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鎮守西域,九死無悔
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 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
大新靈武元年,臘月初九。
以回紇汗國懷仁可汗骨力裴羅為首的西域10萬聯軍,終於向安西四鎮之一的焉耆古城,發起了攻城作戰。
此時,距離西域聯軍圍城,已過去了整整兩個月。
回紇汗國武將之首,年輕勇猛的阿紮爾親任攻城先鋒主將,策馬傲立於焉耆城下,三軍陣前。
他在身後,是手持各式利器的數萬西域聯軍。
從主將到士兵,望向焉耆城內的眼神中,俱是透著貪婪和凶殘,仿佛要將這座屹立在西域絲路之上,長達數百年的古老城池一口吞下。
焉耆城上,安西邊軍參將譚力親自坐鎮城頭,指揮守城的邊軍將士禦敵。
盡管,敵眾我寡,孤立無援;
但,連同守城主將譚力在內的一眾安西邊軍將士,在麵對城下數倍於己的回紇敵軍之時,一張張飽經風霜的臉上毫無懼色,寫滿了視死如歸的決絕。
眾安西邊軍將士心裏都很清楚,他們所要守護的,不僅是焉耆城內的妻女姊妹,父老鄉親,更守護著身後這麵安西邊軍戰旗的軍魂,以及漢民族在西域絲路上的尊嚴和榮耀。
由於常年幹旱的氣候原因,安西重鎮焉耆的城池,並不像內地的城池那樣,有寬闊的護城河作為城防的第一道防線。
隻有那數百年來,不斷用青磚、巨石混著糯米汁不斷加固的城牆,才是兩萬安西邊軍和五萬焉耆百姓最後的依仗。
攻守雙方,就這麽隔著數百步的距離對峙,甚至都能看看清楚對方臉上的表情。
午時時分。
冬日的暖陽斜射在古老的焉耆城頭,將城牆上那一塊塊,早已不知是何朝何代壘上焉耆城的青磚,披上了一層金色的暖光,卻依然掩飾不住大戰前夕的肅殺和悲涼。
城牆之上,一片肅靜。
唯有一麵麵安西邊軍的戰旗,在刺骨的風中獵獵作響。
咚!
咚!
咚!
突然,城外回紇人的軍陣中鼓聲大作,號角齊鳴。
回紇悍將阿紮爾拔出佩刀,振臂高呼:“西域諸國的勇士們,跟隨本將軍刀鋒的指引,攻城!”
“攻城!!!”
阿紮爾下達的攻城命令,被麾下的親兵齊聲怒吼,無限放大。
直至,攻城的聲音穿透整個焉耆城內外。
嗖!
嗖!
嗖!
緊接著,回紇人的軍陣中,大型的弩車、投石機、箭塔等遠距離攻城利器,率先向著焉耆城牆上的安西邊軍發難。
一支支粗壯如戟杆的箭矢,抱大的巨石,不要錢似的轟砸向焉耆城上。
偶爾,還有投石車將澆灌了猛火油的“石彈”,一枚接一枚的拋射向焉耆城內。
霎時間。
焉耆城牆之上,火光四射,硝煙彌漫。
借助著遠程武器的壓製,阿紮爾指揮著回紇人的攻城步卒,開始扛著雲梯、推著攻城車、架起攻城錘等破城利器,猶如狂風巨浪般湧向焉耆城下。
妄想著,憑借手上的彎刀和利刃,就能輕鬆的將焉耆城攻破,然後衝進城去,肆無忌憚的屠戮和糟踐城中百姓,洗劫城內財物。
這群西域蠻人怪叫著,呐喊著衝鋒,每一次衝擊城門或是架起雲梯,都帶著他們對焉耆古城,對城上安西邊軍的恨意和蔑視。
然而,這些西域蠻軍卻小瞧了守城的安西邊軍,誓與焉耆城共存亡的決心和勇氣。
參將譚力治下的安西邊軍,並未被西域蠻軍聲勢浩大的強攻所嚇到,反而是激起了將士們寧死不屈的鬥誌。
一邊用手中的弓弩、長槍、滾木對準爬上雲梯的西域蠻軍奮力反擊,一邊用事先準備好的清水、黃沙將城牆上起火的地方迅速撲滅。
總之就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寧可向前一步死,絕不後退半步生。
隨著戰鬥的深入,回紇悍將阿紮爾所率領的西域蠻軍,攻勢一浪高過一浪,好幾次攻城的死士,幾乎都已經登上了焉耆城牆。
最終,卻一次又一次被守城的安西邊軍打退。
這場慘烈的攻城戰,從午時打到酉時,從豔陽高照打到月上樹梢。
直到,焉耆城內外屍橫遍野,血跡斑斑,攻城一方的回紇人這才鳴金收兵。
守軍主將譚力,拖著疲憊的身體遊走在城牆各處,一邊下令讓登場助戰的民夫抓緊加固被損毀的城牆,一邊讓麾下的將士匯報守城首日的傷亡情況。
“報——”
“啟稟將軍,今日之戰,我軍陣亡者兩千有餘,重傷八百有餘,按照目測的城下西域蠻軍的屍體數量,他們的傷亡應該是我軍的兩倍。”
這時,麾下的將領立刻將統計的傷亡情況,向主將譚力做了匯報。
嗯!
譚力麵色凝重的點了點頭,吩咐道:“傳令下去,除值守的將士外,其餘將士抓緊休整,真正惡戰還在後麵。”
“夜晚當值的將士也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警惕西域蠻軍夜襲!”
“末將得令!”
一夜過去。
第二日,大新靈武元年,臘月初十。
回紇悍將阿紮爾指揮的西域聯軍,今日的攻城勢頭更勝昨日,從一開始就采取了火攻的戰術,試圖以此燒死城牆上的邊軍守軍,從而達到破城的目的。
“火攻,放!”
隨著阿紮爾一聲令下,回紇軍陣中的大型投石機,將一枚枚火球接二連三的拋射向焉耆城牆。
頃刻間,焉耆城牆之上變成了一片火海,被烈火灼身的守軍士兵慘叫連連,哀嚎之聲不絕於耳。
幸得守軍參將譚力,提前預判了阿紮爾有可能采用火攻的計謀,提前在城牆上預備了大量的清水和黃沙。
這才確保了守城的安西邊軍將士,沒有在敵人的火攻之下,造成太大的傷亡。
饒是如此,第二日的守城戰中,依然有超過五百餘安西邊軍將士傷亡,受傷者和陣亡者一半一半。
第三日,大新靈武元年,臘月十一。
這日,回紇悍將阿紮爾指揮的西域蠻軍,采用了人海戰術強攻焉耆城。
雙方鏖戰至最慘烈之時,幾處城關都險些被西域蠻軍攻破,是守軍主將譚力,親自帶著麾下的八百親兵奔走支援,這才堪堪力保城牆不失。
這一日,守城的安西邊軍傷亡,也迎來了開戰以來傷亡最嚴重的一天。
有超過三千餘安西邊軍將士,永遠長眠於焉耆城下,為這座他們深愛著的城池,揮灑完最後的熱血後,便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重傷者,更是超過兩千;輕傷者,不計其數。
短短三日,守城的安西邊軍已是傷亡過半。
但,士氣仍在。
慘烈的攻城戰,也仍在繼續!
......
大新靈武元年,臘月十八。
這一日,是安西邊軍守城的第十日。
此時,守城的兩萬安西邊軍將士,還能登城作戰者,已不足三千。
主將譚力,額頭上裹著滲血的繃帶,提著自己的佩刀再度登上了城樓之上。
看著城牆上已是強弩之末的三千殘軍,又看了看城下,似乎是傾巢而出的西域蠻軍,那張刀削般的剛毅臉龐之上,有兩行滾燙的濁淚悄悄滑過。
終於,譚力還是舉起了手上的鋼刀,眼神堅定的看著城下的敵軍,字字鏗鏘的吼道:“安西邊軍,鎮守西域,揚我國威,九死無悔!”
“安西邊軍,鎮守西域,揚我國威,九死無悔!”
三千殘軍齊聲怒吼,聲勢之大,如有千軍萬馬。
大新靈武元年,臘月初九。
以回紇汗國懷仁可汗骨力裴羅為首的西域10萬聯軍,終於向安西四鎮之一的焉耆古城,發起了攻城作戰。
此時,距離西域聯軍圍城,已過去了整整兩個月。
回紇汗國武將之首,年輕勇猛的阿紮爾親任攻城先鋒主將,策馬傲立於焉耆城下,三軍陣前。
他在身後,是手持各式利器的數萬西域聯軍。
從主將到士兵,望向焉耆城內的眼神中,俱是透著貪婪和凶殘,仿佛要將這座屹立在西域絲路之上,長達數百年的古老城池一口吞下。
焉耆城上,安西邊軍參將譚力親自坐鎮城頭,指揮守城的邊軍將士禦敵。
盡管,敵眾我寡,孤立無援;
但,連同守城主將譚力在內的一眾安西邊軍將士,在麵對城下數倍於己的回紇敵軍之時,一張張飽經風霜的臉上毫無懼色,寫滿了視死如歸的決絕。
眾安西邊軍將士心裏都很清楚,他們所要守護的,不僅是焉耆城內的妻女姊妹,父老鄉親,更守護著身後這麵安西邊軍戰旗的軍魂,以及漢民族在西域絲路上的尊嚴和榮耀。
由於常年幹旱的氣候原因,安西重鎮焉耆的城池,並不像內地的城池那樣,有寬闊的護城河作為城防的第一道防線。
隻有那數百年來,不斷用青磚、巨石混著糯米汁不斷加固的城牆,才是兩萬安西邊軍和五萬焉耆百姓最後的依仗。
攻守雙方,就這麽隔著數百步的距離對峙,甚至都能看看清楚對方臉上的表情。
午時時分。
冬日的暖陽斜射在古老的焉耆城頭,將城牆上那一塊塊,早已不知是何朝何代壘上焉耆城的青磚,披上了一層金色的暖光,卻依然掩飾不住大戰前夕的肅殺和悲涼。
城牆之上,一片肅靜。
唯有一麵麵安西邊軍的戰旗,在刺骨的風中獵獵作響。
咚!
咚!
咚!
突然,城外回紇人的軍陣中鼓聲大作,號角齊鳴。
回紇悍將阿紮爾拔出佩刀,振臂高呼:“西域諸國的勇士們,跟隨本將軍刀鋒的指引,攻城!”
“攻城!!!”
阿紮爾下達的攻城命令,被麾下的親兵齊聲怒吼,無限放大。
直至,攻城的聲音穿透整個焉耆城內外。
嗖!
嗖!
嗖!
緊接著,回紇人的軍陣中,大型的弩車、投石機、箭塔等遠距離攻城利器,率先向著焉耆城牆上的安西邊軍發難。
一支支粗壯如戟杆的箭矢,抱大的巨石,不要錢似的轟砸向焉耆城上。
偶爾,還有投石車將澆灌了猛火油的“石彈”,一枚接一枚的拋射向焉耆城內。
霎時間。
焉耆城牆之上,火光四射,硝煙彌漫。
借助著遠程武器的壓製,阿紮爾指揮著回紇人的攻城步卒,開始扛著雲梯、推著攻城車、架起攻城錘等破城利器,猶如狂風巨浪般湧向焉耆城下。
妄想著,憑借手上的彎刀和利刃,就能輕鬆的將焉耆城攻破,然後衝進城去,肆無忌憚的屠戮和糟踐城中百姓,洗劫城內財物。
這群西域蠻人怪叫著,呐喊著衝鋒,每一次衝擊城門或是架起雲梯,都帶著他們對焉耆古城,對城上安西邊軍的恨意和蔑視。
然而,這些西域蠻軍卻小瞧了守城的安西邊軍,誓與焉耆城共存亡的決心和勇氣。
參將譚力治下的安西邊軍,並未被西域蠻軍聲勢浩大的強攻所嚇到,反而是激起了將士們寧死不屈的鬥誌。
一邊用手中的弓弩、長槍、滾木對準爬上雲梯的西域蠻軍奮力反擊,一邊用事先準備好的清水、黃沙將城牆上起火的地方迅速撲滅。
總之就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寧可向前一步死,絕不後退半步生。
隨著戰鬥的深入,回紇悍將阿紮爾所率領的西域蠻軍,攻勢一浪高過一浪,好幾次攻城的死士,幾乎都已經登上了焉耆城牆。
最終,卻一次又一次被守城的安西邊軍打退。
這場慘烈的攻城戰,從午時打到酉時,從豔陽高照打到月上樹梢。
直到,焉耆城內外屍橫遍野,血跡斑斑,攻城一方的回紇人這才鳴金收兵。
守軍主將譚力,拖著疲憊的身體遊走在城牆各處,一邊下令讓登場助戰的民夫抓緊加固被損毀的城牆,一邊讓麾下的將士匯報守城首日的傷亡情況。
“報——”
“啟稟將軍,今日之戰,我軍陣亡者兩千有餘,重傷八百有餘,按照目測的城下西域蠻軍的屍體數量,他們的傷亡應該是我軍的兩倍。”
這時,麾下的將領立刻將統計的傷亡情況,向主將譚力做了匯報。
嗯!
譚力麵色凝重的點了點頭,吩咐道:“傳令下去,除值守的將士外,其餘將士抓緊休整,真正惡戰還在後麵。”
“夜晚當值的將士也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警惕西域蠻軍夜襲!”
“末將得令!”
一夜過去。
第二日,大新靈武元年,臘月初十。
回紇悍將阿紮爾指揮的西域聯軍,今日的攻城勢頭更勝昨日,從一開始就采取了火攻的戰術,試圖以此燒死城牆上的邊軍守軍,從而達到破城的目的。
“火攻,放!”
隨著阿紮爾一聲令下,回紇軍陣中的大型投石機,將一枚枚火球接二連三的拋射向焉耆城牆。
頃刻間,焉耆城牆之上變成了一片火海,被烈火灼身的守軍士兵慘叫連連,哀嚎之聲不絕於耳。
幸得守軍參將譚力,提前預判了阿紮爾有可能采用火攻的計謀,提前在城牆上預備了大量的清水和黃沙。
這才確保了守城的安西邊軍將士,沒有在敵人的火攻之下,造成太大的傷亡。
饒是如此,第二日的守城戰中,依然有超過五百餘安西邊軍將士傷亡,受傷者和陣亡者一半一半。
第三日,大新靈武元年,臘月十一。
這日,回紇悍將阿紮爾指揮的西域蠻軍,采用了人海戰術強攻焉耆城。
雙方鏖戰至最慘烈之時,幾處城關都險些被西域蠻軍攻破,是守軍主將譚力,親自帶著麾下的八百親兵奔走支援,這才堪堪力保城牆不失。
這一日,守城的安西邊軍傷亡,也迎來了開戰以來傷亡最嚴重的一天。
有超過三千餘安西邊軍將士,永遠長眠於焉耆城下,為這座他們深愛著的城池,揮灑完最後的熱血後,便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重傷者,更是超過兩千;輕傷者,不計其數。
短短三日,守城的安西邊軍已是傷亡過半。
但,士氣仍在。
慘烈的攻城戰,也仍在繼續!
......
大新靈武元年,臘月十八。
這一日,是安西邊軍守城的第十日。
此時,守城的兩萬安西邊軍將士,還能登城作戰者,已不足三千。
主將譚力,額頭上裹著滲血的繃帶,提著自己的佩刀再度登上了城樓之上。
看著城牆上已是強弩之末的三千殘軍,又看了看城下,似乎是傾巢而出的西域蠻軍,那張刀削般的剛毅臉龐之上,有兩行滾燙的濁淚悄悄滑過。
終於,譚力還是舉起了手上的鋼刀,眼神堅定的看著城下的敵軍,字字鏗鏘的吼道:“安西邊軍,鎮守西域,揚我國威,九死無悔!”
“安西邊軍,鎮守西域,揚我國威,九死無悔!”
三千殘軍齊聲怒吼,聲勢之大,如有千軍萬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