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守晉城的雲麾軍守城部隊,朝廷給的編製是一支三千人的軍隊。


    但在西北總兵吳青雲的“英明”領導之下,實際上守城的兵力不過才兩千出頭,兵員素質更是良莠不齊。


    這種吃空餉,喝兵血的情況在西北總兵吳青雲的治下屢見不鮮。


    甚至,在整個大新王朝不沿邊、不沿海的內陸城池都很常見,早已成為各地總兵之間心照不宣的默許行為。


    畢竟,對於這些手握大權的各地總兵來說,囤積重兵守好邊關重鎮,確保大新王朝疆土不被外族異邦吞並蠶食才是首要任務。


    至於這些不沿邊、不沿海的內陸城池,根本就沒有必要也沒有理由以重兵把守。


    在先帝趙莽的勵精圖治之下,大新王朝舉國上下一片繁榮。


    即便是繼任的二世帝趙乾好大喜功,繼位半年來一口氣上馬了諸如開鑿大運河,重修帝王陵寢,水師大軍三下西洋等勞民傷財的大項目。


    於全國百姓而言,的確加重了稅賦和徭役負擔,但還遠不至於到官逼民反的地步。


    所以,對於各地總兵而言,就更沒有理由按照朝廷給的各內陸城池守城部隊編製,足額的招募訓練守城士兵了。


    倒不如趁此機會吃空餉,喝兵血先把自己的腰包裝滿再說,反正你不這樣幹別人也會這樣幹,索性先肥了自己再說。


    正因如此,當超善攻城的大明第一猛將,龍城兵馬副元帥,征南大將軍常遇春率領兩萬精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閃擊晉城時,守城的兩千雲麾軍士兵連像樣的抵抗都沒能組織起來就被攻破了城池。


    甚至,連求援送信的傳令兵都還沒來得及策馬出城,就全部淪為了龍城征南大軍的俘虜。


    午時時分。


    身披明光鎧手持環首刀的猛將常遇春策馬站上了晉城城門樓,看著麵前跪倒一大片的雲麾軍降兵降將,如刀削般的臉龐上露出了意猶未盡的神色。


    剛才的攻城戰,幾乎可以用一邊倒來形容。


    常遇春才砍了三五個小兵而已,對麵守城的雲麾軍就他娘的全部繳械投降了。


    常大將軍手上饑渴已久的大刀,都還沒嚐夠敵人鮮血的味道呢,攻城戰鬥就宣布結束了。


    見狀,常遇春隻得無奈收刀。


    不管怎麽說,這“投降免死”的口號是他常遇春親自帶頭喊出來的,堂堂龍城兵馬副元帥,征南大將軍總不能說話不算話吧?


    常遇春策馬傲然屹立城頭,霸氣側漏的下達將令:“傳令下去,留下兩千精兵看守俘虜,等待大軍進城!”


    “其餘人,跟隨本將軍的帥旗繼續衝鋒,向下一座城池池州開拔,不得有誤!”


    “末將得令!”


    很快,常遇春便率領一萬八千精兵繼續閃電戰攻勢,向著距離晉城一百二十裏地外的大軍南征路上又一城池池州開拔。


    留守晉城的兩千精兵,則按照大軍出征前晉王陳懷安製定的靖難策略和方針,一邊負責維護城內治安,將晉王發表的《奉天靖難,討逆楔文》張貼各處;


    一邊向晉城百姓宣布晉王的施政綱領:十年內晉城百姓稅賦減半,若有願意投軍從戎加入破虜軍者,其家五年內免除一切稅賦。


    此消息一出,滿城皆震驚。


    這半年以來,受夠了吳青雲麾下官兵橫征暴斂、欺壓蹂躪的晉城百姓紛紛表示擁護晉王陳懷安,願為龍城靖難大軍出一份力。


    一時間,破虜軍征兵處人頭攢動,谘詢投軍從戎者不計其數。


    .......


    雲州屬地,虎頭關隘。


    一支約十萬人規模的軍隊,正以一字長蛇陣在溝壑縱橫的西北大地上緩慢行軍,正是由西北總兵吳青雲親自統帥的駐紮在雲州的雲麾軍。


    按照計劃,大軍將在五日後抵達晉城,與從朔北南下的另外十萬雲麾軍和兩萬突厥鐵騎合並一出,兵發龍城。


    此時,穿著一身武將官衣的吳青雲依舊騎在馬背上,那張奇醜無比的臉上神色凝重心煩意亂,近幾日一直在跳個不停的左眼皮此刻跳得更甚了。


    “難道是這幫北蠻子此番南下助陣沒安好心?”


    吳青雲自言自語的問著。


    他已經接到了前軍主將梁二虎,從朔北發來的八百裏加急軍情。


    告訴他,鐵木爾原本答應借的五萬鐵騎,最終隻來了兩萬人馬,但卻拿了雙方約定中出兵五萬才有的開拔餉銀和三千勞軍少女。


    聞此消息,吳青雲不禁開始反思自己,此番向北蠻子借兵對付陳懷安一事是否考慮欠妥,這幫北蠻子可都是披著人皮的狼。


    胃口不小,更沒有什麽信義可言。


    什麽開拔餉銀和勞軍少女那都是小事,吳青雲擔心的是鐵木爾這廝,會不會趁著自己調集駐紮朔北的雲麾大軍南下,平定龍城叛亂之際率部攻城。


    拿下邊關重鎮朔北之後,對於北蠻子的鐵騎來說,接下來可就能一馬平川的縱橫馳騁於西北各地了。


    向鐵木爾借兵之前,吳青雲就考慮到了這一點,這才提出了借兵五萬這個要求。


    因為,從吳青雲掌握的情報顯示,鐵木爾手上能調動的兵力至多十萬,借他一半的兵馬南下收拾陳懷安。


    不僅是為了畢其功於一役鏟除陳懷安和晉王餘孽,更是以此為籌碼確保鐵木爾不會趁此機會揮師南下,禍亂西北。


    這五萬突厥鐵騎,既是援兵,也是“人質”。


    哪料到,鐵木爾這個老狐狸明麵上答應了借兵五萬的要求,背地裏卻給他玩了這麽一手。


    如此一來,可就是把吳青雲架在了火上烤。


    一方麵,宰相秦如檜已經給他來信,讓他需盡快解決龍城之事,否則時間拖得越久,皇上趙乾的疑心就會越重,最後恐怕連他也遮掩不住;


    另一方麵,鐵木爾此番才借區區兩萬騎兵南下,這兩萬人根本不足以成為威脅鐵木爾的籌碼啊,就怕駐紮朔北的雲麾大軍前腳剛走,鐵木爾後腳就舉全軍之力強攻朔北。


    對比起橫掃西北各地,搶錢搶糧搶女人的誘惑,在吳青雲手上成為“人質”的區區兩萬人馬就顯得沒那麽重要了。


    所以,在三日前接到了梁二虎的消息後,吳青雲一直在反複權衡考慮。


    直到昨日,當宰相秦如檜的又一封八百裏加急信件送抵雲州,詢問龍城平叛事宜進行到何地步時,吳青雲這才下定決心大軍開拔,兵發龍城。


    這一路上,吳青雲的左眼皮就沒有停止跳動過。


    他雖不是個迷信之人,但大軍開拔前夕出此征兆,終歸讓他覺得不是什麽好事,總感覺有不好的事情會發生。


    “報——”


    “啟稟大將軍,緊急軍情!”


    就在吳青雲心神不寧之時,耳畔卻突然響起了一陣疾馳的馬蹄聲,隨後是傳令兵匆忙焦急的呼喊聲:


    “大將軍,先鋒斥候來報,龍城破虜軍三日之內連下三城,由北向南接連攻克我軍駐防的晉城、池州、陽泉三座城池!”


    “此刻,破虜軍先鋒部隊的騎兵,距離虎頭關已不足百裏!”


    “你說什麽?”


    聽完傳令兵的話,吳青雲隻覺得氣血翻湧兩眼一黑,差點一個踉蹌就從馬背上栽了下來。


    隨後,他強撐著精神翻身下馬,一把揪起跪在地上的那名傳令兵的衣領,一雙銅鈴眼中仿佛是眼珠子都要瞪得擠出來了一般。


    表情猙獰,一字一句的問道:“你再給本將軍說一遍?”


    傳令兵兩股戰戰,硬著頭皮回道:“大將軍,龍城破虜軍已接連攻克我軍駐守的晉城,池州,陽泉三座城池,十餘萬大軍正在向雲州挺進,先鋒部隊騎兵距離虎頭關已不足百裏!”


    噗——


    吳青雲再也忍不住噴出一口老血,兩眼一黑一頭栽倒,當場不省人事。


    隨後,一名雲麾軍副將接過指揮權,果斷下令:“傳大將軍將令,全軍後隊變前隊,火速撤回雲州城布防!”


    “末將得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農民黃三戒並收藏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