。撿柴火也不是輕鬆活兒,如果撿回來的柴火不夠用,就得挨凍。”
周成亮轉了轉眼珠子,問:“那就隻有炕頭是熱的唄?”
吳長青點點頭。
周成亮更不高興了,一指白清霖,“那他為啥睡炕頭?這大冷的天,憑啥啊。”
吳長青皺眉,看著這個新來的知青,“因為白同誌歲數最小。”
周成亮冷笑道:“那我也不大啊,我才十九歲。再說下鄉支援人人平等,他就靠歲數小睡炕頭?”
朱正民這時候突然說話了,“清霖歲數小,身體弱,睡炕頭正好,你都十九了,憑什麽跟他爭搶?”
白清霖掃了眼朱正民,這時候突然冒出來說話,聽著像是偏袒,但直接給自己拉敵了。
“歲數小就能得到好處了?”周成亮果然不高興了,陰陽怪氣道:“那以後下鄉就找歲數小的好了,幹嘛讓我們來?歲數小能睡熱炕頭,回頭幹活工分不夠吃飯的,你們也覺得他歲數小,給他飯吃唄?”
白清霖啪的一拍桌子,道:“行了,別吵吵了。我不睡炕頭,你睡。但是得說好,你要定下睡炕頭以後就別換了。否則換來換去,還以為是伺候大少爺呢。讓吳大哥挨著你,我睡吳大哥和劉大哥中間成嗎?”
他說完,看向老知青劉明。
劉明笑嗬嗬道:“可以可以,我沒意見。”
反正現在三月份了,晚上蓋嚴實了不會多冷。既然能有熱鬧看,他絕對不多說話。
那炕頭雖然暖和,可是燒柴後會太熱。因為吳長青在這邊幹了好多年活兒,身體有點兒不好,睡炕頭剛剛好。其他小夥子們誰也不願意睡炕頭,熱的睡不著。
白清霖的話歲數小,身體火力沒有那麽壯,也能睡炕頭。
“那就這麽定了?你還換不換?”白清霖又問周成亮。
周成亮南方人,沒睡過火炕。但也知道炕頭離著灶台近,自然就是最暖和的。等白清霖說完,他語氣堅定道:“不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