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吐蕃降晉,論功行賞
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 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午時分。
晉王封地龍城永定門外,身披黃金戰甲的晉王陳懷安,騎著自己的坐駕黃驃馬,親赴永定門外迎接凱旋歸來的龍城兵馬副元帥陳慶之,以及西征的玄甲軍。
在他身後,分別是小王爺陳龍象和大將軍王翦,以及駐防龍城的破虜軍大小將令。
眾人皆麵露喜色,在談笑間等候凱旋的西征大軍。
蹬蹬蹬!
蹬蹬蹬!
很快,猶如滾滾驚雷般的馬蹄聲由遠及近,越來越近。
永定門外的龍城眾將,視野中也出現了玄甲大軍的身影輪廓。
隻見,那道白袍飄飄的身影策馬馳騁於大軍之前,剛毅的臉龐之上寫滿了不負晉王重托的爽朗笑意,頗有些“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意思。
駕!
駕!
籲——
終於,策馬疾馳而來的龍城兵馬副元帥陳慶之,在來到晉王陳懷安麵前時,勒停了胯下的戰馬。
還不等戰馬停穩,便翻身下馬,向晉王行跪拜之禮:“末將陳慶之,參見晉王殿下!”
見狀,原本騎在黃驃馬背上的陳懷安,也跳下馬背後親自上前將陳慶之扶起,眼含笑意的說道:“陳副帥,快快請起!”
待到陳慶之起身之後,陳懷安依然未鬆開他的手,一臉關切的繼續說道:“陳副帥西征吐蕃,已有數月之久;”
“此番大軍凱旋,當屬首功一件啊!”
哈哈哈!
說完,陳懷安便爽朗的放聲大笑起來。
其餘出城迎接西征大軍的將領,也紛紛在大將軍王翦的帶領之下,齊聲高呼:“恭祝陳副帥西征凱旋!”
“恭祝陳副帥西征凱旋!”
一時間,龍城永定門內外,俱是回蕩著恭祝龍城西征大軍凱旋的喝彩聲。
這一幕,頓時令陳慶之身後,那數萬西征凱旋的龍城玄甲軍將士,無不挺直腰杆,昂起頭顱,臉上露出驕傲而自豪的神情。
自靈武元年十月出征,到靈武二年七月凱旋,整整九個月的征伐進程,為晉王殿下立下汗馬功勞的他們,受得起這份歡呼喝彩!
距離陳慶之最近位置的副將左良才,看著人群中前來迎接的家中妻兒父母,更是忍不住熱淚盈眶。
這一刻,讓左良才感覺自己西征路上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良久,龍城永定門內外的歡呼喝彩聲才算漸漸平息。
陳慶之也終於有機會,將身後猶如局外人一般,一直陪著笑臉的吐蕃使臣布德貢傑拉到身前,向晉王介紹道:
“啟稟殿下,此人乃是吐蕃讚普達瑪的特使布德貢傑,他將全權代表達瑪讚普,向晉王殿下遞交國書!”
“布德貢傑,這位便是晉王殿下!”
陳慶之剛介紹完,這位無論是長相還是穿著打扮,都有著濃鬱吐蕃色彩的達瑪讚普使臣,當即以吐蕃的最高禮儀,向晉王陳懷安行禮:
“小臣布德共傑,謹代表吐蕃達瑪讚普,向晉王殿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獻上最真摯的囑咐;”
說著,布德貢傑從隨行的仆從手上,接過了一條潔白的哈達,作勢就要獻給陳懷安。
陳懷安也不矯情,當即微微欠身,以便布德貢傑能將哈達戴到他的脖子上。
陳懷安本就身材高大,而布德貢傑卻是標準的五短身材。
即便是前者已經有意欠了欠身,布德貢傑依然隻能踮著腳尖,吃力的將手上那條潔白的哈達獻給尊貴的晉王殿下。
隨後,這才又向陳懷安行跪拜之禮,高呼道:“晉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布德貢傑身後的吐蕃隨從,也紛紛向晉王陳懷安行跪拜之禮,高呼千歲。
反觀陳懷安,心安理得的接受著吐蕃眾人的跪拜問候。
在親自率兵出征西域,平定西域諸國之亂,讓西域三十六國紛紛獻上國書,表示臣服歸順之後,已經讓陳懷安對這樣的場麵習以為常。
但這一幕,在一眾龍城將領,尤其是在跟隨先王陳破虜打天下的一眾龍城破虜軍將領看來,卻是忍不住心潮澎湃,熱淚盈眶。
要知道,即便是強如先王陳破虜,在其巔峰時期兩度率部西征之時,也不曾讓彼時才剛剛結束諸侯分列,建國不久的吐蕃臣服歸順。
而晉王陳懷安,卻在短短九個月的時間,就將如日中天的吐蕃國打到臣服歸順,派出使臣千裏來降;
單單是這一份功績,就足以載入史冊!
更遑論是,在龍城兵馬副元帥陳慶之西征吐蕃的同時,晉王陳懷安還親自率領大軍出兵西域,平定西域諸國之亂,令西域三十六國齊齊來降。
這才有了如今西域地區,各國一家親的盛世景象。
這可是,大新王朝開國皇帝趙莽,做夢都想實現的大一統。
隻可惜,英雄一世的真武皇帝,最終卻是將自己費盡心血打下的大好江山,傳到了一個好大喜功的狗熊太子趙乾手裏,至死也未能看到西域諸國一家親的盛世景象。
但話又說回來了,晉王陳懷安至今,依然沒有宣布登基稱帝,另立國號。
即便是出征西域諸國和吐蕃,那依然是高舉的大新王朝晉王旗號,也算是能給九泉之下的真武皇帝趙莽一些慰藉吧!
畢竟,這西域三十六國以及吐蕃,歸降臣服的依然是大新王朝。
書歸正傳。
一番拜見寒暄過後,身為吐蕃使臣的布德貢傑,終於將隨身攜帶的“吐蕃降晉”國書拿了出來;
九十度彎腰,雙手將國書呈於頭頂,畢恭畢敬的呈遞到晉王陳懷安麵前。
語氣恭敬的說道:“尊貴的晉王殿下,此乃我吐蕃國達瑪讚普親筆撰寫的歸降國書,願吐蕃國和晉王封地子民世代友好,不起兵戈!”
“恭請尊貴的晉王殿下,接下我吐蕃國的歸降國書!”
“好!”
陳懷安厲喝一聲,繼續道:“本王接下了吐蕃國的歸降國書,願晉王封地子民,與吐蕃子民世代友好,不起兵戈!”
“世代友好,不起兵戈!”
“世代友好,不起兵戈!”
霎時間,龍城永定門內外呼聲四起,數萬龍城大軍將士普天同慶。
晉王陳懷安振臂高呼:“今晚,本王已在晉王宮為西征眾將設下慶功宴,本王要親自為諸位接風洗塵,論功行賞!”
“龍城大軍威武!”
“晉王威武!”
“龍城大軍威武!”
“晉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晉王封地龍城永定門外,身披黃金戰甲的晉王陳懷安,騎著自己的坐駕黃驃馬,親赴永定門外迎接凱旋歸來的龍城兵馬副元帥陳慶之,以及西征的玄甲軍。
在他身後,分別是小王爺陳龍象和大將軍王翦,以及駐防龍城的破虜軍大小將令。
眾人皆麵露喜色,在談笑間等候凱旋的西征大軍。
蹬蹬蹬!
蹬蹬蹬!
很快,猶如滾滾驚雷般的馬蹄聲由遠及近,越來越近。
永定門外的龍城眾將,視野中也出現了玄甲大軍的身影輪廓。
隻見,那道白袍飄飄的身影策馬馳騁於大軍之前,剛毅的臉龐之上寫滿了不負晉王重托的爽朗笑意,頗有些“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意思。
駕!
駕!
籲——
終於,策馬疾馳而來的龍城兵馬副元帥陳慶之,在來到晉王陳懷安麵前時,勒停了胯下的戰馬。
還不等戰馬停穩,便翻身下馬,向晉王行跪拜之禮:“末將陳慶之,參見晉王殿下!”
見狀,原本騎在黃驃馬背上的陳懷安,也跳下馬背後親自上前將陳慶之扶起,眼含笑意的說道:“陳副帥,快快請起!”
待到陳慶之起身之後,陳懷安依然未鬆開他的手,一臉關切的繼續說道:“陳副帥西征吐蕃,已有數月之久;”
“此番大軍凱旋,當屬首功一件啊!”
哈哈哈!
說完,陳懷安便爽朗的放聲大笑起來。
其餘出城迎接西征大軍的將領,也紛紛在大將軍王翦的帶領之下,齊聲高呼:“恭祝陳副帥西征凱旋!”
“恭祝陳副帥西征凱旋!”
一時間,龍城永定門內外,俱是回蕩著恭祝龍城西征大軍凱旋的喝彩聲。
這一幕,頓時令陳慶之身後,那數萬西征凱旋的龍城玄甲軍將士,無不挺直腰杆,昂起頭顱,臉上露出驕傲而自豪的神情。
自靈武元年十月出征,到靈武二年七月凱旋,整整九個月的征伐進程,為晉王殿下立下汗馬功勞的他們,受得起這份歡呼喝彩!
距離陳慶之最近位置的副將左良才,看著人群中前來迎接的家中妻兒父母,更是忍不住熱淚盈眶。
這一刻,讓左良才感覺自己西征路上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良久,龍城永定門內外的歡呼喝彩聲才算漸漸平息。
陳慶之也終於有機會,將身後猶如局外人一般,一直陪著笑臉的吐蕃使臣布德貢傑拉到身前,向晉王介紹道:
“啟稟殿下,此人乃是吐蕃讚普達瑪的特使布德貢傑,他將全權代表達瑪讚普,向晉王殿下遞交國書!”
“布德貢傑,這位便是晉王殿下!”
陳慶之剛介紹完,這位無論是長相還是穿著打扮,都有著濃鬱吐蕃色彩的達瑪讚普使臣,當即以吐蕃的最高禮儀,向晉王陳懷安行禮:
“小臣布德共傑,謹代表吐蕃達瑪讚普,向晉王殿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獻上最真摯的囑咐;”
說著,布德貢傑從隨行的仆從手上,接過了一條潔白的哈達,作勢就要獻給陳懷安。
陳懷安也不矯情,當即微微欠身,以便布德貢傑能將哈達戴到他的脖子上。
陳懷安本就身材高大,而布德貢傑卻是標準的五短身材。
即便是前者已經有意欠了欠身,布德貢傑依然隻能踮著腳尖,吃力的將手上那條潔白的哈達獻給尊貴的晉王殿下。
隨後,這才又向陳懷安行跪拜之禮,高呼道:“晉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布德貢傑身後的吐蕃隨從,也紛紛向晉王陳懷安行跪拜之禮,高呼千歲。
反觀陳懷安,心安理得的接受著吐蕃眾人的跪拜問候。
在親自率兵出征西域,平定西域諸國之亂,讓西域三十六國紛紛獻上國書,表示臣服歸順之後,已經讓陳懷安對這樣的場麵習以為常。
但這一幕,在一眾龍城將領,尤其是在跟隨先王陳破虜打天下的一眾龍城破虜軍將領看來,卻是忍不住心潮澎湃,熱淚盈眶。
要知道,即便是強如先王陳破虜,在其巔峰時期兩度率部西征之時,也不曾讓彼時才剛剛結束諸侯分列,建國不久的吐蕃臣服歸順。
而晉王陳懷安,卻在短短九個月的時間,就將如日中天的吐蕃國打到臣服歸順,派出使臣千裏來降;
單單是這一份功績,就足以載入史冊!
更遑論是,在龍城兵馬副元帥陳慶之西征吐蕃的同時,晉王陳懷安還親自率領大軍出兵西域,平定西域諸國之亂,令西域三十六國齊齊來降。
這才有了如今西域地區,各國一家親的盛世景象。
這可是,大新王朝開國皇帝趙莽,做夢都想實現的大一統。
隻可惜,英雄一世的真武皇帝,最終卻是將自己費盡心血打下的大好江山,傳到了一個好大喜功的狗熊太子趙乾手裏,至死也未能看到西域諸國一家親的盛世景象。
但話又說回來了,晉王陳懷安至今,依然沒有宣布登基稱帝,另立國號。
即便是出征西域諸國和吐蕃,那依然是高舉的大新王朝晉王旗號,也算是能給九泉之下的真武皇帝趙莽一些慰藉吧!
畢竟,這西域三十六國以及吐蕃,歸降臣服的依然是大新王朝。
書歸正傳。
一番拜見寒暄過後,身為吐蕃使臣的布德貢傑,終於將隨身攜帶的“吐蕃降晉”國書拿了出來;
九十度彎腰,雙手將國書呈於頭頂,畢恭畢敬的呈遞到晉王陳懷安麵前。
語氣恭敬的說道:“尊貴的晉王殿下,此乃我吐蕃國達瑪讚普親筆撰寫的歸降國書,願吐蕃國和晉王封地子民世代友好,不起兵戈!”
“恭請尊貴的晉王殿下,接下我吐蕃國的歸降國書!”
“好!”
陳懷安厲喝一聲,繼續道:“本王接下了吐蕃國的歸降國書,願晉王封地子民,與吐蕃子民世代友好,不起兵戈!”
“世代友好,不起兵戈!”
“世代友好,不起兵戈!”
霎時間,龍城永定門內外呼聲四起,數萬龍城大軍將士普天同慶。
晉王陳懷安振臂高呼:“今晚,本王已在晉王宮為西征眾將設下慶功宴,本王要親自為諸位接風洗塵,論功行賞!”
“龍城大軍威武!”
“晉王威武!”
“龍城大軍威武!”
“晉王千歲,千歲,千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