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朝皇後的冊封大典,並未在紫金山天壇舉行,而是在皇宮內的交泰殿。


    唐昭武帝陳懷安的登基大典禮成之後,齊聚於紫金山天壇的文武百官,跟隨皇帝的龍輦返回金陵皇城,前往交泰殿繼續參加新朝皇後的冊封大典。


    金碧輝煌,奢華大氣的交泰殿內,早已經有禮部的官員指揮著宮裏的太監、宮女,將交泰殿布置完畢,盡顯皇家氣派。


    大殿中央,一把雕刻著龍紋的金色龍椅居中擺放。


    在龍椅的一側,設立了一張小巧精致的鳳座,上麵鋪著繡有鳳凰圖案的錦繡墊,鳳座前麵,還擺放著一張金色的玉案。


    玉案上,擺放著即將用於冊封的玉冊和金印。


    在龍椅的另一側,竟然還設有另一張小巧精致的鳳座,鳳座前同樣擺放著一張玉案和即將用於冊封的玉冊和金印。


    當禮部尚書張甫,引領著文武百官進入交泰殿之時,朝中文臣武將的目光頓時被交泰殿內的陳設所吸引。


    短暫的驚詫過後,更多的卻是愕然。


    這交泰殿正中的位置上,設下一把龍椅,兩張鳳座,這意思已經是再明顯不過了。


    難道,這皇上真的要“開曆史之先河,立東西宮皇後”?


    一時間,交泰殿內文臣武將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以幽雲十六州武將之首劉子玉為代表的一行人,臉色陰沉如豬肝,陰狠的目光直勾勾的瞪著大殿對麵的西域三十六國使臣團。


    而西域三十六國使臣團的代表盧克斯也不甘示弱,用那極具侵略性的目光狠狠的回應著劉子玉的挑釁。


    很顯然,兩位公主背後所代表的勢力,誰也不服誰。


    唯有站在靠近殿前的位置上,又是書君公主生父的武寧王劉新武,似乎在兩張鳳座的擺放位置上發現了端倪。


    龍椅右側的那一張鳳座,其位置明顯要比左側那一張鳳座靠前。


    在前朝,乃至是前朝的前朝,按這宮廷禮儀,皆是“以右為尊”。


    這一刻,老謀深算的武寧王劉新武,似乎已經明白了昭武帝陳懷安的用意。


    巳時三刻。


    偌大的交泰殿兩側,右側早已經被按官階品級排列位置的文武百官擠滿,左側站著的則是西域三十六國、吐蕃、驃國、南越各附屬國等國的使臣占據,大殿內鬧哄哄的。


    “皇上駕到——”


    隨著大殿外司禮監秉筆太監蔡和的通報聲,原本鬧哄哄的交泰殿內頓時變得鴉雀無聲,文武百官、各國使臣都不約而同的看向殿外。


    隻見,身穿一襲金色五爪龍袍的昭武帝陳懷安龍行虎步而來,穿越過文武百官和各國使臣之間的那條過道,一步步走上交泰殿的龍椅坐定。


    他麵容威嚴而莊重,目光如炬的掃視過殿下群臣。


    目光所及之處,群臣無不低頭,竟無一人敢與之對視。


    這,或許就是皇帝的威嚴吧!


    陳懷安在心中如此想著。


    “吉時已到——”


    “大唐皇後冊封大典正式開始!”


    太監蔡和拖著尖銳的聲音,宣布皇後冊封大典正式開始。


    隨後,他便拿出那一封昭武帝陳懷安親自撰寫的冊封新朝皇後的聖旨,神色莊重的當廷宣讀起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聞乾坤定位,爰成覆載之能;日月得天,聿衍升恒之象;皇後之位,乃皇家之表率,母儀天下,主持後宮,關乎國家之穩定,家庭之和睦;”


    “武寧王之女劉書君,鍾祥勳族,秉教名宗,德才兼備,實乃皇後之不二人選......”


    刷!


    當聽到司禮監秉筆太監蔡和,宣讀到聖旨內容中,武寧王之女劉書君為大唐皇後的不二人選之時,整個交泰殿內原本低著頭屏住呼吸的文武百官,竟齊刷刷抬起頭來看向殿前。


    站在交泰殿台階之下,距宣旨太監蔡和不過數階之遙的武寧王劉新武,那懸在嗓子眼的一顆心,也終於重重的落回了肚子裏。


    看向昭武帝陳懷安的目光中,也多了幾分感激。


    賢侄誠不負我啊!


    這一瞬間,不由得又讓劉新武回憶起,他當初第一次與陳懷安見麵時的場景,也更是慶幸自己當初沒有看錯人。


    幽雲十六州武將之首的劉子玉,在聽到宣讀義妹為大唐皇後不二人選的聖旨內容時,都激動得差點當庭喊了出來。


    就說嘛,這皇上再怎麽昏庸,也不至於立一個異族妖女為後啊!


    有了義妹在皇上耳邊吹枕邊風,自己這個“大舅哥”在即將舉行的封賞大典上,還不得封個國公什麽的啊!


    一想到這兒,劉子玉頓時挺直腰杆,帶著得意的神色,一臉挑釁的看向回紇使臣盧克斯!


    那小眼神分明在說話:嘿,你個異族蠻子,拿什麽跟我鬥?


    文武百官中還有一人,此時在聽到冊立武寧王之女劉書君為新朝皇後之時,也是不自覺的挺直了腰板,原本有些渾濁的目光也在這一刻變得清明堅定。


    此人便是禮部侍郎郭孝孺!


    他天真的以為,是因為自己在朝會上冒死勸諫的原因,才讓昭武帝放棄了“開曆史之先河,立東西宮皇後”的決定。


    昭武帝,聽勸呐!


    有人歡喜自然有人愁。


    在親耳聽到昭武帝下旨宣布,冊立劉書君為新朝皇後的決定後,身為回紇汗國使臣的盧克斯,心情在這一瞬間跌入冰冷刺骨的嚴寒中。


    他盧克斯此行,可是帶著回紇汗國英武可汗磨延啜的期許,帶著幾百萬回紇臣民的期許,要把毗伽公主月綺羅被冊封為大唐皇後的消息帶回回紇,帶回西域三十六國的!


    這一刻,大唐皇後之位花落劉書君,自家的毗伽公主又該置於何位置?


    他盧卡斯,又該怎麽回去給英武可汗交代?


    難道,老相國哈斯以身入局,就白死了嗎?


    心如死灰的盧卡斯,甚至都沒有了回應劉子玉挑釁的心情,一臉沮喪的呆愣在原地,好似鬥敗的公雞。


    交泰殿內,文武百官和各國使臣在得知立後消息後的反應,坐在龍椅上的昭武帝陳懷安都看在眼裏,記在心上。


    他依舊保持著那副波瀾不驚的表情,似乎這一切都與自己無關。


    司禮監秉筆太監蔡和,依舊在宣讀著冊封皇後的聖旨內容:“朕今特以金冊金寶,立爾為皇後......”


    “願爾永綏天祿,懋迓鴻禧,福澤綿長,與朕共同開創國家繁榮昌盛之新盛世!”


    “特此詔告天下,普天同慶!”


    “欽此——”


    隨著太監蔡和宣讀完聖旨上的最後兩個字,冊封新朝皇後一事終於算是塵埃落定,武寧王劉新武之女劉書君,成為了大唐的開國皇後。


    接著,在禮儀官的指揮下,宮中的樂師開始奏樂。


    悠揚婉轉的宮廷樂聲中,身著華麗的鳳披霞冠的皇後劉書君,在宮女和太監的簇擁下緩緩走進大殿,一步步走向端坐在大殿之上的昭武帝陳懷安。


    劉書君的步態輕盈而優雅,那張本就傾國傾城的麵容化著得體的妝容,更顯端莊大氣,倒也有了幾分母儀天下的氣場。


    直到這時,劉書君的腦袋中依舊是一片空白,整個人都感覺是眩暈狀態,被宮女和太監牽引著一步步登上交泰殿台階,來到那個令她仰慕的男人身邊。


    事前,關於自己會被冊封為新朝皇後一事,劉書君是一點消息都不知道。


    即便是剛才司禮監太監蔡和,在當庭宣讀聖旨之時,她和同樣不知情的毗伽公主月綺羅,都是一臉緊張的等待在偏殿之中。


    當蔡和念出那一段“武寧王之女劉書君,鍾祥勳族,秉教名宗,德才兼備,實乃皇後之不二人選”之時,劉書君甚至都不敢相信,這新朝的皇後竟然是自己。


    直到,一旁同樣是鳳披霞冠盛裝出席的毗伽公主月綺羅,主動向她道喜,恭賀她成為新朝皇後之時,劉書君才傻傻的反應過來。


    當然了,她也沒有忘記,毗伽公主月綺羅在祝福她成為皇後之時,還說了一句:書君姐姐,妹妹雖然在皇後之爭中落敗,但日後的皇儲之爭中,妹妹可不會拱手相讓了!


    所以,看看我們姐妹倆,誰能先一步替皇上誕下皇子吧!


    再後來,依舊處於眩暈狀態下的劉書君,就被一幫宮女和太監簇擁著,穿過交泰殿內由文武百官和各國使臣列隊組成的狹長通道,來到了那個她朝思暮想的男人身邊。


    在禮儀官的指引之下,劉書君開始按照宮廷禮儀,向端坐龍椅位置上的昭武帝陳懷安行跪拜之禮。


    “臣妾,叩見皇上!”


    見狀,端坐龍椅之上的陳懷安急忙起身,走到劉書君的身邊,親手將她扶起,那一雙星眸中閃爍著溫情的目光,輕聲道:“免禮,平身!”


    隨即,宮中的禮儀官將鳳座前玉案上的金色玉冊和金印,雙手捧起畢恭畢敬的遞到陳懷安麵前。


    後者接過之後,又親手將其交給皇後劉書君,然後親自將她帶到龍椅右側的鳳座上落座。


    至此,新朝冊封皇後的大典算是禮成。


    可是,台下的文武百官和各國使臣心裏都很清楚,這冊封皇後的大典儀式是結束了,但皇上身邊還空著一張鳳座呢!


    很顯然,接下來皇上還要冊封那來自西域回紇汗國的毗伽公主月綺羅。


    關於皇上和回紇公主月綺羅之間的故事,隨著西域三十六國使臣團的到來,當初毗伽公主在回紇王宮,替昭武帝擋下刺客的致命一箭的往事,已經在金陵城中被傳為一段佳話。


    盡管,有知道真相的官員,一眼就看穿了這是回紇相國哈斯的苦肉計。


    但,這卻不能否認毗伽公主月綺羅,的的確確在生死攸關之際,以自己的性命替皇上擋下了刺客的袖箭。


    正因如此,才會傳出來皇上當初有“立東西宮皇後”的想法。


    這是打算以此來報答毗伽公主的救命之恩啊!


    當然了,這些都是金陵城中的百姓和不明就裏的官員們私底下暗自揣摩的。


    事實上,當初陳懷安在母後徐若雲的提點下,心生立東西宮皇後的想法,不過是為了加快中原王朝和西域諸國的民族大融合而已。


    畢竟,身為穿越者的陳懷安,在眼界、格局和胸襟上,都要遠勝過曆史局限性下的文武百官。


    至於為何最終,陳懷安還是放棄了想要冊立東西宮皇後的決定,是因為他還不想因為這件事情和朝中文武百官站在對立麵,無論是推行科舉改革還是接下來的大唐軍隊征伐,他都還需要文武百官的支持。


    最終,陳懷安在擬定冊立劉書君為新朝皇後的聖旨之後,又重新擬定了一道冊封新朝皇貴妃的聖旨。


    冊封回紇汗國的毗伽公主月綺羅,為大唐皇貴妃!


    冊封皇貴妃的儀式,與冊立皇後的大典儀式大同小異。


    皆是由司禮監秉筆太監蔡和宣讀聖旨,而後在文武百官的見證之下,身穿鳳披霞冠雍容華貴的月綺羅款款而來,緩步穿過交泰殿狹長的走廊,登上殿內台階來到昭武帝陳懷安的身邊。


    “臣妾,叩見皇上!”


    端坐龍椅之上的陳懷安再度起身,親自將月綺羅扶起:“免禮,平身!”


    而後,早已準備好玉冊的禮儀官急忙將玉冊奉上,由皇上親自交到皇貴妃月綺羅的手中。


    做完這一切後,陳懷安便牽著月綺羅的手,來到了自己左手邊的鳳座上,讓月綺羅坐了上去。


    至此,大唐王朝冊立開國皇後和冊封皇貴妃的大典儀式終於禮成。


    交泰殿之上,昭武帝陳懷安端坐龍椅;


    右側靠後的鳳座上,是母儀天下的開國皇後劉書君;


    左側更靠後位置的鳳座上,則是容雍華貴的皇貴妃月綺羅。


    這一刻,陳懷安似乎終於找到了一點點“齊人之福”的感覺。


    交泰殿內,禮部侍郎張甫帶頭叩拜道賀:“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其餘文武百官、各國使臣,亦是紛紛向大殿之上行三跪九拜之大禮,高呼吾皇萬歲萬萬歲。


    沒人注意到,那埋頭叩拜的幽雲十六州武將之首劉子玉,在叩拜的同時,眼角的餘光還惡狠狠的瞪著對麵的回紇使臣盧克斯。


    竟然還是讓那異族妖女登上了大雅之堂。


    不能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農民黃三戒並收藏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