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水師出征,皇後迎駕
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 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懷安的本意是,借著今日翁婿二人私下見麵的契機,順便把他準備讓晉國公龐先楚,調到幽雲十六州鎮守的消息,一並先和老丈人趙王劉新武通個氣的。
然而,經過老丈人鬧了這麽一出,陳懷安也是看出來了趙王劉新武,是鐵了心要保全義子劉子玉。
這都已經做到了要“替子請罪”,給自己這個女婿磕頭的地步,陳懷安也不好再說什麽。
哪怕是看在老丈人和皇後書君的麵子上,他也得再給劉子玉一個將功補過的機會。
幽雲十六州換防一事,也隻能暫且擱置,容後再議。
隻希望,此次京城之行能讓驕縱慣了的劉子玉吃一塹長一智吧,別在幽雲十六州再捅什麽簍子出來。
否則,就算是趙王劉新武和皇後娘娘劉書君,也保不住他!
翁婿二人又在禦花園內閑逛了一番。
期間,劉新武不停的向陳懷安保證,等他離京返回幽雲十六州之時,一定親自再去武州城一趟,嚴加管教義子劉子玉,讓他兢兢業業的鎮守邊關,以報皇恩。
對此,陳懷安隻是一笑了之,不置可否。
隨著登基大典和新朝受封大典的落幕,整個大唐王朝的朝廷運轉也正式步入正規化、常態化。
接下來,昭武帝陳懷安的治國重心,也被放到了大唐的首次科舉考試,和大唐水師艦隊遠征兩件大事上。
二月二,龍抬頭。
也是大唐水師艦隊遠征高句麗的日子。
這一日,金陵城外的石頭城碼頭,早已是旌旗獵獵,將士如林。
昭武帝陳懷安攜大唐四位國公、九位侯爵、六部官員共計五十多人,以及駐守金陵皇城的金吾衛將士萬餘人,親自趕赴石頭城碼頭為定國公戚繼光,以及十萬八千水師將士送行。
在石頭城碼頭外的長江江麵上,是浩浩蕩蕩的大唐水師艦隊戰船。
此次水師遠征,以戰代練,完全擺出了一副殺雞用牛刀的姿態,對付區區彈丸之地的高句麗和倭國四島,出動了各式戰船三百餘艘,將士十萬八千人。
其中,光是“滅倭號”級別的超級戰船,就出動了三艘,俱是船體長達四十四丈、船寬十五丈,裝備了24門紅衣大炮的海上巨無霸。
此外,由工部製造局研製量產的“三眼神銃”,也率先裝備了水師艦隊,共計一萬支。
昭武帝陳懷安對大唐水師艦隊此次遠征,定下的戰略目標是先近後遠,先易後難。
所以,大唐水師艦隊將從金陵出發,經長江入海口進入東海近海,隨後北上途徑黃海,直取高句麗半島。
中途,大唐水師艦隊將在膠州城經停補給,順便接上前朝廢帝趙靈武(以改名陳靈武)一同前往高句麗。
那是昭武帝陳懷安對前朝皇後蘇婉兒母子的承諾,讓義子陳靈武到高句麗半島去當個閑散的王爺。
巳時剛到。
金陵城外的石頭城碼頭上,便傳來了陣陣低沉渾厚的戰鼓擂動之聲,還有那此起彼伏、連綿不絕的號角聲。
停泊在長江江麵上的三百餘艘大唐水師戰船,也開始陸陸續續的揚起船帆,一麵麵“唐”字戰旗迎著凜冽的江風,在船頭肆意飄揚。
戰場甲板上,披甲帶刀、士氣高昂的水師官兵正在列隊集結,等待出征的號角響起。
定國公戚繼光,是此次大唐水師艦隊遠征的軍中主將,三代目晉王陳龍象,任水師艦隊的先鋒將軍。
此時,身穿明光鎧、腰係禦賜七星龍淵寶劍的定國公戚繼光,正站在石頭城碼頭上與前來送行的昭武帝陳懷安,以及朝中的文武百官話別。
站在他身邊的,則是身披黃金戰甲、手持一對擂鼓甕金錘的晉王陳龍象。
沒錯,陳龍象身穿的黃金戰甲,正是先帝陳破虜當年的戰甲,而後又穿在昭武帝陳懷安的身上,最終打下了而今大唐王朝的疆域領土。
現如今,昭武帝陳懷安又將這套黃金戰甲,親自披到了弟弟陳龍象的身上,希望他能繼承父兄的誌向,為大唐王朝開疆拓土,再立新功。
這,也算是晉王府陳氏一族,男人之間尚武精神的一種傳承吧!
隻不過,身型本就略顯消瘦的陳龍象,看起來根本撐不起他身上那套黃金戰甲,整個人看起來略顯滑稽。
但,這卻絲毫不影響即將“代兄出征”的晉王陳龍象的心情。
那種少年時尖嘴猴腮的臉上,而今已經多了幾兩肉,看起來飽滿了許多,眼神中更是透著對大唐王朝建功立業的渴望。
陳懷安上前一步,拍了拍定國公戚繼光的肩膀,叮囑道:“戚將軍,朕就把龍象交給你了;”
“從現在起,他不再是朕的弟弟,也不再是大唐王朝的晉王,而是大唐水師艦隊的先鋒將軍;”
“朕希望,到了戰場之上戚將軍不要額外的照顧他,該讓他衝鋒陷陣、攻城拔寨就讓他上,讓龍象在戰火的洗禮下,快速成長起來!”
“臣,遵旨!”
戚繼光當即領旨。
而一旁的陳龍象則噘著嘴道:“皇上,你放心吧,臣弟一定不給父皇,不給皇上丟臉,保管當一個稱職的先鋒將軍!”
嘿嘿!
說完,陳龍象還不忘咧嘴一笑,平添了幾分憨傻氣質。
這時,陳懷安也抬手摸了摸陳龍象的頭盔,眼神中盡是對這個胞弟的寵溺,他笑著說道:“龍象,等你凱旋歸來,朕親自給你說一門親事;”
“你,也該成家了!”
一聽這話,陳龍象又癟嘴了。
成親有那麽好玩嗎?
“皇上,吉時已到,水師大軍該啟程了!”
說話間,兵部尚書李璟瑜湊到陳懷安的身邊,低聲提醒他大唐水師艦隊該啟程了。
嗯!
陳懷安點了點頭,當即下令,道:“傳朕口諭,大唐水師艦隊起航!”
“皇上口諭,大唐水師艦隊起航!”
一旁,司禮監秉筆太監拖著尖銳的長音,將昭武帝的口諭複述著。
見狀,戚繼光招呼著水師艦隊的將領們,在向皇上和送行的文武百官行禮之後,邁著堅定決絕的步伐登上戰船。
而後,齊刷刷在戰船船頭的甲板上列陣揮手,向碼頭上的眾人告別。
數日後。
龐大的大唐水師艦隊,終於抵達了膠州城。
膠州守備林鳳祥,早已攜膠州城的軍民在碼頭上恭候多時,等待大唐水師艦隊的到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往迎接水師艦隊的人群中,竟然還有前朝的皇後母子蘇婉兒和靈武帝。
隻不過,膠州城的官兵百姓都不知道蘇婉兒母子的真實身份,知道到那年幼的陳靈武是當今大唐開國皇帝陳懷安的義子。
但,大唐水師艦隊中的戚繼光和陳龍象,卻是知曉二人的真實身份。
當身披黃金戰甲的陳龍象走下戰船,踏上碼頭見到蘇婉兒的那一刻,正值血氣方剛年紀的陳龍象隻覺得眼前一亮,渾身氣血燥熱。
他直勾勾的盯著蘇婉兒,毫不避諱的問道:“你,就是前朝皇後蘇婉兒?”
還不等蘇婉兒回答,陳龍象又鬼使神差的來了一句:“那什麽,我哥讓我多照顧你!”
然而,經過老丈人鬧了這麽一出,陳懷安也是看出來了趙王劉新武,是鐵了心要保全義子劉子玉。
這都已經做到了要“替子請罪”,給自己這個女婿磕頭的地步,陳懷安也不好再說什麽。
哪怕是看在老丈人和皇後書君的麵子上,他也得再給劉子玉一個將功補過的機會。
幽雲十六州換防一事,也隻能暫且擱置,容後再議。
隻希望,此次京城之行能讓驕縱慣了的劉子玉吃一塹長一智吧,別在幽雲十六州再捅什麽簍子出來。
否則,就算是趙王劉新武和皇後娘娘劉書君,也保不住他!
翁婿二人又在禦花園內閑逛了一番。
期間,劉新武不停的向陳懷安保證,等他離京返回幽雲十六州之時,一定親自再去武州城一趟,嚴加管教義子劉子玉,讓他兢兢業業的鎮守邊關,以報皇恩。
對此,陳懷安隻是一笑了之,不置可否。
隨著登基大典和新朝受封大典的落幕,整個大唐王朝的朝廷運轉也正式步入正規化、常態化。
接下來,昭武帝陳懷安的治國重心,也被放到了大唐的首次科舉考試,和大唐水師艦隊遠征兩件大事上。
二月二,龍抬頭。
也是大唐水師艦隊遠征高句麗的日子。
這一日,金陵城外的石頭城碼頭,早已是旌旗獵獵,將士如林。
昭武帝陳懷安攜大唐四位國公、九位侯爵、六部官員共計五十多人,以及駐守金陵皇城的金吾衛將士萬餘人,親自趕赴石頭城碼頭為定國公戚繼光,以及十萬八千水師將士送行。
在石頭城碼頭外的長江江麵上,是浩浩蕩蕩的大唐水師艦隊戰船。
此次水師遠征,以戰代練,完全擺出了一副殺雞用牛刀的姿態,對付區區彈丸之地的高句麗和倭國四島,出動了各式戰船三百餘艘,將士十萬八千人。
其中,光是“滅倭號”級別的超級戰船,就出動了三艘,俱是船體長達四十四丈、船寬十五丈,裝備了24門紅衣大炮的海上巨無霸。
此外,由工部製造局研製量產的“三眼神銃”,也率先裝備了水師艦隊,共計一萬支。
昭武帝陳懷安對大唐水師艦隊此次遠征,定下的戰略目標是先近後遠,先易後難。
所以,大唐水師艦隊將從金陵出發,經長江入海口進入東海近海,隨後北上途徑黃海,直取高句麗半島。
中途,大唐水師艦隊將在膠州城經停補給,順便接上前朝廢帝趙靈武(以改名陳靈武)一同前往高句麗。
那是昭武帝陳懷安對前朝皇後蘇婉兒母子的承諾,讓義子陳靈武到高句麗半島去當個閑散的王爺。
巳時剛到。
金陵城外的石頭城碼頭上,便傳來了陣陣低沉渾厚的戰鼓擂動之聲,還有那此起彼伏、連綿不絕的號角聲。
停泊在長江江麵上的三百餘艘大唐水師戰船,也開始陸陸續續的揚起船帆,一麵麵“唐”字戰旗迎著凜冽的江風,在船頭肆意飄揚。
戰場甲板上,披甲帶刀、士氣高昂的水師官兵正在列隊集結,等待出征的號角響起。
定國公戚繼光,是此次大唐水師艦隊遠征的軍中主將,三代目晉王陳龍象,任水師艦隊的先鋒將軍。
此時,身穿明光鎧、腰係禦賜七星龍淵寶劍的定國公戚繼光,正站在石頭城碼頭上與前來送行的昭武帝陳懷安,以及朝中的文武百官話別。
站在他身邊的,則是身披黃金戰甲、手持一對擂鼓甕金錘的晉王陳龍象。
沒錯,陳龍象身穿的黃金戰甲,正是先帝陳破虜當年的戰甲,而後又穿在昭武帝陳懷安的身上,最終打下了而今大唐王朝的疆域領土。
現如今,昭武帝陳懷安又將這套黃金戰甲,親自披到了弟弟陳龍象的身上,希望他能繼承父兄的誌向,為大唐王朝開疆拓土,再立新功。
這,也算是晉王府陳氏一族,男人之間尚武精神的一種傳承吧!
隻不過,身型本就略顯消瘦的陳龍象,看起來根本撐不起他身上那套黃金戰甲,整個人看起來略顯滑稽。
但,這卻絲毫不影響即將“代兄出征”的晉王陳龍象的心情。
那種少年時尖嘴猴腮的臉上,而今已經多了幾兩肉,看起來飽滿了許多,眼神中更是透著對大唐王朝建功立業的渴望。
陳懷安上前一步,拍了拍定國公戚繼光的肩膀,叮囑道:“戚將軍,朕就把龍象交給你了;”
“從現在起,他不再是朕的弟弟,也不再是大唐王朝的晉王,而是大唐水師艦隊的先鋒將軍;”
“朕希望,到了戰場之上戚將軍不要額外的照顧他,該讓他衝鋒陷陣、攻城拔寨就讓他上,讓龍象在戰火的洗禮下,快速成長起來!”
“臣,遵旨!”
戚繼光當即領旨。
而一旁的陳龍象則噘著嘴道:“皇上,你放心吧,臣弟一定不給父皇,不給皇上丟臉,保管當一個稱職的先鋒將軍!”
嘿嘿!
說完,陳龍象還不忘咧嘴一笑,平添了幾分憨傻氣質。
這時,陳懷安也抬手摸了摸陳龍象的頭盔,眼神中盡是對這個胞弟的寵溺,他笑著說道:“龍象,等你凱旋歸來,朕親自給你說一門親事;”
“你,也該成家了!”
一聽這話,陳龍象又癟嘴了。
成親有那麽好玩嗎?
“皇上,吉時已到,水師大軍該啟程了!”
說話間,兵部尚書李璟瑜湊到陳懷安的身邊,低聲提醒他大唐水師艦隊該啟程了。
嗯!
陳懷安點了點頭,當即下令,道:“傳朕口諭,大唐水師艦隊起航!”
“皇上口諭,大唐水師艦隊起航!”
一旁,司禮監秉筆太監拖著尖銳的長音,將昭武帝的口諭複述著。
見狀,戚繼光招呼著水師艦隊的將領們,在向皇上和送行的文武百官行禮之後,邁著堅定決絕的步伐登上戰船。
而後,齊刷刷在戰船船頭的甲板上列陣揮手,向碼頭上的眾人告別。
數日後。
龐大的大唐水師艦隊,終於抵達了膠州城。
膠州守備林鳳祥,早已攜膠州城的軍民在碼頭上恭候多時,等待大唐水師艦隊的到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往迎接水師艦隊的人群中,竟然還有前朝的皇後母子蘇婉兒和靈武帝。
隻不過,膠州城的官兵百姓都不知道蘇婉兒母子的真實身份,知道到那年幼的陳靈武是當今大唐開國皇帝陳懷安的義子。
但,大唐水師艦隊中的戚繼光和陳龍象,卻是知曉二人的真實身份。
當身披黃金戰甲的陳龍象走下戰船,踏上碼頭見到蘇婉兒的那一刻,正值血氣方剛年紀的陳龍象隻覺得眼前一亮,渾身氣血燥熱。
他直勾勾的盯著蘇婉兒,毫不避諱的問道:“你,就是前朝皇後蘇婉兒?”
還不等蘇婉兒回答,陳龍象又鬼使神差的來了一句:“那什麽,我哥讓我多照顧你!”