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咱要殺了他們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作者:水一方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能感覺出來,朱元璋對他的態度愈發的冷了。
這可不是什麽好兆頭。
李善長又不在,他得去找孔希學好好的研究研究。
孔希學在聽胡惟庸敘述了以後。
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隨即,說了讓胡惟庸很不爽的話:“會不會是,皇上對你起了殺心?”
起殺心?
這怎麽可能?
胡惟庸當即扶手反駁:“絕不可能!我是大明的功臣!他就算是殺誰,都不可能殺我!”
要知道,沒有他,朱元璋這個皇位絕對坐不穩!
“哼。”孔希學冷笑一聲,“當皇權受到威脅時,縱然是千古功臣也會變成千古罪人。”
胡惟庸皺眉,很不忿的盯著孔希學。
孔希學淡然的勾唇一笑,摸著胡子,闡述下去。
“最近一段時間,你遞上去的折子,皇上可有說不妥?”
“皇上和太子勵誌推行白話文,我們卻從中阻撓,有太子這個能人在,他就一點都沒察覺?”
“另外,上朝時候,他可是對你說的任何話都保持沉默?”
好像……
確實是這樣。
胡惟庸臉色青紅變化。
“難保他手上沒有證據,而如今,他依舊沉默,這說明什麽?”
胡惟庸依然猜到,卻不願說出口。
孔希學頓了下,大膽的告知:“他想殺了你。”
“絕不可能!”胡惟庸立刻否決了這想法,“他即便與我的政見不合,可念……”
“哎,我的老兄弟,沒什麽功臣不功臣的。皇家無父子,朝堂也無恩情,他想殺你,也就是早晚的事。”
“你若不信,可繼續往常一樣,再觀察一下他的神色。”
胡惟庸將信將疑的看向孔希學。
孔希學淡笑不語。
胡惟庸:“浙東,淮西已經沒動靜了,萬一,我們失敗了如何?”
還能如何?
隻能不如何。
身在朝廷,一切行動都看皇上,他這個儒家後人,想要發揚儒家思想,隻怕是難上加難了。
接下來的幾日,胡惟庸按照孔希學所言,注意觀察朱元璋的表情。
他發現,在他發言時,不論好的壞的,朱元璋都是陰沉著一張臉。
更有甚,他見朱元璋眼神十分淩厲的落在他身上。
在他看到時,又轉移了。
難道,朱元璋當真是想殺了他?
萬一,朱元璋真有這樣的想法,那他……
腦海中閃過當年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艱難場景。
不甘和恨,都在此刻爆發。
朱標奔走好幾個縣,把災民的糧食籌措好了。
但他發現,有些知府隻是礙於他的身份才好好表現的。
待他一走,這裏的百姓又將處於水深火熱中。
再者,災民的衣服呢?
商賈的日子稍微富裕些,但人都是自私的,這時候要求商賈與官員捐獻銀子和衣物,顯然是不可能的。
再者,恢複生產以後,也隻能是保障了糧食,並不能保障衣物。
這問題,也相當嚴重。
思來想去,最好的解決辦法,還是交給百姓技術,讓百姓自行解決。
大明衣物的生產主要靠蠶絲,低等的衣物則是苧麻類。
隨著洪水,苧麻也毀了。
再者,苧麻類的衣物是過不了冬的,還得需要棉花。
可棉花,遠在西域。
現在棉花的畝產也不高。
朱標深知,現在所麵臨的問題,多且雜亂。
就一步一步的來吧。
朱標下令收購苧麻。
收購來的苧麻,先和稻草做一些簡單的衣物,用來防風。
暴雨逐漸變小,最後成了小雨,直到停了。
停下後,朱標又指揮眾人,回到家鄉,重修房子,恢複生產。
小麥和水稻的畝產在現在也是不多的。
百姓們縱然是在減輕了賦稅的情況下,仍舊在溫飽線上掙紮。
現如今是沒有戰爭。
一旦有戰爭,百姓依舊是慘兮兮的。
福建,主要是種植水稻的。
水稻的畝產一日上不來,這個問題就一日存在。
好在他是個現代人,雜交水稻的知識是充分的。
待安排好了災民的一切,朱標就先回去了。
想要種植雜交水稻,還需要前期的實驗,水稻一年不過兩三季,也不知何時才能找到雄性不育水稻。
此事就隻能慢慢的來。
不過半月,朱標安置好受災百姓,提了接下來要做的事,並留下李善長盯著,自己回去複命了。
李善長是想回去的。
在得知自己要被留下來後,是各種的找朱標談。
朱標都找理由回絕了。
笑話,現在正是恩科考試的關鍵時期,我豈容你回去搗亂?
在朱標回來之前,朱元璋已經收到了他遞上來的折子。
折子上明確的表示,自己已經解決了洪災,後續回複生產法等,有李善長盯著。
朱元璋哈哈的就是一頓笑。
“朱標這個臭小子,當真是雞賊啊。”
這李善長,在建國後就身處高位,何曾去過民間?
如今洪災把他丟過去也就罷了。
後續的生產,還需要他盯著。
一旦恢複生產不順,咱就一定找他麻煩,以至於他不得不用心的盯著。
與此同時,李善長回不來,胡惟庸也少了一個幫襯之人。
如今距離殿試,也不過三月。
可萬萬不能在這時出現意外。
朱標回來後,立即進了宮,跟朱元璋複命。
“老頭子你看,我這事做得漂亮嗎?”
朱標嘚瑟得像一隻花孔雀。
朱元璋對他豎起大拇指:“不過一月,就能把洪災處理成這樣,簡直是漂亮。”
“來,再看看這個。”朱標把一路上的見聞寫成了書,丟在了桌子上。
朱元璋撿起來,翻開來看。
朱標詳細記錄了路況,百姓的生活,以及,知府對災民的重視程度。
“哼,這些個貪官汙吏,竟在災情上也袖手旁觀!咱要殺了他們!”
又又又來了。
朱標嫌棄的瞪過去一眼,大大咧咧的躺在朱元璋的龍椅上:“毛病多啊你。貪官汙吏是任何朝代抓都抓不完的,也隻能是用點辦法,讓他們消停點。”
“這些個貪官,一定是吃了不少銀子!可憐那些百姓了!”
朱標眼一抬:“百姓可憐?這不是你幹的好事!”
這明明在說貪官的問題,怎麽就扯到了我身上?
這可不是什麽好兆頭。
李善長又不在,他得去找孔希學好好的研究研究。
孔希學在聽胡惟庸敘述了以後。
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隨即,說了讓胡惟庸很不爽的話:“會不會是,皇上對你起了殺心?”
起殺心?
這怎麽可能?
胡惟庸當即扶手反駁:“絕不可能!我是大明的功臣!他就算是殺誰,都不可能殺我!”
要知道,沒有他,朱元璋這個皇位絕對坐不穩!
“哼。”孔希學冷笑一聲,“當皇權受到威脅時,縱然是千古功臣也會變成千古罪人。”
胡惟庸皺眉,很不忿的盯著孔希學。
孔希學淡然的勾唇一笑,摸著胡子,闡述下去。
“最近一段時間,你遞上去的折子,皇上可有說不妥?”
“皇上和太子勵誌推行白話文,我們卻從中阻撓,有太子這個能人在,他就一點都沒察覺?”
“另外,上朝時候,他可是對你說的任何話都保持沉默?”
好像……
確實是這樣。
胡惟庸臉色青紅變化。
“難保他手上沒有證據,而如今,他依舊沉默,這說明什麽?”
胡惟庸依然猜到,卻不願說出口。
孔希學頓了下,大膽的告知:“他想殺了你。”
“絕不可能!”胡惟庸立刻否決了這想法,“他即便與我的政見不合,可念……”
“哎,我的老兄弟,沒什麽功臣不功臣的。皇家無父子,朝堂也無恩情,他想殺你,也就是早晚的事。”
“你若不信,可繼續往常一樣,再觀察一下他的神色。”
胡惟庸將信將疑的看向孔希學。
孔希學淡笑不語。
胡惟庸:“浙東,淮西已經沒動靜了,萬一,我們失敗了如何?”
還能如何?
隻能不如何。
身在朝廷,一切行動都看皇上,他這個儒家後人,想要發揚儒家思想,隻怕是難上加難了。
接下來的幾日,胡惟庸按照孔希學所言,注意觀察朱元璋的表情。
他發現,在他發言時,不論好的壞的,朱元璋都是陰沉著一張臉。
更有甚,他見朱元璋眼神十分淩厲的落在他身上。
在他看到時,又轉移了。
難道,朱元璋當真是想殺了他?
萬一,朱元璋真有這樣的想法,那他……
腦海中閃過當年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艱難場景。
不甘和恨,都在此刻爆發。
朱標奔走好幾個縣,把災民的糧食籌措好了。
但他發現,有些知府隻是礙於他的身份才好好表現的。
待他一走,這裏的百姓又將處於水深火熱中。
再者,災民的衣服呢?
商賈的日子稍微富裕些,但人都是自私的,這時候要求商賈與官員捐獻銀子和衣物,顯然是不可能的。
再者,恢複生產以後,也隻能是保障了糧食,並不能保障衣物。
這問題,也相當嚴重。
思來想去,最好的解決辦法,還是交給百姓技術,讓百姓自行解決。
大明衣物的生產主要靠蠶絲,低等的衣物則是苧麻類。
隨著洪水,苧麻也毀了。
再者,苧麻類的衣物是過不了冬的,還得需要棉花。
可棉花,遠在西域。
現在棉花的畝產也不高。
朱標深知,現在所麵臨的問題,多且雜亂。
就一步一步的來吧。
朱標下令收購苧麻。
收購來的苧麻,先和稻草做一些簡單的衣物,用來防風。
暴雨逐漸變小,最後成了小雨,直到停了。
停下後,朱標又指揮眾人,回到家鄉,重修房子,恢複生產。
小麥和水稻的畝產在現在也是不多的。
百姓們縱然是在減輕了賦稅的情況下,仍舊在溫飽線上掙紮。
現如今是沒有戰爭。
一旦有戰爭,百姓依舊是慘兮兮的。
福建,主要是種植水稻的。
水稻的畝產一日上不來,這個問題就一日存在。
好在他是個現代人,雜交水稻的知識是充分的。
待安排好了災民的一切,朱標就先回去了。
想要種植雜交水稻,還需要前期的實驗,水稻一年不過兩三季,也不知何時才能找到雄性不育水稻。
此事就隻能慢慢的來。
不過半月,朱標安置好受災百姓,提了接下來要做的事,並留下李善長盯著,自己回去複命了。
李善長是想回去的。
在得知自己要被留下來後,是各種的找朱標談。
朱標都找理由回絕了。
笑話,現在正是恩科考試的關鍵時期,我豈容你回去搗亂?
在朱標回來之前,朱元璋已經收到了他遞上來的折子。
折子上明確的表示,自己已經解決了洪災,後續回複生產法等,有李善長盯著。
朱元璋哈哈的就是一頓笑。
“朱標這個臭小子,當真是雞賊啊。”
這李善長,在建國後就身處高位,何曾去過民間?
如今洪災把他丟過去也就罷了。
後續的生產,還需要他盯著。
一旦恢複生產不順,咱就一定找他麻煩,以至於他不得不用心的盯著。
與此同時,李善長回不來,胡惟庸也少了一個幫襯之人。
如今距離殿試,也不過三月。
可萬萬不能在這時出現意外。
朱標回來後,立即進了宮,跟朱元璋複命。
“老頭子你看,我這事做得漂亮嗎?”
朱標嘚瑟得像一隻花孔雀。
朱元璋對他豎起大拇指:“不過一月,就能把洪災處理成這樣,簡直是漂亮。”
“來,再看看這個。”朱標把一路上的見聞寫成了書,丟在了桌子上。
朱元璋撿起來,翻開來看。
朱標詳細記錄了路況,百姓的生活,以及,知府對災民的重視程度。
“哼,這些個貪官汙吏,竟在災情上也袖手旁觀!咱要殺了他們!”
又又又來了。
朱標嫌棄的瞪過去一眼,大大咧咧的躺在朱元璋的龍椅上:“毛病多啊你。貪官汙吏是任何朝代抓都抓不完的,也隻能是用點辦法,讓他們消停點。”
“這些個貪官,一定是吃了不少銀子!可憐那些百姓了!”
朱標眼一抬:“百姓可憐?這不是你幹的好事!”
這明明在說貪官的問題,怎麽就扯到了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