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皇後之爭,劍拔弩張
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 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常山郡,武寧王府。
得益於地理位置相距金陵城更近一些的原因,武寧王劉新武是在陳懷安稱帝後的第五天,接到了來自金陵城昭告天下,晉王稱帝的聖旨的。
接到聖旨的那一刻,劉新武的心情激動異常,雙手顫抖著接過聖旨,獨自在書房內反複翻閱斟酌,甚至還翻出了以往大新皇帝的聖旨,對比上麵的玉璽印跡紋路哩!
一番比對下來,是傳國玉璽真跡無疑。
劉新武的心情就更加激動了。
誰能想到他武寧王戎馬半生,在被二世帝趙乾剝奪兵權之後,竟然還能煥發第二春?
此時,書房內的劉新武一邊哼著小曲兒,一邊慶幸自己當初搭上全部身家,把寶押到彼時還是被扣上“亂臣賊子”帽子的晉王陳懷安身上,無疑是他此生做得最正確的決定之一。
他上一次做出這種決定,還是在三十年前將全部身家,押到彼時還是隻是八路反王中其中一路的大新高祖皇帝趙莽身上。
那一次,換來了他大新八大異姓王的爵位。
這一次,登上帝位一統江山的陳懷安,又能讓他劉新武站在新朝的何等位置上呢?
他都有些開始期待起來。
“報——”
“啟稟王爺,幽州守備熊凱將軍求見!”
哦?
書房內,武寧王劉新武聽著門外的通報聲,不由得眉頭一挑,自言自語道:“這熊老二,鼻子可夠長的,嗅著味道就來了!”
說著,他向屋外喊道:“有請熊將軍到議事殿稍事休息片刻,本王隨後就到!”
“是,王爺!”
書房內,劉新武一邊好生將晉王稱帝昭告天下的聖旨收起,一邊隨意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儀容,便準備出門去會見幽州守備熊凱。
可當他剛推開門呢,迎麵卻是遇到了匆忙來報的王府管家諸葛雲生。
諸葛雲生急道:“啟稟王爺,常山郡的知府大人何寬求見!”
嗯?
劉新武略微遲疑了一下,便明白過來,這些家夥肯定都是收到了晉王稱帝的消息後,這才紮堆似的全部湧向武寧王府了。
八成,是想通過自己,在新帝陳懷安的麵前謀求一個好前程吧!
遙想當初,自己剛被趙乾剝奪兵權的時候,這些個守備知府什麽的,一個個對自己那叫一個避之不及,好像自己是瘟疫會傳染似的。
現在,一個個的上趕著就來拜訪了。
這不就是現實版“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嗎?
有意思,有意思啊!
隨即,劉新武吩咐道:“一並安排到議事殿吧,再有前來求見本王的文官武將,通通都安排到議事殿去!”
“是,王爺!”
不多時,當武寧王劉新武慢慢悠悠的出現在王府議事殿內時,議事殿內早已經聚集了好幾個常山郡附近的文臣武將。
這些文臣武將在見到武寧王後,齊齊起身道賀:“恭喜王爺,賀喜王爺!”
哈哈哈!
劉新武爽朗的大笑著,一邊示意眾人各自落座品茶,一邊笑著說道:“瞧你們諸位這副表情,想必都已經接到晉王稱帝昭告天下的聖旨了?”
“是的,王爺!”
眾人齊齊點頭。
隨後,幽州守備熊凱起身道:“王爺,我等正是在接到聖旨後,這才馬不停蹄的連夜趕往王府,親自前來向王爺道賀的!”
常山郡知府何寬也附和道:“是啊,王爺,如今晉王殿下初登帝位,乃是順應天道、民心所向;”
“怎奈何我等出身卑微,不能當麵向皇上道賀,故而隻能懇請王爺在麵見皇上之時,順帶著替我們這些小吏,問候皇上一聲。”
哈哈哈!
劉新武再度爽朗的大笑了幾聲,擺了擺手道:“好說,好說!”
接下來,眾人又就晉王稱帝一事,發表了各自的看法,無非都是些恭維的話語,聽得劉新武的耳朵都要起繭子了。
就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突然有個不合時宜的聲音出現。
隻聽得一名將軍說道:“這晉王稱帝之後,將登基儀式推遲到正月,末將聽坊間傳聞,皇上之所以推遲登基大典,是因為遲遲拿不定這皇後的人選,也不知是真是假!”
刷!
此話一出,原本喧鬧的王府議事殿內頓時變得鴉雀無聲,一片死寂。
關於武寧王府與晉王府聯姻一事,早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甚至,書君公主都已經前往晉王府生活起居。
但,卻遲遲未能聽到晉王陳懷安和書君公主劉書君,何時舉行大婚典禮的消息。
更有傳言,那把控著陸上絲綢之路,西域三十六國之首的回紇汗國的毗伽公主月綺羅,也住進了晉王府。
這些事情,都是一眾文臣武將心知肚明的。
可是,像今天這樣在公開場合,當著武寧王劉新武的麵,將未來新朝的皇後之爭的消息擺到台麵上來講,那還是第一次、
隨著現場氣氛降至冰點,那名心直口快的武將,似乎也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
他當即尷尬的站起身來,滿臉陪笑的說道:“王爺,末將,末將這也是聽著的坊間傳聞,末將這嘴上也是沒個把門的,您,您就當我是在放屁......”
哈哈哈!
突然,原本表情已經僵住的武寧王劉新武,再一次恢複神色爽朗大笑。
他接下話茬道:“李將軍所言非虛,這皇上推遲登基大典的時間,肯定也是有尚未冊立皇後一事的原因在裏麵。”
“畢竟,這母儀天下的皇後人選,也是需要皇上經過各方麵的慎重考慮之後,才能做出決定的。”
嗬嗬!
武寧王自嘲式的笑著,毫不避諱的將這件事情擺到台麵上來說,道:“諸位應該也知曉,本王的小女書君,是和當今皇上有過婚約的;”
“隻因皇上一直忙於征戰,才遲遲未能完婚。”
頓了頓,劉新武繼續道:“而今,皇上初登帝位,天下大事繁多,就連本王,也不知道這皇上何時能與小女完婚啊;”
“更不敢確定,以小女的才能,能不能擔得起母儀天下的重任!”
“王爺,末將以為,這新朝皇後的人選,非書君公主莫屬!”
這時,幽州守備熊凱突然站了起來,義憤填膺的說道:“普天之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王爺為了皇上能靖難成功,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和心血;”
“別的不說,光是兵不血刃的助皇上拿下幽雲十六州,稱得上是皇上靖難成功的首功一件,就憑這份功績,也足矣將書君公主推到皇後之位!”
“是啊,熊將軍所言極是!”
常山郡知府何寬也起身附和道:“在下官看來,這皇上之所以遲遲未能與書君公主完婚,皆因那西域妖女月綺羅從中作祟;”
“下官可聽說了,這西域妖女最擅長蠱惑人心了,皇上定是受到妖女蠱惑,才導致如今這樣的局麵!”
刷!
此話一出,算是打開了議事殿內一眾文臣武將的話匣子。
今日能有資格坐到王府議事殿內的,皆是武寧王劉新武的鐵杆死忠,以幽雲十六州的文臣武將為主。
這幽雲十六州,本就是武寧王劉新武的基本盤所在。
所以,若是能把書君公主推到新朝皇後的位置上,對於這些武寧王府的鐵杆來說,那也是大事一件啊!
憑借武寧王的這一層關係,再加上書君公主被冊立為皇後的話,足以讓他們在新朝的朝堂之上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這也是,這一屋子的文臣武將為何會齊聚王府議事殿的原因。
恭賀晉王稱帝乃是其一。
其二,則是希望盡早商議出來,將書君公主推到皇後之位上的對策。
有人道:“這西域妖女月綺羅簡直是異想天開,也不看看曆朝曆代,我漢家王朝哪有冊立異族女子為後的先例?”
“即便是這月綺羅的背後,站著的是整個西域三十六國,但也不能成為她妄圖染指皇後之位的資本!”
“要我說,能冊立她一個皇妃的封號,那都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
“是啊,王爺!”
隨即,又有人站出來道:“這冊立新朝皇後人選之事,王爺若是不太方便出麵的話,我幽雲十六州的文臣武將可聯合上書,奏請皇上冊立書君公主為新朝皇後;”
“王爺,此事宜早不宜遲,這晉王稱帝的消息,恐怕再有十天半個月,就得傳到西域三十六國;”
“到那個時候,那些野蠻的西域人肯定也會聯合起來,想盡辦法將月綺羅那妖女推到新朝皇後的位置上,以便為西域三十六國謀求更多的利益;”
“王爺,我等萬不能讓那些西域蠻子搶占了先機啊!”
“請王爺速速定奪!”
一時間,偌大的議事殿內,一眾文臣武將齊聲高呼,請王爺定奪。
劉新武的思緒,也被這些嘈雜之聲所影響,腦袋裏亂如麻。
但有一點他很清楚,就是在此次新朝的皇後之爭中,他所代表的幽雲十六州,乃至是整個大新舊臣的利益集團,決不能輸!
思索遲疑了片刻過後,劉新武最終還是下定決心,道:“何大人,此事就依照你們的意見辦吧!”
“記住了,本王對此事並不知情!”
“一切,都是你們自發的行為,明白了嗎?”
“是,王爺!”
......
事實上,西域三十六國得知晉王稱帝的消息,也才僅僅隻比武寧王府及幽雲十六州的文臣武將晚兩三天而已。
盡管,晉王稱帝昭告天下的聖旨,還在八百裏加急送往西域諸國途中。
但,常駐晉王封地龍城的西域三十六國使臣,在參加完晉王府的稱帝晚宴之後,連夜便派出了八百裏加急,搶先一步將消息送回西域。
甚至,一眾西域三十六國的使臣,還參加了第二天的新帝陳懷安的祭祖儀式。
所以,當武寧王劉新武所代表的大新舊臣集團,在想盡辦法要將書君公主劉書君推到新朝皇後的位置上時;
遠在六千八百裏外的西域三十六國之首,回紇汗國的都城哈拉巴勒嘎斯城中,回紇汗國的王宮大殿內;
毗伽公主的生父,回紇汗國的英武可汗磨延啜,也召集了西域各國駐回紇汗國的使臣緊急議事。
議事主題隻有一個,那就是如何趕在晉王稱帝後,在正月舉行的登基大典中,讓遠嫁龍城的毗伽公主月綺羅,成為那登基大典上母儀天下的新朝皇後人選。
現如今的毗伽公主月綺羅,已經不單單是回紇汗國的和親公主,更是西域三十六國在新朝的利益代表者。
大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王宮大殿內,身穿一襲華服的英武可汗磨延啜,當仁不讓的坐在了宮殿正中間的寶座之上,一邊喝著葡萄美酒,一邊向三十五國的使臣說道:
“諸位,而今晉王殿下初登帝位,成為新朝的開國皇帝,此事於本汗和西域諸國的首領國王而言,皆是一件令人振奮、歡呼的大事;”
“這足以證明,當初我們西域三十六國歸降晉王殿下,乃是多麽值得令人慶幸的一件事。”
頓了頓,磨延啜繼續道:“有了晉王殿下所建立的強大王朝的庇護,我西域諸國至少有百年以上的和平繁榮;”
“這一杯酒,讓我們共同祝賀晉王稱帝,來,幹杯!”
“幹杯!”
宮殿內,分坐兩側的西域各國使臣紛紛舉杯暢飲,為慶祝晉王稱帝而歡呼。
一杯酒下肚之後,磨延啜的話也開始稠密起來。
他不像武寧王劉新武那樣內斂,其直來直去的性格,注定了他在冊立新朝皇後一事上,表現得更加主動。
磨延啜開門見山道:“諸位,本汗今日邀請諸位前來,其一乃是為了慶賀晉王稱帝一事,其二——”
說著,磨延啜話鋒一轉,道:“想必諸位也都知道,當初為了與晉王殿下交好,讓西域不在起兵戈,本汗的獨女毗伽公主自願前往晉王封地龍城和親;”
“雖然,毗伽公主已經在晉王府住下,但她與當今皇上卻是遲遲未能完婚!”
“究其原因,皆因大新餘孽武寧王之女劉書君從中作祟,這本已經被大新建安帝趙乾賜婚,前往我回紇汗國和親的書君公主劉書君;”
“此時,竟然成了我們毗伽公主成為新朝皇後路上的絆腳石!”
頓了頓,磨延啜眼神陰狠的看著大殿內的各國使臣,一字一句的發出了靈魂拷問:“諸位,你們說此事該如何是好啊?”
得益於地理位置相距金陵城更近一些的原因,武寧王劉新武是在陳懷安稱帝後的第五天,接到了來自金陵城昭告天下,晉王稱帝的聖旨的。
接到聖旨的那一刻,劉新武的心情激動異常,雙手顫抖著接過聖旨,獨自在書房內反複翻閱斟酌,甚至還翻出了以往大新皇帝的聖旨,對比上麵的玉璽印跡紋路哩!
一番比對下來,是傳國玉璽真跡無疑。
劉新武的心情就更加激動了。
誰能想到他武寧王戎馬半生,在被二世帝趙乾剝奪兵權之後,竟然還能煥發第二春?
此時,書房內的劉新武一邊哼著小曲兒,一邊慶幸自己當初搭上全部身家,把寶押到彼時還是被扣上“亂臣賊子”帽子的晉王陳懷安身上,無疑是他此生做得最正確的決定之一。
他上一次做出這種決定,還是在三十年前將全部身家,押到彼時還是隻是八路反王中其中一路的大新高祖皇帝趙莽身上。
那一次,換來了他大新八大異姓王的爵位。
這一次,登上帝位一統江山的陳懷安,又能讓他劉新武站在新朝的何等位置上呢?
他都有些開始期待起來。
“報——”
“啟稟王爺,幽州守備熊凱將軍求見!”
哦?
書房內,武寧王劉新武聽著門外的通報聲,不由得眉頭一挑,自言自語道:“這熊老二,鼻子可夠長的,嗅著味道就來了!”
說著,他向屋外喊道:“有請熊將軍到議事殿稍事休息片刻,本王隨後就到!”
“是,王爺!”
書房內,劉新武一邊好生將晉王稱帝昭告天下的聖旨收起,一邊隨意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儀容,便準備出門去會見幽州守備熊凱。
可當他剛推開門呢,迎麵卻是遇到了匆忙來報的王府管家諸葛雲生。
諸葛雲生急道:“啟稟王爺,常山郡的知府大人何寬求見!”
嗯?
劉新武略微遲疑了一下,便明白過來,這些家夥肯定都是收到了晉王稱帝的消息後,這才紮堆似的全部湧向武寧王府了。
八成,是想通過自己,在新帝陳懷安的麵前謀求一個好前程吧!
遙想當初,自己剛被趙乾剝奪兵權的時候,這些個守備知府什麽的,一個個對自己那叫一個避之不及,好像自己是瘟疫會傳染似的。
現在,一個個的上趕著就來拜訪了。
這不就是現實版“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嗎?
有意思,有意思啊!
隨即,劉新武吩咐道:“一並安排到議事殿吧,再有前來求見本王的文官武將,通通都安排到議事殿去!”
“是,王爺!”
不多時,當武寧王劉新武慢慢悠悠的出現在王府議事殿內時,議事殿內早已經聚集了好幾個常山郡附近的文臣武將。
這些文臣武將在見到武寧王後,齊齊起身道賀:“恭喜王爺,賀喜王爺!”
哈哈哈!
劉新武爽朗的大笑著,一邊示意眾人各自落座品茶,一邊笑著說道:“瞧你們諸位這副表情,想必都已經接到晉王稱帝昭告天下的聖旨了?”
“是的,王爺!”
眾人齊齊點頭。
隨後,幽州守備熊凱起身道:“王爺,我等正是在接到聖旨後,這才馬不停蹄的連夜趕往王府,親自前來向王爺道賀的!”
常山郡知府何寬也附和道:“是啊,王爺,如今晉王殿下初登帝位,乃是順應天道、民心所向;”
“怎奈何我等出身卑微,不能當麵向皇上道賀,故而隻能懇請王爺在麵見皇上之時,順帶著替我們這些小吏,問候皇上一聲。”
哈哈哈!
劉新武再度爽朗的大笑了幾聲,擺了擺手道:“好說,好說!”
接下來,眾人又就晉王稱帝一事,發表了各自的看法,無非都是些恭維的話語,聽得劉新武的耳朵都要起繭子了。
就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突然有個不合時宜的聲音出現。
隻聽得一名將軍說道:“這晉王稱帝之後,將登基儀式推遲到正月,末將聽坊間傳聞,皇上之所以推遲登基大典,是因為遲遲拿不定這皇後的人選,也不知是真是假!”
刷!
此話一出,原本喧鬧的王府議事殿內頓時變得鴉雀無聲,一片死寂。
關於武寧王府與晉王府聯姻一事,早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甚至,書君公主都已經前往晉王府生活起居。
但,卻遲遲未能聽到晉王陳懷安和書君公主劉書君,何時舉行大婚典禮的消息。
更有傳言,那把控著陸上絲綢之路,西域三十六國之首的回紇汗國的毗伽公主月綺羅,也住進了晉王府。
這些事情,都是一眾文臣武將心知肚明的。
可是,像今天這樣在公開場合,當著武寧王劉新武的麵,將未來新朝的皇後之爭的消息擺到台麵上來講,那還是第一次、
隨著現場氣氛降至冰點,那名心直口快的武將,似乎也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
他當即尷尬的站起身來,滿臉陪笑的說道:“王爺,末將,末將這也是聽著的坊間傳聞,末將這嘴上也是沒個把門的,您,您就當我是在放屁......”
哈哈哈!
突然,原本表情已經僵住的武寧王劉新武,再一次恢複神色爽朗大笑。
他接下話茬道:“李將軍所言非虛,這皇上推遲登基大典的時間,肯定也是有尚未冊立皇後一事的原因在裏麵。”
“畢竟,這母儀天下的皇後人選,也是需要皇上經過各方麵的慎重考慮之後,才能做出決定的。”
嗬嗬!
武寧王自嘲式的笑著,毫不避諱的將這件事情擺到台麵上來說,道:“諸位應該也知曉,本王的小女書君,是和當今皇上有過婚約的;”
“隻因皇上一直忙於征戰,才遲遲未能完婚。”
頓了頓,劉新武繼續道:“而今,皇上初登帝位,天下大事繁多,就連本王,也不知道這皇上何時能與小女完婚啊;”
“更不敢確定,以小女的才能,能不能擔得起母儀天下的重任!”
“王爺,末將以為,這新朝皇後的人選,非書君公主莫屬!”
這時,幽州守備熊凱突然站了起來,義憤填膺的說道:“普天之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王爺為了皇上能靖難成功,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和心血;”
“別的不說,光是兵不血刃的助皇上拿下幽雲十六州,稱得上是皇上靖難成功的首功一件,就憑這份功績,也足矣將書君公主推到皇後之位!”
“是啊,熊將軍所言極是!”
常山郡知府何寬也起身附和道:“在下官看來,這皇上之所以遲遲未能與書君公主完婚,皆因那西域妖女月綺羅從中作祟;”
“下官可聽說了,這西域妖女最擅長蠱惑人心了,皇上定是受到妖女蠱惑,才導致如今這樣的局麵!”
刷!
此話一出,算是打開了議事殿內一眾文臣武將的話匣子。
今日能有資格坐到王府議事殿內的,皆是武寧王劉新武的鐵杆死忠,以幽雲十六州的文臣武將為主。
這幽雲十六州,本就是武寧王劉新武的基本盤所在。
所以,若是能把書君公主推到新朝皇後的位置上,對於這些武寧王府的鐵杆來說,那也是大事一件啊!
憑借武寧王的這一層關係,再加上書君公主被冊立為皇後的話,足以讓他們在新朝的朝堂之上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這也是,這一屋子的文臣武將為何會齊聚王府議事殿的原因。
恭賀晉王稱帝乃是其一。
其二,則是希望盡早商議出來,將書君公主推到皇後之位上的對策。
有人道:“這西域妖女月綺羅簡直是異想天開,也不看看曆朝曆代,我漢家王朝哪有冊立異族女子為後的先例?”
“即便是這月綺羅的背後,站著的是整個西域三十六國,但也不能成為她妄圖染指皇後之位的資本!”
“要我說,能冊立她一個皇妃的封號,那都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
“是啊,王爺!”
隨即,又有人站出來道:“這冊立新朝皇後人選之事,王爺若是不太方便出麵的話,我幽雲十六州的文臣武將可聯合上書,奏請皇上冊立書君公主為新朝皇後;”
“王爺,此事宜早不宜遲,這晉王稱帝的消息,恐怕再有十天半個月,就得傳到西域三十六國;”
“到那個時候,那些野蠻的西域人肯定也會聯合起來,想盡辦法將月綺羅那妖女推到新朝皇後的位置上,以便為西域三十六國謀求更多的利益;”
“王爺,我等萬不能讓那些西域蠻子搶占了先機啊!”
“請王爺速速定奪!”
一時間,偌大的議事殿內,一眾文臣武將齊聲高呼,請王爺定奪。
劉新武的思緒,也被這些嘈雜之聲所影響,腦袋裏亂如麻。
但有一點他很清楚,就是在此次新朝的皇後之爭中,他所代表的幽雲十六州,乃至是整個大新舊臣的利益集團,決不能輸!
思索遲疑了片刻過後,劉新武最終還是下定決心,道:“何大人,此事就依照你們的意見辦吧!”
“記住了,本王對此事並不知情!”
“一切,都是你們自發的行為,明白了嗎?”
“是,王爺!”
......
事實上,西域三十六國得知晉王稱帝的消息,也才僅僅隻比武寧王府及幽雲十六州的文臣武將晚兩三天而已。
盡管,晉王稱帝昭告天下的聖旨,還在八百裏加急送往西域諸國途中。
但,常駐晉王封地龍城的西域三十六國使臣,在參加完晉王府的稱帝晚宴之後,連夜便派出了八百裏加急,搶先一步將消息送回西域。
甚至,一眾西域三十六國的使臣,還參加了第二天的新帝陳懷安的祭祖儀式。
所以,當武寧王劉新武所代表的大新舊臣集團,在想盡辦法要將書君公主劉書君推到新朝皇後的位置上時;
遠在六千八百裏外的西域三十六國之首,回紇汗國的都城哈拉巴勒嘎斯城中,回紇汗國的王宮大殿內;
毗伽公主的生父,回紇汗國的英武可汗磨延啜,也召集了西域各國駐回紇汗國的使臣緊急議事。
議事主題隻有一個,那就是如何趕在晉王稱帝後,在正月舉行的登基大典中,讓遠嫁龍城的毗伽公主月綺羅,成為那登基大典上母儀天下的新朝皇後人選。
現如今的毗伽公主月綺羅,已經不單單是回紇汗國的和親公主,更是西域三十六國在新朝的利益代表者。
大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王宮大殿內,身穿一襲華服的英武可汗磨延啜,當仁不讓的坐在了宮殿正中間的寶座之上,一邊喝著葡萄美酒,一邊向三十五國的使臣說道:
“諸位,而今晉王殿下初登帝位,成為新朝的開國皇帝,此事於本汗和西域諸國的首領國王而言,皆是一件令人振奮、歡呼的大事;”
“這足以證明,當初我們西域三十六國歸降晉王殿下,乃是多麽值得令人慶幸的一件事。”
頓了頓,磨延啜繼續道:“有了晉王殿下所建立的強大王朝的庇護,我西域諸國至少有百年以上的和平繁榮;”
“這一杯酒,讓我們共同祝賀晉王稱帝,來,幹杯!”
“幹杯!”
宮殿內,分坐兩側的西域各國使臣紛紛舉杯暢飲,為慶祝晉王稱帝而歡呼。
一杯酒下肚之後,磨延啜的話也開始稠密起來。
他不像武寧王劉新武那樣內斂,其直來直去的性格,注定了他在冊立新朝皇後一事上,表現得更加主動。
磨延啜開門見山道:“諸位,本汗今日邀請諸位前來,其一乃是為了慶賀晉王稱帝一事,其二——”
說著,磨延啜話鋒一轉,道:“想必諸位也都知道,當初為了與晉王殿下交好,讓西域不在起兵戈,本汗的獨女毗伽公主自願前往晉王封地龍城和親;”
“雖然,毗伽公主已經在晉王府住下,但她與當今皇上卻是遲遲未能完婚!”
“究其原因,皆因大新餘孽武寧王之女劉書君從中作祟,這本已經被大新建安帝趙乾賜婚,前往我回紇汗國和親的書君公主劉書君;”
“此時,竟然成了我們毗伽公主成為新朝皇後路上的絆腳石!”
頓了頓,磨延啜眼神陰狠的看著大殿內的各國使臣,一字一句的發出了靈魂拷問:“諸位,你們說此事該如何是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