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懷安在打發走了南越國使臣之後,這才見到了從鳳鳴山棲霞寺趕來的黑袍老和尚東方孝。


    說起這黑衣老和尚東方孝,那也是挺有意思的。


    當初,陳懷安第一次上鳳鳴上請東方孝下山之時,後者還是自信滿滿的說什麽,要送給晉王陳懷安一頂白帽子戴戴。


    然而,隨著陳懷安親率麾下的龍城兵馬連戰連捷,直至占據大新王朝半壁江山,兵鋒直指金陵城後;


    這本該是穩坐晉王府“黑袍宰相”之位的東方孝,反而是變得深居簡出起來。


    直到近一段時間,東方孝更是直接回到棲霞寺閉關悟道去了,連處理晉王封地政務的事情,都一股腦全部丟給了大將軍王翦和小王爺陳龍象。


    直到今日陳懷安下令,這才讓東方孝下山出寺,前往王府議事。


    晉王府,議事殿內。


    當陳懷安再一次看到東方孝之時,後者竟然罕見的換上了一件灰色僧袍,那飽經滄桑的臉頰之上,也少了幾分世俗的功利,多了幾許超凡脫俗的淡然。


    怎麽形容呢?


    就是東方孝整個人看起來,已經有了些仙風道骨的模樣了。


    陳懷安一進議事殿,便主動和東方孝打招呼:“東方大師,多日不見別來無恙啊!”


    東方孝起身笑著回道:“托晉王的福,貧僧一切都好。”


    寒暄過後,二人分主賓落座。


    陳懷安半開玩笑的說道:“大師,當初本王在鳳鳴山棲霞寺邀請大師出山之時,大師可是向本王承諾過,要送本王一頂白帽子戴戴的;”


    “而今,本王頭上這白帽子還未戴上,大師為何便重返鳳鳴山修行去了?”


    頓了頓,陳懷安繼續道:“本王聽舍弟龍象說,大師已經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問封地政事了,隻一心在寺廟內打坐修行;”


    “不知,大師這是為何啊?”


    “阿彌陀佛!”


    東方孝雙手合十,一臉平靜的看著陳懷安,笑著道:“殿下,當初是貧僧口出誑語了!”


    “當初,是貧僧以為殿下需要貧僧的輔佐,才能登上大位;可隨著殿下舉兵征伐和治理封地政務的過程中,所展露出來的雄才偉略;”


    “讓貧僧意識到,殿下早已經具備了登上大位的一切能力,一統天下也隻在朝夕之間!”


    “前些日子,貧僧夜觀天象,發現南方帝星加速北移,已完全落位於北方!”


    說著,東方孝掐了掐手訣,繼續道:“貧僧料定,殿下在三個月之內,定能一統南北,成就大業。”


    “到那時,新朝建立,萬眾歸心,貧僧乃一介布衣和尚,又怎能登上大雅之堂?”


    “難不成,還真去坐穩那“黑袍宰相”之實?”


    最後,東方孝語氣堅定的說道:“殿下,這不符合人倫綱常,更不符合國情禮法!”


    “在鳳鳴山棲霞寺上悟道修行,才是貧僧最好的歸宿!”


    “今日前來,也是貧僧向殿下告別的,日後,貧僧就安心在寺廟內修行悟道了,再不過問世間之事!”


    “大師,你這又是為何?”


    陳懷安眉頭微蹙,很顯然沒有料到東方孝竟然是前來辭行的!


    原本,他以為是自己沒有冊封東方孝一官半職,又讓他代行宰相一事,讓東方孝心有不滿,這才回到鳳鳴山閉關修行的。


    哪曾想,這老和尚竟然是玩真的?


    陳懷安繼續苦口婆心的勸解道:“大師,如今天下未定,封地政務又頗為複雜,本王又要兼顧前線戰事,舍弟龍象尚且年幼,根本不能擔此大任;”


    “若是大師有所顧慮,盡可向本王提出來就好了,又何必一意孤行去修行悟道呢?”


    “大師,難道建立一個全新的王朝,不比在鳳鳴山上悟道更適合修心,修行嗎?”


    東方孝還是搖了搖頭,語氣堅定的回道:“殿下,此言差矣!”


    “雖然治國也是修行,但那是殿下你的修行,而非貧僧的修行!”


    說著,東方孝突然起身,向陳懷安辭行道:“殿下,貧僧就此別過了,殿下無需挽留,他日有緣自會相見!”


    “阿彌陀佛!”


    說完,東方孝瀟灑離去,隻留給王府議事殿內陳懷安一個決絕、落寞的背影。


    誒——


    陳懷安一聲長歎,卻又無可奈何。


    而離開晉王府的東方孝,在出門之後又回望了王府大門一眼,自言自語的說道:“殿下啊,如若殿下不是那天選之人,有呼風喚雨、一夜之間撒豆成兵之本領;”


    “貧僧倒是不介意,追隨殿下去建立那全新的王朝!”


    “可誰讓貧僧不小心參破了天機,逆天而為奪天機之事,貧僧區區一個山野和尚,又豈敢與天爭勝?”


    “殿下啊,殊不知這一統南北,才是你真正曆劫的開始啊!”


    誒——


    說著,已頗具些仙風道骨模樣的老和尚東方孝,也忍不住看著晉王府的大門牌匾一聲長歎。


    然後,頭也不回的向著與晉王府相反的方向越走越遠,越來越遠,直至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


    又過了幾日。


    晉王陳懷安已經接受了老和尚東方孝離去的事實,又重新將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撲到處理封地政務之上。


    直到,西征歸來的龍城兵馬副元帥陳慶之,帶著吐蕃國出訪晉王府的使臣,抵達封地龍城之時。


    “報——”


    “啟稟晉王殿下,西征凱旋的龍城大軍,將於一個時辰之後,自龍城永定門入城;”


    “大將軍請示殿下,是否親自到永定門迎接西征大軍?”


    當傳令兵帶回來西征大軍凱旋的消息時,伏案寫作的陳懷安也放下了手上的卷宗,對著屋外的傳令兵吩咐道:


    “傳令下去,告訴大將軍王翦,本王將親自到永定門迎接西征大軍入城!”


    “蕭破,把本王的黃金戰甲取來,本王要披甲上城,迎接西征大軍凱旋!”


    “末將得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農民黃三戒並收藏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