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家宴之上,靈魂拷問
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 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懷安調整好呼吸,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策馬緩步上前,直至來到龍城永定門外的迎駕人群麵前。
“恭迎晉王殿下返回龍城!”
“晉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一時間,迎駕人群跪倒一片。
唯有徐若雲、劉新武、陳龍象及二位公主,向陳懷安施以其他禮節,以示問候。
“列位,免禮!”
說著,陳懷安翻身下馬,徑直來到徐若雲的麵前行禮,道:“兒臣,參見母後!”
嗯!
徐若雲滿眼慈愛的點了點頭,看著越發成熟老練,越來越像亡故的夫君陳破虜的大兒子,內心五味雜陳,百感交集。
她淡淡的說道:“兒啊,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回府吧,母後讓王府膳房的下人,早已替你備好了你最愛吃的酒菜。”
陳懷安脆生生的回了一句:“好!”
這時,武寧王劉新武笑盈盈的迎了上來,向陳懷安說道:“賢侄,恭喜你啊,此番南征歸來,幽雲十六州再無戰事!”
“本王可聽說了,那大新王朝的新科武狀元武三甲,可是被賢侄在莫州城外打得連夜倉皇逃離;”
“甚至,連易守難攻的瀛州城都不要了,直接帶著虎賁軍餘孽一路南下,直奔濟南府而去。”
咳咳!
陳懷安幹咳了兩聲,笑著道:“世叔有所不知,這武三甲率部難逃,是另有隱情啊!”
哦?
聞言,武寧王眉頭一挑,一臉疑惑的看著陳懷安。
陳懷安道:“世叔,邊走邊聊!”
“邊走邊聊!”
說話間,陳懷安和劉新武二人,便在一眾隨從的簇擁下登上了馬車,隨後進入永定門,返回晉王府。
陳懷安隻顧著和劉新武,談及前線戰事和大新王朝的動蕩時局,全然沒有注意到有兩雙幽怨的眼睛,望著二人離去的背影,恨不得從他們的背上剜下二兩肉。
哼!
毗伽公主月綺羅冷哼一聲,氣鼓鼓的扭頭就走。
那恨不得用眼神剜下陳懷安二兩肉的,便是她!
至於劉書君,在看到讓自己朝思暮想的那個他時,心中除了悸動也有擔憂,好幾次想站出來主動和陳懷安搭話,最終還是差了那麽一點勇氣。
直到陳懷安和她父王一前一後的離去之時,劉書君這才反應過來,帶著幽怨的眼神看向二人離去的背影。
更是在心裏埋怨著父王,怎麽一點都不懂女兒的心思,這種事情自己一個姑娘家怎麽好主動開口?
更何況,還有另一位來自西域的公主也在場?
誒——
劉書君最終還是獨自哀歎了一聲,然後在隨行丫鬟的攙扶下登上了回城的馬車。
待到迎駕的眾人接連返回城內,偌大的龍城永定門外,便隻剩下“漏網之魚”陳龍象。
二位嫂嫂剛才的一舉一動,皆被躲在後麵的陳龍象看得一清二楚。
人小鬼大的家夥,當即老氣橫秋的大笑著道:“哈哈,我哥以後的日子,可不好過嘍,好玩,真好玩!”
隨後,陳龍象一把從金吾衛統領蕭破的手上,搶過了晉王坐騎黃驃馬的韁繩,動作嫻熟的翻身上馬,對著蕭破說道:
“蕭統領,你回去吧,這黃驃馬我給我哥騎回去!”
嗯哼哼——
認主的黃驃馬,似乎並不樂意讓小王爺陳龍象騎到自己的背上,當即打著響鼻揚起前蹄以示抗議。
這個舉動,可是惹怒了本就因為被西域來的嫂嫂擰著耳朵教訓了一頓,憋著一肚子火還沒撒的陳龍象。
隻見他趴在黃驃馬背上,兩隻手順勢箍住了黃驃馬的脖子,歪著頭咧著嘴低吼道:“呔!”
“你這畜生,別逼小王爺在最想發火的時候把你摜倒!”
駕!
駕!
駕!
說完,便猛地一磕馬腹,騎著黃驃馬到龍城熱鬧的市集上招搖過市,臭顯擺去了!
當日正午,晉王府上熱鬧非凡。
來自於晉王封地的各個文臣武將,以及自數千裏外前往龍城的西域三十六國派駐使臣齊聚一堂,為南征歸來的晉王陳懷安接風洗塵。
宴席上,陳懷安一家自然是當仁不讓的坐在主位上。
而有資格能與之同桌的,也隻有武寧王劉新武父女,以及孤身一生遠赴中原漢地的毗伽公主月綺羅。
兩大公主,兩大美女相伴,可身為主角的陳懷安卻並未感受到一丁點齊人之福的快樂,反而有種如坐針氈的煎熬。
這宴席上的氣氛,也是頗為尷尬和詭異。
歸根結底,還是沒有捅破那一層窗戶紙啊!
以至於,滿懷心事的陳懷安,不得不頻頻和武寧王劉新武碰杯飲酒,意圖掩飾自己的尷尬。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這時,武寧武劉新武突然向陳懷安問道:“賢侄啊,剛才在返回王府的路上,你說眼下大新王朝正處在風雲突變的政變動蕩之中;”
“一方麵,是宰相秦如檜擁立福王之子趙靈瞻為新帝;”
“另一方麵,是被廢黜的靈武帝和南下進京勤王的武三甲,還有廣信王李宗民和平西王沐容複二人,也在蠢蠢欲動;”
說到這兒,劉新武特意壓低了聲音,四下張望了一番,這才繼續道:“賢侄,在座的都不是外人,你給世叔交個底——”
“你,到底打算何時稱帝登基,另立國號?”
額!
麵對武寧王劉新武的靈魂拷問,這一下可是確實把陳懷安問住了!
何時登基稱帝,他還真沒有想過。
陳懷安唯一能確定的一點,就是他日自己登基稱帝之時,那一定是萬國來朝的盛世局麵,而非偏安一隅的自娛自樂。
而他心裏也很清楚,劉新武之所以這樣問自己,顯然是自西域遠道而來的毗伽公主月綺羅的到來,讓劉新武和他背後所代表的利益集團嗅到了危機。
他們,應該是害怕劉書君的新朝皇後之位,被月綺羅捷足先登了。
所以,劉新武這才借著酒勁,來探一探陳懷安的口風呢!
見陳懷安一直不說話,劉新武又道:“賢侄,你若是擔心稱帝一事,會引起天下人的口誅筆伐的話,世叔倒是有一計,可堵住天下之悠悠眾口!”
“不知道,賢侄你想不想聽啊?”
“恭迎晉王殿下返回龍城!”
“晉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一時間,迎駕人群跪倒一片。
唯有徐若雲、劉新武、陳龍象及二位公主,向陳懷安施以其他禮節,以示問候。
“列位,免禮!”
說著,陳懷安翻身下馬,徑直來到徐若雲的麵前行禮,道:“兒臣,參見母後!”
嗯!
徐若雲滿眼慈愛的點了點頭,看著越發成熟老練,越來越像亡故的夫君陳破虜的大兒子,內心五味雜陳,百感交集。
她淡淡的說道:“兒啊,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回府吧,母後讓王府膳房的下人,早已替你備好了你最愛吃的酒菜。”
陳懷安脆生生的回了一句:“好!”
這時,武寧王劉新武笑盈盈的迎了上來,向陳懷安說道:“賢侄,恭喜你啊,此番南征歸來,幽雲十六州再無戰事!”
“本王可聽說了,那大新王朝的新科武狀元武三甲,可是被賢侄在莫州城外打得連夜倉皇逃離;”
“甚至,連易守難攻的瀛州城都不要了,直接帶著虎賁軍餘孽一路南下,直奔濟南府而去。”
咳咳!
陳懷安幹咳了兩聲,笑著道:“世叔有所不知,這武三甲率部難逃,是另有隱情啊!”
哦?
聞言,武寧王眉頭一挑,一臉疑惑的看著陳懷安。
陳懷安道:“世叔,邊走邊聊!”
“邊走邊聊!”
說話間,陳懷安和劉新武二人,便在一眾隨從的簇擁下登上了馬車,隨後進入永定門,返回晉王府。
陳懷安隻顧著和劉新武,談及前線戰事和大新王朝的動蕩時局,全然沒有注意到有兩雙幽怨的眼睛,望著二人離去的背影,恨不得從他們的背上剜下二兩肉。
哼!
毗伽公主月綺羅冷哼一聲,氣鼓鼓的扭頭就走。
那恨不得用眼神剜下陳懷安二兩肉的,便是她!
至於劉書君,在看到讓自己朝思暮想的那個他時,心中除了悸動也有擔憂,好幾次想站出來主動和陳懷安搭話,最終還是差了那麽一點勇氣。
直到陳懷安和她父王一前一後的離去之時,劉書君這才反應過來,帶著幽怨的眼神看向二人離去的背影。
更是在心裏埋怨著父王,怎麽一點都不懂女兒的心思,這種事情自己一個姑娘家怎麽好主動開口?
更何況,還有另一位來自西域的公主也在場?
誒——
劉書君最終還是獨自哀歎了一聲,然後在隨行丫鬟的攙扶下登上了回城的馬車。
待到迎駕的眾人接連返回城內,偌大的龍城永定門外,便隻剩下“漏網之魚”陳龍象。
二位嫂嫂剛才的一舉一動,皆被躲在後麵的陳龍象看得一清二楚。
人小鬼大的家夥,當即老氣橫秋的大笑著道:“哈哈,我哥以後的日子,可不好過嘍,好玩,真好玩!”
隨後,陳龍象一把從金吾衛統領蕭破的手上,搶過了晉王坐騎黃驃馬的韁繩,動作嫻熟的翻身上馬,對著蕭破說道:
“蕭統領,你回去吧,這黃驃馬我給我哥騎回去!”
嗯哼哼——
認主的黃驃馬,似乎並不樂意讓小王爺陳龍象騎到自己的背上,當即打著響鼻揚起前蹄以示抗議。
這個舉動,可是惹怒了本就因為被西域來的嫂嫂擰著耳朵教訓了一頓,憋著一肚子火還沒撒的陳龍象。
隻見他趴在黃驃馬背上,兩隻手順勢箍住了黃驃馬的脖子,歪著頭咧著嘴低吼道:“呔!”
“你這畜生,別逼小王爺在最想發火的時候把你摜倒!”
駕!
駕!
駕!
說完,便猛地一磕馬腹,騎著黃驃馬到龍城熱鬧的市集上招搖過市,臭顯擺去了!
當日正午,晉王府上熱鬧非凡。
來自於晉王封地的各個文臣武將,以及自數千裏外前往龍城的西域三十六國派駐使臣齊聚一堂,為南征歸來的晉王陳懷安接風洗塵。
宴席上,陳懷安一家自然是當仁不讓的坐在主位上。
而有資格能與之同桌的,也隻有武寧王劉新武父女,以及孤身一生遠赴中原漢地的毗伽公主月綺羅。
兩大公主,兩大美女相伴,可身為主角的陳懷安卻並未感受到一丁點齊人之福的快樂,反而有種如坐針氈的煎熬。
這宴席上的氣氛,也是頗為尷尬和詭異。
歸根結底,還是沒有捅破那一層窗戶紙啊!
以至於,滿懷心事的陳懷安,不得不頻頻和武寧王劉新武碰杯飲酒,意圖掩飾自己的尷尬。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這時,武寧武劉新武突然向陳懷安問道:“賢侄啊,剛才在返回王府的路上,你說眼下大新王朝正處在風雲突變的政變動蕩之中;”
“一方麵,是宰相秦如檜擁立福王之子趙靈瞻為新帝;”
“另一方麵,是被廢黜的靈武帝和南下進京勤王的武三甲,還有廣信王李宗民和平西王沐容複二人,也在蠢蠢欲動;”
說到這兒,劉新武特意壓低了聲音,四下張望了一番,這才繼續道:“賢侄,在座的都不是外人,你給世叔交個底——”
“你,到底打算何時稱帝登基,另立國號?”
額!
麵對武寧王劉新武的靈魂拷問,這一下可是確實把陳懷安問住了!
何時登基稱帝,他還真沒有想過。
陳懷安唯一能確定的一點,就是他日自己登基稱帝之時,那一定是萬國來朝的盛世局麵,而非偏安一隅的自娛自樂。
而他心裏也很清楚,劉新武之所以這樣問自己,顯然是自西域遠道而來的毗伽公主月綺羅的到來,讓劉新武和他背後所代表的利益集團嗅到了危機。
他們,應該是害怕劉書君的新朝皇後之位,被月綺羅捷足先登了。
所以,劉新武這才借著酒勁,來探一探陳懷安的口風呢!
見陳懷安一直不說話,劉新武又道:“賢侄,你若是擔心稱帝一事,會引起天下人的口誅筆伐的話,世叔倒是有一計,可堵住天下之悠悠眾口!”
“不知道,賢侄你想不想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