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花滑 穿到民國寫小說 作者:菌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尼金斯基又不吭聲了,他低頭,總算是將目光放到了冰上。 而在一線男單登場時,許多人都發現了他們的變化,此時花樣滑冰也算是有編舞的概念,畢竟每個運動員上場都要拿著不一樣的節目,搭配不一樣的音樂,千篇一律的運動也談不上藝術性。 吉利斯將他的《茶花女》修改成了有更多表情和肢體動作的質感,包括伸出手依依不舍的看著遠方,在節目的最終捂著臉伏倒在地,這很戲精,但的確是切實的讓人感受到了這個故事中男主阿爾芒與瑪格麗特之間的愛恨糾葛。 等到了博克登場時,大家就發現這人直接換了個節目。 歐錦賽那會兒,博克選擇了十分百老匯歌舞風格的曲子,這次他卻將之換成了維瓦爾第的《c大調曼陀鈴協奏曲》,他本人則扮成一副小醜的模樣,在場上四處蹦躂飛奔,表情似喜實悲。 在觀看博克的表演時,別說現場其他觀眾了,連尼金斯基也坐直了身體,表情前所未有的專注。 在俄係的芭蕾元素花滑節目、張素商的古典樂情緒流登上了曆史的舞台後,博克在對手的壓力下居然自創了詼諧流的表演,這讓曾經被戲稱為“跳躍家”的他立刻在藝術表演的殿堂擁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張素商隨著觀眾們一起鼓掌,誇讚道:“很棒的小醜。” 在他印象裏,挑戰過詼諧風格的花滑選手並不少,也出過不少經典,但博克作為這個時代的先驅,一開始就能有這個完成度,實在是把他都驚到了。 所以他就和身邊的學生們感歎:“你們看,人果然還是要逼一逼,隻要壓力沒超過人的承受範圍,那就是激發他們潛力的動力啊!” 這群上古神獸們不僅換了節目,連衣服都重做了,博克的那身小醜連體衣就很好看,而背後還用亮鑽貼了氣球的圖案,張素商超喜歡的,他為此連連誇讚。 米沙和盧卡斯都有了壓力,這會兒正在活動手腕腳腕。 安菲薩就麵無表情:“就算你這麽說,你做的那些表演服設計我們也是不想用的。” 張素商的審美在他們看來很迷,明明有些時候他可以做出很驚豔的設計,但有的時候,他的設計光是看著就讓人覺得閃瞎眼。 亮鑽太多了。 除了吉利斯、博克、卡爾這三名選手,其他的選手的嚐試其實並不成功,但裁判們都很給麵子,尤其是在歐錦賽出場過的裁判,他們給分數比歐錦賽那會兒就大方多了。 來自美國、加拿大的美洲選手這會兒就很懵,因為他們之中有不少並沒有參加歐錦賽,對於花樣滑冰表演形式的變革不是沒有耳聞,但鑒於這個年代影像傳播的艱難,他們並沒有切身感受到俄係選手的衝擊,也沒被驚豔過,畢竟這年頭連有聲電影都沒流行開來…… 所以當美洲係的運動員登場時,大多都產生了一種自己是土老帽的感受,大家都那麽時髦的改變了自己,唯有他們還是原來的老一套,裁判也不買他們的賬了。 明明原本由於加拿大的緯度偏上的關係,他們的冰雪運動發展得還可以的。 等一個金發的少年下場時,就和身邊的教練說:“比賽結束以後,我們得想法子和其他人交流一下。” 教練讚同的點頭:“歐洲到底是花樣滑冰的發源地,論冰雪運動,還是這邊最發達。” 金發少年沒說話,隻是將目光投注到了俄國運動員的聚集地,一個亞洲青年站在俄國運動員中間,卻完全不顯突兀,周圍人看他的目光也滿是尊敬。 1882年,美國頒布了《排華法案》,當時有效期為十年,但到了1902年,《排華法案》被定為永久有效。 在理查德的心裏,華人普遍窮酸小氣,愛吸鴉片,而且長得稍微像點樣子的都會賣身,他們可憐,但也有可恨之處,就和貧民窟的那些黑人一樣,隻要不出現在他麵前,他就想不起來這群人的存在,也懶得花力氣去討厭。 張素商卻和他認知中的所有華人都不一樣,他很高大,比現場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高,有著西方人都認可的漂亮外表,但身上沒什麽桃色新聞,據說是花樣滑冰蛻變的第一人,雖然很多人口頭不說,但如今的花樣滑冰行業已經默認他是不世出的天才。 這是理查德第一次碰到形象如此正麵的華人,他想,這才是一個神秘古國該有的樣子吧,那位張也許是什麽貴族後代,他之前見過的那些華人恐怕是太窮了,所以才上不得台麵,隻是讓他無法理解的是,為什麽儀態氣質如天鵝般高貴的張素商要和一群工人混在一起。 張素商要知道這人的心聲,肯定得回一句:因為爺爺是無產階級。 就在此時,觀眾們發出一聲驚呼,理查德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聽教練喊道:“米沙跳了3t!” 跟著張素商練了一年多的米沙終於跨進了三周跳的大門,在他之前,吉利斯和博克紛紛挑戰了2a並取得了成功,而在米沙之後,盧卡斯也完成了3t,這個年輕人跳a跳不行,導致修煉2a時進度不佳,等練三周跳的時候,反而比之前利索了許多。 看到學生們這麽出息,張素商也一直在鼓掌,他看得明白,米沙之前還有點仗著先進技術才能和吉利斯、博克拚一拚,現在的他卻已經有了真正頂級選手的自信和衝勁,表演也越發好看。 這種看著自己親手打磨的璞玉綻放光芒的感覺還是很棒的,張素商想,難怪他以前的教練隻要看到他有了進步,就笑得和吃飽的大倉鼠一樣滿足。 等小夥子們下了冰,張素商給他們披外套,遞冰刀的刀套,嘴上誇道:“比得不錯,你們越來越棒了。” 米沙高高興興的抱了他一下,盧卡斯則伸手:“把你的外套脫下來給我吧,你也要上場了。” 張素商微笑一下,從善如流。 等他開始上冰,這群俄國年輕人們突然站成一排,他們以四分之一拍的速度拍兩下手,又大喊:“秋卡!烏拉!”接著又拍手,如此循環。 如此專業的啦啦隊表演讓張素商忍不住回頭一笑,食指中指並攏在唇上一點,朝他們拋了個飛吻,馬克西姆還跳起來做了個接住的動作。 現場的氣氛立刻就這麽被炒熱了,場邊的彭大使舉著攝影機,一邊和身邊的記者朋友約翰聊天,一邊滿臉笑意的盯著張素商的身影,看到自家孩子在外交了這麽多朋友,他心裏歡喜得緊。 後來有人評價這一幕:“他們之間的友誼讓許多人感到驚訝,俄國的選手們不僅將那個華人視作教練,也把他當做親密的朋友,這段跨越了膚色的尊敬和友情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順便一提,中國小子的確很個滑冰的天才。” 張素商還沒穿越的時候,在賽場上就靠藝術表現力吃飯,以至於還被人吐糟過是藝術水母,全靠表演分吃飯,跳躍稀爛,倒不是說他真的跳躍爛,但表演的確是他的麵板上數值最高的屬性。 所以當他表演《月光》的時候,全場都安靜了下來。 也許已經有人通過錄像反複觀看過他的表演,但隻有親臨現場,他們才明白張素商是獨一無二的,在花樣滑冰的世界裏,他是自成一檔的強者。 尼金斯基凝視著這片冰上的月光,嘴角微微勾起,他的女兒靠著他說道:“爸爸,滑冰真美,我也想滑冰。”第48章 無論是彭大使還是柳大使, 很多人和張素商接觸時,對他的期盼都是“好好讀書,好好滑冰”。 因為他們都明白, 從這個年輕人登上賽場開始,他的每一步都是創造曆史, 他的形象優秀, 性格開朗大方, 這讓他交到了許多異國的朋友,也讓他為華人這個群體在許多人那裏贏得了好印象。 這就是張素商比賽的意義,他的榮譽能激勵國人, 哪怕很多滿心偏見的外國人都堅信張素商隻是個稀有的個例, 但至少在他們提起中國人時, 辮子頭不能再是唯一被提起的形象。 張素商以絕對的實力壓下一群人拿下了短節目第一, 一口氣追到了排位第一。 彭大使滿心喜悅,在比賽結束時就想跑過去抱一抱自家孩子, 誰知那群俄國年輕人們已經先湧過去, 熱情的圍著他說話,張素商被簇擁其中,神情溫和, 讓彭大使不自覺舉起手中的相機拍下這一幕, 滿心感動。 看啊, 他們中國人也是可以獲得這麽多外人尊敬和喜愛的。 其實張素商都不是很在意喜歡自己的人是哪個國家的, 他生在盛世, 那年頭的孩子們都很自信, 有時候自家運動員出門比賽, 沒拿到奧運金牌時, 大家也隻會說辛苦, 下次繼續努力,而不會以此斥責運動員不夠好。 說白了,他們已經強大到不需要靠外人的認同,就連張素商那時候最愁的也隻是自己的跳躍能力落後藝術表現力太多,老是被人說“仗著爸爸餘蔭的水母兒子”。 這會兒他很淡定的接過水壺,轉頭一看坐在俄國選手休息區的尼金斯基、羅慕拉、吉拉和尼金斯卡,他也隻是一點頭,卻意外的看到尼金斯基對他招手。 馬克西姆教練站在張素商身後說道:“他看起來很喜歡你。” 張素商:“我也很喜歡他,可惜我沒能看過他巔峰期的表演。” 這位舞神已經被關在精神病院裏九年了,缺少運動讓他的肌肉萎縮,體型再不複曾經的精瘦,就連頭發都剃成了易於打理的平頭,怎麽看也不像是能再跳舞的樣子。 無論是舞蹈還是體育都需要長期的訓練以維持狀態和技巧,就比如張素商的爸爸,在從花滑賽場退役後,他爸依然堅持鍛煉,甚至加大了力量訓練,身材無限接近於權藤俊輔,也就是胸大腰細,看起來特男人、特性感。 張素商特別遺憾的一點就是他在役時為了保持跳躍能力,不敢練那麽多肌肉,要保持輕盈嘛,而等退役後沒多久,他就被科目二搞得穿越了,不然他也想練出爸爸那樣的身材。 走在街上回頭率百分之百。 這天的晚餐還是運動員們自己做,張素商是不想再吐了,所以他拿早就發好的麵攤了餅子,裏麵夾胡蘿卜絲,再加上一碗紅燒牛肉,以及一盆牛骨湯,每個人碗裏還窩了個湯裏麵滾了老半天的雞蛋,一夥人圍著桌子吃得大汗淋漓。 大冬天吃這些,從食道到胃都是暖暖的,而充足的能量和碳水也能讓人心情上佳,張素商當然知道運動員這麽吃會發胖啦,但是天氣那麽冷,大家一路坐船,都掉了3到5斤的體重,這時候打點牙祭也沒關係。 他沒直接上紅燒肉就算不錯了,要知道這道菜自從麵世,就在他的朋友圈子裏廣受歡迎,從蔣靜湖、李源、伍夜明那幾個自家人,再到阿列克謝、米沙這些俄國胃,就沒人能扛住紅燒肉的誘惑的,大多吃完還在嘬筷子回味。 可惜國外沒有豆瓣醬,不然張素商就可以拿出他家傳的菜式——牛肉末生煎蛋,這道菜看起來平平無奇,但拌飯吃一絕,是他爺爺奶奶開飯店時的招牌菜之一,連吃一個月就能胖5到8斤。 他爸當年就這麽胖過,後來減肥減得無比痛苦。 羅慕拉夫人應邀帶著丈夫、女兒和小姑子尼金斯卡一起來吃飯,初次嚐試中國飲食的她剛開始還有些不適應,但氛圍是能影響人的,但周圍全是飯桶和笑鬧聲的時候,真的會讓人不由自主的胃口大開。 就在此時,盧卡斯講了個笑話,據說是他叔叔的爸爸的妹妹的小姑子的姨夫在外經商的故事,主要就是講一個猶太商人在德國和一個工程師掰扯成本和利潤,其中工程師想要花比較多的錢把東西做好,猶太商人卻想多賺錢。 經過一番爭論,他們決定不就成本再吵,而是一致決定,為產品設定高標準,再送到猶太商人親戚家的檢查機構,花點錢買個質量證明,再高價賣出,猶太商人賺了檢查費,而德國工程師有了質量的名聲。 說到最後,盧卡斯一拍大腿:“結果還是消費者買單,可憐的資本主義國家啊,我們的檢查費都隻是必要的成本和人工費,才不會那麽坑錢呢。” 眾人:盧卡斯你這麽臭自家親戚的猶太商人行徑時,有想過你自己也是猶太人嘛…… 盧卡斯:“啊?我是猶太人沒錯,可我也是信仰堅定的黨員啊。” 說完他還一捶胸口,烏拉! 這時候吃得快的已經飽了,米沙就端著餐盤自己去洗,自己吃的碗盤都自己清洗,這算是張素商家的規矩,學生們都執行得很好。 尼金斯基低著頭專注的吃餅,他盤中的食物都是羅慕拉提前切成小塊,吃起來很方便,鮮美的肉塊和脆甜的蘿卜絲入口,咀嚼間湯汁還不斷往味蕾裏滲,再喝口湯,實在是享受。 他吃完的時候,羅慕拉下意識要去端盤子,卻見他搖頭,動作便一頓,張素商看他一眼,指著灶台:“鍋裏有熱水,你倒一點到冷水裏混著,洗碗的時候不用凍到手。” 尼金斯基不說話,笨拙的將碗疊在盤子上,端起來走開了,這一幕看得尼金斯卡和羅慕拉的眼淚都差點掉下來。 張素商心裏還挺稀奇,原來舞神還是有一定自理能力的嘛,看來他的病情比想象中的好一點? 吉拉這時吃完一抹嘴,站起來對著張素商彎腰:“秋卡教練,我想和你學習花樣滑冰!” 張素商滿臉疑問號:“啊?可你不是跳舞的嗎?”他倒不介意這姑娘沒有滑冰的童子功,畢竟這個年代的花滑競爭力還沒以後強,女單有個兩周跳都夠用了,但吉拉的爸爸可是舞神,轉而和他學滑冰算啥啊。 他看向這姑娘的父母,尼金斯基正在洗碗,還砸了個盤子,米沙在幫他撿,羅慕拉則笑笑:“可以啊,等去俄國後,你先滑一滑試試吧。” 這句話的信息量太大了,難道羅慕拉打算帶丈夫去俄國嗎? 大家都看向她,羅慕拉的神情卻堅定起來,如果說在來挪威之前,她還對張素商滿心懷疑的話,現在的她則下定決心,怎麽也不能放這個中國小子跑了。 這些年她帶著丈夫女兒輾轉於歐洲各國的精神療養院,說顛沛流離也不為過,如今不過是換個國家而已,她早就會說俄語了,連語言關都沒問題! 定下回國的事情,羅慕拉打算告辭,誰知尼金斯基卻坐到張素商旁邊說:“你的上身和步法不協調,編舞不好。” 張素商:? 他的編舞可是他家的伊拉勒師叔,他爸爸的同門師弟,出身維吾爾族,自幼能歌善舞,編舞質量國際馳名,哪不協調啦? 尼金斯基:“你的步法太繁瑣了,太急,和《月光》不匹配。” 張素商:……誰叫以後的規則就是這麽回事,裁判就喜歡運動員用一堆銜接步法把節目填得滿滿的,編舞們為了拿分也隻能做這樣的編排啊。 仔細想想,尼金斯基不僅自己會編舞,還曾和編舞大神附近合作過數次,他要挑誰的毛病,都是底氣足足的,他從藝術角度點出張素商節目中的不足之處,其實是其他人想要都得不到的指點。 所以他還好好地感謝了人家——他把自己沒來得及吃完的山楂糕都送給吉拉了。 第二天就是決賽了,自由滑的成績將會決定所有人的最終成績,張素商到會場後,就是四處張望,打算再把彭大使和尼金斯基一家接到他們那邊坐著,那兒視角最好,也方便彭大使進行拍攝。 但這一看,卻讓他的眉頭皺了起來。 就在觀眾席的一側,有一群亞裔麵孔的人拉開一條橫幅,上麵寫著“アジア選手がんばれ(亞洲選手加油)”。 語言天賦極好,而且在穿越前和幾個同時期的日本選手關係還行的張素商:…… 要是百年後看到鄰國友人舉旗子,張素商還能給個好臉,畢竟那時候國家強盛,要加油就加油,他接著就是了,但在這個年代,看到這麵旗子卻隻能讓他感到膈應。 幸好此時彭大使也拉著一群人過來了。 華人是遍布全球的一個群體,就算是在挪威,也有著唐人街的存在,為了國內首個參加世界級運動比賽的張素商,彭大使特意將這些人拉了過來。第4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