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南征大軍兵敗莫州,陣亡者、被俘者總計五萬有餘!


    這一行字,猶如一把把鋒利的匕首,透過陳懷安深邃的瞳孔,直插他的靈魂深處。


    要知道,自陳懷安於龍城起兵以來,一路滅雲麾軍,滅突厥,滅大新二世帝趙乾;再到出征西域,令三十六國俯首稱臣。


    這一路征戰過來,龍城大軍的傷亡總數,也才堪堪五萬兵馬而已。


    然而,莫洲一戰,就有五萬龍城大軍陣亡被俘。


    更何況,負責指揮龍城南征大軍的主將,還是被譽為軍中常十萬的悍將常遇春!


    這一消息,對於陳懷安而言,無異於晴天霹靂,讓他難以置信。


    怎奈何,事實又的確如此。


    常遇春的親筆信件還攥在陳懷安的手上,由不得他不信。


    深呼吸幾口氣,調整好心情後,陳懷安重新逐字逐句的翻看軍報上的內容。


    常遇春用精煉簡短的文字,將大軍兵敗莫洲之事,向晉王陳懷安作了匯報。


    原來,與常遇春在莫洲城外對戰的大新朝廷統兵將領,乃是年輕的武狀元武三甲。


    關於武狀元武三甲的信息,在過往常遇春差八百裏加急,送往晉王陳懷安大帳中的軍報裏麵,是提及過的。


    此人,是大新建安元年的武狀元。


    在暴戾自大的建安帝趙乾當朝之時,新科武狀元武三甲,因性格古怪執拗、不善溜須拍馬和鑽營心機。


    從而導致他,並未受到趙乾的重用,被扔到了大新朝廷兵部,負責兵部文書的存檔和記錄。


    直到大新二世帝趙乾兵敗土木堡,兵部尚書沈光明等七十二將盡數戰死,武三甲這個新科武狀元這才迎來出頭之日。


    竊國奸相秦如檜及其黨羽,為了鞏固大新王朝在南方的統治地位,火線提拔武三甲為大新虎賁軍主將,節製瀛莫二洲兵馬大權,抵抗南征的龍城大軍。


    過往常遇春送來的軍報中,隻是向陳懷安提及了朝廷虎賁軍換帥一事,並且表示龍城南征大軍,在與武三甲的幾次試探性交鋒中,都沒能討到便宜。


    評價武三甲是一員悍將,瀛、莫二洲在此人手上,也將成為龍城大軍南征路上,一塊難啃的骨頭。


    但,令陳懷安和常遇春都不曾想到的是,這個叫武三甲的家夥,竟然會給龍城南征大軍,帶來如此沉重的打擊。


    常遇春的這封加急軍報中,關於龍城南征大軍兵敗莫洲,總結了兩個關鍵點:


    其一,是常遇春急功冒進,中了武三甲的誘敵深入之計;


    其二,是武三甲的手上,竟然有一支與龍城鐵浮屠同樣裝備的重甲騎兵,人馬鎧甲裝備之精良、戰鬥力之強悍,與龍城鐵浮屠不相伯仲;


    常遇春就是在莫洲城外急功近利,中了武三甲的誘敵深入之計。


    而後,又被提前埋伏好突然殺出來的,那支規模在三千人左右的鐵浮屠重騎兵的突襲之下,打亂了大軍的陣腳,從而導致兵敗莫洲城的。


    “朝廷的那三千鐵浮屠,終於還是出現了!”


    陳懷安平複心情之後,也理解了為何常遇春會兵敗莫洲城,甚至還自言自語的開著玩笑道:“這下好了,軍中常十萬,變常五萬了!”


    “倒也不是壞事,至少能讓常遇春和他麾下的將領,以及投誠龍城大軍的幽雲十四州將領們認清現實!”


    隨後,陳懷安厲聲道:“來人啊!”


    “傳本王將令,讓藍玉、龐先楚、樊無忌幾人,速速到本王的大帳內議事!”


    “末將得令!”


    ......


    同一時間。


    遠在數千裏之外的涿洲城,龍城大軍兵馬大營內。


    天不亮,身為龍城兵馬副元帥、征南大將軍的常遇春便披掛好戰甲,拿起佩刀走出大營,策馬登上涿洲城頭,巡視城防工事。


    此時,距離常遇春兵敗莫洲城,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天。


    常遇春的臉上,已經沒有了當初對戰雲麾軍時,三日之內連下三城之時的豪情壯誌。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難以言表的陰鬱和惆悵。


    直到現在,常遇春仍然未能從兵敗莫洲的失利中走出來,更是沒有想明白自己為何會敗在武三甲那個黃口小兒的手上。


    在他派人送往西域的八百裏加急軍報中,常遇春隻是向晉王陳懷安闡述了兵敗莫洲城的事實,並且對自己指揮不當,導致大軍損失慘重一事做了檢討。


    但,他並未將具體戰敗的過程和細節,一一向晉王陳懷安匯報。


    隻有常遇春,以及經曆過莫洲慘敗的龍城大軍將領才知道,這大新王朝新科武狀元武三甲的實力。


    毫不誇張的說,武三甲無論是指揮軍隊作戰,還是馬背上單挑的本領,都絕不在常遇春之下。


    甚至,在兵敗莫洲城之時,常遇春都險些被武三甲挑落馬下。


    馬背之上的武三甲,手上那一杆龍膽亮銀槍使得出神入化,銳不可當。


    尤其是那一手回馬槍,連久經沙場的猛將常遇春,都隻能避其鋒芒,而不敢正麵接下那一槍。


    一想到當初在晉王麵前誇下的海口,常遇春就覺得一張老臉臊得慌。


    晉王陳懷安率部西征之前,常遇春曾信誓旦旦的保證:待到晉王殿下西征歸來,幽雲十六州必當盡數歸晉。


    現在看來,能不能守住這幽雲十四洲,都還兩說。


    “報——”


    “啟稟副元帥,斥候來報,有大隊敵軍自莫洲方向開來,兵鋒直指涿洲城!”


    這時,常遇春麾下的傳令兵匆忙來報。


    嗯?


    聞言,常遇春眉頭一皺,道:“敵軍有多少人馬,領兵主將是為何人?”


    傳令兵道:“回稟副元帥,據斥候探查的消息,敵軍人馬不下十萬,打著大新朝廷的旗幟,以及“武”字旗!”


    “領兵之人,或為朝廷虎賁軍主將武三甲!”


    哼!


    得到肯定的答複後,常遇春冷哼一聲,自言自語道:“果然是武三甲!”


    隨後,他厲聲道:“來人啊,傳本副元帥將令,全軍備戰,不得有誤!”


    “末將得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農民黃三戒並收藏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