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十萬朝廷虎賁大軍北伐,直逼涿州城下之人,確為朝廷新科武狀元武三甲。


    此時,行軍途中的虎賁軍主將武三甲,身披明光鎧、腰係環首刀,剛毅的麵容上,透著堅定和果敢的目光。


    剛過而立之年的武三甲,在大新兵部檔案管理處枯坐半年的冷板凳後,終於迎來了人生的高光時刻。


    莫州一戰,大敗龍城兵馬副元帥常遇春,殲滅和俘虜龍城大軍五萬有餘,取得大新朝廷兵馬,對晉王陳懷安麾下“龍城叛軍”的首次大捷。


    此消息傳回京師皇城,大新朝野滿堂皆驚。


    就連,素來與把持朝政的奸相秦如檜不和太後蘇婉兒,都罕見的與秦如檜站在同一陣線上,毫不吝嗇對武三甲的褒獎。


    稱讚其為“扶大廈於將傾”的大新良將,還給武三甲加官進爵。


    原本,隻是替代飛將軍李璟瑜,成為朝廷虎賁軍統兵主將的武三甲,再一次被大新太後蘇婉兒和奸相秦如檜委以重任。


    擢升武三甲為總督軍務的威武大將軍,官拜正一品總兵官。


    不到一年的時間,武三甲便以從六品兵部小吏的身份,搖身一變成為統領三十萬兵馬的正一品總兵官。


    由此可見,大新朝野上下,對武三甲的重視程度。


    所以,當朝廷敕封他的聖旨一到,武三甲第二天一早就下令麾下大軍開拔,直逼涿州而來。


    武三甲很清楚,他能擁有現在的一切,完全是取決於他在對陣龍城叛軍之時,所取得的傲人戰績。


    想要保住這來之不易的高官厚祿,榮華富貴,唯有繼續揮師北伐,重創龍城叛軍。


    “報——”


    “啟稟大將軍,前方斥候來報,大軍先鋒已抵達涿州城下,但據守涿州的龍城叛軍閉門不出,請大將軍示下!”


    這時,軍中傳令兵匆忙策馬來報。


    “好,本將軍知道了!”


    騎在馬背上的武三甲一臉平靜,波瀾不驚的下令道:“傳令下去,大軍於涿州城外安營紮寨,伺機攻城!”


    “末將得令!”


    傳令兵馬不停蹄,領命而去。


    武三甲又道:“來人啊,即刻以本將軍的名義向朝廷擬奏折,就說虎賁軍北伐初戰告捷,於涿州城外重創龍城叛軍,攻克涿州城指日可待!”


    “此外,在奏折上順便提一下,虎賁軍取得莫州大捷的餉銀,朝廷何時能撥付到虎賁軍中,莫州一戰虎賁軍陣亡將士的家屬遺孀,可都還眼巴巴的等著這筆撫恤金過日子呢!”


    “末將得令!”


    ......


    翌日。


    京師皇城,金鑾殿內。


    大新宰相秦如檜,攜滿朝文武上朝議事。


    年輕的太後蘇婉兒,帶著剛滿三歲不久的靈武幼帝垂簾聽政。


    朝堂之上,一番臉譜化的萬歲請安之後,議事進入正題。


    宰相秦如檜道:“啟奏皇上,太後——”


    “兵部今日一早,便收到了威武大將軍、大新總兵官武三甲從涿州傳回來的八百裏加急奏章;”


    “奏章上說,我大新虎賁軍在取得莫州大捷後,乘勝追擊,再次重創龍城叛軍,虎賁大軍的兵鋒,已直指涿州城下”


    “攻克涿州城,指日可待!”


    刷!


    此消息一出,朝野上下一片震驚。


    滿朝文官,皆認為此乃祥瑞之兆,稱讚武三甲為大新福將、悍將,有他統領大軍揮師北伐,平定晉王叛亂指日可待。


    當然了,這些文官自然也免不了拍宰相秦如檜的馬屁一番。


    稱讚秦相慧眼識珠,大膽提拔武三甲,並對其委以重任之舉,乃是大新第一宰相力挽狂瀾,扶大廈於將傾的神來之筆。


    一片讚譽之聲中,卻唯獨沒有恭維名義上大新王朝的掌權者,靈武皇帝趙靈武,以及垂簾聽政的太後蘇婉兒的聲音。


    很顯然,整個大新朝廷的文臣武將,早已經唯秦相馬首是瞻,根本沒有把幼帝趙靈武和太後蘇婉兒放在眼裏。


    金鑾殿上,孤獨的坐在龍椅之上的小皇帝趙靈武,一臉茫然的看著殿內有說有笑的一眾朝臣。


    下意識的扭過頭去,看向隔著一張布簾後的母後蘇婉兒。


    布簾是半透明的,以至於殿內的一眾朝臣,隔著數十步的距離,根本看不清楚坐在布簾後麵的太後蘇婉兒的神態表情。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


    放眼這大新朝堂之上,又有誰會去在乎一對傀儡母子呢?


    “諸位,安靜!”


    這時,秦如檜擺了擺手,示意眾朝臣安靜下來。


    秦相發話,原本喧鬧的朝堂之上,頓時變得鴉雀無聲。


    秦如檜繼續道:“啟奏皇上,太後——”


    “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武三甲還在奏折上,向朝廷催要虎賁軍的餉銀!”


    “臣看那武三甲的意思,若是朝廷不撥餉銀的話,他便不攻涿州城,朝廷的餉銀何時到虎賁軍中,武三甲何時才繼續攻城北伐。”


    說著,秦如檜拱了拱,道:“事關重大,還請皇上、太後定奪!”


    “秦相,既然是虎賁軍的餉銀,那直接讓戶部撥款啊!”


    金鑾殿上,坐在布簾之後聽政的太後蘇婉兒,終於開口發話道:“朝廷不差餓兵,更何況武三甲和虎賁軍,是在替朝廷行平叛之事,他們的餉銀,自然是不能拖的!”


    聽著皇後蘇婉兒的話,秦如檜並未急著回答。


    隻見他略微回頭,眼角的餘光剛瞥到戶部尚書羅元吉的身上,後者立馬心領神會的站了出來。


    向金鑾殿上的皇上、太後拱手行禮之後,急道:“啟稟皇上、太後;戶部掌管的國庫早已虧空,根本拿不出餉銀犒賞前線虎賁軍將士啊!”


    羅元吉兩手一攤,一臉無奈的說道:“皇上,太後:臣為了湊足前線大軍的糧草,已經是絞盡腦汁,都讓各地方的官吏,把稅賦攤派到百姓的孫子輩頭上了。”


    “這才堪堪湊齊瀛、莫二洲大軍將士的糧草,實在是再無辦法湊齊虎賁軍的餉銀了啊!”


    聞言,金鑾殿上,坐在布簾之後的太後蘇婉兒,不由得眉頭微蹙,開口問道:“秦相,這武三甲所討要的前線將士餉銀,具體是多少啊?”


    秦如檜不假思索的回道:“白銀一千二百萬兩!”


    實際上,武三甲索要的虎賁軍餉銀和撫恤,一共才六百萬兩白銀而已。


    多出來的部分,是秦如檜準備借此時機,讓蘇婉兒和國舅爺蘇幕塵,以及他們背後所代表的江南各地門閥世家放血的。


    “一千二百萬兩?”


    布簾後麵,聽到餉銀金額的蘇婉兒,聲音明顯一愣。


    遲疑片刻過後,這才哀歎著說道:“偌大的大新王朝,竟然已經到了連區區一千二百萬兩白銀都拿不出的地步了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農民黃三戒並收藏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