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的文筆和口才真是人間第一流,把林雨都聽陶醉了,忍不住跟著眾人對李世民高呼萬歲。


    房玄齡語畢,舞台悄然轉換,杜如晦身著一襲沉穩官袍,踏著沉穩的步伐步入場中,其聲如鍾,悠揚而莊重:“陛下聖明獨照,威加海內,此年間,平羅藝之亂,如秋風掃落葉,羌人之患亦被陛下之智勇所殄滅,四海之內,皆頌陛下之德。更兼陛下心係蒼生,一舉解決萬民食鹽之困,實乃千古未有之仁政,陛下之聖,堪比日月,當為萬世之楷模!”


    杜如晦說完,就不止是高呼萬歲了,這他媽的得五體投地了,畢竟氣氛都烘托到這兒了。


    而大家就要對李世民五體投地的時候,一個聲音冒了出來,道:“嗬,莫非這煌煌大唐的盛世華章,皆是陛下一力承當,我等皆成了旁觀者?言下之意,群臣皆是無用之輩,將士盡皆軟肋,百姓盡成惰民,世間太平不過是虛幻泡影?此言差矣,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試想那突厥鐵騎曾幾何時侵擾邊疆,擄我子民,致使多少家庭支離破碎,這份痛楚,豈能輕描淡寫?長孫無忌將軍力挽狂瀾,平息幼良之亂,其智勇雙全,方顯我大唐軍威之盛,豈是等閑?至於程咬金老將軍,一杆長槍,橫掃羌寇,所向披靡,那羌人豈是黃土泥塑,能輕易言敗?陛下聖明,自是勤政愛民,功勳卓著,然這萬裏江山之穩固,非一人之力所能及。房玄齡、杜如晦二位相公,雖被指私德有瑕,然其治國理政之才,輔佐陛下開創貞觀之治,功不可沒。若以全天下之功歸於陛下一人之興,而忘群臣之力,實乃偏頗之見,有傷忠良之心。此等言論,恐非君子所為,反有佞臣挑撥離間之嫌。天下太平嗎?就這長安城,皇城腳下都不太平,昨夜,林爵爺險些被彌勒教徒圍攻而死,你們怎麽不說?”


    這話一出,群臣清醒了,林雨也清醒了,說話的這人要不是魏征,林雨把自己眼珠子摳了,這要是擱到後世,報告大會上來上這麽一梭子,就這種千古人鏡,早被人剁碎了。


    李世民到底是千古明君,就這類似從糞坑裏扔炸彈的一大段話,硬是讓魏征說完了。


    不過這大唐就是人才濟濟,文筆一個比一個好,然後吵起來,可是吵得不是很有底氣,畢竟人家魏征說得對,你當領導的,畢竟是張張嘴而已,沒有底下的人能幹,李幼良都打到長安了。


    李世民終於說話了,長孫無忌剿滅李幼良有功,加食邑三百戶,官封驃騎大將軍,再加齊國郡公。


    皇帝又說:“程知節,剿滅羌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加盧國縣公,食邑加百戶。”


    林雨急忙眨巴著眼睛在人群中找程咬金的身影,他啥時候回來的?


    這時候老程站了出來,對著皇帝嚷嚷,憑啥給長孫無忌加食邑三百戶,我隻有百戶?


    林雨心中暗笑,人家長孫無忌是皇帝大舅哥呀,這也要問,真不通人情世故。


    尉遲敬德不冷不熱道:“要是沒有林爵爺,羌人你滅的了?再說了,長孫大人把突厥掠走的邊民救回來了,這才是大功呢。”


    林雨聞言,頭皮發麻,長孫無忌、程咬金和尉遲恭有一個最本質的區別,長孫無忌人家聰明,所有的事情想完了再做,程咬金屬於那種,所有的事情都是做完了再想。


    尉遲恭就不一樣了,所有的事情,就是幹,也不想。


    好家夥,又吵起來了。


    林雨這才發現,今天的朝會,不是普通的朝會,是年終總結呀。


    "林雨,林雨何在?群臣爭吵,都帶上你的名字,何不現身一敘?"話語間,李世民的目光仿佛穿越了時空的枷鎖,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威嚴與深邃,直勾勾地鎖定了林雨。


    林雨心中一陣惡寒,你不會好好說話嗎?好像老子故意藏起來一樣。


    李世民的目光,猶如鷹隼般銳利而深邃,似乎要一眼看透林雨的內心,他站出來三跪九叩,道:“微臣見過陛下。”


    "林雨啊,"李世民緩緩開口,聲音沉穩而富有磁性,"你,出身草莽,六狼山間,本是江湖一粟,卻因緣際會,護我公主於危難,與彌勒邪教結下不解之仇。更甚者,你心係蒼生,解我百姓鹽荒之困,獻軍中鍛體強兵之術,更以煉鋼之法,強我大唐將士之甲胄,利器在手,如虎添翼。此等功績,縱覽華夏千年史冊,亦屬罕見,朕心甚慰,感激之情,難以言表。"


    言罷,大殿內一片寂靜,隻餘下李世民那低沉而充滿力量的話語,在梁柱間回蕩。


    林雨還挺感動,皇帝都記著呢,接下來,皇帝的話,就讓他一陣蒙圈。


    “你來說說,朕該如此賞賜你……哦,先平身吧。”


    林雨一時有些發懵,看了那麽多古裝電視劇,似乎沒記得有皇帝這麽問的,那自己該怎麽回答?


    “額,這,我,不求回報,隻不過是發揮自身的社會價值。”林雨本來想說為人民服務的,可是誰都知道,封建社會都是為皇帝服務的。


    自己也不想為皇帝服務,發揮社會價值,似乎說的不太好,林雨道:“我的意思是,為大唐服務。”


    朝堂上頓時一陣寂靜,落針可聞,弄的林雨怪尷尬的,還是魏征打了個圓場,道:“說得好啊,太史公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林爵爺不求回報,當真是人之楷模。”


    林雨思來想去,還真是沒啥想要的,升官發財,迎娶白富美?現在自己的日子,除了和彌勒教打仗,其他都過得挺好的,有封地,有公主,不愁吃喝,還有合法的武裝,不被欺負,還要啥呀?


    隻是皇帝怎麽對龍脈之事,對彌勒教之事,隻字不提呢?


    皇帝還真就沒提,隻是道:“愛卿有功,朕不能不賞賜,來人,將冠帶獻上。”


    杜如晦從容邁步而出,其聲沉穩而飽含敬意:“陛下,微臣與林雨曾有師徒之約,今他欲行成人之禮,戴冠以表成熟之誌,此重任,微臣願一力承擔。”


    皇帝輕頷首,未發一語,卻已默許此意。


    隨即,皇帝兩側,悠揚的古樂悠然響起,如同天籟之音。四名宮娥,輕盈如燕,步步生蓮,緩緩上前,動作輕柔地解開了林雨身著的華麗外裳,輕輕摘下那束發金冠,以象牙雕花梳,細細梳理著他烏黑的發絲,將其精心綰成成人之髻,再為他披上那襲象征成熟與尊貴的緋紅袍服,玉帶輕束。


    杜如晦緩步上前,手中緊握著那紫金冠,其上鑲嵌的寶石在燭光下熠熠生輝,他莊重地將之戴於林雨頭頂,以玉簪穩穩固定,再細心係好額下飄逸的冠帶。


    “林雨,自此而後,你便是國之棟梁,當以忠心為舵,以才智為帆,報效陛下,不負殊遇。記住,家國天下,責任重於泰山,望你時刻銘記於心。”


    話畢,帶著他三拜九叩拜謝皇恩。李世民勉勵幾句,禮成。


    內侍宣布退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第一猛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孫川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孫川欽並收藏大唐第一猛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