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四點我們到時,暴雨驟降。
我們落腳在九江市都昌縣一間民房裏,有些破,但勉強能住。
我跟小花好久不見,準備給他一個熱情的擁抱,他一下把我推開,表情很是嫌棄,“先去洗澡吧。”
胖子和張好好先我們一步到的,我洗完出來時,他們已經換了衣服正圍在桌邊吃夜宵。
桌上放著拍黃瓜、炒青菜、燒絲瓜,還有一碟花生米。
小花這次可能是真的沒落了。我走過去,就坐下來拿起筷子捧場,道,“早上吃清淡點好,有粥麽?”
小花看了我一眼,奇怪道,“這是昨晚剩的菜,你們不用先補覺嗎?”
哦,我於是把筷子放了回去,“說說這次的計劃吧。”
來之前在車上我認真想過,這趟我唯一要做的事就是讓二叔醒過來。
最多,我會搭進去半條命,或者一條。
這在我能接受的範圍內。
活到這個年紀,我對猜謎語已經沒有多大的興趣了。
在雨村的時候,我們經常去後山,悶油瓶有時會在溪邊釣魚,我們一坐就是一天。
胖子總問我對著一潭死水發什麽呆。
我沒告訴他,其實我隻是在看水中我們的倒影。
有一次,坐到傍晚的時候他突然對我說,“我想回廣西了。”
我說好。
如果可以,我希望雨村就是我們的終點了。
小花說他是前天到的,他對我二叔的事表示慰問,然後進屋拿出一疊紙,道,“啞巴張給我打過電話了,我們這次的目的地一樣。”
他指著地圖上的一處對我們說,“這裏是老爺廟,在都昌縣多寶鄉龍頭山首,旁邊就是鄱陽湖,我們可以先去多寶村打聽消息。”
我讓坎肩問過,說最近老爺廟附近水域有怪事,除了解家的貨翻了船,還沉了其他幾家。
我問:“什麽時候出發?”
“我建議你們先睡一覺。”
我表示同意,一路折騰下來確實很累。
回屋的時候小花叫住我,我倆在門口交流了一會,他問我,“瞎子跟你聯係了嗎?”
我說他剛從我這接了一單活,價值五萬,小花就笑了,拍拍我的肩膀,“去睡吧。”
胖子呼嚕聲大,我讓他跟坎肩睡,他們倆睡覺都打鼾。
張好好跟我睡一屋。
身體很疲憊,但躺下後,我又清醒了。
我很少抵抗身體的慣性,過去的經曆和習慣已經慢慢地成了我的一部分。
我沒有硬睡,就拿出手機翻朋友圈,看到王萌說自己提了輛新車,想給他發紅包祝福一下,看了眼餘額後又退出了聊天框,最後默默給他點了個讚。
“無邪,你知道族長在哪嗎?”
張好好突然問我,他也沒睡著。
我剛想說知道,想了想,突然發現我還真不知道他去哪了。
我就給劉喪打了個視頻,響了一會沒人接,不知道是不是在睡覺。
再打一個過去時,他給我掛了。
我發了條語音威脅他。
他回了我一個微笑的表情。
看起來不是一般的賤。
我怒了一下,然後用悶油瓶的手機通過了他的好友申請,就發起視頻邀請。
視頻接通了。
出現在屏幕上的人是悶油瓶。
他在室內,屋裏燈光有點暗,劉喪在他後麵站著,腦袋上纏著一圈紗布。
看到劉喪受傷,我的心情好了很多。
“你們在哪?”
悶油瓶拿著手機走了出去,鏡頭一閃,眼前出現一片海,晨光下,沙灘和海麵上泛著光,十分的美。
“三亞。”
喲,還住上海景房了。
我一下從床上坐起來,張好好在旁邊就問,“族長在度假?”
“你什麽耳朵。”我把鏡頭拉遠,讓他也入鏡,“跟你族長打個招呼吧。”
“你等一下。”
張好好立馬跳下床開始整理儀表,“麻煩幫我調成後置。”
我舉著手機對準張好好,他一臉崇拜的表情看著我,其實是在看向鏡頭。
“族長好,好久不見。我是張好好,不知道您還記不記得我,我...”
“可以了。”我打斷了他,把鏡頭調回來,“你們在三亞做什麽?”
悶油瓶的臉再次出現在屏幕裏,他剛要解釋,劉喪突然閃現搶答道,“我們現在在我家。”
我眉頭一挑,悶油瓶把手機偏了一下,劉喪就消失在屏幕裏。
他沉默。
我說不想說就算了,我們要睡了,就掛了電話。
張好好沒來得及說再見,垂頭喪氣躺了回去。
“無邪,族長是在三亞看房麽?”
張好好躺下後又突然坐起來翻包,把一張銀行卡遞給我。
我皺眉,“幹嘛?”
“族長要買房,我想出點力。”
我說你他媽這是出口氣吧,做個人吧,求求了。
張好好表情有些委屈躺了回去,我懶得多解釋。
實在睡不著,我起來洗了把臉,小花坐在沙發上玩手機,看到我,對我拍了拍他旁邊的位置。
“睡不著嗎?”
我點頭坐了過去,問他有沒有煙。
小花搖搖頭,“廚房還剩點鹹菜,你可以吃。”
我倆沉默了一會,他突然開口,“我這些年一直在做俄羅斯的生意。”
我說嗯,我知道,你之前還給我送過一套俄羅斯套娃。
他點頭,從手機裏翻出一張照片,“翻船的那批貨裏有一部分來自那邊,你看看這個。”
我接過手機,照片上是一個很小的棺槨,隻有成年人小臂那麽長,裏麵又套了好幾層棺材。
什麽意思?這是什麽新型文旅周邊嗎?
“俄羅斯套娃,中式套棺材?”
小花說不是,這是一種紙棺,是用紙做的,但一般人肉眼很難看出來材質。
他說這是很多年前移民到俄羅斯的華人圈子裏流傳下來的一種祭祀儀式,跟國際文化交融後,現在類似於一種邪教,會給拿到紙棺的人身上轉移災禍。
最外層的棺槨,代表天災,很少有人會用。
裏麵的棺材代表人禍,一層對應一災。
“你知道魯班書吧?”
我說知道,據說分兩冊,上冊是道術,修的人得在鰥寡孤獨殘裏任選一樣。
小花點頭,讓我數數照片裏有幾層棺材。
我數了一下,除去最外的棺槨,正好五層。
我皺起眉,“是誰給你寄的?”
小花說不知道,他的貨裏沒有這個,是沉船後打撈時發現的。
他補充道,“這種手藝過於邪門,幾年前已經失傳了。”
我靠在沙發背上,陷入沉思,有沒有可能是文化入侵?
我想了想,又覺得這裏麵牽扯的事太大了。
我們管不了。
“別多想。”我拍了拍他,安慰道,“你現在不是好好的。”
“第一個拿到紙棺的人是瞎子。”小花摘掉眼鏡,跟我一起靠在沙發上。
我們落腳在九江市都昌縣一間民房裏,有些破,但勉強能住。
我跟小花好久不見,準備給他一個熱情的擁抱,他一下把我推開,表情很是嫌棄,“先去洗澡吧。”
胖子和張好好先我們一步到的,我洗完出來時,他們已經換了衣服正圍在桌邊吃夜宵。
桌上放著拍黃瓜、炒青菜、燒絲瓜,還有一碟花生米。
小花這次可能是真的沒落了。我走過去,就坐下來拿起筷子捧場,道,“早上吃清淡點好,有粥麽?”
小花看了我一眼,奇怪道,“這是昨晚剩的菜,你們不用先補覺嗎?”
哦,我於是把筷子放了回去,“說說這次的計劃吧。”
來之前在車上我認真想過,這趟我唯一要做的事就是讓二叔醒過來。
最多,我會搭進去半條命,或者一條。
這在我能接受的範圍內。
活到這個年紀,我對猜謎語已經沒有多大的興趣了。
在雨村的時候,我們經常去後山,悶油瓶有時會在溪邊釣魚,我們一坐就是一天。
胖子總問我對著一潭死水發什麽呆。
我沒告訴他,其實我隻是在看水中我們的倒影。
有一次,坐到傍晚的時候他突然對我說,“我想回廣西了。”
我說好。
如果可以,我希望雨村就是我們的終點了。
小花說他是前天到的,他對我二叔的事表示慰問,然後進屋拿出一疊紙,道,“啞巴張給我打過電話了,我們這次的目的地一樣。”
他指著地圖上的一處對我們說,“這裏是老爺廟,在都昌縣多寶鄉龍頭山首,旁邊就是鄱陽湖,我們可以先去多寶村打聽消息。”
我讓坎肩問過,說最近老爺廟附近水域有怪事,除了解家的貨翻了船,還沉了其他幾家。
我問:“什麽時候出發?”
“我建議你們先睡一覺。”
我表示同意,一路折騰下來確實很累。
回屋的時候小花叫住我,我倆在門口交流了一會,他問我,“瞎子跟你聯係了嗎?”
我說他剛從我這接了一單活,價值五萬,小花就笑了,拍拍我的肩膀,“去睡吧。”
胖子呼嚕聲大,我讓他跟坎肩睡,他們倆睡覺都打鼾。
張好好跟我睡一屋。
身體很疲憊,但躺下後,我又清醒了。
我很少抵抗身體的慣性,過去的經曆和習慣已經慢慢地成了我的一部分。
我沒有硬睡,就拿出手機翻朋友圈,看到王萌說自己提了輛新車,想給他發紅包祝福一下,看了眼餘額後又退出了聊天框,最後默默給他點了個讚。
“無邪,你知道族長在哪嗎?”
張好好突然問我,他也沒睡著。
我剛想說知道,想了想,突然發現我還真不知道他去哪了。
我就給劉喪打了個視頻,響了一會沒人接,不知道是不是在睡覺。
再打一個過去時,他給我掛了。
我發了條語音威脅他。
他回了我一個微笑的表情。
看起來不是一般的賤。
我怒了一下,然後用悶油瓶的手機通過了他的好友申請,就發起視頻邀請。
視頻接通了。
出現在屏幕上的人是悶油瓶。
他在室內,屋裏燈光有點暗,劉喪在他後麵站著,腦袋上纏著一圈紗布。
看到劉喪受傷,我的心情好了很多。
“你們在哪?”
悶油瓶拿著手機走了出去,鏡頭一閃,眼前出現一片海,晨光下,沙灘和海麵上泛著光,十分的美。
“三亞。”
喲,還住上海景房了。
我一下從床上坐起來,張好好在旁邊就問,“族長在度假?”
“你什麽耳朵。”我把鏡頭拉遠,讓他也入鏡,“跟你族長打個招呼吧。”
“你等一下。”
張好好立馬跳下床開始整理儀表,“麻煩幫我調成後置。”
我舉著手機對準張好好,他一臉崇拜的表情看著我,其實是在看向鏡頭。
“族長好,好久不見。我是張好好,不知道您還記不記得我,我...”
“可以了。”我打斷了他,把鏡頭調回來,“你們在三亞做什麽?”
悶油瓶的臉再次出現在屏幕裏,他剛要解釋,劉喪突然閃現搶答道,“我們現在在我家。”
我眉頭一挑,悶油瓶把手機偏了一下,劉喪就消失在屏幕裏。
他沉默。
我說不想說就算了,我們要睡了,就掛了電話。
張好好沒來得及說再見,垂頭喪氣躺了回去。
“無邪,族長是在三亞看房麽?”
張好好躺下後又突然坐起來翻包,把一張銀行卡遞給我。
我皺眉,“幹嘛?”
“族長要買房,我想出點力。”
我說你他媽這是出口氣吧,做個人吧,求求了。
張好好表情有些委屈躺了回去,我懶得多解釋。
實在睡不著,我起來洗了把臉,小花坐在沙發上玩手機,看到我,對我拍了拍他旁邊的位置。
“睡不著嗎?”
我點頭坐了過去,問他有沒有煙。
小花搖搖頭,“廚房還剩點鹹菜,你可以吃。”
我倆沉默了一會,他突然開口,“我這些年一直在做俄羅斯的生意。”
我說嗯,我知道,你之前還給我送過一套俄羅斯套娃。
他點頭,從手機裏翻出一張照片,“翻船的那批貨裏有一部分來自那邊,你看看這個。”
我接過手機,照片上是一個很小的棺槨,隻有成年人小臂那麽長,裏麵又套了好幾層棺材。
什麽意思?這是什麽新型文旅周邊嗎?
“俄羅斯套娃,中式套棺材?”
小花說不是,這是一種紙棺,是用紙做的,但一般人肉眼很難看出來材質。
他說這是很多年前移民到俄羅斯的華人圈子裏流傳下來的一種祭祀儀式,跟國際文化交融後,現在類似於一種邪教,會給拿到紙棺的人身上轉移災禍。
最外層的棺槨,代表天災,很少有人會用。
裏麵的棺材代表人禍,一層對應一災。
“你知道魯班書吧?”
我說知道,據說分兩冊,上冊是道術,修的人得在鰥寡孤獨殘裏任選一樣。
小花點頭,讓我數數照片裏有幾層棺材。
我數了一下,除去最外的棺槨,正好五層。
我皺起眉,“是誰給你寄的?”
小花說不知道,他的貨裏沒有這個,是沉船後打撈時發現的。
他補充道,“這種手藝過於邪門,幾年前已經失傳了。”
我靠在沙發背上,陷入沉思,有沒有可能是文化入侵?
我想了想,又覺得這裏麵牽扯的事太大了。
我們管不了。
“別多想。”我拍了拍他,安慰道,“你現在不是好好的。”
“第一個拿到紙棺的人是瞎子。”小花摘掉眼鏡,跟我一起靠在沙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