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子玉看來,回紇汗國的毗伽公主月綺羅,根本不應該被冊封為皇貴妃。


    雖然,這皇貴妃在後宮之中的權利和地位,都要明顯低於皇後一個等級。


    但,皇貴妃卻是這後宮之中等級最高的妃子,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協助皇上處理一些國家政務。


    若是皇後一直沒能為皇上誕下皇子的話,這皇貴妃的兒子也是有被立為太子儲君的可能的。


    再加上,這月綺羅回紇公主的身份,日後這大唐王朝在絲綢之路和處理西域三十六國的重大決策上,必然都會出現月綺羅這位皇貴妃的身影。


    甚至,她的話語權還將超過自己的義妹,當朝的正統皇後劉書君。


    這是劉子玉所不能忍的!


    他還指望著,日後借助義妹的力量,把幽雲十六州文臣武將利益集團的影響力,擴大西域三十六國去哩~


    這中原地區的絲綢、茶磚、瓷器、藥材可都是西域地區的緊俏品,而西域毛織品、幹果和良馬,在中原地區也大有市場。


    這私下裏的一來一回,賺回來的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呀!


    在劉子玉還是前朝武州守備的時候,他就沒利用手中的職權之便,在武州城和北邊的突厥人在邊關上做生意,賺得盆滿缽滿。


    可隨著漠北草原上的突厥人,被昭武帝陳懷安打到幾乎滅國,餘部遠遁漠西之後,劉子玉在武州城的走私生意便一落千丈。


    這新朝戶部開給他的俸銀,也不足以讓其繼續維持以往的奢靡生活。


    而今,尤其是在劉子玉和兩江、兩湖總督建立起攻守同盟後,更是讓他看到了在未來絲綢之路上的巨大潛在利益所在。


    一旦能促成“江南、幽雲、安西、西域”四地利益共同體的建立,把江南地區的絲綢、茶葉、藥材、瓷器以低價收購,在轉手以高價賣往西域三十六國;


    又從西域三十六國低價收購毛織品、幹果、良駒轉手倒賣到中原兩頭吃差價,那可真就是相當於手捧一個日進鬥金的聚寶盆了。


    所以,在新朝立後一事上,劉子玉不遺餘力的站出來支持義妹劉書君,一小部分動機是出於義兄妹之間的情感,大部分動機是因為自己的切身利益。


    哪曾想,天不遂人願啊!


    劉子玉的夢想隻達成了一半,這昭武帝雖然立了他的義妹劉書君為新朝皇後,但同時也冊封了來自於西域三十六國之首,回紇汗國的毗伽公主月綺羅為新朝皇貴妃。


    如此一來,劉子玉想要把中原地區的物產,通過絲綢之路走私到西域三十六國的想法,在實施起來可就增添了不小的難度啊!


    隻不過,這皇上冊封月綺羅為新朝皇貴妃的聖旨都已經下了,冊封儀式也已經塵埃落定,他劉子玉就是有再大的意見,也不敢當著皇上和文武百官的麵表現出來啊!


    但,劉子玉已經開始在心中謀劃著,該用什麽樣的計策才能把月綺羅那個西域妖女,從大唐皇貴妃的位置上拉下來!


    交泰殿的另一側,來自回紇汗國的使臣盧克斯,在聽到毗伽公主月綺羅被冊封為大唐皇貴妃的消息後,原本心如死灰的他又燃起了一絲希望的火苗。


    立後一事,毗伽公主落了下乘,可未來新朝立儲君太子之時,身為皇貴妃的毗伽公主也不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隻要這皇後劉書君不能為昭武帝誕下皇子,而毗伽公主又能為昭武帝誕下皇子的話,那當年老相國哈斯以身入局的這盤棋,回紇汗國就還有得下。


    關鍵在於,怎麽讓皇後劉書君不能為昭武帝誕下皇子?


    一時間,回紇汗國使臣盧克斯的心思也開始活泛起來。


    這大唐王朝的立後之爭,至此看似塵埃落定,實則卻是風雲再起啊!


    交泰殿的龍椅之上,昭武帝陳懷安看著殿下跪拜的文武百官、各國使臣,心中也很清楚這看似一片祥和的平靜之下,必定會有暗流湧動。


    但,這已經是他目前能想到的,解決新朝立後之爭最趨於合理的解決方法了。


    既不讓朝中文武百官以世俗禮法抨擊、對抗他這個皇帝,又給西域三十六國、尤其是回紇汗國留下一絲希望,讓他們也能打心底認識到自己是個開明的開國之君,為後續推行民族大融合政策做好鋪墊。


    這件事,也讓陳懷安清醒的認識到,想當好一個皇帝,尤其是想當好一個流芳百世的千古一帝,他還有很長的一段路需要走。


    不由得,讓他在自己登基繼位的這一天,大發感慨:路漫漫其修養,吾將上下而求索啊!


    新朝冊立皇後和冊封皇貴妃的儀式結束之後,文武百官和各國使臣從交泰殿移步太和殿參加晚宴。


    早已有禮部的官員指揮著禦膳房的宮女太監,將偌大的太和殿布置成宴會場景。


    待到文武百官和各國使臣按官階在太和殿內坐定之後,昭武帝陳懷安才攜換裝過後的皇後劉書君,以及皇貴妃月綺羅出席宴會。


    陳懷安依舊穿著登基大典之時的那一身明黃色龍袍,而剛剛被冊立為新朝皇後的劉書君,已經將身上的那一套大紅色鳳袍換下,換上了一身明黃色的鳳袍,鳳披霞冠,端莊大氣。


    皇貴妃月綺羅,也換下了參加登基大典時的大紅色鳳袍,取而代之的是一套金黃色的鳳袍,美豔動人,傾國傾城。


    待到昭武陳懷安,皇後劉書君和皇貴妃月綺羅在太和殿之上的龍椅、鳳座坐定,大唐王朝的開國宴會正式拉開帷幕。


    陳懷安從太監蔡和的手上接過酒杯,起身麵對著太和殿下的群臣,霸氣無比的喊話道:“眾愛卿,列國使臣,舉起你們手中的酒杯——”


    刷!


    太和殿內,文武百官和各國使臣紛紛起身,麵對著太和殿上的昭武帝,恭敬的端舉起手中的酒杯。


    陳懷安道:“今日,乃是大唐王朝立國建元的好日子,讓朕和諸位共同舉起手中這杯酒,祝我大唐王朝萬世昌盛!”


    “幹杯!”


    太和殿內的宴會,一直持續到夜幕降臨才結束。


    宴會上,昭武帝陳懷安喝了不少酒,以至於離開時都是被皇後劉書君和幾個宮女攙扶著才走出太和殿的。


    皇貴妃月綺羅,很識趣的將照顧皇上的機會留給了皇後劉書君,自己則稍顯落寞的返回寢宮之中。


    戌時剛到。


    金陵皇城內舉行了盛大的煙花秀,工部尚書胡誌軍也終於有了在皇上麵前露臉的機會,率領工部製造局的火藥工匠們,親自在皇城外廣場上燃放煙花。


    咻——


    叭!


    咻——


    叭!


    工部製造局的火藥工匠們,為皇上的登基大典精心研製的煙花爆竹,一顆接一顆的升上夜空爆炸,綻放出來五顏六色的火焰,猶如天女散花一般點亮新曆正月的夜空。


    坤寧宮外(皇後寢宮),不斷綻放的煙花爆竹聲,讓醉酒狀態下的昭武帝陳懷安有了片刻的清醒。


    他在皇後劉書君的攙扶下駐足,望著夜空中不斷爆炸綻放的煙花,又側身看了看身邊鳳冠霞帔加身的劉書君;


    看著那一張在他記憶深處,即便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得有些模糊,但卻從不敢遺忘的姣好麵容,竟讓陳懷安有種恍如隔世的熟悉感。


    他下意識的撲了過去,直到嘴唇被那溫潤香甜的感覺所包裹,大腦也在這一刻終於徹底放空,隻剩下身體最原始的本能。


    “皇上,別,別在這兒——”


    良久,幾乎快要窒息的皇後劉書君,終於將陳懷安推開。


    然後,在貼身宮女的幫助下,好不容易才將陳懷安扶進了坤寧宮內。


    當劉書君坐在床榻前,正要幫助陳懷安寬衣解帶之時,卻突然又被一股強大的力量所撲倒,鼻尖充斥著濃濃的男子漢氣概。


    “皇上,不要——”


    (此處省略三萬八千字,各位讀者小太爺自行腦補吧,哈哈哈哈!)


    ......


    太和殿的宴會散場之後,文武百官和各國使臣,有相當一部分人都主動在皇城外的廣場上駐足,欣賞工部製造局精心為皇上的登基大典所籌辦的煙花秀。


    喝美了的朝中文臣,還三三兩兩的對著璀璨的煙花評頭論足,即興賦詩作樂,與前來圍觀煙花秀的金陵城百姓打成一片,好一副國泰民安的盛世景象。


    當然了,也有人無心欣賞這煙花美景,而是借著酒勁繼續轉場。


    在新朝立後之爭中春風得意的幽雲十六州武將之首劉子玉,就是其中一人。


    在劉子玉的組織下,一眾幽雲地區的文武官員,還有部分兩江、兩湖地區的封疆大吏,從太和殿出來之後,就直奔秦淮河畔。


    有兩江總督蘇晨的麵子,這秦淮河上最大的一艘花船,早就已經給一眾手握權柄的大臣預備好。


    眾人聽著香儂軟糯的小曲兒,繼續添酒回燈重開宴。


    作為當朝皇後的義兄,皇上陳懷安的“大舅哥”,副將劉子玉理所當然的成了這場酒宴的主角。


    “諸位,本官提議,這第一杯酒,咱們先敬劉將軍......”


    說話的是兩江總督蘇晨,他剛剛說完劉將軍三個字,突然抬手給了自己一個嘴巴子,陪著笑臉道:“嘿,瞧我這記性!”


    “現在,咱得改口了,不能叫劉將軍,得叫國舅爺了!”


    哈哈哈!


    此話一出,花船上的一眾文臣武將先是一愣,繼而猛然反應過來,紛紛帶著諂媚的笑容舉起了酒杯,爭先恐後的說道:“敬國舅爺!”


    “是啊,劉將軍乃武寧王義子,當朝皇後的義兄,可不就是國舅爺嗎?”


    “來,大家一起敬國舅爺!”


    麵對一眾朝中大員、封疆大吏的恭維,劉子玉表麵上表現得極為謙遜,實際上內心的虛榮心卻是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他很享受這種萬人追捧的感覺,享受高高在上俯看眾生的感覺。


    隻見劉子玉擺了擺手,一臉謙虛的說道:“諸位,諸位,大家且聽我一言,咱這國舅爺不作數的,義兄,隻是義兄!”


    “國舅爺,話可不能這麽說!”


    兩湖總督薑寧,當即接過話茬當起捧哏的角色,道:“國舅爺雖是武寧王的義子,可這武寧王又隻有皇後娘娘這一個女兒;”


    “下官可聽說了,國舅爺和皇後娘娘雖不是親兄妹,卻勝過親兄妹;”


    “當年,那前朝的二世帝趙乾,聽信妖妃聞人羽的讒言,要把咱皇後娘娘送往回紇汗國和親,你國舅爺可是第一個站出來力保皇後娘娘的!”


    兩湖總督薑寧有鼻子有眼的繼續說著:“下官還聽說了,國舅爺為了保全皇後娘娘和武寧王,都已經做好了舉兵對抗暴君趙乾的準備;”


    “皇上之所以能率龍城精騎繞行千裏,自漠北草原神不知鬼不覺的過武州,於土木堡一帶伏擊禦駕親征的暴君趙乾,可都是全憑國舅爺在暗中相助;”


    “單單是這一份情誼,國舅爺就擔得起新朝國舅這份殊榮!”


    “大家說,是不是啊?”


    “對,薑大人所言極是!”


    “國舅爺,當之無愧!”


    “......”


    在兩湖總督薑寧營造的氣氛下,一眾早就已經喝高了、喝美了的文臣武將,紛紛拍著劉子玉的馬屁。


    稱讚他有情有義、勞苦功高,絕對擔得起這新朝國舅爺的殊榮。


    劉子玉也在這一聲聲稱讚中迷失了自我,一邊擺手示意眾人安靜,一邊開始回憶吹噓起自己的“風光往事”!


    他聲情並茂的說道:“不瞞諸位,我當時在得知前朝暴君竟要把義妹書君......把皇後娘娘送往回紇和親之時,的確是動了舉兵對抗朝廷的心思;”


    “諸位有所不知,這王爺對我不僅有知遇、提攜之恩,更是在我從軍中一名寂寂無名的小兵,到成長為鎮守一方的守備將軍的路上,承擔起了父親的責任;”


    “毫不誇張的說,王爺就是我的再生父母,皇後娘娘就是我的親妹妹!”


    動情之處,劉子玉還眼含熱淚,飽含深情的說道:“我劉子玉也是頂天立地的一個男子漢,又豈能容忍那前朝暴君欺我義父,辱我義妹?”


    “當年,若不是當今皇上起兵靖難在前,我劉子玉也要舉兵起事,保全父王和義妹一家!”


    聽到這兒,兩江總督蘇晨再次舉杯,道:“國舅爺忠肝義膽,我等之楷模!”


    “這一杯酒,敬國舅爺!”


    “敬國舅爺!”


    “幹杯!”


    “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農民黃三戒並收藏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